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及生物电反馈技术治疗神经衰弱5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毅 古剑雄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497-498,共2页
目的观察超声及生物电反馈技术治疗神经衰弱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96例神经衰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及生物电反馈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谷维素、刺五加片及安定等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 目的观察超声及生物电反馈技术治疗神经衰弱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96例神经衰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及生物电反馈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谷维素、刺五加片及安定等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37例,好转12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6例,好转13例,无效17例。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19.892,P<0.01)。对照组未达显效的12例改用超声及生物电反馈技术治疗后,其中8例也获显效。结论超声及生物电反馈技术治疗神经衰弱的效果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及生物电反馈技术 神经衰弱 睡眠
下载PDF
生物电反馈加超声波治疗脑卒中后急迫性尿失禁93例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东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5期3514-3514,共1页
为了探讨急迫性尿失禁的最佳治疗方法,应用生物电反馈加超声波对93例脑卒中后急迫性尿失禁患者(治疗组)进行治疗观察,同时与93例同期应用定时排尿刺激法的急迫性尿失禁患者(对照组)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痊愈率89%,明显高于对照组36%,... 为了探讨急迫性尿失禁的最佳治疗方法,应用生物电反馈加超声波对93例脑卒中后急迫性尿失禁患者(治疗组)进行治疗观察,同时与93例同期应用定时排尿刺激法的急迫性尿失禁患者(对照组)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痊愈率89%,明显高于对照组36%,说明生物电刺激配合超声波骶神经调理对脑卒中后急迫性尿失禁的康复效果是肯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尿失禁 生物电反馈治疗 超声波治疗
下载PDF
超声联合盆底肌生物反馈技术评价压力性尿失禁产妇尿道高活动度 被引量:8
3
作者 孙佳丽 李瑛琪 +3 位作者 李峰娟 牛丽娜 赵金月 王艳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9-791,共3页
我国成年女性中,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 incontinence,SUI)患病率高达18.9%^([1])。临床多通过病史、症状及体征诊断SUI,但对判断SUI病因及识别合并症存在一定困难^([2-3])。妊娠及分娩是导致神经、周围结缔组织和盆底肌肉损伤重... 我国成年女性中,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 incontinence,SUI)患病率高达18.9%^([1])。临床多通过病史、症状及体征诊断SUI,但对判断SUI病因及识别合并症存在一定困难^([2-3])。妊娠及分娩是导致神经、周围结缔组织和盆底肌肉损伤重要因素^([4])。盆底超声可从形态及功能两方面综合评估膀胱、尿道及周围病变,实时、动态显示膀胱颈、尿道运动轨迹,早期发现尿道高活动度型SU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压力性 超声检查 生物反馈技术
下载PDF
经会阴彩色多谱勒超声可评估盆底生物电反馈刺激治疗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朱璇璇 魏宁 朱晨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3期408-412,共5页
目的 采用经会阴彩色多谱勒超声评估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盆底生物电反馈刺激治疗的盆底超声参数特征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产后SUI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60例/... 目的 采用经会阴彩色多谱勒超声评估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盆底生物电反馈刺激治疗的盆底超声参数特征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产后SUI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60例/组。对照组予常规健康教育和产后保健,治疗组予盆底生物电反馈刺激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月对两组患者进行1 h尿垫试验、盆底超声参数测量和生活质量问卷评估,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漏尿次数及漏尿量。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95.00%vs 81.67%,P<0.05);治疗后,两组膀胱颈移动度、膀胱最低点位置、膀胱后角、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残余尿量、漏尿次数、漏尿量、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及尿失禁影响问卷简表(IIQ-7)评分较治疗前降低,肛提肌厚度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膀胱颈移动度、膀胱最低点位置、膀胱后角、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残余尿量、漏尿次数、漏尿量、ICIQ-SF及IIQ-7评分低于对照组,肛提肌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女性产后SUI患者采用盆底生物电反馈刺激治疗可提升疗效,改善患者盆底功能,减轻SUI症状;采用经会阴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能为SUI患者盆底功能损伤和康复提供客观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压力性尿失禁 多谱勒超声 生物电反馈刺激 盆底超声参数 疗效
下载PDF
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江舟 韩旭翠 +1 位作者 彭东生 周凡萍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2期54-58,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卒中后肩痛的效果。方法:将90例卒中后肩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肌电生物反馈组(肌电组)、超声介导药物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组(联合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基础康... 目的:观察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卒中后肩痛的效果。方法:将90例卒中后肩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肌电生物反馈组(肌电组)、超声介导药物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组(联合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基础康复治疗,肌电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超声介导药物(祛湿止痛液)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共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简化上肢Fugl-Meyer量表(FMA)、量角器分别评价其肩痛、上肢运动功能及肩关节被动活动度。结果:治疗8周后,3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FMA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联合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及肌电组(P<0.05),肌电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FMA评分及肩关节被动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及肌电组(P<0.05);肌电组患者FMA评分及肩关节被动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肌电组、联合组愈显率分别39.29%、65.52%、89.29%。联合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及肌电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电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明显减轻卒中后肩痛,改善肩关节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痛 脑卒中 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 肌电生物反馈 祛湿止痛液
下载PDF
生物电阻抗成像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唐化勇 牟永阁 +1 位作者 杨常运 崔长安 《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86813X)》 2000年第3期174-176,共3页
近年来,一种基于生物组织电学特性的成像技术,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得到了迅速发展,这种技术除了能够实现CT、MRI和超声等几种医学成像技术相类似的功能外,还可以得到反映生物组织生理状态短时变... 近年来,一种基于生物组织电学特性的成像技术,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得到了迅速发展,这种技术除了能够实现CT、MRI和超声等几种医学成像技术相类似的功能外,还可以得到反映生物组织生理状态短时变化的图像,在研究人体生理功能和疾病诊断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 生物电阻抗 成像技术 临床价值 电阻抗断层成像 超声 MRI 迅速发展 人体生理功能 生物组织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及超声并生物反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朱桂芳 成巧梅 索爱琴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4期64-65,共2页
目的评价早期康复训练及超声波并生物电反馈治疗对脑梗死瘫痪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172例急性发病住院的脑梗死瘫痪患者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86例),均给予脑血管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接受... 目的评价早期康复训练及超声波并生物电反馈治疗对脑梗死瘫痪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172例急性发病住院的脑梗死瘫痪患者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86例),均给予脑血管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接受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及超声波并生物电反馈治疗。于发病后3d内开始,按照早期康复流程进行训练,时间3周,2次/d,1h/次,要求家属参与。超声波频率800kHz、声强0.75~1.25w/cm2,1次/d,20min/次,在头部相应标定区进行。生物电反馈治疗强度在病人可耐受范围内的最大强度,连续14d为一疗程,以简式Fug1-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法,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组在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早期康复训练并辅以超声波并生物电反馈治疗对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极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康复 超声 生物电反馈
下载PDF
超声技术在麻醉住培中的教学应用研究
8
作者 于泽旗 金文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1期136-139,共4页
文章探讨了超声技术在麻醉住培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教学效果评估。介绍了超声技术在麻醉领域的重要性和在住培教学中的必要性。详细阐述了教学效果评估的方法,包括理论考核、技能操作考核以及学员反馈的收集与分析。对评估结果进行了深入分... 文章探讨了超声技术在麻醉住培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教学效果评估。介绍了超声技术在麻醉领域的重要性和在住培教学中的必要性。详细阐述了教学效果评估的方法,包括理论考核、技能操作考核以及学员反馈的收集与分析。对评估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基于评估结果的教学反馈与改进策略。文章旨在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有效的反馈机制,不断优化超声技术在麻醉住培教学中的应用,提升教学质量和学员的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技术 麻醉住培教学 教学效果评估 教学反馈 教学改进
下载PDF
超声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桂益 杨丽琴 +2 位作者 朱玉 李映雪 李海燕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3年第5期64-65,共2页
目的:观察超声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把260例脑梗塞、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均按一般神经内科治疗方法用药。结果:超声组总有效率为97.69%,对照组总有效率71.54%,(P<0.05)。结论:超声治疗脑血管病能明... 目的:观察超声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把260例脑梗塞、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均按一般神经内科治疗方法用药。结果:超声组总有效率为97.69%,对照组总有效率71.54%,(P<0.05)。结论:超声治疗脑血管病能明显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它是一种简便、无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治疗 超声治疗 临床疗效 生物电反馈技术
下载PDF
基于LED光源的运动式太阳模拟器控制系统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拾 任谊文 +7 位作者 王逸文 盖竹秋 张宇 张国玉 孙高飞 刘石 张健 杨松洲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4-140,共7页
为了解决编码式太阳敏感器装星后现场的功能测试,研制了一种基于LED光源的运动式太阳模拟器,为该测试提供模拟的太阳光信号和太阳光矢量信号.基于太阳模拟器组成与工作原理,对光源辐亮度和矢量运动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根据太阳光信号要... 为了解决编码式太阳敏感器装星后现场的功能测试,研制了一种基于LED光源的运动式太阳模拟器,为该测试提供模拟的太阳光信号和太阳光矢量信号.基于太阳模拟器组成与工作原理,对光源辐亮度和矢量运动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根据太阳光信号要求,通过光源选取与功率计算确定LED型号和个数,并采用压控恒流源驱动技术对光源辐亮度进行线性调节.根据太阳光矢量信号要求,通过负载扭矩与功率计算选取GUS-60型超声电机,采用16位绝对式编码器对运动角度进行测量,以数字信号处理器为主要器件对电机进行闭环反馈控制.测试结果表明,光源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辐亮度在0~527.4 W·m^-2内线性可调,矢量运动装置在-15°~40°内的运动角度控制精度优于±0.01°,满足编码式太阳敏感器的测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式太阳模拟器 LED光源 恒流驱动技术 超声电机 闭环反馈控制
下载PDF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brain ultrasonic wave scanning apparatus and biel ectricity feedback on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vegetable state after cerebral trauma 被引量:1
11
作者 兰怡 田雅萍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4期673-673,共1页
关键词 超声扫描仪 生物电反馈 颅脑损伤 持续性植物状态 康复作用
下载PDF
前沿
12
《杭州科技》 2013年第6期4-5,共2页
超触觉技术系统问世最近,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互动与绘图”(BIG)项目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系统,能让用户在一个交互界面上体验到多部位的触觉感受(多点触觉反馈),而无需碰触或拿着任何设备。该研究提出了一种超触觉理论,即一... 超触觉技术系统问世最近,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互动与绘图”(BIG)项目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系统,能让用户在一个交互界面上体验到多部位的触觉感受(多点触觉反馈),而无需碰触或拿着任何设备。该研究提出了一种超触觉理论,即一种能在空中产生触觉反馈的系统设计,在空中传播的超声波会产生不同的压力,如果许多超声波同时到达同一位置,就会在该点产生明显的压力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觉反馈 资讯 技术系统 压力变化 研究人员 交互界面 超声 项目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