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6
1
作者 刘丽 关玲 +1 位作者 任凤洁 赵伟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409-412,共4页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为制定临床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36例(39只眼)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为制定临床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36例(39只眼)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前及手术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中央前房深度(CACD)、角膜内皮细胞数量(CD)、视野平均缺损(MD)及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m RNFL)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手术后视力较手术前明显改善,由术前的(0.23±0.11)提高至(0.36±0.15),手术后眼压较手术前显著降低,由术前的(34.49±5.95)mm Hg降至(16.90±1.99)mm Hg、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的(1.49±0.15)mm加深至术后的(3.17±0.22)mm,以上三项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角膜内皮细胞数量、视野平均缺损、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三项指标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可以显著提高视力、有效控制眼压、加深中央前房深度,且未造成角膜内皮细胞数量的明显下降,视野平均缺损无明显改善,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无明显变化,手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中央前房深度 角膜内皮细胞数量 视野平均缺损 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下载PDF
双眼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间隔时间对第2眼房水细胞因子及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甘宇 李悦 +1 位作者 李英琦 夏媛玲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478-483,共6页
目的 探讨双眼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手术间隔时间对第2眼房水细胞因子及炎症的影响。方法 36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根据双眼手术间隔时间分为3~7 d(A)组(n=12)、8~28 d(B)组(n=12)及>28 d(C)组(n=12),第1手术眼标记为1,第... 目的 探讨双眼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手术间隔时间对第2眼房水细胞因子及炎症的影响。方法 36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根据双眼手术间隔时间分为3~7 d(A)组(n=12)、8~28 d(B)组(n=12)及>28 d(C)组(n=12),第1手术眼标记为1,第2手术眼为2,收集3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患者双眼均在手术开始时于透明角膜缘切口处取房水样本,采用电化学发光(ECL)法检测3组患者2次手术时双眼房水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均于术后第1、3、14天用裂隙灯观察并记录术眼房水闪辉、房水细胞分级情况及后囊膜混浊(PCO)情况,比较3组患者2次手术中有效超声时间及超声能量。结果 与同组第1眼比较,A组和B组患者房水中TNF-α降低(P<0.05),A组IL-2增高(P<0.05);术后同时点3组患者房水闪辉分级及房水细胞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中有效超声时间及超声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观察周期内3组患者均未见PCO发生。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患者术后28 d内第2眼房水内部分细胞因子有变化,但炎症反应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细胞因子类 炎症 后囊膜混浊 超声乳化晶体吸除术 房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