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货币超发冲击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基于银行风险承担与系统性风险视角 被引量:4
1
作者 赵胜民 张博超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116,共16页
本文从银行风险承担与系统性风险角度,研究了货币超发冲击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本文使用2005年至2019年中国商业银行数据,基于平滑局部投影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1)货币超发冲击对系统性风险的正向影响随时间累积逐渐显现,后逐渐减弱;(2... 本文从银行风险承担与系统性风险角度,研究了货币超发冲击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本文使用2005年至2019年中国商业银行数据,基于平滑局部投影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1)货币超发冲击对系统性风险的正向影响随时间累积逐渐显现,后逐渐减弱;(2)银行被动风险承担因货币超发冲击而增加,但该影响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3)货币超发冲击并未导致银行主动风险承担的上升,反而使其有所下降,这与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存在关联性,同时这也表明仅关注银行表内(主动)风险承担行为是不足的;(4)分银行类别来看,货币超发冲击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消极影响更强。此外,现有的“双支柱”调控框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货币超发冲击对金融稳定造成的消极影响,但仍存在改进空间。本文的研究对防范系统性风险与维护金融稳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超发冲击 银行风险承担 系统性风险 金融稳定
下载PDF
中国“货币超发”:判断标准、成因及其治理 被引量:14
2
作者 范从来 王勇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3,共9页
2013年10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余额达到107万亿元,与GDP之比接近200%,M2/GDP也被广泛用来佐证我国货币已经超发的论点,但简单地将M2与GDP相对应,论证货币超发缺乏严谨的理论依据与逻辑结构,对经济变量的解释力也不足。从IS—LM模型分析发... 2013年10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余额达到107万亿元,与GDP之比接近200%,M2/GDP也被广泛用来佐证我国货币已经超发的论点,但简单地将M2与GDP相对应,论证货币超发缺乏严谨的理论依据与逻辑结构,对经济变量的解释力也不足。从IS—LM模型分析发现我国高M2/GDP的症结不在货币量的多少,而是货币对经济产出的影响效率偏低,关注的重点需要从"货币超发"转向为货币政策创造制度环境,解决的途径也不在"堵"而在"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超发 IS-LM模型 通货膨胀
下载PDF
中国货币超发的存在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雄军 滕昕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4-119,共6页
在长期动态的费雪货币数量说框架下,中国的货币交易量,由于货币化进程尚未完成而大于当年的GDP;因为自由度较低,中国货币供给的作用发挥受到限制;从中国1990年以来的物价走势以及CPI与PPI(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之间的对比来看,由于... 在长期动态的费雪货币数量说框架下,中国的货币交易量,由于货币化进程尚未完成而大于当年的GDP;因为自由度较低,中国货币供给的作用发挥受到限制;从中国1990年以来的物价走势以及CPI与PPI(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之间的对比来看,由于货币超发而带来的物价上涨不存在。短期的角度,因为货币超发必须要反映到货币金融指标上,通过对当前利率、物价、汇率的综合分析,中国的货币超发也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超发 货币数量说 利率 物价 汇率
下载PDF
财政扩张、货币超发与通货膨胀 被引量:6
4
作者 孙力军 朱洪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6-60,共5页
该文通过实证研究认为人民币升值和央行逆周期的对冲操作完全抵消了贸易顺差、FDI和热钱流入、GDP增长导致的货币超发压力,财政支出扩张在长期均衡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方面都是导致我国货币超发的主要因素。中国式分权和信贷配给决定... 该文通过实证研究认为人民币升值和央行逆周期的对冲操作完全抵消了贸易顺差、FDI和热钱流入、GDP增长导致的货币超发压力,财政支出扩张在长期均衡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方面都是导致我国货币超发的主要因素。中国式分权和信贷配给决定了我国经济存在货币超发和资金配置向政府和国企倾斜的内生机制。因此,防范货币超发和通胀,关键是要校正扩张偏向的财政政策;校正金融体系的信贷配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扩张 货币超发 信贷配给 通货膨胀
下载PDF
财政压力、货币超发与明代宝钞制度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昆 李志斌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5-38,共14页
本文遵循"财政压力—政府行为"分析框架来剖析"大明宝钞"崩坏的制度根源。"大明宝钞"制度的崩坏根源于以财政为中心的宝钞制度设计缺陷。这种制度设计是为了满足政府财政开支需求与避免财政危机。易言之... 本文遵循"财政压力—政府行为"分析框架来剖析"大明宝钞"崩坏的制度根源。"大明宝钞"制度的崩坏根源于以财政为中心的宝钞制度设计缺陷。这种制度设计是为了满足政府财政开支需求与避免财政危机。易言之,明代财政压力促成了货币财政化的宝钞制度设计,导致了货币超发,最后致使宝钞崩坏并退出流通领域。财政压力是古今政府的常态。财政压力并非必然导致政府采取掠夺性的货币政策。在英国,国王的财政压力导致了以限制王权为目的的《大宪章》和"光荣革命"。明代中国,为何没有在财政压力之下走上制度变革之路,这个问题实在令人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压力 货币财政化 货币超发 宝钞贬值 宝钞制度崩坏
下载PDF
货币超发导致居民消费物价上涨:质疑与论证 被引量:5
6
作者 邹玲 周陈曦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8-56,共9页
众所周知,"政府印钞"是缓解危机时期国民经济持续下行的有效手段,它对于创造有效需求,提振本国经济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货币超发与泡沫激增、通货膨胀时常如影随形,"政府印钞"的后果究竟是良药苦口还是抱薪救火俨... 众所周知,"政府印钞"是缓解危机时期国民经济持续下行的有效手段,它对于创造有效需求,提振本国经济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货币超发与泡沫激增、通货膨胀时常如影随形,"政府印钞"的后果究竟是良药苦口还是抱薪救火俨然成为一个颇为值得商榷的问题。针对现实中"货币超发导致居民消费物价上涨"的论断,通过考察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受货币发行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居民消费物价与货币发行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关系;分析结果并不能反映出货币发行引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笔者认为央行的货币发行是顺应物价波动的调控行为,不会对物价产生影响;居民的现金交易行为对物价的影响总体有限。从现金投放与消费物价指标的继起关系看,货币发行的增减与物价变动存在一定规律性,但是货币发行的变动滞后于物价波动,说明现金投放作为央行的政策调控手段,通常是应物价变动而改变,政策本身不会过多干预物价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超发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状态空间模型
下载PDF
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超发负荷热耗率计算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磊 葛挺 +1 位作者 马建伟 李哲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9-51,55,共4页
针对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抽凝机组)对外供应2种不等价的能量——热能和电能的特点,将抽凝式机组的电负荷和热负荷分解为热化发电部分和凝汽发电部分。通过分解系数,计算凝汽发电部分的锅炉吸热量和电负荷,得到热耗率,作为以热定电... 针对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抽凝机组)对外供应2种不等价的能量——热能和电能的特点,将抽凝式机组的电负荷和热负荷分解为热化发电部分和凝汽发电部分。通过分解系数,计算凝汽发电部分的锅炉吸热量和电负荷,得到热耗率,作为以热定电以外的超发负荷热耗率。给出了具体计算方法和应用实例,可为节能发电调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凝机组 超发负荷 热耗率 分解模型
下载PDF
中国电子货币影响货币超发问题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阮素梅 何浩然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7-83,113,共8页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电子货币在冲击我国货币市场的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货币贬值过快现象,因此应将电子货币因素考虑到货币政策的制定方面,这对避免货币超发,稳定货币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构建VAR模型和VEC模型,分析了电...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电子货币在冲击我国货币市场的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货币贬值过快现象,因此应将电子货币因素考虑到货币政策的制定方面,这对避免货币超发,稳定货币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构建VAR模型和VEC模型,分析了电子货币对货币超发的作用机制,认为电子货币会增加货币供给,但会减少货币需求,这将导致货币供求失衡,引发货币超发。更进一步分析,发现:第一,电子货币的替代效应确实存在,并且长期内的替代效果越来越差,呈"倒U"形;第二,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更显著;第三,实证结果显示,电子货币替代率对现金漏损率和货币贬值率存在显著影响,三者之间保持长期协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货币 货币超发 VAR模型 VEC模型
下载PDF
货币超发:原因探析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11
9
作者 徐云松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3年第3期30-35,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M2/GDP不断攀升,2011年货币化率高达180%,我国货币超发已成必然事实。外汇占款激增导致基础货币增加,弥补财政赤字和偿还国债,长期高储蓄率,货币流通速度下降,银行不良资产和金融机构高存贷差都是我国货币超发的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M2/GDP不断攀升,2011年货币化率高达180%,我国货币超发已成必然事实。外汇占款激增导致基础货币增加,弥补财政赤字和偿还国债,长期高储蓄率,货币流通速度下降,银行不良资产和金融机构高存贷差都是我国货币超发的直接原因,如以货币超发为衔接点构建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分析框架可知,高货币化率的深层次原因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倒逼货币总量规模的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超发 M2 GDP 经济增长模式 实证检验
下载PDF
辨证看待“货币超发论”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裕生 谢辉 《浙江金融》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29,共3页
随着中国货币总量的快速扩张,社会公众对货币与物价的关注与日俱增,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货币增长速度超过了实体经济增长的需要,简称之"货币超发论"。本文作者认为,"货币超发论"隐含的几个假设前提其实都是不成立的... 随着中国货币总量的快速扩张,社会公众对货币与物价的关注与日俱增,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货币增长速度超过了实体经济增长的需要,简称之"货币超发论"。本文作者认为,"货币超发论"隐含的几个假设前提其实都是不成立的,不能简单地把不同国家之间的M2/GDP的比值进行比较。中国货币高速扩张的真正风险在于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的软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超发 物价 通货膨胀
下载PDF
我国货币当局超发货币了吗——关于“中国货币之谜”的解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翀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5-185,共11页
我国不少经济学者以我国货币供给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过高为由,认为我国货币当局过量投放了货币。但是,我国价格水平并没有持续上升,我国经济没有发生超发货币应有的现象。货币供给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较高而价格水平又没有持续上... 我国不少经济学者以我国货币供给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过高为由,认为我国货币当局过量投放了货币。但是,我国价格水平并没有持续上升,我国经济没有发生超发货币应有的现象。货币供给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较高而价格水平又没有持续上升实际上就是麦金农在1993年曾提出过的"中国货币之谜"。在理论上,"中国货币之谜"源于两个理论误解:一是人们没有注意到在货币思想史上是由于交易额难以计量才被国民收入取代,误认为国内生产总值是决定货币需求量的主要变量;二是人们一直沿袭货币思想史上货币流通速度被假定不变的思维方式,没有认识到货币流通速度对货币需求存量的影响。实际上,货币需求存量=社会交易额/货币流通速度。由于我国社会交易额相对较大,货币流通速度相对较低,货币需求存量相对较大,货币供给存量相对较大并不反常。因为货币供给存量相对较大并不意味着过量投放货币,所以我国没有发生长期的通货膨胀。这样就解释了"中国货币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超发 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 货币流通速度 社会交易额
下载PDF
经济波动、货币超发与通胀惯性:基于预期异质性和时变性的视角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光建 许坤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29,共11页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增强可预期性和透明性”,宏观调控需要加强预期管理。以新凯恩斯理论为基础,将通货膨胀预期分解为政府政策预期和家庭预期,采用1995年至2016年间的月度CPI数据,利用ARMA-GARCH模型测算了政府政策预期、家庭预...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增强可预期性和透明性”,宏观调控需要加强预期管理。以新凯恩斯理论为基础,将通货膨胀预期分解为政府政策预期和家庭预期,采用1995年至2016年间的月度CPI数据,利用ARMA-GARCH模型测算了政府政策预期、家庭预期和企业预期强度及其时变特征,并利用SVARX模型分析了不同经济主体通胀预期时变特征形成的原因。测算结果显示:(1)1995年至2016年间政府政策预期、家庭预期和企业预期的强度不断变化;(2)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政府政策预期、家庭预期及企业预期强度的变化均强于危机发生前;(3)政府政策预期强度的变化强于家庭通胀预期和企业预期。通胀预期变化原因的分析结果显示:(1)实际产出波动显著影响政府政策预期、家庭预期和企业预期的强度;(2)货币增速影响政府政策预期和家庭预期的强度,但不影响企业预期强度;(3)家庭通胀预期的变化会影响货币存量增长速度,但不影响实际产出波动。因此,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稳定的货币增长速度是保持通货膨胀预期稳定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政策预期 企业预期 经济波动 货币超发
下载PDF
中国货币在1996年产生有效超发拐点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锦成 田国强 《金融理论探索》 2016年第5期10-15,40,共7页
中国M_2/GDP在1993年首次突破100%,1994年和1995年再次下降到100%以下,但在1996年有效突破100%以后一直快速增长,2013年达到194.52%。本文通过对比中国M_2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M_2,尤其是美国的M_2,从收入分配格局、单一金融市场结构、... 中国M_2/GDP在1993年首次突破100%,1994年和1995年再次下降到100%以下,但在1996年有效突破100%以后一直快速增长,2013年达到194.52%。本文通过对比中国M_2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M_2,尤其是美国的M_2,从收入分配格局、单一金融市场结构、经济过热、房地产业的崛起、积极的财政政策、外汇储备和强制结售汇制度等角度分析了中国货币超发的拐点年份,结论认为:中国货币是在1996年产生有效超发拐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VGDP 货币超发 各国M2 经济过热 财政政策 外汇储备 强制结售汇
下载PDF
货币超发还是输入通胀?——基于MS-VAR模型的视角 被引量:3
14
作者 田涛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8-14,共7页
通货膨胀及其影响因素之间固有的内生性使得采用单方程分析不可避免会产生偏差。本文运用MS—VAR模型并利用2001年1月~2011年12月月度数据对我国通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高通胀水平下货币供应量、石油价格波... 通货膨胀及其影响因素之间固有的内生性使得采用单方程分析不可避免会产生偏差。本文运用MS—VAR模型并利用2001年1月~2011年12月月度数据对我国通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高通胀水平下货币供应量、石油价格波动以及国内需求和通胀预期对价格水平均会产生正向冲击,而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于价格水平的累计冲击响应效应为负;(2)相对而言,货币供应量变动对于通胀水平影响最大。(3)货币供应量上升太快是我国2007年下半年来物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与汇率变动以及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等外部冲击因素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超发 输入通胀 内生性 货币政策 石油价格波动
下载PDF
货币超发还是输入通胀?——基于MS-VAR模型的视角 被引量:2
15
作者 田涛 《区域金融研究》 2013年第7期9-13,共5页
通货膨胀及其影响因素之间固有的内生性使得采用单方程分析不可避免会产生偏差。本文运用MS-VAR模型并利用2001年1月~2011年12月月度数据对我国通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通胀水平下货币供应量、石油价格波动以及国... 通货膨胀及其影响因素之间固有的内生性使得采用单方程分析不可避免会产生偏差。本文运用MS-VAR模型并利用2001年1月~2011年12月月度数据对我国通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通胀水平下货币供应量、石油价格波动以及国内需求和通胀预期对价格水平均会产生正向冲击,而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于价格水平的累计冲击响应效应为负;相对而言,货币供应量变动对于通胀水平影响最大。货币供应量上升太快是我国2007年下半年来物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与汇率变动以及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等外部冲击因素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超发 输入通胀 内生性 货币政策
下载PDF
货币超发、投资者情绪对股权风险溢价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士专 杜丽慧 《财会月刊(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3-77,共5页
利用2006年1月~2015年6月相关数据,通过协整检检、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建立向量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误差修正模型,探究货币超发、投资者情绪指数对股权风险溢价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货币超发与投资者情绪均为股权风险溢价的格兰杰... 利用2006年1月~2015年6月相关数据,通过协整检检、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建立向量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误差修正模型,探究货币超发、投资者情绪指数对股权风险溢价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货币超发与投资者情绪均为股权风险溢价的格兰杰原因;货币超经济发行率、投资者情绪、股权风险溢价三个变量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货币超经济发行率每增长1%,导致风险溢价降低0.33%,投资者情绪指数每提高1%,风险溢价将增长1.10%;短期波动情况为,货币超经济发行率及投资者情绪指数每增长1%,分别引起风险溢价降低0.90%、0.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超发 投资者情绪 股权风险溢价 误差修正模型
下载PDF
我国货币超发的动态分析与理性评判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锐 《新金融》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7-30,共4页
中国高达103.61万亿元的广义货币(M2)不仅远超欧美等国的货币存量,且增速大大超过国内GDP增速。而M2的大幅放量增长主要由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即政府投资模式和出口贸易模式所引致。由于人民币的非国际化,M2的堆积不仅可能酿造出恶性通货膨... 中国高达103.61万亿元的广义货币(M2)不仅远超欧美等国的货币存量,且增速大大超过国内GDP增速。而M2的大幅放量增长主要由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即政府投资模式和出口贸易模式所引致。由于人民币的非国际化,M2的堆积不仅可能酿造出恶性通货膨胀,而且会扭曲中国的经济结构。减弱和锁控流动性泛滥的风险,必须强化财政预算约束,撑大实体经济的利润半径和激活内生性消费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货币超发 政府投资模式 产业结构调整
下载PDF
从货币需求理论视角看“货币超发”说 被引量:2
18
作者 蔡继东 《金融纵横》 2014年第2期35-41,共7页
本文从货币需求理论视角对货币超发论调进行了理论辨析和实证检验。本文认为,就狭义货币M1而言,总体不存在超发;但是就广义货币M2而言,2009年之后货币存量出现持续超过货币需求且至今未见明显收敛迹象的情形。通过引入房产交易变量,有... 本文从货币需求理论视角对货币超发论调进行了理论辨析和实证检验。本文认为,就狭义货币M1而言,总体不存在超发;但是就广义货币M2而言,2009年之后货币存量出现持续超过货币需求且至今未见明显收敛迹象的情形。通过引入房产交易变量,有关实证检验模型证明未被实体经济吸收的货币主要进入了房产交易领域。如果假定住房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在几年前已经基本完成,那么2009年之后的货币存量持续超过实体经济货币需求的状况,反映了大量货币供给进入了以房产交易为代表的金融交易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需求 货币超发 货币供应量
下载PDF
我国货币超发的动态分析与理性评判
19
作者 张锐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0-22,共3页
截止2013年第一季度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已高达103.61万亿元,其规模不仅远超欧美等国,而且增速大大超过国内GDP的增速。不同于西方国家,我国M2的大幅放量增长主要由特定的经济成长模式即政府投资模式和出口贸易模式所引致。由于人... 截止2013年第一季度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已高达103.61万亿元,其规模不仅远超欧美等国,而且增速大大超过国内GDP的增速。不同于西方国家,我国M2的大幅放量增长主要由特定的经济成长模式即政府投资模式和出口贸易模式所引致。由于人民币的非国际化,M2的堆积不仅可能酿造出恶性通货膨胀,而且会扭曲中国的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减弱和锁控流动性泛滥的风险,必须强化财政预算约束,撑大实体经济的利润半径和激活内生性消费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超发 流动性创造 政府投资 产业结构
下载PDF
我国货币超发的动态分析与理性评判
20
作者 张锐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66-69,共4页
高达103.6万亿元的我国广义货币(M2)不仅远超欧美等国的货币存量,且增速大大超过国内GDP。而M2的大幅放量增长主要由我国经济成长模式即政府投资模式和出口贸易模式所引致。由于人民币的非国际化,M2的堆积不仅可能酿造出恶性通货膨胀,... 高达103.6万亿元的我国广义货币(M2)不仅远超欧美等国的货币存量,且增速大大超过国内GDP。而M2的大幅放量增长主要由我国经济成长模式即政府投资模式和出口贸易模式所引致。由于人民币的非国际化,M2的堆积不仅可能酿造出恶性通货膨胀,而且会扭曲我国的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减弱和锁控流动性泛滥的风险,必须强化财政预算约束,撑大实体经济的利润半径和激活内生性消费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超发 政府投资 产业结构调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