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起始密度对3种赤潮微藻种间竞争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蔡恒江 唐学玺 +1 位作者 张培玉 杨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31-1336,共6页
通过共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起始密度对赤潮异弯藻和中肋骨条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中肋骨条藻之间种间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1赤潮异弯藻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初始接种时赤潮异弯藻细... 通过共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起始密度对赤潮异弯藻和中肋骨条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中肋骨条藻之间种间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1赤潮异弯藻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初始接种时赤潮异弯藻细胞密度的提高,这种抑制作用愈加明显。2塔玛亚历山大藻和中肋骨条藻与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之间的种间竞争结果相类似,即起始密度比例为A∶S(H)=1∶4时,中肋骨条藻和赤潮异弯藻分别在竞争中占优势;当起始密度比例为A∶S(H)=1∶1和A∶S(H)=4∶1,塔玛亚历山大藻在竞争中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间竞争 起始密度 塔玛亚历山大藻 中肋骨条藻 赤潮异弯藻
下载PDF
不同起始密度对3种赤潮微藻种群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蔡恒江 唐学玺 +1 位作者 张培玉 杨震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39,共3页
研究了不同起始密度下,赤潮异弯藻、亚历山大藻和中肋骨条藻种群增长的特征。结果表明:3种赤潮藻的生长曲线可用逻辑斯谛增长模型拟合。不同的起始密度(0.2×104mL-1、0.4×104mL-1和0.8×104mL-1)对3种藻生长过程中进入指... 研究了不同起始密度下,赤潮异弯藻、亚历山大藻和中肋骨条藻种群增长的特征。结果表明:3种赤潮藻的生长曲线可用逻辑斯谛增长模型拟合。不同的起始密度(0.2×104mL-1、0.4×104mL-1和0.8×104mL-1)对3种藻生长过程中进入指数生长期和静止期的时间、所达到的种群最大密度均有影响。随着起始密度的提高,3种藻进入指数生长期和静止期的时间缩短,但所达到的种群最大密度有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始密度 种群密度 赤潮异弯藻 亚历山大藻 中肋骨条藻
下载PDF
光照周期、温度和起始密度对利玛原甲藻(三亚株)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曾玲 龙丽娟 龙超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7-142,共6页
研究了光照周期、温度和起始密度3个因素的不同水平组合对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三亚株)的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光照周期、温度和起始密度均是影响利玛原甲藻生长的显著因子(F>F0.01),影响程度为:起始密度>光照周期>温... 研究了光照周期、温度和起始密度3个因素的不同水平组合对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三亚株)的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光照周期、温度和起始密度均是影响利玛原甲藻生长的显著因子(F>F0.01),影响程度为:起始密度>光照周期>温度,最佳搭配为温度30℃,光照周期12h:12h,起始密度2000cells·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 光照周期 温度 起始密度 正交实验
下载PDF
温度和起始密度比对舟形藻和小球藻生长和竞争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晓莉 陶玲 +2 位作者 代梨梨 彭亮 李谷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25,共8页
为利用种间竞争进行有益微藻共培养和构建池塘优良藻相,文章探究了不同温度(10、15、20、25、30、35℃)和起始密度比[小皮舟形藻(Navicula pelliculosa)∶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分别为1∶10、1∶1、1∶0.1]对2种藻类生长竞争的影... 为利用种间竞争进行有益微藻共培养和构建池塘优良藻相,文章探究了不同温度(10、15、20、25、30、35℃)和起始密度比[小皮舟形藻(Navicula pelliculosa)∶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分别为1∶10、1∶1、1∶0.1]对2种藻类生长竞争的影响。结果显示,单种培养中,10~15℃小皮舟形藻的细胞密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0~30℃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最大值为0.50×10^(6)个·mL^(−1),35℃时停止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10~15℃小球藻生长缓慢甚至停止,20~35℃细胞生长迅速,最大值为14.15×10^(6)个·mL^(−1),适宜生长温度为35℃。混合培养中小皮舟形藻生长速率均高于单种培养,且随小球藻接种比例增加逐渐升高,在适宜温度下,混合培养的细胞峰值显著高于单种培养;混合培养中小球藻的接种密度越小生长速率则越大,1∶0.1组显著高于单种培养组,1∶10组则显著低于单种培养组。小球藻对小皮舟形藻的竞争抑制作用较小,混合培养中,小球藻对小皮舟形藻的竞争抑制参数(α)随温度升高和小球藻密度增加而增大,小皮舟形藻对小球藻的竞争抑制参数(β)随温度和小皮舟形藻比重增加而增大。2种微藻能够稳定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皮舟形藻 小球藻 温度 起始密度 生长速率 种间竞争
下载PDF
种群起始密度对萼花臂尾轮虫休眠卵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席贻龙 黄祥飞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73-276,共4页
应用群体累积培养法 ,研究了种群起始密度对萼花臂尾轮虫休眠卵的形成及与之相关的混交雌体百分率和受精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连续 11d的培养中 ,轮虫休眠卵的产量和形成效率以及种群中的平均混交雌体百分率以种群起始密度为 1 0~ 10... 应用群体累积培养法 ,研究了种群起始密度对萼花臂尾轮虫休眠卵的形成及与之相关的混交雌体百分率和受精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连续 11d的培养中 ,轮虫休眠卵的产量和形成效率以及种群中的平均混交雌体百分率以种群起始密度为 1 0~ 10 0ind·ml-1组最大 ,2 0 0ind·ml-1组次之 ,5 0 0ind·ml-1组最小 .各组间的平均混交雌体受精率则无显著差异 .对轮虫休眠卵最大形成效率及其出现的时间以及到达此时休眠卵产量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在进行休眠卵的规模化生产时 ,宜选择种群起始密度为 10 0ind·ml-1,培养时间在 6d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萼花臂尾轮虫 种群起始密度 休眠卵 形成效率
下载PDF
不同温度、盐度和起始密度下清洁疏浚物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
6
作者 董鹏 徐韧 +1 位作者 刘材材 刘汉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52-858,共7页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室内模拟研究了不同温度、盐度和起始密度3因素的不同水平组合下悬浮清洁疏浚物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生长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起始密度对中肋骨条藻生长影响非常显著(P<0.01),温度对其生长...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室内模拟研究了不同温度、盐度和起始密度3因素的不同水平组合下悬浮清洁疏浚物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生长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起始密度对中肋骨条藻生长影响非常显著(P<0.01),温度对其生长影响显著(P<0.05),盐度则影响不显著(P>0.05).在本实验范围内,悬浮清洁疏浚物在培养条件为温度25℃,盐度22,起始密度0.1×104cells·mL-1时中肋骨条藻的比生长速率最大,藻细胞生长的抑制影响最小.0~16 μm粒径清洁疏浚物主要通过遮光效应引起藻细胞光合作用减弱,从而对藻细胞生长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盐度 起始密度 清洁疏浚物 中肋骨条藻
下载PDF
5种微藻及其密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坤 戴习林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6-169,178,共5页
以同周期单独培养的微藻生长密度为对照,采用等重复两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开展淡水养殖池塘中5种常见微藻即淡水小球藻(C.vulgaris)、四尾栅藻-FACHB-1297(S.quadricauda)、蹄形藻(K.lunaris)、鱼腥藻-FACHB-1299(Anabaena Broy sp.)... 以同周期单独培养的微藻生长密度为对照,采用等重复两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开展淡水养殖池塘中5种常见微藻即淡水小球藻(C.vulgaris)、四尾栅藻-FACHB-1297(S.quadricauda)、蹄形藻(K.lunaris)、鱼腥藻-FACHB-1299(Anabaena Broy sp.)、颤藻-FACHB-1120(Oscillatoria sp.)及其密度对铜绿微囊藻(M.aeruginosa)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5种微藻的初始密度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当铜绿微囊藻初始密度最小为4.5×105个/mL时,呈现5种微藻密度增加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抑制效果越明显的规律,而当铜绿微囊藻的初始密度较高时,则5种微藻密度的增加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抑制效果不明显,同时铜绿微囊藻的初始密度不同也显著影响微囊藻的生长。t检验结果也表明:铜绿微囊藻在分别与淡水小球藻、鱼腥藻、颤藻混合培养时,生长速度均显著受到抑制,而与四尾栅藻混合培养时,生长速度受到抑制不显著。因此试验用5种微藻中,淡水小球藻、鱼腥藻、颤藻均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有抑制作用,且淡水小球藻对微囊藻生长抑制效果最明显,蹄形藻对微囊藻的生长促进作用明显。通过竞争参数计算几种微藻对铜绿微囊藻的竞争抑制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淡水小球藻、鱼腥藻、颤藻、四尾栅藻、蹄形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起始密度 铜绿微囊藻 竞争抑制参数 最大生物量
下载PDF
海洋卡盾藻与中肋骨条藻和锥状斯氏藻种间竞争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朝晖 袁美玲 +1 位作者 骆育敏 赵建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6-344,共9页
研究了不同起始细胞密度与硅酸盐浓度对海洋卡盾藻(Cm)与中肋骨条藻(Sc)及锥状斯氏藻(St)之间种间竞争的影响,利用竞争抑制参数对相互间的竞争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引入体积竞争抑制系数的概念。结果表明:海洋卡盾藻的环境容量不受起始细... 研究了不同起始细胞密度与硅酸盐浓度对海洋卡盾藻(Cm)与中肋骨条藻(Sc)及锥状斯氏藻(St)之间种间竞争的影响,利用竞争抑制参数对相互间的竞争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引入体积竞争抑制系数的概念。结果表明:海洋卡盾藻的环境容量不受起始细胞密度(100—3600cells/mL)的影响,但随着起始接种密度的增加,达到最大细胞密度和进入稳定生长期的时间均提前。在硅缺乏的条件下,中肋骨条藻仍能保持一定生长,并能在与海洋卡盾藻之间的种间竞争中保持数量优势,但硅酸盐浓度的增加有利于其种间竞争。初始细胞密度和接种比例对3种赤潮藻类之间的种间竞争影响明显,总体来说海洋卡盾藻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当海洋卡盾藻细胞密度远远高于中肋骨条藻时(Cm:Sc=6:1),海洋卡盾藻才能在与中肋骨条藻的竞争中取胜;而在与海洋卡盾藻共培养条件下,锥状斯氏藻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其对海洋卡盾藻的体积抑制系数(α')是后者(β')的27—100倍。但在所有处理中均没有绝对优胜者,竞争结果都会出现不稳定的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卡盾藻 种间竞争 起始密度 中肋骨条藻 锥状斯氏藻
下载PDF
两种海洋赤潮微藻赤潮异弯藻和米氏凯伦藻之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赵晓玮 唐学玺 王悠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58-965,共8页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起始生物量比的两种海洋赤潮微藻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的种群增长特征。结果发现:1)在单培养体系中,H.akashiwo和K.mikimotoi的种群增长均可用逻辑斯谛增长模型(...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起始生物量比的两种海洋赤潮微藻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的种群增长特征。结果发现:1)在单培养体系中,H.akashiwo和K.mikimotoi的种群增长均可用逻辑斯谛增长模型(Logistic equation)拟合,但不同的起始密度比对两种微藻的生长可产生显著影响:随着起始密度的增加,种群的瞬时增长率(r)随之增加,但环境负载能力(K)逐渐降低,进入指数增长期和静止期的时间也相应缩短。2)在共培养体系中,两种微藻的K值都受到明显的抑制,与对照组(单培养体系)相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起始生物量比对共培养体系中两种微藻的生长和竞争影响显著:当H.akashiwo和K.mikimotoi的起始生物量比(H:K)为1:4和1:16时,K.mikimotoi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当H:K=1:1时,H.akashiwo在竞争中占绝对优势。他感作用是导致本实验结果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增长 种间竞争 起始密度 赤潮微藻 海洋
下载PDF
米氏凯伦藻与东海原甲藻共培养条件下的种群竞争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凯旋 谢雅慧 吕颂辉 《生态科学》 CSCD 2009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与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为有害赤潮生物,两者经常形成复合型赤潮。该文设置东海原甲藻的起始密度为400 cells·mL^-1,米氏凯伦藻分别为200 cells·mL^-1、400 cells·m... 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与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为有害赤潮生物,两者经常形成复合型赤潮。该文设置东海原甲藻的起始密度为400 cells·mL^-1,米氏凯伦藻分别为200 cells·mL^-1、400 cells·mL^-1和800 cells·mL^-1,通过共培养实验,初步研究米氏凯伦藻和东海原甲藻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共培养条件下,受到东海原甲藻的影响,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受到抑制。米氏凯伦藻不同的起始密度对东海原甲藻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较低的起始密度(200 cells·mL^-1、400 cells·mL^-1)促进东海原甲藻的生长,使其增长率提高,生长曲线达到拐点的时间提前;高的起始密度(800 cells·mL^-1)对东海原甲藻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其增长率降低,生长曲线达到拐点的时间推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氏凯伦藻 东海原甲藻 种间竞争 起始密度
下载PDF
清洁疏浚物对2种海洋微藻种间竞争的影响
11
作者 董鹏 费岳军 +2 位作者 何东海 张海波 徐韧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60,共9页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起始密度下悬浮清洁疏浚物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室单培养条件下,清洁疏浚物培养液中,起始密度不同,微藻生长状况明显不同...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起始密度下悬浮清洁疏浚物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室单培养条件下,清洁疏浚物培养液中,起始密度不同,微藻生长状况明显不同。起始密度为0.2×104 cells·mL-1时,进入指数生长期和静止期的时间延长,但生长所达到的最大细胞密度较高;起始密度为0.8×104 cells·mL-1时,进入指数生长期和静止期的时间缩短,但生长所达到的种群最大密度较低。混合培养条件下,清洁疏浚物培养液中,起始密度不同,导致了微藻种间竞争关系的变化,中肋骨条藻与赤潮异弯藻具有明显的种间竞争,赤潮异弯藻是竞争的优胜者,中肋骨条藻受到赤潮异弯藻的抑制,整个实验周期内细胞密度下降都非常明显,细胞密度明显低于单培养时的细胞密度,而赤潮异弯藻细胞密度并没有明显的减少。在3种不同质量浓度组清洁疏浚物培养液中,质量浓度最高的1 000mg·L-1培养液中藻细胞密度显著低于100和500mg·L-1质量浓度组,而100mg·L-1培养液中藻细胞密度最高,说明清洁疏浚物质量浓度越高,对海洋微藻抑制影响越为明显,质量浓度越低,影响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疏浚物 种间竞争 起始密度 中肋骨条藻 赤潮异弯藻
下载PDF
焦磷酸盐电镀铜初始过程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冯绍彬 商士波 冯丽婷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8-231,共4页
应用恒电流法研究了铁基体上焦磷酸盐电镀铜电位时间变化类型与镀层结合强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临界起始电流密度(DKC)概念.当起始工作电流DKI大于DKC时,铁电极首先被极化至铁表面的活化电位,即基体表面被活化,随后极化至铜的析出电位,... 应用恒电流法研究了铁基体上焦磷酸盐电镀铜电位时间变化类型与镀层结合强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临界起始电流密度(DKC)概念.当起始工作电流DKI大于DKC时,铁电极首先被极化至铁表面的活化电位,即基体表面被活化,随后极化至铜的析出电位,使铜层沉积在活化的铁基体表面上,形成具有良好结合强度的铜镀层.反之,如DKI小于DKC,则铜层只能在"钝化"的含氧层表面上析出,得到的镀层结合强度很差.由氩离子溅射深度刻蚀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检测出结合强度差的镀层和基体间界面含氧层的存在.调整工艺条件,优化了焦磷酸盐直接镀铜工艺,可降低工艺的DKC,得到与铁基体具有良好结合强度的电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磷酸盐镀铜 临界起始电流密度 结合强度 XPS 深度刻蚀
下载PDF
三种饵料微藻半连续培养条件的研究
13
作者 尹卫强 李炳乾 +1 位作者 刘颖芬 辛乃宏 《盐业与化工》 CAS 2014年第1期20-23,共4页
文章从起始密度和更新率两个方面对三种经济饵料微藻:小球藻、牟氏角毛藻和小新月菱形藻进行半连续培养条件的研究。实验表明,三种饵料微藻均可实现半连续培养;小球藻的最佳半连续培养条件是细胞起始密度4.2×107个/mL,日更新率为3... 文章从起始密度和更新率两个方面对三种经济饵料微藻:小球藻、牟氏角毛藻和小新月菱形藻进行半连续培养条件的研究。实验表明,三种饵料微藻均可实现半连续培养;小球藻的最佳半连续培养条件是细胞起始密度4.2×107个/mL,日更新率为30%;牟氏角毛藻的最佳半连续培养条件是起始密度3.8×106个/mL,日更新率为40%;小新月菱形藻的最佳半连续培养条件是起始密度7.8×106个/mL,日更新率为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牟氏角毛藻 小新月菱形藻 半连续培养 更新率 起始密度
下载PDF
家蚕丝素重链非重复区肽段在大肠埃希菌中的优化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武明扬 吴悦 +1 位作者 杨高强 王建南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8-244,共7页
丝素重链是家蚕丝素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丝素重链中间的核心区域由12个重复区肽段和11个非重复区肽段组成,非重复区是含有大量极性侧基的亲水性肽段。为了研究丝素重链各重复区组成序列的结构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适用范围,需要对... 丝素重链是家蚕丝素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丝素重链中间的核心区域由12个重复区肽段和11个非重复区肽段组成,非重复区是含有大量极性侧基的亲水性肽段。为了研究丝素重链各重复区组成序列的结构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适用范围,需要对其进行高纯度分离。克隆了丝素重链非重复区编码基因片段f(1)及其延伸片段f(4)和f(8),并构建重组质粒在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中诱导表达融合蛋白GST-F(1)、GST-F(4)和GST-F(8)。通过三点设计法优化诱导剂IPTG浓度、起始菌密度和诱导时间,采用SDS-PAGE电泳和BCA蛋白浓度检测法定性、定量分析融合蛋白的表达水平,确定了融合蛋白GST-F(1)、GST-F(4)和GST-F(8)的最佳诱导表达条件:起始菌密度D(600 nm)值分别为1.5、1.2和0.9,诱导剂浓度分别为0.2 mmol/L、0.2 mmol/L和0.3 mmol/L,诱导时间分别为3 h、4 h和5 h。在上述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下,3种融合蛋白的表达量达到50~90 mg/L,可满足后续研究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丝素重链 非重复区肽段 原核表达 诱导剂浓度 起始密度 三点设计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