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流体增强溶液扩散技术制备纳米CL-20及表征 被引量:14
1
作者 尚菲菲 张景林 +1 位作者 张小连 王金英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7-40,共4页
采用超临界流体增强溶液扩散技术(SEDS法),以乙酸乙酯为溶剂,在9.0MPa、40℃及溶液质量分数30%、溶液和反溶剂流速分别为5mL/min、8kg/h的工艺条件下,制备了纳米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用偏光显微镜与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分... 采用超临界流体增强溶液扩散技术(SEDS法),以乙酸乙酯为溶剂,在9.0MPa、40℃及溶液质量分数30%、溶液和反溶剂流速分别为5mL/min、8kg/h的工艺条件下,制备了纳米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用偏光显微镜与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分析仪、动态颗粒图像分析仪对细化前后的形貌、粒度、粒度分布和球形度进行表征,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纳米CL-20的晶型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热安定性和撞击感度。结果表明,所得CL-20边缘光滑且趋于球形,粒度均匀(1~2μm),所属晶型为β-型,与原料CL-20相比,晶型转变温度推后了约30℃,而分解峰温提前了6.74℃,撞击感度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临界流体增强溶液扩散技术 纳米CL-20 重结晶 撞击感度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增强溶液扩散技术制备超细RDX 被引量:9
2
作者 尚菲菲 张景林 +1 位作者 王金英 张小连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48,共6页
采用超临界流体增强溶液扩散技术( SEDS法)对 RDX进行重结晶细化。探索实验确定 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浓度为20%。通过正交试验 L9(34)和单因素试验研究分析了影响细化效果的诸多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溶剂是避免形... 采用超临界流体增强溶液扩散技术( SEDS法)对 RDX进行重结晶细化。探索实验确定 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浓度为20%。通过正交试验 L9(34)和单因素试验研究分析了影响细化效果的诸多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溶剂是避免形成片状或针状晶体的关键。影响结晶效果的因素依次为压力、CO2流速、溶液流速和温度。在流体密度接近液体密度时,CO2流速与溶液流速之比直接影响粒状晶体所占比例及粒度的大小,但浓度最终决定晶体粒度大小。扩试工艺条件是浓度26.7%、温度35℃、压力9.0 MPa、溶液流速2 mL·min-1和CO2流速6 kg·h-1。在此条件下,得到的RDX晶体边缘光滑、形貌规则趋于球形,粒度在为3~5μm、粒度分布均匀、流散性良好,制备量可达32 g·h-1,且机械感度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工程 临界流体增强溶液扩散技术( SEDS法) 机械感度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增强溶液扩散法制备RDX/SiO_2复合粒子
3
作者 张跃 张景林 +1 位作者 王金英 张小连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41,共5页
利用溶胶一凝胶法及超临界流体增强溶液扩散法(SEDS),制备了RDX/SiO2复合粒子(RDX占90%),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利用电子显微镜和场扫描电镜(SEM)对RDX/SiO2微粒进行了表征,并根据GJB772A-1997测试了其撞击感度。结果表明:... 利用溶胶一凝胶法及超临界流体增强溶液扩散法(SEDS),制备了RDX/SiO2复合粒子(RDX占90%),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利用电子显微镜和场扫描电镜(SEM)对RDX/SiO2微粒进行了表征,并根据GJB772A-1997测试了其撞击感度。结果表明:得到的RDX/SiO2为形貌和粒径均匀的气凝胶球,气凝胶球由粒径约为50-100nm的微粒堆积而成;RDX/Si02微粒的特性落高(H50)为86.7cm,与原料RDX相比,特『生落高远远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增强溶液扩散 RDX SiO2复合粒子 最佳工艺条件 撞击感度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增强溶液分散度法制备阿莫西林缓释微囊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岚 张岩 +4 位作者 李保国 伍贻文 华泽钊 刘哲鹏 陆伟跃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3,78,共5页
采用超临界流体增强溶液分散度法,对制备阿莫西林-乙基纤维素-卡波谱缓释微囊进行了初步研究,探索了制备微米级缓释药物微囊的新方法。在对制备乙基纤维素空白微粒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较为适合的工艺参数:CO2流速0.42 m/s,温度4... 采用超临界流体增强溶液分散度法,对制备阿莫西林-乙基纤维素-卡波谱缓释微囊进行了初步研究,探索了制备微米级缓释药物微囊的新方法。在对制备乙基纤维素空白微粒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较为适合的工艺参数:CO2流速0.42 m/s,温度40℃,压力9.0或12.0 MPa。在2种压力下分别得到平均粒径为5.48μm和2.85μm的药物微囊,其载药量为9.53%和9.70%,同时还考察了制得微囊药物的释放度曲线,结果表明阿莫西林微囊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超临界流体增强溶液分散度法是制备微米级药物微囊的极有前途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增强溶液分散度法 乙基纤维素 阿莫西林 微囊
下载PDF
基于超临界流体强化溶液快速分散技术的冬凌草甲素脂质体口服制剂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宏华 吴媛 张绘芳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61-1365,共5页
目的:优化超临界流体强化溶液快速分散技术(SEDS)制备冬凌草甲素脂质体口服制剂(ORI-LIP)的工艺,并探讨其与常规脂质体制备技术的优势。方法:以粒径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压力、温度、进样流速对SEDS制备ORI-LIP的影响。同时,采... 目的:优化超临界流体强化溶液快速分散技术(SEDS)制备冬凌草甲素脂质体口服制剂(ORI-LIP)的工艺,并探讨其与常规脂质体制备技术的优势。方法:以粒径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压力、温度、进样流速对SEDS制备ORI-LIP的影响。同时,采用薄膜分散法和逆向蒸发法制备ORI脂质体,比较3种方法所制脂质体的粒径、包封率、载药量及稳定性(6个月加速试验),并比较ORI原料药与3种脂质体的体外溶出行为的差异。结果:优化后的ORI-LIP SEDS制备工艺条件为温度50℃,压力18MPa,进样流速1 m L/min;与薄膜分散法和逆向蒸发法比较,以SEDS技术制备的脂质体的粒径[(147.4±4.8)nm]更小,包封率(67.8%)、载药量(7.8%)及稳定性(粒径略有增加,包封率仅降低4.4%)都更高。体外溶出试验结果显示,与原料药比较,各脂质体的释药速率缓慢且持久,且累积释放度更高;其中,SEDS技术制备的ORI-LIP在24 h时达到溶出平衡,且累积溶出度最高,达到67.2%。结论:SEDS制备的ORI-LIP粒径小,包封率、载药量较高,稳定性较好,能显著提高药物的体外溶出度;该技术与常规脂质体制备技术相比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甲素 脂质体 口服制剂 临界流体强化溶液快速分散技术 粒径 包封率 载药量 稳定性 溶出度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5-氟尿嘧啶聚乳酸微球 被引量:5
6
作者 蒲曦鸣 陈爱政 +2 位作者 康云清 尹光福 廖立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5-517,共3页
目的 以5-氟尿嘧啶(5-Fu)为模型药物,制备氟尿嘧啶聚乳酸微球。方法 采用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溶液技术,将5-Fu微粒化,并制备5-Fu聚乳酸微球。通过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检测微球外形及粒径分布;气相色谱法测定二氯甲烷的残留量;恒... 目的 以5-氟尿嘧啶(5-Fu)为模型药物,制备氟尿嘧啶聚乳酸微球。方法 采用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溶液技术,将5-Fu微粒化,并制备5-Fu聚乳酸微球。通过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检测微球外形及粒径分布;气相色谱法测定二氯甲烷的残留量;恒温振荡透析法检测药物的释放度。结果 25℃时,微粒化后5-Fu的乙醇饱和溶液浓度为6.43mg·ml^-1,较原料药的2.32mg·ml^-1有显著提高;所制备载药微球球形较好,表面光滑。粒径分布窄,粒径范围0.615—1.990μm,平均粒径为0.980μm;二氯甲烷残留量为0.0046%;微球载药量为2.6%。包封率为17.8%,药物释放呈缓释模式,无突释效应。结论 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技术是制备5-Fu聚乳酸微球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溶液技术 氟尿嘧啶 聚乳酸 微球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制备超微粉体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小兵 邓淑华 +2 位作者 黄慧民 余双平 周立清 《中国陶瓷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49,共5页
SCF制备超微粉体是一项新技术。利用SCF较好的溶解、扩散和传输能力 ,能制备出性能优异的超微粉体。本文对RESS、SAS和SCF微乳液法制备超微粉体的原理进行了总结 ,并对其在化工材料、医药。
关键词 临界流体技术 微粉体 SCF 传输能力 扩散能力 粘度系数
下载PDF
应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超细粉体 被引量:3
8
作者 詹世平 黄慧 王景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F09期145-147,157,共4页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超临界流体制造超细粉体的两种新技术——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和超临界流体反溶技术。
关键词 细粉体 制备工艺 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技术 临界流体反溶技术 流体特性 临界流体萃取
下载PDF
压力对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药物微粒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岚 张岩 +3 位作者 李保国 伍贻文 华泽钊 刘哲鹏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研究了压力对乙基纤维素空白微粒粒径,以及阿莫西林 乙基纤维素 卡波谱缓释、黏附微粒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乙基纤维素空白微粒和药物缓释、黏附微粒的粒径均随压力的升高而减小,但药物微粒的载药量和释放度曲线随压力的变化不明显.
关键词 增强溶液分散度法 临界流体 乙基纤维素 阿莫西林 微粒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沉析技术及其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程耀 平其能 《药学进展》 CAS 2004年第2期63-67,共5页
综述了目前用于制备微粒的几种超临界流体沉析技术 ,包括 (1)超临界快速膨胀溶液技术及其改进型 :超临界快速膨胀至水性溶液技术 ;(2 )气体饱和溶液沉析技术 ;(3 )气体反溶剂技术 ;(4)压缩流体反溶剂沉析技术 ,也称作气雾溶剂萃取系统... 综述了目前用于制备微粒的几种超临界流体沉析技术 ,包括 (1)超临界快速膨胀溶液技术及其改进型 :超临界快速膨胀至水性溶液技术 ;(2 )气体饱和溶液沉析技术 ;(3 )气体反溶剂技术 ;(4)压缩流体反溶剂沉析技术 ,也称作气雾溶剂萃取系统、超临界反溶剂技术、超临界流体快速分散溶液技术。介绍了用这几种技术制备微粒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沉析技术 药剂学 颗粒微细化 气体反溶剂技术 气体饱和溶液沉析技术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靶向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文勇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2年第8期766-768,共3页
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SCF)具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对溶质的溶解度大),黏度、自扩散系数与气体接近,表面张力接近零,其性质随温度和压力的改变可产生很大的变化,对物质的溶解性可以从不溶解到溶解到一定的程度,这使... 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SCF)具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对溶质的溶解度大),黏度、自扩散系数与气体接近,表面张力接近零,其性质随温度和压力的改变可产生很大的变化,对物质的溶解性可以从不溶解到溶解到一定的程度,这使得SCF具有较大的可操作性,从而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技术,称之为超临界流体技术(S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技术 靶向给药系统 应用 FLUID 扩散系数 溶解度 表面张力 可操作性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萃取联用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冯志强 《分析仪器》 CAS 2005年第1期6-10,共5页
根据文献报导 ,综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 (SFE)联用技术的应用。SFE与其他分离分析技术联用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增强SFE技术的功能 ,扩展应用研究领域 ,提高分离分析的准确度。
关键词 分离分析 SFE技术 临界流体萃取 联用技术 报导 综述 扩展应用 增强 准确度 精密度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强化溶液快速分散技术制备三七皂苷脂质体性质研究
13
作者 赖志昆 胡晓贞 +2 位作者 翁嘉灏 冯其茂 张晓嫣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1,共6页
目的观察超临界流体强化溶液快速分散技术(SEDS)制备三七皂苷脂质体(PNS-Lip)的药剂学特征,并与常规脂质体制备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超临界流体强化溶液快速分散技术(SEDS)、薄膜分散法(TFD)、逆向蒸发法(RPE)制备PNS-Lip。透射电镜... 目的观察超临界流体强化溶液快速分散技术(SEDS)制备三七皂苷脂质体(PNS-Lip)的药剂学特征,并与常规脂质体制备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超临界流体强化溶液快速分散技术(SEDS)、薄膜分散法(TFD)、逆向蒸发法(RPE)制备PNS-Lip。透射电镜观察不同PNS-Lip外观形态;检测粒径与电位;超滤法测定包封率(EE)和载药量(DL);以药物泄漏率(LR)评价制剂稳定性;进行体外溶出实验检测。结果不同制备方法制得的PNS-Lip呈现出淡蓝色乳光,表面光滑,形态圆整,具有双层膜结构。与PNS-Lip-RPE比较,PNS-Lip-TFD及PNS-Lip-SEDS粒径、多分散系数(PDI)、Zeta电位降低,60、120、180、240、300、360 s LR降低,EE和DL升高(P<0.05,P<0.01);PNS-Lip-SEDS在420s LR降低(P<0.05)。与PNS-Lip-TFD比较,PNS-Lip-SEDS的粒径、PDI及Zeta电位降低,180、240、300、360、420 s LR降低,EE和DL升高(P<0.05,P<0.01)。PNS-Lip-RPE及PNS-Lip-TFD在初始阶段存在突释作用,随后持续缓慢释放;PNS-Lip-SEDS未发生突释现象,缓释作用更加明显,在48 h后达到溶解平衡。结论SEDS作为新型的制粒技术,与常规的脂质体制备方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该技术在纳米给药系统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皂苷 脂质体 临界流体强化溶液快速分散技术 体外溶出 中药单体
原文传递
超临界流体染色技术
14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 2009年第10期53-53,共1页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超临界流体染色(Supercritical Fluid Dyeing,简称SFD)技术是一种无水高效染色新技术。传统的染色工艺以水作为染色介质,其最大问题是耗水、耗能、污染及经济性差。超临界流体染色是以超临界流体代替水作为...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超临界流体染色(Supercritical Fluid Dyeing,简称SFD)技术是一种无水高效染色新技术。传统的染色工艺以水作为染色介质,其最大问题是耗水、耗能、污染及经济性差。超临界流体染色是以超临界流体代替水作为染色介质。超临界流体的密度为气体的数百倍。接近于液体,因而具有很强的溶解能力:其粘度与气体相当,扩散系数比液体大数百倍,接近于气体。因而溶解在超临界流体中的物质扩散容易,渗透能力很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染色技术 染色介质 溶解能力 染色工艺 扩散系数 渗透能力 经济性 扩散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染色技术
15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 2012年第9期53-53,共1页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超临界流体染色(Supercritical Fluid Dyeing.简称SFD)技术是一种无水高效染色新技术。传统的染色工艺以水作为染色介质,其最大问题是耗水、耗能、污染及经济性差。超临界流体染色是以超临界流体代替水作为...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超临界流体染色(Supercritical Fluid Dyeing.简称SFD)技术是一种无水高效染色新技术。传统的染色工艺以水作为染色介质,其最大问题是耗水、耗能、污染及经济性差。超临界流体染色是以超临界流体代替水作为染色介质。超临界流体的密度为气体的数百倍,接近于液体,因而具有很强的溶解能力:其粘度与气体相当,扩散系数比液体大数百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染色技术 染色介质 染色工艺 溶解能力 扩散系数 技术 经济性 水作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5-氟尿嘧啶聚乳酸微球
16
作者 蒲曦呜 陈爱政 +2 位作者 康云清 尹光福 廖立 《有机硅氟资讯》 2007年第12期35-35,共1页
目的:以5-氟尿嘧啶(5-Fu)为模型药物,制备氟尿嘧啶聚乳酸微球。方法:采用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溶液技术,将5-Fu微粒化,并制备5-Fu聚乳酸微球。通过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检测微球外形及粒径分布;气相色谱法测定二氯甲烷的残留量;... 目的:以5-氟尿嘧啶(5-Fu)为模型药物,制备氟尿嘧啶聚乳酸微球。方法:采用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溶液技术,将5-Fu微粒化,并制备5-Fu聚乳酸微球。通过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检测微球外形及粒径分布;气相色谱法测定二氯甲烷的残留量;恒温振荡透析法检测药物的释放度。结果25℃时,微粒化后5-Fu的乙醇饱和溶液浓度为6.43mg·mL^-1,较原料药的2.32mg·mL^-1有显著提高;所制备载药微球球形较好,表面光滑,粒径分布窄,粒径范围0.615~1.990μm,平均粒径为0.980μm;二氯甲烷残留量为0.0046%;微球载药量为2.6%,包封率为17.8%,药物释放呈缓释模式,无突释效应。结论: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技术是制备5-Fu聚乳酸微球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溶液技术 氟尿嘧啶 聚乳酸 微球
下载PDF
发射药超临界发泡微孔制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应三九 徐复铭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28-1036,共9页
超临界流体微孔发泡技术近几年在高分子材料加工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从发泡机理到实验室制备技术,以及生产加工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研究。结合发泡机理,对发泡过程中泡孔结构参数的影响因素、发射药发泡中CO2的溶解与扩散以及不同微... 超临界流体微孔发泡技术近几年在高分子材料加工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从发泡机理到实验室制备技术,以及生产加工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研究。结合发泡机理,对发泡过程中泡孔结构参数的影响因素、发射药发泡中CO2的溶解与扩散以及不同微孔发射药的燃烧特性内容做了针对性的研究;并结合燃烧特性,展望了这类发射药在装药技术中的应用方向,以及超临界流体微技术在发射药制备中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临界流体 溶解 扩散 微孔发泡 发射药 燃烧
下载PDF
超临界技术在植物活性成分微粉化方面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修华 刘影 +3 位作者 葛云龙 祖元刚 王卫国 李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5期1291-1294,1324,共5页
综述20年来超临界技术在植物活性成分微粉化方面的应用进展,简要说明微粉化植物活性成分的表征方法、特点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关键词临界流体 微粉化 植物活性成分 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技术 临界溶液反溶剂法制备技术
下载PDF
超临界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19
作者 马颖颖 衣守志 《中国轻工教育》 2006年第F12期31-33,共3页
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SCF)是指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之上的流体.是一种气液共存的边缘状态.有如下特性:黏度低、传质阻力小、扩散速度快,是化学反应的良好介质:具有较大溶解度,可形成均相体系.大大提高反应速率... 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SCF)是指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之上的流体.是一种气液共存的边缘状态.有如下特性:黏度低、传质阻力小、扩散速度快,是化学反应的良好介质:具有较大溶解度,可形成均相体系.大大提高反应速率;温度或压力的较小变化可以引起SCF密度发生较大变化,从而引起溶解能力的大幅度变化,可用于分离溶解度很接近的两种成份。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绿色化工技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技术 环境治理 临界流体 应用 临界温度 溶解度 边缘状态 扩散速度
下载PDF
超临界萃取技术
20
作者 刘晓明 《现代商贸工业》 1995年第4期12-13,共2页
引言 超临界萃取技术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产生的新技术,主要用于食品及医药方面。据有关资料介绍,日本是1980年开始从事这一技术研究的,1984年进入实用阶段,目前拥有总装置能力4600吨。据笔者了解,这一技术在我国还是空白,就连介绍性的... 引言 超临界萃取技术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产生的新技术,主要用于食品及医药方面。据有关资料介绍,日本是1980年开始从事这一技术研究的,1984年进入实用阶段,目前拥有总装置能力4600吨。据笔者了解,这一技术在我国还是空白,就连介绍性的资料也很少见。为此,本文将超临界萃取技术作一简要介绍。 一、基本原理 超临界萃取技术就是将超临界流体做为溶媒体的萃取技术,它与蒸溜、液态等萃取技术一样,同属分离技术范畴。超临界流体是指某种物质在超出其临界点时所呈现的状态。例如二氧化碳的临界点是31.1℃、72.2atm,在超出临界点的条件下,它既不液化,也不存在气、液平衡现象,既与常压条件下的气体不同,又不是液体,恰好呈现出气、液体之间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技术 二氧化碳临界流体 临界萃取 装置能力 萃取物 香气成分 溶解度 分离罐 萃取工艺 扩散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