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7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加综合征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行无导线起搏器植入1例报告
1
作者 刘元庆 柴育亮 刘强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2期105-106,F0003,共3页
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可降低并发症,尤其适应于起搏器植入风险高的患者。江西省人民医院2021年9月收治1例布-加综合征(BCS)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行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治疗,患者同时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伴食管静... 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可降低并发症,尤其适应于起搏器植入风险高的患者。江西省人民医院2021年9月收治1例布-加综合征(BCS)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行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治疗,患者同时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低蛋白血症、脾功能亢进、全血细胞减少及2型糖尿病等。术后半年随访,患者血细胞升高,症状改善。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病态窦房综合征 球囊扩张 无导线起搏器植入 病例报告
下载PDF
24h动态心电图对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分析
2
作者 李晨 陈怡诺 +1 位作者 焦琼 曲红培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对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进行起搏器植入患者100例,随机分组,一组50例接受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另外一组50例接受常规12导联心电图。统计两组起搏器功能异常检出率...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对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进行起搏器植入患者100例,随机分组,一组50例接受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另外一组50例接受常规12导联心电图。统计两组起搏器功能异常检出率、心律失常检出率。结果两组起搏器功能异常检出率比较,P>0.05,24h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异常率36.00%显著高于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出起搏器功能异常率8.00%,P<0.05。结论与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比较,24h动态心电图对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律失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植入 心律失常 24H动态心电图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原CIED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后导线拔除1例
3
作者 吴园园 徐吉喆 +2 位作者 王小娟 白明 牛小伟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94-495,共2页
1病例患者男性,86岁,主因“起搏器植入术后13年,发现囊袋破溃6月”入院。患者于13年前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于当地医院植入双腔永久性心脏起搏器。5年前起搏器电池耗竭,于当地医院行起搏器更换术。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起搏器植入 永久性心脏起搏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起搏更换 囊袋破溃 导线拔除 无导线
下载PDF
以信息―动机―行为理论为指导的围手术期护理在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
4
作者 邢琳 杨柳 孙雯雯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以信息―动机―行为理论为指导的围手术期护理在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治疗的10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探讨以信息―动机―行为理论为指导的围手术期护理在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治疗的10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施以信息―动机―行为理论为指导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2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慢性病自我效能感测评表(CDSES)、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数(SPADI)和起搏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PP)评分,以及康复训练依从性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及6个月后,2组的CDSES和QLIPP评分均明显高于入院时,SPADI评分均明显低于同组入院时(P均<0.05);观察组的CDSES、SPADI和QLIPP评分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康复训练总依从率较对照组更高,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均<0.05)。结论将信息―动机―行为理论指导下的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心律失常患者,可有效增强其自我效能水平,改善其肢体活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其康复训练依从性,并有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永久起搏器植入 信息―动机―行为理论 围手术期护理 自我效能
下载PDF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房颤发生现状及高危因素调查研究
5
作者 杨宁 刘丽 《现代科学仪器》 2024年第3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房颤(AF)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AF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大、LADs大、心房起搏-心室起搏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AF发生的独立... 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房颤(AF)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AF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大、LADs大、心房起搏-心室起搏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A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曲线分析显示,当logit(P)>12.97时,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10,95%CI为0.873~0.940,χ^(2)为19.101,诊断敏感度为84.85%,特异度为87.30%。结论: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AF发生风险较高,其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LADs大、心房起搏-心室起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起搏器植入 房颤 高危因素
下载PDF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与干预模型的构建
6
作者 朱瑜 史超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2期5-9,共5页
目的了解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影响因素权重构建干预模型。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2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 目的了解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影响因素权重构建干预模型。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2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患者术后6个月的自我管理能力情况,应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根据分析结果构建干预模型,采用ROC曲线对模型条目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普遍较差(得分率为60.2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患病病程、文化程度等9项因素是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有并发症、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无慢性病等6项因素是自我管理能力较低的独立因素;通过对Logistic回归中危险系数(权重)及ROC曲线结果分析,初步建立以提高“有并发症、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慢性病史及病程≤5年”的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模型。结论基于循证理念构建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模型,对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具有良好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起搏器植入 自我管理能力 干预模型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传导阻滞及起搏器植入的预测因子研究进展
7
作者 范家宁 林大卫 周达新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251-256,共6页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是由先天或后天因素引起的瓣膜结构改变,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重度AS微创治疗方法。自2011年被FDA首次批准...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是由先天或后天因素引起的瓣膜结构改变,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重度AS微创治疗方法。自2011年被FDA首次批准应用于无法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重度AS患者以来,其适应证不断扩展至中低手术风险AS人群。人工瓣膜植入后可压迫位于主动脉根部的房室传导系统,导致术后心脏传导异常的发生,永久起搏器植入(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PPMI)是其治疗手段。TAVR术后PPMI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对TAVR术后传导功能障碍发生及PPMI的预测因素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左束支阻滞 房室阻滞 永久起搏器植入
下载PDF
专科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康复团队模式在起搏器植入患者中的应用
8
作者 陈璐 丁仕文 +5 位作者 徐卫 杨敏 王菲 朱爱娟 孙琳 南兴建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5期30-34,共5页
目的建立专科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康复团队模式,分析其对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肩部活动障碍、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锻炼达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6月在本院心内科植入永久起搏器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建立专科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康复团队模式,分析其对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肩部活动障碍、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锻炼达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6月在本院心内科植入永久起搏器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将两组患者收入不同的病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专科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康复团队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 d、3个月、6个月的肩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锻炼达标率。结果观察组在术后7 d、3个月、6个月的肩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锻炼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由专科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康复团队模式能有效减轻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障碍,提高其康复锻炼达标率,并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起搏器植入 多学科康复团队 肩关节锻炼 专科护士
下载PDF
起搏器植入患者应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
9
作者 刘沛 范楠楠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起搏器植入患者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行起搏器植入的6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起搏器功能障碍[起搏异常、感知异常(心房感知缺失、心房过... 目的探讨起搏器植入患者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行起搏器植入的6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起搏器功能障碍[起搏异常、感知异常(心房感知缺失、心房过感知、心室感知缺失、心室过感知)]、起搏器特殊功能(起搏模式转换、频率应答、频率滞后、动态阈值监测、心室起搏管理)、自身心律失常(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颤动、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和起搏器介导性心律失常(房室阻滞、起搏性心动过速、频率奔放、心室逸搏)的检出率。结果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起搏器起搏功能及感知功能障碍和起搏模式转换、频率应答等特殊功能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对自身心律失常及起搏器介导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也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可有效检测起搏器植入患者起搏器工作状态,灵敏判断起搏器功能异常及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植入 24 h动态心电图 起搏功能障碍 心律失常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发生中的影响
10
作者 刘杰 郭康康 +1 位作者 董李娜 肖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7期139-142,共4页
目的 探究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发生中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22年1-12月期间进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延续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每组40例,比较两... 目的 探究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发生中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22年1-12月期间进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延续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心理状态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方面,观察组患者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预后良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 心理状态 并发症 生活质量 自护能力
下载PDF
健康教育管理对提高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11
作者 张洁玲 黎华娇 +1 位作者 谭晓平 吴心如 《现代医院管理》 2024年第3期106-108,共3页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管理对提高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60例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为观察组提供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对照...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管理对提高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60例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为观察组提供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对照组则提供常规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自我效能评分、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自我效能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总遵医率为90.00%,总干预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和73.33%(P<0.05)。结论对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患者采取健康教育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其疾病和自我护理认知,强化自我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管理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 自我效能感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凤菊 李岩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1657-1660,共4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70例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70例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舒适度和生活质量的差异,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前心理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状况各评分指标均有所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遵医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两组完全遵医比例与干预前比较均有一定上升(P<0.05),且观察组上升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提升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遵医行为,为患者提供科学、专业的照护,从而改善其情绪状态,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干预 永久起搏器植入 生活质量 心理状况 遵医行为
下载PDF
起搏器植入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Nomograms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洁 李小伟 +1 位作者 邹子博 王晓亮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1期88-93,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Nomograms预测模型分析起搏器植入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45例进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将患者分为发生深静脉血栓组(n=42)与... 目的通过建立Nomograms预测模型分析起搏器植入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45例进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将患者分为发生深静脉血栓组(n=42)与未发生深静脉血栓组(n=203)。分析起搏器植入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s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对起搏器植入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合并糖尿病情况、恶性肿瘤患病情况、心房颤动病史、心功能分级、手术时间、术后制动时间、术后感染情况、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术后抗凝治疗、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高、合并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合并心房颤动、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术后制动时间长、有术后感染均是起搏器植入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起搏器植入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曲线下面积为0.935(95%CI:0.887~0.984,P﹤0.05),区分度较好。内部验证结果显示,模型表现与理想模型基本拟合,提示模型预测的准确度较高。结论体重指数高、合并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合并心房颤动、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术后制动时间长、有术后感染均是起搏器植入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Nomograms模型对于起搏器植入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与区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植入 深静脉血栓形成 Nomograms预测模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在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
14
作者 田克钧 钟玉婷 《江西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214-215,219,共3页
目的 评价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观察对象为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样本数为90例,时间:2019年9月至2022年4月,实施信封方式分组。分为利多卡因局麻的对照组及联合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 目的 评价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观察对象为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样本数为90例,时间:2019年9月至2022年4月,实施信封方式分组。分为利多卡因局麻的对照组及联合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睡眠质量、VAS评分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体征监测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术中平均心率、血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SPO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手术麻醉中,在局麻基础上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瑞芬太尼 永久起搏器植入
下载PDF
心房颤动消融术后窦性停搏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参数对比
15
作者 郁一波 孙汉泽 +3 位作者 傅国华 王彬浩 卓伟东 储慧民 《心电与循环》 2023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比较心房颤动(下称房颤)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后窦性停搏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电极参数。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21年7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心律失常诊疗中心因房颤RFCA术后窦性停搏植入起搏器者(RFCA-SA组)32... 目的比较心房颤动(下称房颤)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后窦性停搏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电极参数。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21年7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心律失常诊疗中心因房颤RFCA术后窦性停搏植入起搏器者(RFCA-SA组)32例和SSS行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SSS组)12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的心房和心室电极的感知和起搏阈值。结果术中、术后3个月和1年,RFCA-SA组患者心房感知低于SSS组,心房起搏阈值高于SS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两组患者心室感知和心室起搏阈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房颤RFCA术后窦性停搏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心房感知和起搏参数劣于单纯SSS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窦性停搏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永久起搏器植入
下载PDF
多学科模式下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在人工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邹秀英 杨宁 +1 位作者 李丹丹 金瑾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9期1701-1705,共5页
目的 分析多学科模式下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在人工心脏永久性起搏器(PPM)植入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5例PPM植入术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35例PPM植入... 目的 分析多学科模式下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在人工心脏永久性起搏器(PPM)植入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5例PPM植入术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35例PPM植入术后接受多学科模式下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的患者纳入观察组。两组患者连续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护理前后心功能、心理状况、肩关节功能及护理后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6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率(HR)高于护理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护理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疼痛、肩关节活动功能及总分高于护理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一般认知、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学科模式下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缓解PPM植入术患者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功能及肩关节功能,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 多学科模式 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在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谢红萍 杜军 +1 位作者 李金銮 刘玲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2期186-188,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在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72例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在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72例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前和出院时生命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术后3个月肩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2/36),低于对照组的33.33%(1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WHOQOL-100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7.22%(35/36),高于对照组的77.78%(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降低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提高生命质量评分和肩关节功能优良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 早期康复护理 肩关节功能 并发症 首次下床活动时间 生命质量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永久起搏器植入研究进展
18
作者 蔡欢 朱嘉俊 +2 位作者 赵倩 李晓梅 杨毅宁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2期2505-2510,共6页
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主动脉瓣狭窄(AS, Aortic Stenosis)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已被开发为不可手术、高风险外科手术严重主动脉瓣狭窄... 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主动脉瓣狭窄(AS, Aortic Stenosis)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已被开发为不可手术、高风险外科手术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有效替代和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符合TAVR手术指征的患者已经扩大到风险更低和/或更年轻的患者。但是与TAVR相关的并发症:术后永久性起搏器植入问题仍令人担忧。虽然最新的中国专家共识已经明确了TAVR术后永久起搏器(PPM, Permanent Pacemaker)植入的适应症,且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改进,TAVR术后并发症的整体发生率不断降低,但是TAVR术后起搏器的植入发生率并未明显下降,并且是TAVR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因此关于TAVR手术后出现起搏器植入适应症的发生及预测因素,仍是目前关注的焦点。TAVR相关的传导异常预防和管理仍然是明显的临床挑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回顾了近些年关于TAVR相关PPM的研究进展,为临床TAVR并发症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传导障碍 预测因素 永久起搏器植入 解决办法
下载PDF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康复运动研究结局指标的范围综述
19
作者 郑琳琳 徐菊玲 +3 位作者 宋剑平 冯佳 吕萍 郑洪桃 《全科护理》 2023年第33期4642-4646,共5页
目的:分析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康复运动研究结局指标的现状。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 7个数据库,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将提取的结局指标按照“有效... 目的:分析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康复运动研究结局指标的现状。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 7个数据库,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将提取的结局指标按照“有效性试验核心结局指标测量”工作小组(COMET)发布的结局指标框架进行归类。检索时间为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结果:共纳入25篇文献,将结局指标归类为4个核心域和10个结局域。结论: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康复运动研究结局指标在规范使用、明确主次、提高类型全面性等方面尚待改进。未来可构建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康复运动研究核心结局指标集,为临床试验设计中结局指标的选用与高质量循证证据的获得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起搏器植入 康复运动 结局指标 范围综述
下载PDF
经胸超声引导结合极少X线透视指导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的研究
20
作者 刘滕飞 林涛 +4 位作者 褚桐苇 张凯 杜婉婷 丁春华 李广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6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穿刺及结合极少X射线透视指导下完成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入选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住院拟行双腔起搏器植入的87例患者。按照是否应用超声引导下起搏器植入分为研究组(45...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穿刺及结合极少X射线透视指导下完成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入选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住院拟行双腔起搏器植入的87例患者。按照是否应用超声引导下起搏器植入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在经胸超声引导下完成锁骨下静脉穿刺并经超声证实导丝进入下腔静脉,并在超声结合极少X线透视下完成起搏器电极植入。对照组在解剖定位下穿刺锁骨下静脉,X线确认导丝进入下腔静脉,并在X线指导下完成起搏器电极植入。比较两组间血管穿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体质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均完成起搏器植入术。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完成两次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时间更短[(1.1±0.6)min比(3.2±1.7)min,t=7.786,P<0.001],放射剂量更少[(104.6±76.8)Gray比(617.3±347.2)Gray,t=9.660,P<0.001],术中透视时间更短[(43.8±14.6)s比(184.5±53.4)s,t=17.013,P<0.001]。对照组2例发生并发症,包括1例皮下血肿和1例少量气胸;而研究组未发生血肿及气胸等并发症,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93,P=0.139)。结论超声引导下起搏器植入能够提高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显著减少术中X线透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植入 超声引导 锁骨下静脉穿刺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