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右心室起搏比例心力衰竭患者起搏器升级后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高阳 于海波 +5 位作者 梁延春 许国卿 焉晓蕾 刘荣 武敏 徐白鸽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004-1006,共3页
目的探讨高心室起搏比例心力衰竭患者起搏器升级为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后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心室高比例起搏后发生心力衰竭的普通起搏器患者,升级为CRT治疗后,长期观察患者的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目的探讨高心室起搏比例心力衰竭患者起搏器升级为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后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心室高比例起搏后发生心力衰竭的普通起搏器患者,升级为CRT治疗后,长期观察患者的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的变化。观察起搏器升级后12个月CRT的应答率。应答率的标准为LVEF绝对数改善5%以上。长期观察病死率及临床心脏事件,最长随访观察85个月。结果 9例高比例心室起搏的心力衰竭患者升级为CRT后,平均随访(37.33±27.81)个月,术后QRS时限明显缩短[(146.67±30.00)ms比(171.33±25.98)ms,P<0.05],术后12个月NYHA改善[(1.89±0.93)级比(3.44±0.53)级,P<0.05],78%(7/9)患者CRT有应答,其中33%(3/9)患者升级1年后为超应答(LVEF≥50%),平均LVEF明显升高[(0.42±0.11)比(0.32±0.05),P<0.05],LVEDD明显减小[(61.22±11.41)mm比(70.33±9.39)mm,P<0.05],LAD明显减小[(40.22±6.51)mm比(43.44±4.67)mm,(P<0.05)]。长期随访过程中,1例(11.1%)患者术后23个月死于心力衰竭,1例(11.1%)患者术后34个月新发室速,经抗心动过速起搏终止。结论长期随访观察的结果显示,高心室起搏比例的心力衰竭患者升级为CRT后,CRT应答率高,患者心功能较前明显改善,心脏结构逆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高心室起搏比例 起搏器升级 心脏再同步治疗
下载PDF
真实世界中常规起搏器升级为心脏再同步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蔡迟 华伟 +5 位作者 牛红霞 王靖 任晓庆 陈柯萍 楚建民 张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中常规起搏器升级为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CRT升级疗效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08年5月至2020年2月常规起搏器升级为CRT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起搏器诱导性心肌病(PICM... 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中常规起搏器升级为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CRT升级疗效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08年5月至2020年2月常规起搏器升级为CRT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起搏器诱导性心肌病(PICM)组和非PICM组,CRT升级术后进行随访,分析CRT升级的临床疗效及其预测因素。结果研究纳入56例CRT升级患者,年龄为(58.8±11.6)岁,男42例(75.0%,42/56)。CRT升级前34例(60.7%,34/56)患者为PICM,22例(39.3%,22/56)患者为非PICM。非PICM患者较PICM患者左心房内径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减低(12.0%±9.3%对5.4%±9.6%,P=0.012),合并肺动脉高压及肾功能不全比例更高。随访6个月,共有40例(71.4%,40/56)患者为CRT有反应。PICM组患者CRT有反应率明显高于非PICM组[85.3%(29/34)对50.0%(11/22),P=0.0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ICM是CRT升级有反应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常规起搏器升级为CRT后疗效总体较好,PICM患者CRT有反应率更高,CRT升级后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改善更明显,对于诊断明确的PICM患者建议尽早升级C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人工 起搏诱导性心肌病 起搏器升级 心脏再同步治疗 疗效
原文传递
常规起搏升级为心脏再同步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侯涛 陈康玉 严激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8期687-689,共3页
根据2017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上注册资料统计,我国起搏器置入治疗目前仍以心动过缓为主: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比例为48.9%,房室传导阻滞的比例为38.3%。因右心室心尖部放置电极操作简单、脱位率低、设备要求低的特点,目前... 根据2017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上注册资料统计,我国起搏器置入治疗目前仍以心动过缓为主: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比例为48.9%,房室传导阻滞的比例为38.3%。因右心室心尖部放置电极操作简单、脱位率低、设备要求低的特点,目前常规起搏模式(VVI、DDD)右心室电极仍多以心尖部为优先选择,但是大量研究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起搏 心力衰竭 起搏器升级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下载PDF
常规起搏升级为CRT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侯涛 陈康玉 +4 位作者 严激 徐健 苏浩 宇霏 王齐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常规起搏升级为心脏再同步治疗的不同疗效患者的基线特征差异,探究不同因素对升级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省立医院心内科自2010年6月至2018年4月行常规起搏治疗(VVI、DDD、双腔ICD)升级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患者,根... 目的通过比较常规起搏升级为心脏再同步治疗的不同疗效患者的基线特征差异,探究不同因素对升级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省立医院心内科自2010年6月至2018年4月行常规起搏治疗(VVI、DDD、双腔ICD)升级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患者,根据其升级CRT术后6个月的反应情况将其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并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比较不同因素对升级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影响。结果共纳入56例行常规起搏治疗升级为CRT的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62.3±6.7)岁。升级CRT术后6个月,有反应者43例(76.8%),无反应13例(2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升级治疗前后QRS时限变化、升级前常规起搏时间是升级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无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无反应组患者QRS时限变化更小(p<0.01)、升级前常规起搏时间更短(p<0.05)。结论升级CRT前后的QRS时限变化、升级前的常规起搏置入时间是影响升级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起搏 心力衰竭 起搏器升级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