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低延迟SSD的页交换机制关键技术
1
作者 王紫芮 蒋德钧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7-570,共14页
随着内存密集型应用的快速发展,应用对单机内存容量的需求日益增大.然而,受到颗粒密度的限制,内存容量的扩展度较低.页交换机制是进行内存扩展的经典技术,该机制通过将较少使用的内存页面暂存在存储设备,以达到扩展内存的目的.过去页交... 随着内存密集型应用的快速发展,应用对单机内存容量的需求日益增大.然而,受到颗粒密度的限制,内存容量的扩展度较低.页交换机制是进行内存扩展的经典技术,该机制通过将较少使用的内存页面暂存在存储设备,以达到扩展内存的目的.过去页交换机制由于慢速磁盘的读写速度限制,无法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得益于超低延迟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的快速发展,页交换机制可以利用其低延迟的读写特性,提升页交换效率.然而,在低I/O延迟的情况下,传统页交换机制的I/O栈存在巨大的软件开销.首先对使用超低延迟SSD的Linux页交换机制进行测试与分析,发现现有页交换机制的主要瓶颈在于发送请求时存在队头阻塞问题、I/O合并和调度开销,以及内核返回路径上的中断处理和直接内存回收开销.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基于超低延迟SSD的页交换机制Ultraswap.Ultraswap在Linux I/O栈的基础上增加对轮询请求的处理,并降低I/O合并与调度开销,实现轻量级的I/O栈.基于Ultraswap的I/O栈,对内核页交换机制的换入与换出路径进一步优化.通过优化对缺页、直接内存回收的处理,降低页交换机制关键路径上的时间开销.实验结果表明Ultraswap在应用测试场景下相比Linux页交换机制能够提升19%的平均性能;在可使用内存比例为20%的情况下,Ultraswap可达到33%的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交换 I/O栈 超低延迟SSD 轮询 NVMe SSD
下载PDF
高性能超低延迟BCH译码器电路结构设计
2
作者 杨宇恒 刘海洋 +2 位作者 李金海 原青 刘建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92-1198,共7页
针对BCH译码算法纠错性能的局限性和译码算法中查找表规模较大的问题,以及处理器对可靠性和低译码延迟的设计需求,本文设计了BCH码和循环冗余校验码的级联纠错编码方案的数据结构。采用避免求逆的Berlekamp-Massey译码算法,结合有限域... 针对BCH译码算法纠错性能的局限性和译码算法中查找表规模较大的问题,以及处理器对可靠性和低译码延迟的设计需求,本文设计了BCH码和循环冗余校验码的级联纠错编码方案的数据结构。采用避免求逆的Berlekamp-Massey译码算法,结合有限域元素运算方法,优化了错误位置搜索过程,给出了面向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低延迟译码器结构。以实时计算元素系数的方式代替了查找表,缩减了电路的面积。采用65 nm工艺完成了译码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译码器具有随机9位的纠错能力,电路面积为436333μm 2,在200 MHz工作频率下译码延迟仅为2.795μs,译码器的数据吞吐率可以达到191 MB/s。在保持译码性能的同时,达到了低译码延迟、低功耗的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H译码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超低延迟 查找表 矩阵求逆 错误位置搜索 简氏搜索解法 高吞吐量
下载PDF
水声通信网络超低传输延迟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耿文凤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4-229,共6页
为了提高网络吞吐量,降低网络能耗,改善数据传输延时,研究水声通信网络超低传输延迟控制方法。基于S-MAC协议设计了更适用于水声通信网络的功率控制PC-CSMA/CA协议,通过CSMA/CA的Rts/Cts预约自适应调整数据包传输功率,在PC-CSMA/CA协议... 为了提高网络吞吐量,降低网络能耗,改善数据传输延时,研究水声通信网络超低传输延迟控制方法。基于S-MAC协议设计了更适用于水声通信网络的功率控制PC-CSMA/CA协议,通过CSMA/CA的Rts/Cts预约自适应调整数据包传输功率,在PC-CSMA/CA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传输调度算法,通过检测相邻节点传输延迟及其预期信息优化传输性能,降低节点暴露冲突的发生,全面改进水声通信网络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应用后,可显著提升不同分组间隔下的网络吞吐量、降低网络平均损耗,具备较好延迟控制能力和控制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通信网络 超低传输延迟 延迟控制 吞吐量 PC-CSMA/CA协议
下载PDF
数据中心网络拥塞控制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4
作者 翟烈烈 汪学舜 戴锦友 《网络新媒体技术》 2024年第2期61-67,共7页
拥塞控制技术是数据中心网络中实现超低延迟、高带宽和网络稳定的关键。现有的拥塞控制技术难以同时兼顾低延迟、高带宽和网络稳定。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网络感知的拥塞控制机制,利用网络带内遥测技术获取精确的链路负载信息,精确控制流... 拥塞控制技术是数据中心网络中实现超低延迟、高带宽和网络稳定的关键。现有的拥塞控制技术难以同时兼顾低延迟、高带宽和网络稳定。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网络感知的拥塞控制机制,利用网络带内遥测技术获取精确的链路负载信息,精确控制流量。通过解决拥塞期间的延迟信息和对信息的过度反应等问题,实现快速收敛以利用空闲带宽,避免拥塞。测试结果表明在小型数据中心网络中,采用本文设计的拥塞控制机制与dcqcn算法进行比较,当流量较小时,在前99%流量的情况下流放缓比的值前者仅为后者的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感知 拥塞控制 数据中心网络 超低延迟 链路负载
下载PDF
智能化全媒体“云连线”方案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林 吴鹏 宋兴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贵州广播电视台在北京搭建一套基于异径有线宽带网络、5G网络等多重冗余网络链路,支持多讯道精准切换的全媒体“云采访”视频连线系统,应用超低延时连线技术,使异地采访达到面对面交流效果,实现5G+4K的信号安全可靠传输。
关键词 5G+4K SRT 超低延迟 全媒体 云连线
下载PDF
河南广播电视台直播传输试验平台设计方案
6
作者 陈纳新 杨晖 任志辉 《电视技术》 2024年第5期105-109,共5页
在数字化媒体环境下,传统广播电视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同时面临着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全面的直播传输试验平台,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首先介绍了设计目标,其次分析了全媒体网关技术的原理、多协议互转和安全可靠传输协... 在数字化媒体环境下,传统广播电视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同时面临着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全面的直播传输试验平台,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首先介绍了设计目标,其次分析了全媒体网关技术的原理、多协议互转和安全可靠传输协议(Secure Reliable Transport,SRT)远程传输信号等内容,最后深入研究了4G/5G超低延迟编码传输背包系统技术,包括超低延时编码传输技术原理和编码原理等内容。分析这些技术旨在为河南广播电视台直播传输试验平台的设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传输 全媒体网关系统 4G/5G超低延迟编码传输背包系统 多协议互转 远程传输制作 超低延时传输
下载PDF
光伏电站监测系统中5G通信数据传输技术研究
7
作者 徐军 《电力系统装备》 2024年第8期90-92,共3页
数据传输是光伏电站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但现行技术应用效果不佳,导致监测系统的数据吞吐量较低。对此,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5G通信数据传输技术。结合光伏电站监测系统通信需求,建立5G通信网络模型后,确定传输协议覆盖范围,再通过数据处... 数据传输是光伏电站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但现行技术应用效果不佳,导致监测系统的数据吞吐量较低。对此,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5G通信数据传输技术。结合光伏电站监测系统通信需求,建立5G通信网络模型后,确定传输协议覆盖范围,再通过数据处理变换对光伏电站监测数据进行传输。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应用新技术后,光伏电站监测系统的数据吞吐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监测系统 5G通信 数据传输 通信网络模型 超低延迟技术 吞吐量
下载PDF
元宇宙技术在新媒体时代的实际应用——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会场为例
8
作者 朱名一 杨洁 《上海广播电视研究》 2024年第1期105-112,共8页
本文以上海广播电视台在2020-2022年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打造的云会场为实际案例,展现了元宇宙技术的迭代给传媒行业带来传播方式和内容实现上的变化,同时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交融中重新建构新闻传播的意义。在云会场打造过程中,开发... 本文以上海广播电视台在2020-2022年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打造的云会场为实际案例,展现了元宇宙技术的迭代给传媒行业带来传播方式和内容实现上的变化,同时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交融中重新建构新闻传播的意义。在云会场打造过程中,开发团队采用了帧同步技术、超低延迟视频流技术以及相关的高端游戏制作技术,经优化适配后发布到不同的移动终端和互联网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云会场 虚拟楼层扩容技术 超低延迟直播流
下载PDF
超低温保存诱发百子莲胚性愈伤组织延迟性细胞死亡特征
9
作者 任宁 陈冠群 申晓辉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6096-6105,共10页
为了探究超低温保存诱发延迟性细胞死亡(cryopreservation-induced delayed-onset cell death, CIDOCD)对冻后细胞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以百子莲(Agapanthus praecox ssp. orientalis)胚性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通过TTC染色法、伊文思蓝法定... 为了探究超低温保存诱发延迟性细胞死亡(cryopreservation-induced delayed-onset cell death, CIDOCD)对冻后细胞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以百子莲(Agapanthus praecox ssp. orientalis)胚性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通过TTC染色法、伊文思蓝法定性定量检测超低温保存冻后恢复培养阶段细胞活性;采用TUNEL检测分析PCD变化规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CD相关基因表达。结果发现恢复培养6 h较0 h细胞存活率下降约8.29%,至24 h活性逐渐回升,30 h后细胞活性再次降低(较24 h降低约10.43%)。同时检测到明显的TUNEL阳性荧光变化,PCD发生比例在恢复培养0~36 h后期增多(30 h较24 h增加11.79%左右)。表明百子莲胚性愈伤组织超低温保存冻后发生CIDOCD,影响恢复培养实际冻存效率,6 h和30 h是活性下降关键时间点。Caspase、DAD1等PCD相关基因的差异性表达也证明了延迟性PCD在恢复培养阶段的发生。本研究为进一步完善超低温保存诱发PCD的分子网络及优化冻后恢复培养基以提高冻存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子莲(Agapanthus praecox) 胚性愈伤组织 超低温保存诱发延迟性细胞死亡 细胞活性 程序性细胞死亡
原文传递
Review of the Low-Latency Optical Interconnect Technologies for Peta-Scale Computing
10
作者 S. J. B. Yoo Yin Yawei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2年第8期16-28,共13页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cently developed optical interconnect technologies designed for scalable, low latency and high-throughput comunications within datacenters or high perforrmnce computers. The three typical arch...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cently developed optical interconnect technologies designed for scalable, low latency and high-throughput comunications within datacenters or high perforrmnce computers. The three typical architectures including the broadcast-and-select based Optical Shared Memory Supercomputer Interconnect System (OSMOSIS) switch, the defection routing based Data Vortex switch and the arrayed waveguide grating based Low-latency Interconnect Optical Network Switch (LIONS) switch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In particular, we investigate the various Ioopback buffering technologies in LIONS and present a proof of principle testbed demonstration showing feasibility of LIONS architecture. Moreover, the performance of LIONS, Data Vortex and OSMOSIS with traditional state-of-the-art electrical switching network based on the Flattened-ButterFly (FBF) architecture in terms of throughput and latency are compared. The sinmlation based perfortmnce study shows that the latency of LIONS is almost independent of the number of input ports and does not saturate even at very high input lo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interconnects switches WDM data centers high perforrmnce comput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