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不同种类心脏临时起搏导管的临床分析
1
作者 曹素艳 杨杰孚 +3 位作者 赵莉 姜宏志 乔延东 刘学林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2003年第11期8-9,共2页
目的:评价在床旁应用不同种类人工心脏临时起搏导管治疗严重缓慢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分析103例应用普通双极起搏导管和血流导向球囊起搏导管在X线和,或在体表心电图指导下床旁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临床资料并加以比较。结... 目的:评价在床旁应用不同种类人工心脏临时起搏导管治疗严重缓慢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分析103例应用普通双极起搏导管和血流导向球囊起搏导管在X线和,或在体表心电图指导下床旁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临床资料并加以比较。结果:在体表心电图指导下床旁应用普通双极起搏导管和血流导向球囊起搏导管以及在X线指引下应用普通双极起搏导管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成功率分别为95.2%、93.1%和100%,统计学分析三者无显著差异(P>0.05),术中多发室性早搏或短阵室速发生率分别为33.3%、6.9%和7.5%。前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后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床旁应用血流导向球囊起搏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等优点。尤适用于不宜搬动的危重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临时起搏导管 血流导向球囊起搏导管 心律失常 体表心电图 X线检查
下载PDF
床旁应用带气囊漂浮起搏导管抢救心脏急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陶以嘉 金伟东 李春庆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68-769,共2页
目的探讨床旁应用带气囊漂浮心脏起搏导管抢救心脏急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急症并采用床旁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治疗的10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5 F或6 F带气囊漂浮式临时心脏起搏导管,按深静脉置管法行左锁骨下、右... 目的探讨床旁应用带气囊漂浮心脏起搏导管抢救心脏急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急症并采用床旁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治疗的10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5 F或6 F带气囊漂浮式临时心脏起搏导管,按深静脉置管法行左锁骨下、右股或右颈内静脉穿刺,并按漂浮导管置入法推送带气囊起搏导管,在床旁无C线条件下,根据心腔内心电图、室性早搏出现或体表心电图判断导管是否进入右心室,行右心室心内膜临时起搏.结果本组105例起搏成功,成功率为96.3%,起搏效果肯定.开始穿刺至起搏成功时间以左锁骨下静脉最短(1~5 min),右颈内静脉次之(2~10 min),右股静脉最长(3~30min).起搏导管留置时间1~21 d,平均5.5 d,并发电极脱位5例.结论床旁应用带气囊漂浮导管紧急心脏起搏技术成功率高,创伤小,安全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带气囊漂浮起搏导管 心律失常 急救
下载PDF
普通临时起搏导管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静脉途径及置管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林加锋 陈晓曙 +1 位作者 张建华 姜文兵 《浙江实用医学》 2008年第3期160-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普通临时起搏导管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简便、快捷、安全的静脉途径及置管方法。方法选择118例不同原因行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的患者,根据不同的静脉途径及置管方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不同静脉途径阶段:共34例,根据穿刺... 目的探讨普通临时起搏导管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简便、快捷、安全的静脉途径及置管方法。方法选择118例不同原因行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的患者,根据不同的静脉途径及置管方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不同静脉途径阶段:共34例,根据穿刺静脉途径不同分为(1)右颈内静脉组12例;(2)右锁骨下静脉组11例;(3)左锁骨下静脉组11例。第二阶段:不同置管方法阶段:共84例,经右颈内静脉患者根据置管方法不同分为(1)非固定方向组22例;(2)固定方向组62例。分阶段比较各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时间、置管次数、导管一次性到位率及脱位率。结果第一阶段各组起搏阈值相似(P>0.05),经右颈内静脉组置管次数明显少于经左、右锁骨下静脉组(P<0.01),其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时间略短于经左、右锁骨下静脉组(P>0.05);第二阶段经右颈内静脉固定方向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时间、置管次数、导管一次性到位率明显优于非固定方向组(均P<0.01),且导管脱位率低(P<0.05)。各组均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应用普通临时起搏导管经右颈内静脉固定方向置管法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安全、简便、快捷,可明显提高导管一次性到位率,缩短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时间,减少置管次数及导管脱位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临时起搏导管 床旁临时心脏起搏 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
下载PDF
综合超声诊断技术观察心内膜起搏导管的研究(附34例分析)
4
作者 王志刚 李德旺 +4 位作者 李增高 蒲世玉 丁淑贞 凌宗秀 叶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2年第4期3-5,共3页
自1979年起,我们对在本院安置埋藏式心内膜起搏器的10例34例次冠心病人,采用彩色(CPI)、脉冲(PDE)多普勒、二维(2D)、M型超声等多项检诊法进行了长期观察随访,进行了动态及心功能分析对照。还对4例进行了2D引导插管。方法一。
关键词 超声诊断技术 起搏导管 冠心病人 埋藏式 三尖瓣返流 二尖瓣口 观察随访 检诊 左室长轴 心腔
下载PDF
起搏导管故障的原因和处理
5
作者 黄永麟 许冬秀 +2 位作者 谷宏越 赵侃 孟繁超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1996年第1期45-46,共2页
从静脉插入起搏导管是当前起搏治疗的常用方法,并发症尽管较少,但也给临床医生带来困惑,给病人带来不幸,现就作者所遇到的实例结合文献作一简介.
关键词 起搏导管 起搏 并发症 心血管病研究所 哈尔滨医科大学 右束支阻滞 右室流出道起搏 左室起搏 心尖部起搏 心大静脉
下载PDF
经锁骨下静脉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导管电极滞留1例
6
作者 杨树森 孟繁超 +2 位作者 李为民 赵进军 徐炳柱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302-302,共1页
经锁骨下静脉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导管电极滞留1例一院心内科杨树森孟繁超李为民赵进军肇东市医院内科徐炳柱近来,我们在对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并心动过缓患者实施经左锁骨下静脉临时心脏起搏时出现导管电极在锁骨下滞留,现报告如下。... 经锁骨下静脉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导管电极滞留1例一院心内科杨树森孟繁超李为民赵进军肇东市医院内科徐炳柱近来,我们在对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并心动过缓患者实施经左锁骨下静脉临时心脏起搏时出现导管电极在锁骨下滞留,现报告如下。患者,男,67岁。以剧烈胸痛18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动过缓 起搏导管 电极滞留
下载PDF
3例起搏导管损坏的教训
7
作者 徐智明 《苏州医学杂志》 1998年第4期189-189,共1页
我院自1978年以来已为70多例患者安装永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发生三起园术中导管受损而不得不更换的事例,值得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关键词 起搏导管损坏 心脏起搏 房室传导阻滞 缓慢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下载PDF
床旁血流导向球囊起搏导管的临床应用(附27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学林 曹素艳 +1 位作者 乔延东 张新超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4年第1期45-46,共2页
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常常危及生命,尤其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更是如此。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这些病例中的大多数因病情危重,不宜搬动,须在床边进行迅速的临时心脏起搏术。随着急诊介入心脏病学的普及和提高,应用血流导向球囊起搏导管进... 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常常危及生命,尤其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更是如此。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这些病例中的大多数因病情危重,不宜搬动,须在床边进行迅速的临时心脏起搏术。随着急诊介入心脏病学的普及和提高,应用血流导向球囊起搏导管进行床旁紧急起搏,已成为急诊抢救不可缺少的医疗技术之一。本文报告从1999年1月至2003年9月应用球囊起搏导管救治27例严重心律失常的临床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血流 球囊起搏导管 心律失常 起搏电极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起搏导管引起自主心动心内膜摩擦音一例
9
作者 金哲 林治湖 柯若仪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0年第5期411-417,共2页
患者男性,69岁。因反复晕厥、严重心动过缓于1989年10月3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7年,心绞痛病史3年。近年来,数次突然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约一分钟后缓解。查体:意识清楚。血压21.3/9.3kPa。颈静脉怒张。双肺底闻及湿罗音。心界向左扩... 患者男性,69岁。因反复晕厥、严重心动过缓于1989年10月3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7年,心绞痛病史3年。近年来,数次突然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约一分钟后缓解。查体:意识清楚。血压21.3/9.3kPa。颈静脉怒张。双肺底闻及湿罗音。心界向左扩大,心率31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肝肋下3.0cm,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窦缓、窦房阻滞、窦停搏、交界区逸搏心律,时而呈快速房颤。扇扫见左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导管 交界区逸搏心律 窦房阻滞 严重心动过缓 快速房颤 停搏 大小便失禁 电极导管 双肺底闻 心绞痛病史
下载PDF
漂浮球囊起搏导管床边临时心脏起搏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石新木 陈国雄 +2 位作者 方波 杨海燕 吴常裕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2年第4期301-303,共3页
目的比较经右颈内静脉、左锁骨下静脉、右锁骨下静脉、右股静脉四种径路进行心脏临时起搏的优缺点。方法收集本院468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在非X线透视条件下,分别使用漂浮球囊起搏导管,经左锁骨下静脉、右锁骨下静脉、右股静脉、右颈... 目的比较经右颈内静脉、左锁骨下静脉、右锁骨下静脉、右股静脉四种径路进行心脏临时起搏的优缺点。方法收集本院468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在非X线透视条件下,分别使用漂浮球囊起搏导管,经左锁骨下静脉、右锁骨下静脉、右股静脉、右颈内静脉四种途径穿刺插管,行右心室内膜临时心脏起搏。结果 486例均成功起搏,从穿刺到成功起搏用时为5~40min,起搏时间2~15d。入路途径:右颈内静脉276例、左锁骨下静脉156例、右锁骨下静脉40例、右股静脉14例。5例右颈内静脉穿刺不成功,术后有28例电极移位,重新调整电极获成功。全部病例未发生心肌穿孔、气胸、血胸、感染及导管断裂等严重并发症。65例病情稳定后改植永久起搏器。结论漂浮球囊起搏导管床旁心脏临时起搏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既可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也能预防性起搏保护外科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边临时心脏起搏 漂浮球囊起搏导管 静脉穿刺 静脉径路
下载PDF
改良食管起搏导管在心脏骤停心室起搏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翔 冯国定 +2 位作者 朱锦元 魏丹 任品芳 《心电学杂志》 2000年第3期160-161,共2页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室起搏 改良食管起搏导管
下载PDF
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起搏导管对三尖瓣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邹大中 高春恒 +2 位作者 张华 顾佳楠 芦珊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研究表明右室起搏导管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三尖瓣反流,然而起搏导管干扰三尖瓣启闭的机制研究尚少[1].目前临床上均应用X线透视引导下将起搏导管植入到右室,而X线为二维平面影像,无法观察起搏导管与三尖瓣膜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经胸三维超... 研究表明右室起搏导管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三尖瓣反流,然而起搏导管干扰三尖瓣启闭的机制研究尚少[1].目前临床上均应用X线透视引导下将起搏导管植入到右室,而X线为二维平面影像,无法观察起搏导管与三尖瓣膜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经胸三维超声心动图(three-dimensional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3D-TTE)可以从右房或右室方向立体直视三尖瓣解剖结构及启闭活动[2],本研究旨在应用3D-TTE观察起搏导管位于三尖瓣环处的位置及其与起搏导管相关三尖瓣反流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以评估起搏导管对三尖瓣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胸三维超声心动图 三尖瓣反流 起搏导管 解剖结构 空间位置关系 导管植入 透视引导 三尖瓣膜
原文传递
锁骨下静脉穿刺安置永久起搏导管引起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1
13
作者 施广飞 金妙珍 +1 位作者 陈立业 傅长根 《起搏与心脏》 1991年第4期197-198,共2页
报告12例经锁骨下静脉途径安置永久起搏导管病人静脉造影的结果,75%(9/12)的病人发生了锁骨下静脉血栓,6例患者系部分阻塞,3例为完全阻塞。作者认为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在于更换起搏导管时避免插入困难和血栓脱落的危险。
关键词 起搏导管 锁骨下静脉 静脉血栓
原文传递
拔除体内废弃心脏起搏导管的体会
14
作者 毛家亮 章隆泉 《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4年第4期224-224,共1页
拔除体内废弃心脏起搏导管的体会毛家亮,章隆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200001)留置体内的废弃心脏起搏导管会给患者带来种种危害,如何处理颇为棘手,国内鲜见报道,现将我院成功拔除8例这类导管的临床资料分析报... 拔除体内废弃心脏起搏导管的体会毛家亮,章隆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200001)留置体内的废弃心脏起搏导管会给患者带来种种危害,如何处理颇为棘手,国内鲜见报道,现将我院成功拔除8例这类导管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8例患者中男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导管 导管拔除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在床边心脏临时起搏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娟 刘文卫 +3 位作者 汤永谦 刘海 张民 马可忠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4期495-496,共2页
临时心脏起搏术是抢救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以往多选择经股静脉途径,在X线透视引导下,将临时起搏电极导管送至右心室心尖部完成心脏起搏。但是大多数需要临时起搏的患者病情危重,不适宜搬运至有放射设备的手术间。球囊漂... 临时心脏起搏术是抢救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以往多选择经股静脉途径,在X线透视引导下,将临时起搏电极导管送至右心室心尖部完成心脏起搏。但是大多数需要临时起搏的患者病情危重,不适宜搬运至有放射设备的手术间。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借助右心系统血流的动力将电极导管送至右心室合适的起搏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漂浮电极导管 心脏临时起搏 临时心脏起搏 右心室心尖部 缓慢性心律失常 应用 经股静脉途径 起搏电极导管
下载PDF
血管内牵引法取出感染起搏电极导管一例
16
作者 朱景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1999年第2期125-126,共2页
感染是安置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一旦出现,常须取出感染的起搏电极导管方可控制感染。以往多采用体外牵引技术或外科手术将电极导管取出,但其并发症多,且成功率较低。近来我院对植入14个月后的感染电极导管在体外牵引失败后... 感染是安置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一旦出现,常须取出感染的起搏电极导管方可控制感染。以往多采用体外牵引技术或外科手术将电极导管取出,但其并发症多,且成功率较低。近来我院对植入14个月后的感染电极导管在体外牵引失败后的患者,运用锁定钢丝进行血管内牵引法拔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牵引法 取出术 感染起搏电极导管
下载PDF
血管内牵引法取出感染起搏电极导管及护理
17
作者 朱景玉 《青海医药杂志》 2000年第2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血管内牵引法 感染 起搏电极导管 护理
下载PDF
起搏电极导管内留置钢丝的教训
18
作者 刘颖苹 付小梅 高岩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1994年第2期107-107,共1页
在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时,部分病人因心脏大或其他原因电极导管不易定位,或定位后却难以固定,因而有人主张在电极导管内留置等长钢丝以求牢固固定。我院及河北省石家庄市白求思国际和平医院在1990年至1991年1月对4例人工心脏起搏治疗的病... 在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时,部分病人因心脏大或其他原因电极导管不易定位,或定位后却难以固定,因而有人主张在电极导管内留置等长钢丝以求牢固固定。我院及河北省石家庄市白求思国际和平医院在1990年至1991年1月对4例人工心脏起搏治疗的病人,电极导管内为此目的而留置了等长钢丝,这4例病人均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迫使我们放弃了这种“加强固定”方法,特予报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电极导管 人工心脏起搏 右室心尖部 病窦综合征 阿斯综合征 下段 锁骨下静脉穿刺 远心端 房室传导 心肌病
下载PDF
非透视下普通电极导管临时起搏的应用体会
19
作者 关贤颂 许小菊 邓淑云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11期91-92,共2页
目的 观察在非透视条件下使用普通电极导管施行临时起搏的效果 ,探讨普通电极导管紧急床旁起搏的可行性。方法 需要临时起搏的 2 8例患者 ,全部在非透视条件下从股静脉送入普通电极导管 3 3— 3 5cm ,再在发放起搏脉冲的情况下 ,边顺... 目的 观察在非透视条件下使用普通电极导管施行临时起搏的效果 ,探讨普通电极导管紧急床旁起搏的可行性。方法 需要临时起搏的 2 8例患者 ,全部在非透视条件下从股静脉送入普通电极导管 3 3— 3 5cm ,再在发放起搏脉冲的情况下 ,边顺钟向旋转边缓慢推送起搏导管 ,直至出现稳定心脏起搏。记录放置起搏导管所花费的时间 ,观察临时起搏治疗的并发症。结果  2 8例患者临时起搏均取得成功。在电极导管操作过程中出现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 12例、短阵室速 3例 ;另 13例无早搏出现。刚开启临时心脏起搏器时 ,有 4例出现膈肌起搏 ,调整导管位置后 ,症状消失。安置电极导管所花时间 5 -11分钟 ,平均 (9.3± 1.8)分钟。达稳定起搏后 ,15例患者用X线透视观察起搏导管位置 ,发现心房起搏患者的电极导管位于高右房 3例 ,右心房中部 2例 ,冠状静脉窦内 1例 ;右心室起搏患者的电极导管 ,在右心室心尖部 3例 ,右心室底部 5例 ,三尖瓣环后下方 1例。有 15例患者 (包括紧急床旁临时起搏的 13例患者 )留置电极导管 2 -14天 ,平均 (6.4± 3 .1)天。无一例出现深静脉内血栓形成、电极脱位、心脏穿孔、感染或穿刺并发症。结论 在非透视条件下使用普通电极导管施行临时心脏起搏同样安全、便捷 ,成功率高 ,适合于紧急床旁临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透视下普通电极导管临时起搏 心脏起搏 普通电极导管 气囊漂浮导管 心律失常
下载PDF
床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262例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海成 张晓琴 +3 位作者 肖世南 韩凯 董卫锋 鲁轩浩 《心脏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622-624,共3页
目的:评估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救治急危重患者心脏急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析不同静脉途径及电极导管的利弊。方法:对262例伴发多种类型心律失常的患者在动态心电监测下采用床旁经静脉穿刺法行心脏临时起搏器安置术,入管路径依次... 目的:评估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救治急危重患者心脏急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析不同静脉途径及电极导管的利弊。方法:对262例伴发多种类型心律失常的患者在动态心电监测下采用床旁经静脉穿刺法行心脏临时起搏器安置术,入管路径依次为右侧颈内静脉136例次、双侧锁骨下静脉108例次、右侧股静脉18例次。评估临床可操作性、单次穿刺成功率、起搏成功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254例次经床旁盲插导管成功起搏,成功率97.0%。4例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成功起搏,4例起搏失败。平均操作时间2~12 min。起搏器安置术中、起搏应用过程中共发生室速、血气胸、导管脱落、感知起搏不良等相关并发症27例,占10.3%。无室颤、心急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术在心脏急危重患者特别是急性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救治中具有快捷、损伤小、灵活性高、疗效好、并发症少等特点,特别是右侧颈内静脉路径及球囊漂浮起搏导管在危重症患者的综合救治中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时起搏 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 路径 球囊漂浮起搏导管 心律失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