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对首发颞叶或丘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胡耀芝 崔珊珊 +1 位作者 张立功 高琳芝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3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起始部(VAO)支架置入术对首发颞叶梗死或丘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5例首发颞叶或丘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颞叶内侧或丘脑单一部位新发梗死,且经头颈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 目的探讨椎动脉起始部(VAO)支架置入术对首发颞叶梗死或丘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5例首发颞叶或丘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颞叶内侧或丘脑单一部位新发梗死,且经头颈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检查明确重度狭窄的VAO为梗死责任血管。将35例接受VAO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患者纳入支架组,将30例接受药物保守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4 d、治疗后3个月时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数字广度测验(WAIS-DS)、Fuld物体记忆测验量表(FOM)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治疗后3个月时,支架组的MoCA总分和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延迟回忆、语言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治疗后3个月时的FO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O支架置入术可显著改善颞叶梗死、丘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支架 椎动脉起始部 颞叶梗死 丘脑梗死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椎动脉起始部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谈 朴柄达 +4 位作者 钟红亮 杨洪超 贾建文 汪阳 刘赫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270-274,共5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22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因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而行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成形术治疗的1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支架成形术... 目的探讨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22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因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而行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成形术治疗的1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支架成形术前与术后狭窄率,ISR发生情况,ISR症状与椎动脉直径、供血侧别的关系,不同ISR症状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147例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100%,共20例患者发生ISR,其中,症状加重的ISR患者9例,症状未加重或无症状的ISR患者11例;椎动脉直径≥3.5mm患者7例,椎动脉直径﹤3.5 mm患者13例;优势及均势供血侧患者4例,非优势供血侧患者16例。未发生ISR患者和发生ISR患者的术前动脉狭窄率分别为(73.7±7.6)%、(76.4±8.3)%,术后动脉狭窄率分别为7.4%(6.1%,9.6%)和8.9%(7.4%,10.3%)。症状加重的ISR患者的术前动脉狭窄率为(79.4±7.1)%,术后动脉狭窄率为9.4%(8.2%,11.4%);症状未加重或无症状的ISR患者的术前动脉狭窄率为(75.2±8.1)%,术后动脉狭窄率为7.5%(6.8%,8.6%)。不同病变动脉直径、供血侧别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患者的术后ISR发生情况及症状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发生ISR的患者均未见新发症状及症状未再次加重。结论ISR更易发生于椎动脉直径﹤3.5 mm或非优势供血侧,但发生ISR后大部分患者症状较轻,可通过介入治疗或药物治疗获得较好的预后。椎动脉直径≥3.5 mm或优势及均势供血侧发生ISR的风险较低,一旦发生ISR,患者的症状可能明显加重,可以通过再次行球囊扩张或支架成形术获得较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支架内再狭窄 椎动脉起始部 支架成形术 预后
下载PDF
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雪莹 冯乐燕 贾玉勤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649-653,共5页
近年来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趋于年轻化。其中约20%的缺血性卒中来源于后循环约20%的后循环卒中与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动脉狭窄有关[1],而其中9%~33%的后循环缺血是由椎动脉起始部狭窄(vertebral artery origin stenosi... 近年来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趋于年轻化。其中约20%的缺血性卒中来源于后循环约20%的后循环卒中与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动脉狭窄有关[1],而其中9%~33%的后循环缺血是由椎动脉起始部狭窄(vertebral artery origin stenosis,VAOS)或闭塞引起的[2-3]。由于椎动脉起始部相对简单的解剖结构和血管路径,使得血管内介入治疗术操作并不复杂,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因此血管内介入治疗成为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重要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介入治疗 后循环缺血 缺血性卒中 椎动脉狭窄 椎动脉起始部 缺血性脑血管病 动脉粥样硬化性 artery
下载PDF
药物球囊预扩张联合裸金属支架治疗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捷 王宁宁 +8 位作者 于文武 刘林林 孙喜凤 高青青 王海霞 时婧 侯华玲 张海燕 孙维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1390-1394,共5页
目的观察药物球囊预扩张联合裸金属支架治疗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08—2021-07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给予药物球囊预扩张联合裸金属支架置入,52例)和... 目的观察药物球囊预扩张联合裸金属支架治疗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08—2021-07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给予药物球囊预扩张联合裸金属支架置入,52例)和对照组(给予普通球囊扩张支架置入,52例)。对比2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及手术前后血管狭窄率,以及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随访1 a,对比2组患者血管内再狭窄发生情况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成功率(98.08%)与对照组(96.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3,P=0.558);研究组术后6、12个月血管狭窄率分别为(12.43±3.18)%、(13.61±3.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78±3.62)%、(15.26±4.78)%(t=2.020、2.058,P=0.046、0.042)。研究组术后1、3、6、12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别为(2.14±0.59)分、(1.93±0.47)分、(1.75±0.43)分、(1.48±0.3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1±0.73)分、(2.23±0.68)分、(2.01±0.40)分、(1.84±0.46)分(t=2.843、2.617、3.192、4.633,P=0.005、0.010、0.002、<0.001)。术后6、12个月研究组血管内再狭窄发生率(5.77%、9.6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9.23%、26.92%,χ^(2)=4.308、5.216,P=0.038、0.022)。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77%)与对照组(13.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70,P=0.183)。结论采用药物涂层球囊预扩张联合裸金属支架置入的方法治疗椎动脉起始部狭窄,在保证手术成功率、安全性、有效性的前提下,可有效减小血管狭窄率、改善神经功能、降低再狭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 药物球囊预扩张 裸金属支架 再狭窄
下载PDF
球囊预扩张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周艳丽 尤丽玲 徐程华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10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球囊预扩张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的患者152例,随访1年,失访6例,根据置入支架的种类分为药物洗脱支架组48... 目的探讨球囊预扩张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的患者152例,随访1年,失访6例,根据置入支架的种类分为药物洗脱支架组48例和金属裸支架组9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随访期内两组的新发症状和支架内再狭窄率。根据有无支架内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新发症状。结果药物洗脱支架组患者年龄比金属裸支架组更小(t=2.170,P<0.05);1年随访期内药物洗脱支架组比金属裸支架组的支架内再狭窄率及新发症状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5、5.204,P<0.05);2年随访期内药物洗脱支架组比金属裸支架组的支架内再狭窄率及新发症状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5、6.062,P<0.05);与无再狭窄患者比较,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在1年随访期内和2年随访期内均出现更多新发症状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42、14.368,P<0.01)。结论球囊预扩张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比金属裸支架治疗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内再狭窄率更低,新发症状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预扩张 药物洗脱支架 椎动脉起始部 金属裸支架
下载PDF
支架置入结合药物治疗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和血管狭窄的影响
6
作者 刘震 《医药前沿》 2023年第8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支架置入(SI)结合药物疗法,治疗椎动脉起始部狭窄(VAOS)的疗效以及对神经功能、血管狭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220例VAOS患者治疗情况。所有患者均实行SI结合药物疗法。比较患者治疗疗效及治疗前... 目的:观察支架置入(SI)结合药物疗法,治疗椎动脉起始部狭窄(VAOS)的疗效以及对神经功能、血管狭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220例VAOS患者治疗情况。所有患者均实行SI结合药物疗法。比较患者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血管狭窄等指标。结果:220例患者中,显效75.91%,有效21.82%,无效2.27%,治疗总有效率97.73%;220例患者中,发生血管全闭1.82%,脑缺血事件2.27%,卒中1.36%,脑血管事件总发生率5.45%;其中死亡2例(0.91%)。治疗后,患者意识水平(1.02±0.46)分、上肢运动(1.42±0.52)分、共济失调(0.84±0.11)分、下肢运动(1.35±0.27)分以及血管狭窄率(11.08±1.04)%、狭窄长度(0.42±0.06)mm,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VAOS患者SI结合药物治疗,能够改善血管狭窄情况,恢复神经功能损伤,控制病情发展,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置入 药物治疗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 血管狭窄 神经功能损伤 血流动力学 疗效
下载PDF
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病因及防治 被引量:14
7
作者 赵慧玭 李慎茂 张广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00-1003,共4页
椎动脉狭窄是后循环梗死的重要病因,尤以起始部的狭窄更为常见。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椎动脉狭窄的重要方法。但是不得不面对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率较高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关于再狭窄的病理生理学基础研究的深入,相关的防治... 椎动脉狭窄是后循环梗死的重要病因,尤以起始部的狭窄更为常见。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椎动脉狭窄的重要方法。但是不得不面对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率较高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关于再狭窄的病理生理学基础研究的深入,相关的防治方法不断发展。口服药物治疗、各种涂层支架、放射性血管支架与磁化支架等为解决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提供了各种方法。本文就其病因及防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起始部 支架 再狭窄
下载PDF
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9例 被引量:5
8
作者 毛颖 张力 +1 位作者 朴哲 南光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965-2966,共2页
颈动脉狭窄町导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或因小栓子脱落引起腕缺血症状。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中60%为颈动脉狭窄,及早发现和治疗颈动脉狭窄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颈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发展到目前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技术,用于动脉粥... 颈动脉狭窄町导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或因小栓子脱落引起腕缺血症状。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中60%为颈动脉狭窄,及早发现和治疗颈动脉狭窄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颈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发展到目前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技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等导致的颈动脉狭窄。我科室近年来已开始对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 血管内支架植入 保护伞 并发症
下载PDF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影像学的比较 被引量:18
9
作者 华扬 孟秀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471-476,共6页
关键词 起始部 椎动脉 狭窄性 影像学 缺血性卒中 颈内动脉系统 致死性疾病 后循环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曲友直 赵振伟 高国栋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7年第6期324-326,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l6例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患者行支架成形术治疗。16例患者均成功植入球囊扩张支架。结果术后11例患者恢复正常管径;5例患者狭窄程度明显改善,残余狭... 目的研究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l6例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患者行支架成形术治疗。16例患者均成功植入球囊扩张支架。结果术后11例患者恢复正常管径;5例患者狭窄程度明显改善,残余狭窄均小于20%。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在6个月的临床随访中,l6例患者均无脑缺血发作及再狭窄发生。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安全、有效方法,其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随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成形术 椎动脉起始部 狭窄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中重度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脑卒中二级预防的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勇 陈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中重度椎动脉起始部狭窄(VAOS)患者脑卒中二级预防的作用。方法将94例中重度VAOS患者分为双抗组和单抗组,联合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者归入双抗组(50例),单用两者之一者归入单抗组(44例)。收集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中重度椎动脉起始部狭窄(VAOS)患者脑卒中二级预防的作用。方法将94例中重度VAOS患者分为双抗组和单抗组,联合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者归入双抗组(50例),单用两者之一者归入单抗组(44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并随访出院后1年的改良Ran Kin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卒中复发、预后不良及死亡等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双抗组的预后不良率和卒中复发率分别为4.0%和2.0%,低于单抗组的13.6%和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抗组出血发生率为8.0%,单抗组为6.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能降低中重度的VAOS患者卒中复发率及预后不良率,且不增加出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抗血小板聚集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
下载PDF
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患者支架置入与药物治疗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林 周清安 徐建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重度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治疗的疗效是否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方法选择127例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70%)的患者,分为支架置入组52例和药物治疗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再发后循环缺血事件的随访结果。两组患者平均随访(... 目的观察比较重度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治疗的疗效是否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方法选择127例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70%)的患者,分为支架置入组52例和药物治疗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再发后循环缺血事件的随访结果。两组患者平均随访(18.3±10.9)个月。结果支架置入组再次发生后循环缺血事件1例(1.9%),药物治疗组再次发生后循环缺血事件14例(18.6%)。结论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治疗疗效优于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药物治疗 支架置入 重度狭窄 治疗疗效 起始部 椎动脉 患者 缺血事件
下载PDF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积极药物治疗后闭塞后介入再通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倪贵华 赵卫东 +4 位作者 田向阳 倪小宇 孙波 陈林芳 丁涟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58-760,共3页
患者男,75岁,“一过性意识不清1d”入院。患着于入院前1d晚间跳舞时突然出现意识不清,跌倒,当时无抽搐,约2min后清醒.仍感头昏不通,拟“一过性缺血发作(TIA)”收入我科.
关键词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 闭塞 再通
下载PDF
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支架治疗与药物治疗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志领 曲桂艳 +1 位作者 董志强 胡朝青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517-518,共2页
目的对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行支架置入治疗与药物治疗1年时的疗效进行分析,进一步证实支架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患者入选108例,均为症状性狭窄,符合支架置入的标准支架治疗68例,药物治疗40例... 目的对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行支架置入治疗与药物治疗1年时的疗效进行分析,进一步证实支架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患者入选108例,均为症状性狭窄,符合支架置入的标准支架治疗68例,药物治疗40例,记录1年内狭窄血管的再狭窄率、闭塞率、新发脑梗死几率、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率、NIHSS评分来进行综合的分析。结果支架组与药物组患者在再狭窄、闭塞、新发脑梗死几率、NIHSS评分、短暂性脑缺血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治疗是安全的,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应尽早采取支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起始部 重度狭窄 支架置入 药物治疗 临床疗效 对比研究
下载PDF
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康宁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85-390,共6页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占卒中的25%~40%,70%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是动脉-动脉栓塞所致。由于血流动力学紊乱等原因,椎动脉起始部(vertebral artery origin,VAO)是最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因而成为了后循环缺血最重要的原因[1]。研究表...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占卒中的25%~40%,70%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是动脉-动脉栓塞所致。由于血流动力学紊乱等原因,椎动脉起始部(vertebral artery origin,VAO)是最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因而成为了后循环缺血最重要的原因[1]。研究表明,9%~33%的后循环缺血性的患者有椎动脉起始部狭窄(vertebral artery origin stenosis,VAOS)或闭塞[2-3]。据新英格兰后循环缺血登记的年发病率测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 专家共识
下载PDF
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的治疗方案选择及临床预后对比 被引量:4
16
作者 罗根培 李润雄 吴志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对比评价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的治疗方案及临床预后。方法观察对象为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6-08—2017-08治疗的60例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患者,经单双号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 目的对比评价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的治疗方案及临床预后。方法观察对象为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6-08—2017-08治疗的60例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患者,经单双号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支架成形术治疗,对比2组血管狭窄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分析2组血管闭塞发生率、新发脑梗死发生率以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记录观察组椎动脉起始部再狭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管狭窄率及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管狭窄率和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管狭窄率以及NIHSS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血管闭塞发生率和新发脑梗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亦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椎动脉起始部再狭窄发生率26.67%。结论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患者接受支架成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优异,可缓解血管狭窄程度,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该术式具有较高的再狭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 后循环脑卒中 支架成形术 血管狭窄 再狭窄 新发脑梗死
下载PDF
改良双导丝技术在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锐 吴迎春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483-487,共5页
目的使用改良的双导丝技术行椎动脉起始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90例经DSA或CTA证实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或闭塞并符合支架置入指征的患者,以改良的双导丝技术(V-18导丝+0.014导丝)行血... 目的使用改良的双导丝技术行椎动脉起始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90例经DSA或CTA证实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或闭塞并符合支架置入指征的患者,以改良的双导丝技术(V-18导丝+0.014导丝)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危险因素,并发症。按Malek评分在1、3、6、12个月随访。结果90例患者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支架覆盖狭窄部位准确,形态良好,前向血流3级。全部支架到位顺利,且支架位置不理想、血管痉挛、血管夹层及术中斑块脱落等并发症大幅度减少;术后12个月内随访,所有置入支架无闭塞、移位及断裂,发生支架再狭窄6例,其中1例为症状性;术后第12月Malek评分78例为1分,12例为2分。结论改良双导丝技术行椎动脉起始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疗效良好,安全,值得推广。远期预后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双导丝技术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椎动脉起始部
下载PDF
支架置入与药物治疗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丹丹 王秀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对比支架置入与药物治疗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疗效。方法将76例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分为支架组(40例)和药物组(36例),分别给予支架置入及药物治疗,观察支架组患者围手术期(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率及再狭窄率。记录2组在3个月、6个月... 目的对比支架置入与药物治疗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疗效。方法将76例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分为支架组(40例)和药物组(36例),分别给予支架置入及药物治疗,观察支架组患者围手术期(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率及再狭窄率。记录2组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后循环缺血症状再发情况以及12个月时2组患者病变血管狭窄程度的变化。结果支架组40例患者共置入支架43枚,手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12.5%;支架组患者术后即刻血管狭窄程度从(80.36±6.42)%降至(18.21±5.92)%;12个月后支架组血管狭窄率为(22.82±9.80)%,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药物组治疗前、后的血管狭窄率分别为(79.98±5.76)%、(83.42±9.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支架组血管狭窄率与药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明显低于药物组(P<0.05);随访期间支架组、药物组分别有4例(10%)、10例(27.8%)发生后循环缺血事件,支架组明显低于药物组(P<0.05)。结论支架置入治疗椎动脉起始部狭窄安全、有效,其预防后循环缺血事件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药物疗法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 支架置入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袁景林 李影 +2 位作者 杨海华 周晓梅 赵留庄 《交通医学》 2020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究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椎动脉起始段狭窄支架置入术患者76例,分为再狭窄组22例和非再狭窄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对有意义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椎动脉起始部... 目的:探究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椎动脉起始段狭窄支架置入术患者76例,分为再狭窄组22例和非再狭窄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对有意义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再狭窄组患者与非再狭窄组在吸烟(χ2=12.577)、术前后循环不足(χ2=15.704)、合并颈内动脉狭窄(χ2=8.368)、单侧椎动狭窄(χ2=9.462)、术后服用抗血小板凝集药物(χ2=21.696)规范化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合并颈内动脉狭窄以及术后服用抗血小板凝集药物不规范是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存在较高的再狭窄风险,吸烟、合并颈内动脉狭窄以及抗血小板药物不规范是引起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给予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 支架置入术 术后再狭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彩超对椎动脉起始部血管狭窄的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云轩 高继康 张玉芬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3年第8期578-580,共3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所导致的相应血管内径、血流状态、血流参数的变化。方法:测量椎动脉颈段内径;观察椎动脉起始部管腔内膜情况及血流颜色;频谱多普勒用于测量椎动脉起始部和颈段血流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 目的:探讨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所导致的相应血管内径、血流状态、血流参数的变化。方法:测量椎动脉颈段内径;观察椎动脉起始部管腔内膜情况及血流颜色;频谱多普勒用于测量椎动脉起始部和颈段血流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并将椎动脉起始部各血流参数(PSV、PI、RI)与相应的颈段血流参数进行相比。所得参数分别为RV、RPI、RRI。结果:44例患者中,共检出狭窄血管84支,椎动脉起始部狭窄52支,正常为32支,起始部狭窄血管中,二维超声显示粥样斑块8支,彩色血流均呈杂色血流;起始段PSV、PI、RI、RV,狭窄组明显高于正常组;椎动脉正常组与狭窄组的颈段内径、PSV及RPI无显著性差异;椎动脉颈段的PI、RI及RRI,狭窄组高于正常组。结论:椎动脉起始部血流呈杂色血流,频谱多普勒测得的PSV、PI、RI和RV明显升高,是椎动脉起始部血管狭窄的重要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超 椎动脉 起始部血管狭窄 频谱多普勒 临床资料 眩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