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工智能能够拥有意识吗?——基于超人类主义的讨论 |
周亦垚
|
《天府新论》
CSSCI
|
2024 |
1
|
|
2
|
何为“增强”:比较生物保守主义与超人类主义的一个视角 |
胡珍妮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分道而行:技术时代人类命运的超人类主义和后人类主义想象 |
苏晨生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超人类主义对体育的挑战 |
朱彦明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5
|
尼采、技术与超人类主义 |
余明锋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6
|
普罗米修斯的救赎:谈运动医学的伦理争议与超人类主义的哲学问题 |
尹菲
高琪
|
《体育研究与教育》
|
2014 |
0 |
|
7
|
后人类主义、超人类主义、反人本主义、元人类主义和新物质主义:区别与联系 |
弗朗西斯卡·法兰多(著)
计海庆(译)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9 |
12
|
|
8
|
尼采“超人”哲学对当代人类增强技术的伦理反思——基于超人类主义和生物保守主义之争的思考 |
苏洁
苏振兴
|
《中国医学伦理学》
|
2021 |
1
|
|
9
|
“死亡”与“诞生”的存在论意义——对抗超人类主义时代的技术虚无主义 |
幸晓雪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0
|
超人类主义的哲学与文化历程 |
蔡丹丹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1
|
超人类主义与人类物种同一性 |
钟焕林
|
《哲学分析》
CSSCI
|
2023 |
0 |
|
12
|
超人类主义会损害平等吗?——驳福山的生物保守主义观点 |
钟焕林
|
《哲学评论》
|
2023 |
0 |
|
13
|
超人类主义视域下的意识问题探析 |
谢建华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22 |
0 |
|
14
|
人类增强与技术想象——超人类主义的“未来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岳兵兵
|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15
|
技术的批判与超越:人类增强技术的马克思主义观——对斯坦霍夫的回应 |
崔中良
卢艺
|
《阅江学刊》
|
2024 |
1
|
|
16
|
超人类主义视域中的人的完善及其问题——从尼采的视角看“人类增强” |
朱彦明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3
|
|
17
|
超人类主义:人的完善化与非政治化 |
朱彦明
|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18
|
超人类主义在当代艺术中的再现解读 |
李媛
|
《明日风尚》
|
2019 |
0 |
|
19
|
超人类主义思想史 |
尼克·波斯特洛姆
孙云霏
王峰
|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
2021 |
9
|
|
20
|
增强还是削弱?——超人类主义与生物保守主义关于人的自由之争 |
岳兵兵
陈高华
|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