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容量超临界二氧化碳燃煤发电系统的一维设计及回热器紧凑性分析
1
作者 徐进良 田贺 +3 位作者 孙恩慧 常诚 郭源东 王兆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38-451,共14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循环因其高效、紧凑、灵活的优势,有望成为新一代发电动力循环。选用三压缩末级部分压缩的循环结构,将其应用到20 MW S-CO_(2)燃煤发电系统中,并对发电系统的关键部件进行一维设计。设计结果表明,透平和压缩机...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循环因其高效、紧凑、灵活的优势,有望成为新一代发电动力循环。选用三压缩末级部分压缩的循环结构,将其应用到20 MW S-CO_(2)燃煤发电系统中,并对发电系统的关键部件进行一维设计。设计结果表明,透平和压缩机尺寸整体较小,尺寸优势明显,相比水机组具备明显的竞争力;基于不同容量锅炉的体积变化规律,合理推断由于炉内CO_(2)工质换热系数较小,使得S-CO_(2)锅炉相比水机组锅炉体积有所增加;基于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回热系统占地较大,在本文设计条件下回热器总体积约为18.95 m^(3),远超现有水机组回热器总体积,问题显著。因此,进一步从回热器换热效果角度探究了回热系统特性,讨论了现有技术面临的困难与瓶颈,发现循环热效率与回热系统体积存在着较强的制约关系,进而对回热系统进行了成本分析,在考虑基础建设费及人工费后,回热系统的投资成本约为9347.47万元,初始投资成本较高。同时发现,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在缩小回热系统体积方面的潜力有限,因此仍需研发新的换热器形式,实现换热系数的量级性提升。最后,针对回热系统体积问题,提出了S-CO_(2)燃煤发电系统的一体化布置方案,通过空间布置的优化实现了系统的整体紧凑性。我国正在推进中等容量S-CO_(2)燃煤发电系统示范,此项研究为示范电站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二氧化碳 燃煤发电 S-CO_(2)循环 系统一维设计 回热系统 成本分析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物中生育酚的LC/APCI-MS2测定(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泉城 盛桂华 吴谋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12-215,共4页
确定了一种简单,明确和灵敏的高效液相测定和检测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中生育酚的方法。通过加入携带剂,超临界二氧化碳从菜籽脱臭馏出物提取生育酚浓缩物,其分析在反向色谱柱ZorbaxC18上,用98%甲醇作为流动相,UV检测波长为292nm,α-生... 确定了一种简单,明确和灵敏的高效液相测定和检测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中生育酚的方法。通过加入携带剂,超临界二氧化碳从菜籽脱臭馏出物提取生育酚浓缩物,其分析在反向色谱柱ZorbaxC18上,用98%甲醇作为流动相,UV检测波长为292nm,α-生育酚作标准物。此方法线性相关性较高。APCI-MS和APCI-MS2检测的各生育酚的m/e与理论预测值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二氧化碳 生育酚 LC/APCI-MS2 提取方法 食品分析 结构鉴定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闭式布莱顿循环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邹正平 王一帆 +3 位作者 姚李超 刘火星 许鹏程 李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43-1677,共35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闭式布莱顿循环凭借高热效率、高紧凑性和高经济-环保性等优势,已成为能源与动力领域的热点技术之一。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闭式布莱顿循环,详细介绍了工作原理、优势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总结了循环总体热力、超临...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闭式布莱顿循环凭借高热效率、高紧凑性和高经济-环保性等优势,已成为能源与动力领域的热点技术之一。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闭式布莱顿循环,详细介绍了工作原理、优势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总结了循环总体热力、超临界工质叶轮机、紧凑高效换热器、控制及储热等相关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当前工程应用面临的问题和未来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分析表明,循环总体热力设计阶段应涵盖部件低维性能分析,以评估部件性能指标的可实现性,并综合考虑全寿命周期性能、紧凑性、经济性等指标。工质的剧烈物性变化导致叶轮机与换热器内部特殊流动与换热机理,需发展充分考虑工质特殊物性影响的叶轮机和紧凑换热器设计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机器深度学习相结合构建不同工质叶轮机相似方法,可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叶轮机气动性能试验验证提供理论基础。此外,鲁棒高效的控制策略可实现超临界二氧化碳闭式布莱顿循环有效可靠调控,而集成新型介质储热技术的超临界二氧化碳闭式布莱顿循环系统将为高温光热发电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二氧化碳(sco_(2)) 闭式布莱顿循环 热力建模与分析 叶轮机 紧凑高效换热器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备聚合物微孔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韩改格 操建华 +2 位作者 计根良 朱宝库 徐又一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1-57,121,共8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做非溶剂制备聚合物微孔膜是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具有传质系数高、聚合物膜干燥速度快且不破坏结构、溶剂容易回收、CO2可循环使用、CO2的低毒性与环境友好性等特点。本文介绍采用超临界CO2制备聚合物微孔膜的热力学及动力... 超临界二氧化碳做非溶剂制备聚合物微孔膜是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具有传质系数高、聚合物膜干燥速度快且不破坏结构、溶剂容易回收、CO2可循环使用、CO2的低毒性与环境友好性等特点。本文介绍采用超临界CO2制备聚合物微孔膜的热力学及动力学原理,重点介绍近年来采用此技术制备微孔膜的研究成果,如以聚苯乙烯(PS)、聚丙烯腈(PAN)、聚醚砜(PES)等为基体的微孔聚合物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微孔膜 临界二氧化碳 聚苯乙烯 聚醚砜 临界二氧化碳 聚合物膜 微孔膜 制备 临界CO2 动力学原理 环境友好性 传质系数 干燥速度
下载PDF
伽马射线辐照对聚丙烯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晨光 赵全 +2 位作者 王谋华 邢哲 吴国忠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1期22-30,共9页
系统研究了γ射线辐照改性聚丙烯(PP)的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发泡行为。聚丙烯样品的制备采用两种辐照方法:(Ⅰ)PP粒子热压成型后γ射线辐照(Sequence Ⅰ,SⅠ);(Ⅱ)PP粒子γ射线辐照后热压成型(Sequence Ⅱ,SⅡ)。利用scCO_2作为物理... 系统研究了γ射线辐照改性聚丙烯(PP)的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发泡行为。聚丙烯样品的制备采用两种辐照方法:(Ⅰ)PP粒子热压成型后γ射线辐照(Sequence Ⅰ,SⅠ);(Ⅱ)PP粒子γ射线辐照后热压成型(Sequence Ⅱ,SⅡ)。利用scCO_2作为物理发泡剂对两类样品进行间歇发泡。结果表明:γ射线辐照改性PP的熔点和结晶度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其结晶度从51%下降到40%;在低频区,辐照后PP黏度轻微下降,而PP(SⅡ)样品下降更为明显;PP(SⅠ)发泡片材微孔尺寸变均匀,发泡率得到大幅提高,在40和50 kGy,不存在未发泡区域,并且拉伸性能从3.9 MPa增加到7.1 MPa;在最佳吸收剂量30 kGy时,发泡温度下降约5℃,发泡温度窗口从4℃增加到6~8℃。SⅠ方式可以降低发泡温度,扩大发泡温度窗口,更有利于PP的scCO_2发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辐照 聚丙烯(PP) 临界二氧化碳发泡(scCO2) 拉伸强度 流变性能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梯度结晶穿心莲内酯的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文成 潘见 +1 位作者 谢慧明 陈克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047-2050,共4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探讨超临界CO2梯度结晶压力、温度、时间对穿心莲内酯纯度的影响,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纯度检测。结果表明,超临界CO2在萃取穿心莲内酯时,出现同步结晶,且在结晶板上呈梯度分布;选择较佳纯化工艺参数为压力20 MPa,温...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探讨超临界CO2梯度结晶压力、温度、时间对穿心莲内酯纯度的影响,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纯度检测。结果表明,超临界CO2在萃取穿心莲内酯时,出现同步结晶,且在结晶板上呈梯度分布;选择较佳纯化工艺参数为压力20 MPa,温度55℃,时间90 min,CO2流量15L穖in-1时,得到穿心莲内酯的纯度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纯化工艺 单因素试验法 MP 高效液相色谱 影响 临界CO2 结晶 临界二氧化碳 纯度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精馏萃取橙油中的烯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志高 陈静静 +2 位作者 郭莉 马亚琴 黄学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5-308,共4页
采用橙油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超临界CO2流体精馏萃取苧烯的工艺技术。分析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和温度梯度对苧烯萃取的影响,以苧烯萃取率为判定指标时,获得的最佳工艺组合为:萃取压力8.0MPa、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80min、... 采用橙油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超临界CO2流体精馏萃取苧烯的工艺技术。分析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和温度梯度对苧烯萃取的影响,以苧烯萃取率为判定指标时,获得的最佳工艺组合为:萃取压力8.0MPa、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80min、温度梯度为40-55-60-65℃,萃取率达到94.16%;以苧烯浓度为判定指标时,获得最佳的工艺组合为:萃取压力8.0MPa、萃取温度55℃、萃取时间80min、温度梯度40-55-60-65℃,苧烯浓度达到975.7μL/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油 临界二氧化碳(SC-CO2) 萃取 苧烯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的特点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郑永春 罗晓星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2年第4期64-66,72,共4页
综述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原理、特点和研究进展。
关键词 临界二氧化碳 临界流体萃取 CO2 技术参数 应用 天然药物提取 食品工业 天然香精 香料提取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的纺织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宋丽贞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9-60,6,共3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是一种无污染低能耗的绿色工艺,本文阐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该技术在化纤和染整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化学纤维 染整 应用 临界二氧化碳 SCCO2技术
下载PDF
超临界压力下二氧化碳容器泄压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俊峰 周源 +1 位作者 黄彦平 田耕源 《核科学与技术》 2021年第1期29-37,共9页
CO2意外泄漏是超临界CO2动力循环系统主要安全问题之一。本文基于一套小规模实验装置研究超临界CO2容器快速泄压特点,压力容器体积为50.0 L。测量了不同破口尺寸(1.0~5.0 mm),初始压力(8.1~12 MPa)和初始温度(35℃~50℃)条件下超临界CO... CO2意外泄漏是超临界CO2动力循环系统主要安全问题之一。本文基于一套小规模实验装置研究超临界CO2容器快速泄压特点,压力容器体积为50.0 L。测量了不同破口尺寸(1.0~5.0 mm),初始压力(8.1~12 MPa)和初始温度(35℃~50℃)条件下超临界CO2容器泄漏过程中介质压力和温度以及质量流量,分析了容器泄漏过程中泄压特性以及参数影响机制。通过分析得到,初始温度高于和低于拟临界温度,超临界CO2容器泄压会经历不同泄压过程。初始温度低于拟临界温度,泄压时工质温度下降的更低。泄压时间主要与破口尺寸和初始压力有关。本文的实验结果对理解事故过程和验证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O2动力循环系统 临界二氧化碳 LOCA 泄压喷放 泄压时间
下载PDF
一种绿色溶剂——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
11
作者 徐亚琴 《化学教育》 CAS 2003年第7期8-10,共3页
本文介绍了绿色化学发展方向之一 ,绿色溶剂的选择、使用 ,并重点介绍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发现、发展、机理和应用。
关键词 绿色溶剂 临界二氧化碳 SCCO2 临界流体 化学溶剂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二次梯度结晶穿心莲内酯的研究
12
作者 张文成 潘见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0-144,共5页
探讨超临界CO2二次梯度结晶压力、温度、时间对穿心莲内酯纯度、结晶率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镜进行晶体形貌考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纯度检测。结果表明,超临界CO2二次梯度结晶穿心莲内酯的适宜工艺参数为压力14 MPa、温度55℃、时间6... 探讨超临界CO2二次梯度结晶压力、温度、时间对穿心莲内酯纯度、结晶率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镜进行晶体形貌考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纯度检测。结果表明,超临界CO2二次梯度结晶穿心莲内酯的适宜工艺参数为压力14 MPa、温度55℃、时间60 min、CO2流量15 L·min-1,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穿心莲内酯晶体形貌更加细小,在结晶板上呈絮状分布,纯度>90%,最高达92.5%,结晶率为4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率 碳二 临界二氧化碳 临界CO2 纯度 晶体形貌 工艺条件 穿心莲内酯 MP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黄杨宁的工艺研究
13
作者 卢宏丽 卢宏霞 +1 位作者 李利明 赵耿旻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1期1450-1452,共3页
黄杨宁为黄杨科植物中国黄杨Buxus sinica (Rehd.et wils) M.cheng及其同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生物碱(环维黄杨星D),具有改善冠状动脉循环,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和防治心绞痛、心律不齐的作用.黄杨宁常用的提取方法有酸性乙醇提取,pH值... 黄杨宁为黄杨科植物中国黄杨Buxus sinica (Rehd.et wils) M.cheng及其同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生物碱(环维黄杨星D),具有改善冠状动脉循环,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和防治心绞痛、心律不齐的作用.黄杨宁常用的提取方法有酸性乙醇提取,pH值梯度萃取,原料碱化,三氯甲烷或环己烷直接提取,相比之下,超临界提取具有提取温度低、效率高、溶剂分离方便完全、产品无残留等优点.本实验拟以超临界二氧化碳(CO2)流体萃取为手段,选择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曲面(RSM)分析方法,研究萃取压力、温度、CO2流量、pH值等因素对黄杨宁得率的影响以及他们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优化超临界CO2提取黄杨宁的试验条件,以期为黄杨宁的提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临界萃取 黄杨宁 BOX-BEHNKEN设计 响应面法 优化 临界CO2提取 临界二氧化碳 乙醇提取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中压力对药用植物油酸值的影响及其工业应用价值
14
作者 谢小霞 雷华平 +1 位作者 庄义修 葛发欢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15期2278-2279,共2页
目的对四味药用植物油进行超临界(SC)-二氧化碳(CO2)萃取,探讨SC-CO2萃取压力和分离压力对植物油酸值的影响。方法采用带2个分离釜的SC-CO2萃取装置,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分别改变萃取压力和分离釜Ⅰ压力进行提取。结果分离釜Ⅰ... 目的对四味药用植物油进行超临界(SC)-二氧化碳(CO2)萃取,探讨SC-CO2萃取压力和分离压力对植物油酸值的影响。方法采用带2个分离釜的SC-CO2萃取装置,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分别改变萃取压力和分离釜Ⅰ压力进行提取。结果分离釜Ⅰ油酸值随萃取压力的升高而降低,并随分离釜Ⅰ压力的升高而降低;分离釜Ⅱ油酸值先随分离釜Ⅰ压力升高而升高,后随压力的升高而降低。结论 SC-CO2萃取药用植物油,可通过控制萃取分离压力的方法,使植物油酸值达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植物 药用 植物油类 临界CO2萃取 萃取压力 分离压力 酸值
下载PDF
二氧化碳在能源开发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文刚 许冬进 +2 位作者 郑光洪 才忠杰 王亚如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17,21,共6页
详细介绍了CO_(2)在能源开发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常规油气的钻井压裂、驱油采气,非常规油气及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储能发电、新能源合成领域等。CO_(2)能源化利用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在技术装备、经济成本、环境风险等方面存在一定的... 详细介绍了CO_(2)在能源开发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常规油气的钻井压裂、驱油采气,非常规油气及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储能发电、新能源合成领域等。CO_(2)能源化利用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在技术装备、经济成本、环境风险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并展望了我国CO_(2)能源化应用技术的未来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二氧化碳 驱油采气 非常规能源 CO_(2)储能 CO_(2)发电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中PdCl2聚苯乙烯负载苯酚共催化缩醛化反应
16
《化工中间体》 2007年第10期36-36,共1页
3,3-二烷氧基丙酸酯不仅是制备香豆素、卟啉和马钱子苷等产物以及一些药物、染料的中间体,也是有机合成化学中重要的合成砌块,因此研究其合成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为了提高Wacker反应中催化剂的活性,人们进行了多... 3,3-二烷氧基丙酸酯不仅是制备香豆素、卟啉和马钱子苷等产物以及一些药物、染料的中间体,也是有机合成化学中重要的合成砌块,因此研究其合成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为了提高Wacker反应中催化剂的活性,人们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近年来,本课题组研究发现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作为绿色溶剂用于Wacker反应中。以聚苯乙烯负载的苯酚(PS—Phenol)作为可回收的高分子负载助催化剂,发挥类似CH3SO3H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二氧化碳 缩醛化反应 高分子负载 聚苯乙烯 PDCL2 苯酚 共催化 有机合成化学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中TFEMA和MAA的聚合反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敏 卓虎 +1 位作者 侯丽华 张书香 《有机氟工业》 CAS 2022年第3期1-6,共6页
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反应介质制备P(TFEMA-co-MAA)共聚物,考察试验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探讨单体配比对聚合物组成及性能的影响,同时测定反应单体的竞聚率。研究结果表明:氧气的存在阻碍反应的进行;聚合温度影响共聚物的组成;改变单体... 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反应介质制备P(TFEMA-co-MAA)共聚物,考察试验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探讨单体配比对聚合物组成及性能的影响,同时测定反应单体的竞聚率。研究结果表明:氧气的存在阻碍反应的进行;聚合温度影响共聚物的组成;改变单体配比中TFEMA的比例可得到不同氟含量、不同结构的共聚物;TFEMA和MAA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进行聚合反应的竞聚率分别为0.0284和3.60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二氧化碳 甲基丙烯酸2 2 2-三氟乙酯 甲基丙烯酸 聚合反应 竞聚率
下载PDF
用超临界液体二氧化碳清洗零件 被引量:2
18
作者 樊东黎 《热处理》 CAS 2012年第5期62-62,共1页
美国GCG Technologies Inc.公司研发出一种被称作Deflex Process的机器零件高效无污染清洗技术。DF技术用超临界液体CO2代替氟氯烃(CFCS)清除电子器械和光电产品上的油脂,塑料、聚合材料上的污染物,多孔金属表面污物,机加工和冲压件... 美国GCG Technologies Inc.公司研发出一种被称作Deflex Process的机器零件高效无污染清洗技术。DF技术用超临界液体CO2代替氟氯烃(CFCS)清除电子器械和光电产品上的油脂,塑料、聚合材料上的污染物,多孔金属表面污物,机加工和冲压件表面的油污等。清洗过程是将液态CO2在30℃和7550 kPa压力下通入盛有零件的容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洗技术 机器零件 液体二氧化碳 临界 金属表面 液体CO2 液态CO2 光电产品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工艺与设备 被引量:1
19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227-227,共1页
自2000年起,大连工业大学在国内率先对天然纤维超临界CO2染色工艺与设备进行了研究。经几年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已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用于天然纤维染色的超临界CO2无水染色装置,实现了无污染、零排放的生态环保... 自2000年起,大连工业大学在国内率先对天然纤维超临界CO2染色工艺与设备进行了研究。经几年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已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用于天然纤维染色的超临界CO2无水染色装置,实现了无污染、零排放的生态环保染色,填补了国内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工艺 临界二氧化碳 设备 无水 临界CO2 自主知识产权 天然纤维 国内空白
下载PDF
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活性分散染料对天然纤维的染色 被引量:7
20
作者 A.Schmidt 刘玉莉 《国外纺织技术(纺织针织服装化纤染整)》 2003年第9期22-27,共6页
关键词 临界二氧化碳 活性分散染料 天然纤维 染色 2-溴代丙烯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