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诊断中应用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增强造影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相泓冰 曹丽 门永忠 《实用癌症杂志》 2020年第7期1182-1185,共4页
目的分析常规超声(US)、超声弹性成像(UE)与超声增强造影(CEUS)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20例乳腺肿块诊治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US、UE以及CEUS检查,分析病理结果,对比分析US、CEUS声像图特征及UE评分,比较病理检查结果... 目的分析常规超声(US)、超声弹性成像(UE)与超声增强造影(CEUS)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20例乳腺肿块诊治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US、UE以及CEUS检查,分析病理结果,对比分析US、CEUS声像图特征及UE评分,比较病理检查结果与US、UE以及CEUS诊断价值。结果US声像图特征中良性肿瘤血流信号2~3级、后方回声衰减、钙化、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占比均明显低于恶性肿瘤,纵横比小于1占比明显高于恶性肿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肿瘤增强特征、增强边界以及增强形态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S、UE及CEUS诊断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S诊断特异度为84.21%、灵敏度为77.19%,UE诊断特异度为81.58%、灵敏度为61.40%,CEUS诊断特异度为75%、灵敏度为75.44%,US+UE+CEUS诊断特异度为93.42%、灵敏度为94.74%US+UE+CEUS联合检查诊断准确率特、异度以及灵敏度明显高于单项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US、UE、CEUS联合诊断能够使诊断准确率、特异度及灵敏度得到显著提高,有助于为临床医生病情诊断以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诊断 常规超声 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增强造影 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PDF
比较常规超声与超声增强造影诊断脾钝性创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春伶 高永艳 +4 位作者 马秀珠 井茹芳 姚秀萍 董继红 树俊莲 《武警医学》 CAS 2007年第12期889-891,共3页
目的比较常规超声与超声增强造影在脾钝性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只健康成年杂种犬建立脾钝性创伤的动物模型18处,均行常规超声及超声增强造影检查,分析相应的声像图特点,并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18处... 目的比较常规超声与超声增强造影在脾钝性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只健康成年杂种犬建立脾钝性创伤的动物模型18处,均行常规超声及超声增强造影检查,分析相应的声像图特点,并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18处创伤常规超声诊断8处,准确率为44.4%;超声造影诊断18处,准确率为100%,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超声造影图像中脾内创伤区始终无强化,边界清晰,与非创伤区的无强化形成了鲜明对比,破裂处可见造影剂的外渗。结论超声造影能够清晰地显示脾外伤的范围和程度,对脾钝性创伤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超声 超声增强造影 创伤
下载PDF
心脏超声增强造影技术和使用安全性的更新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玮 沈学东 何奔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6-440,共5页
心脏超声增强造影检查是一项重要的超声诊断技术。在过去的十年里,临床影像科医师对超声仪器和微泡物理特性的理解以及安全性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更新。通过采用低机械指数谐波成像进行对比增强提高了造影效果,同时经过大规模的临床试验... 心脏超声增强造影检查是一项重要的超声诊断技术。在过去的十年里,临床影像科医师对超声仪器和微泡物理特性的理解以及安全性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更新。通过采用低机械指数谐波成像进行对比增强提高了造影效果,同时经过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对造影剂在特殊患者(包括肺高压患者)中运用的安全性的顾虑,有了进一步的澄清。本文综述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进展,并提供操作要点优化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超声增强造影 造影 安全性 技术
下载PDF
超声增强造影引导穿刺活检在胸膜病变及肺周围型肿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丹郁 钟丽兰 +2 位作者 涂滨 刘照宏 梁彤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1年第7期1228-1232,共5页
目的:探讨胸膜病变及肺周围型肿块在超声增强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已行CT检查提示胸膜病变或肺周围型肿块患者进行分组,分常规超声引导穿刺组(对照组)和超声增强造影引导穿刺组(造影组),分析对照组和造影组穿刺的... 目的:探讨胸膜病变及肺周围型肿块在超声增强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已行CT检查提示胸膜病变或肺周围型肿块患者进行分组,分常规超声引导穿刺组(对照组)和超声增强造影引导穿刺组(造影组),分析对照组和造影组穿刺的阳性率以及造影组内造影增强不同区域的穿刺阳性率,评估超声增强造影引导胸部病变穿刺活检的价值。结果:80例患者,恶性肿瘤47例,包括肺腺癌25例,肺鳞癌11例,肺转移癌3例,神经内分泌癌4例,恶性间皮瘤2例,肉瘤样癌2例;良性的病变为24例,包括炎性病灶10例,结核13例,软骨性错构瘤1例;无法诊断者9例。造影组引导的穿刺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超声造影能够区分病灶的增强区和不增强区,造影组内在增强区的穿刺阳性率高于不增强区(P<0.01)。结论:超声增强造影引导胸膜病变及肺周围型肿块穿刺活检是一种创伤少、精准、安全的方法,能够有效指引操作者避开病灶内坏死组织,从而提高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的阳性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增强造影 胸膜病变 周围型肺肿块 超声引导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增强造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24
5
作者 王志民 曹伟 +1 位作者 杜月明 刘剑 《癌症进展》 2018年第14期1734-1737,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检查(US)、超声弹性成像(UE)及超声增强造影(CEUS)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5例乳腺肿块患者(共226个病灶)的临床资料。以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乳腺良恶性肿块US、UE、CEUS诊断及三者联合...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检查(US)、超声弹性成像(UE)及超声增强造影(CEUS)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5例乳腺肿块患者(共226个病灶)的临床资料。以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乳腺良恶性肿块US、UE、CEUS诊断及三者联合诊断的价值。结果 226个病灶中,恶性肿块病灶95个,良性肿块病灶131个。US声像图特征中乳腺良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钙化、后方回声衰减、血流信号2~3级的比例均明显低于恶性肿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良性肿块纵横比﹤1的比例明显高于恶性肿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良性肿块和乳腺恶性肿块的U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良性肿块和乳腺恶性肿块的CEUS声像图特征中无增强、均匀增强、不均匀增强的比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EUS声像图特征中乳腺良性肿块边界不清晰的比例明显高于恶性肿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EUS声像图特征中乳腺良性肿块增强不规则的比例低于恶性肿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恶性肿块的US诊断的准确率为81.42%,UE诊断的准确率为73.45%,CEUS诊断的准确率为75.66%,三者联合诊断的准确率为94.69%。US、UE及CEUS三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S、UE及CEUS对乳腺癌的诊断均具有一定的价值,三者联合诊断有助于提高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准确率和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常规超声检查 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增强造影
下载PDF
造影增强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及毗邻占位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陈丽芬 黄霜湘 姚朝光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1984-1986,共3页
目的 探讨造影增强超声内镜(CE-EUS)在上消化道及毗邻占位相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30例我院收入诊治的上消化道占位性疾病患者依据乱数表法分为研究组(CE-EUS+EUS)和对照组(EUS)各15例,金标准以病理学检验为准,分析两组在检出率... 目的 探讨造影增强超声内镜(CE-EUS)在上消化道及毗邻占位相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30例我院收入诊治的上消化道占位性疾病患者依据乱数表法分为研究组(CE-EUS+EUS)和对照组(EUS)各15例,金标准以病理学检验为准,分析两组在检出率、误诊率、超声造影时相、诊断效能的差异,分析CE-EUS占位特点。结果 研究组的检出率、误诊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病理学检验中,确诊13例,未确诊2例,其中研究组的准确率86.67%,敏感度92.31%,特异度50.00%,对照组的准确率86.67%,敏感度76.92%,特异度0.00%;CE-EUS占位特点中,增强模式方面,以Ⅰ型居多,增强强度也为1级强度最多,超声造影时相方面,最多为慢进快退,其次为快进慢退。结论 上消化道及毗邻占位的相关诊断中,应用CE-EUS的价值较为理想,符合研究预期,具有较为优秀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 造影增强超声内镜 诊断效能 金标准 超声内镜 超声造影时相
下载PDF
超声内镜弹性成像技术联合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在胰腺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孟现军 庞立厚 +2 位作者 于冬 王竞 金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9期2127-2128,F0003,共3页
目的研究胰腺占位性病变检查中超声内镜弹性成像技术(EUS-EG)与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CEH-EUS)联合诊断的价值。方法以回顾性分析为法,观察对象为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峰峰总医院收治的80例胰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参考不... 目的研究胰腺占位性病变检查中超声内镜弹性成像技术(EUS-EG)与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CEH-EUS)联合诊断的价值。方法以回顾性分析为法,观察对象为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峰峰总医院收治的80例胰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参考不同检查方式分为单一组(仅接受EUS-EG检查,n=80)与联合组(EUS-EG联合CEH-EUS检查,n=80)。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检出率、误诊率、准确度、特异度及敏感度,并比较胰腺良性、恶性病变超声造影时相,观察CEH-EUS、EUS-EG影像学特点。结果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80例胰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均行手术切除处理,病理学检验显示44例为良性病变,36例为恶性病变。两组患者疾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疾病误诊率(5.00%)明显低于单一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诊断准确性、敏感度分别为95.00%、97.36%,均明显高于单一组(70.00%、67.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诊断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变的超声造影时相早增晚退、同增同退率分别为22.72%、54.54%,均明显高于恶性病变(0、0),晚增早退率为13.63%,低于恶性病变(5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US-EG与CEH-EUS联合诊断胰腺占位性病变的准确性和敏感度均高于单纯EUS-EG检测,可有效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诊断 超声内镜弹性成像 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
下载PDF
对比增强超声造影联合多层螺旋CT评估老年胃癌患者术前TNM分期 被引量:14
8
作者 江华 刘发生 +1 位作者 冯晓曦 曹静红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5期632-636,共5页
目的分析对比增强超声造影联合多层螺旋CT(MSCT)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前TNM分期的评估价值,旨在为临床胃癌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胃癌患者83例,均经胃镜活检确诊,均接受对... 目的分析对比增强超声造影联合多层螺旋CT(MSCT)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前TNM分期的评估价值,旨在为临床胃癌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胃癌患者83例,均经胃镜活检确诊,均接受对比增强超声造影、MSCT检查,统计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不同TNM分期患者对比增强超声造影参数[增强时间(ET)、增强强度(EI)]、MSCT参数[峰值强化(PEI)、达峰时间(TTP)、表面通透性(PS)],分析对比增强超声造影联合MSCT评估术前TNM分期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83例老年胃癌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T1期15例,T2期18例,T3期22例,T4期28例;N0期35例,N1期8例,N2期13例,N3期27例;M0期54例,M1期29例。随TNM分期增加,老年胃癌患者ET、TTP不断下降,EI、PEI、PS持续升高(P<0.05)。对比增强超声造影联合MSCT评估术前TNM分期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P<0.05)。结论对比增强超声造影、MSCT互为补充,二者联合有助于指导临床评估老年胃癌患者术前TNM分期,进一步为临床选择针对性手术方式提供影像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增强超声造影 多层螺旋CT 胃癌 术前TNM分期 增强强度 峰值强化
下载PDF
超声造影增强技术在心脏占位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谷颖 宋文娟 +8 位作者 马雪娟 刘利萍 杨祥 赵月 孙钺 王钰 张浒 李家宇 陈伟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2期126-131,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增强技术(CEUS)对心脏占位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5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诊断心脏占位的45例患者,进行心腔显影(CVO)及实时灌注显影(RTPI),并将CEUS结果与心脏...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增强技术(CEUS)对心脏占位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5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诊断心脏占位的45例患者,进行心腔显影(CVO)及实时灌注显影(RTPI),并将CEUS结果与心脏磁共振、正电子放射断层造影术-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术后病理、随访期间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占位性质特征。结果心脏占位性质构成比分别为:血栓44.4%(20/45),肿瘤44.4%(20/45),其他11.1%(5/45)。CEUS诊断心腔内占位的准确性显著高于TTE,CEUS诊断不同占位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血栓:95.0%(19/20)、92.0%(23/25)、93.3%(42/45)、90.5%(19/21)和95.8%(23/24);(2)良性肿瘤:81.3%(13/16)、96.6%(28/29)、91.1%(41/45)、92.9%(13/14)和90.3%(28/31);(3)恶性肿瘤:75.0%(3/4)、97.6%(40/41)、95.6%(43/45)、75.0%(3/4)和97.6%(40/41)。结论CEUS可快速、安全、准确地判断心脏占位性质,对鉴别血栓和肿瘤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占位 超声造影增强技术 实时灌注成像
下载PDF
增强超声造影联合BI-RADS分级区分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慧 姜海丹 +1 位作者 周漫 张泉波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3期1376-1379,共4页
目的分析增强超声造影联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区分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后发现乳腺肿块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增强超声造影检查,并应用... 目的分析增强超声造影联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区分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后发现乳腺肿块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增强超声造影检查,并应用BI-RADS分级诊断,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增强超声造影检查和BI-RADS分级单独及联合检测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100例患者分为恶性病变组37例和良性病变组63例。与良性病变组比较,恶性病变组的增强开始时间、达峰时间均明显缩短,峰值强度明显增大(均P<0.05)。与单独检查比较,增强超声造影检查联合BI-RADS分级的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均明显升高(均P<0.05),而灵敏度与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时可联合应用增强超声造影和BI-RADS分级,两者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良恶性 增强超声造影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下载PDF
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技术在诊断胰腺实性肿物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茵 王钰虹 +6 位作者 陈宇帆 黎建军 单宏波 李春燕 刘朋 林航 张玉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评价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技术对胰腺实性肿物性质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影像学发现胰腺实性肿物,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行超声内镜及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检查的患者134例,比较超声内镜和谐波造影... 目的评价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技术对胰腺实性肿物性质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影像学发现胰腺实性肿物,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行超声内镜及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检查的患者134例,比较超声内镜和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对胰腺实性肿物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入组的患者中,胰腺恶性病变有113例,良性病变21例。超声内镜对胰腺实性肿物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61.9%、52.4%和60.4%;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对胰腺实性肿物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84.1%、80.9%和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的113例病例中,超声内镜诊断为胰腺腺癌65例,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5.0%、46.2%和62.8%;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诊断为胰腺腺癌88例,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0%、84.6%和87.6%,高于超声内镜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技术有助于胰腺肿物良恶性性质的判断,对区分胰腺癌和胰腺其他恶性肿瘤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 超声内镜 胰腺肿物 胰腺癌
下载PDF
超声造影增强显像对子宫颈癌血管生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余秀华 钱斌 +3 位作者 施红 张宏 李彩云 侍立峰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 2014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宫颈癌血管生成特征的评估价值。方法宫颈癌组25例及对照组20例均进行超声造影增强显像(CEUS),观察宫颈血流灌注模式及微血管分布特点,并使用QLABROI后处理软件,分析时间-强度曲线(TIC)形态及部分参数。采用免疫组织...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宫颈癌血管生成特征的评估价值。方法宫颈癌组25例及对照组20例均进行超声造影增强显像(CEUS),观察宫颈血流灌注模式及微血管分布特点,并使用QLABROI后处理软件,分析时间-强度曲线(TIC)形态及部分参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CEUS诊断宫颈癌21例,另4例ⅠA1早期浸润癌未能检出。宫颈癌CEUS表现为增强早期病灶区局限性团状或环状高增强,增强晚期病灶内部先减退,周边部呈稍高增强。宫颈癌TIC形态呈"高尖"、"快进快出"或"快升缓降"型,而正常宫颈呈"慢进慢出"型。恶性病灶较对照组达峰时间(TTP)、增强时间(?T)明显缩短,增强强度(EI)及单位时间强度变化(K)明显增高(P均<0.05)。宫颈癌组MV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EUS能够提高宫颈癌新生血管的显示能力,为准确评估癌肿血管生成及定量研究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增强显像 造影 宫颈癌 血管生成
下载PDF
造影增强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巍 姜海行 覃山羽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1403-1405,共3页
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是通过超声造影剂(微气泡)使被扫查区域界面回声的声阻抗差发生改变,从而可以观察到不同病变部位的血流灌注特征,判别病变血管结构,有助于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能大大提高肿瘤诊断及其分期的准确性。本文就造影增强超声内... 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是通过超声造影剂(微气泡)使被扫查区域界面回声的声阻抗差发生改变,从而可以观察到不同病变部位的血流灌注特征,判别病变血管结构,有助于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能大大提高肿瘤诊断及其分期的准确性。本文就造影增强超声内镜的发展、工作原理及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增强超声内镜 消化系统疾病 诊治 综述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造影增强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旭艳 王奕萍 武心萍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06-208,226,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超声造影增强参数与病理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相关性。方法对52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IDC患者行超声造影,记录各项造影参数;对术后病理标本HE染色进...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超声造影增强参数与病理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相关性。方法对52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IDC患者行超声造影,记录各项造影参数;对术后病理标本HE染色进行肿瘤病理分级,应用CD34行免疫组化检测MVD;分析超声造影参数与MVD的相关性。结果 52例IDC中,高分化组25例,低分化组27例。高分化组、低分化组的MVD分别为(2.87±0.97)%和(4.32±1.07)%,不同分化程度组间MV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分化组峰值强度及曲线下面积均高于高分化组(P<0.05),且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均与MVD显著相关(P<0.05),曲线下面积与MVD最相关(r=0.89,P<0.001)。结论超声造影增强参数与病理MVD有相关性,其有助于评估IDC的分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导管癌 病理分化 超声造影增强参数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对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的评估 被引量:9
15
作者 沈群山 郑璇 +9 位作者 黎枫 李丁扬 金博文 邓晓娴 龙恺 姚艺 张航 余洁 景驰 张刚成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1年第5期271-274,共4页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c-TCD)在卵圆孔未闭(PFO)患者介入封堵中的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192例行PFO介入封堵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二分类回归分析研究c-TCD、经胸...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c-TCD)在卵圆孔未闭(PFO)患者介入封堵中的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192例行PFO介入封堵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二分类回归分析研究c-TCD、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TTE)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测量的PFO大小,与PFO介入封堵的相关性。结果192例接受PFO介入封堵患者PFO平均长度(11.90±4.56)mm,平均宽度(1.90±0.62)mm,c-TCD分流量Ⅰ、Ⅱ、Ⅲ级占比分别为18.8%、20.3%、60.9%;c-TTE分流量Ⅰ、Ⅱ、Ⅲ级占比分别为4.2%、16.1%、79.7%。介入封堵过程中共15例PFO常规通过难度较大,行穿刺鞘管辅助。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当c-TCD检查分流量为Ⅰ级时,其通过PFO困难风险是分流量为Ⅲ级时的8.462倍(95%CI 1.470~48.710,P=0.017)。结论PFO介入封堵术前应完善c-TCD检查,评估术中通过PFO的难易程度。当c-TCD分流量为Ⅰ级时,术中通过PFO难度增加,需要使用房间隔穿刺鞘管辅助才能完成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介入封堵 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
下载PDF
膀胱腔增强超声造影对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严重程度的判定价值及对手术指导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军屏 王晓曼 +4 位作者 杨斌 马亚丽 王强 邸志彦 赵沙沙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629-1633,共5页
目的探讨膀胱腔增强超声造影对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VUR)严重程度的判定价值及对手术指导意义。方法选取保定市儿童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小儿尿路感染病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膀胱腔增强超声造影检查,以排泄性膀胱尿路造影(VCUG)... 目的探讨膀胱腔增强超声造影对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VUR)严重程度的判定价值及对手术指导意义。方法选取保定市儿童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小儿尿路感染病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膀胱腔增强超声造影检查,以排泄性膀胱尿路造影(VCUG)为金标准,分析膀胱腔增强超声造影对小儿VUR及其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并分析膀胱腔增强超声造影与VCUG检查对手术效果的评价一致性。结果82例尿路感染病儿,共151个肾输尿管单位(PUUs),VCUG确诊59个PUUs为VUR;膀胱腔增强超声造影检出57个PUUs阳性;ROC曲线分析,膀胱腔增强超声造影诊断VUR的AUC为0.98;经一致性分析,膀胱腔增强超声造影与VCUG检查诊断小儿VUR严重程度一致性极高;42个PUUs的VUR严重程度达Ⅲ度及以上,术后6个月VCUG评估缓解率为95.24%;膀胱腔增强超声造影评估缓解率为95.24%,一致性分析,膀胱腔增强超声造影与VCUG检查对手术效果的评价一致性极高。结论膀胱腔增强超声造影在小儿VUR及其严重程度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还能较为可靠地评价手术效果,可作为疾病诊断、病情判定、术前指导及术后疗效评估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反流 膀胱腔增强超声造影 排泄性膀胱尿路造影 儿童
下载PDF
造影增强超声在射频治疗肝肿瘤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燕娜 陈文志 +3 位作者 林菜梅 黄宏 谢勤 徐景仁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1560-1561,共2页
目的观察射频治疗(RFA)肝肿瘤过程中造影增强超声的应用效果。方法取收治的肝肿瘤患者2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详细记录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深入分析,治疗方案实施前通过造影增强超声对患者病灶面积、数量以及部位进行观察,然后实施RFA治... 目的观察射频治疗(RFA)肝肿瘤过程中造影增强超声的应用效果。方法取收治的肝肿瘤患者2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详细记录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深入分析,治疗方案实施前通过造影增强超声对患者病灶面积、数量以及部位进行观察,然后实施RFA治疗,治疗完成后以影像学检测结果为参照对肿瘤灭活情况以及残留情况进行评估,同时观察病灶周围以及内部情况,并进行CT检查,观察常规彩超、CT以及造影增强超声三者的诊断结果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接受RFA治疗前共计27个病灶,所有病灶具体情况均由图像资料详细记录,造影检查后基本无变化者15个,增大病灶12个,无一例病灶减小。结论在肝肿瘤RFA治疗方案的评估方法中,造影增强超声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效果确切,有力地支持了消融治疗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射频治疗 造影增强超声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新型呼吸训练器在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黎枫 徐吉喆 +3 位作者 张宏伟 沈群山 张曹进 张刚成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1年第8期433-436,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呼吸训练器在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c-TCD)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5月门诊行c-TCD检查的84例患者,收集患者基线资料。所有患者随机采用新型呼吸训练器和标准Valsalva动作先后完成c-TCD检查,比较两种... 目的探讨新型呼吸训练器在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c-TCD)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5月门诊行c-TCD检查的84例患者,收集患者基线资料。所有患者随机采用新型呼吸训练器和标准Valsalva动作先后完成c-TCD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右向左分流的阳性率,计算新型呼吸训练器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并采用Kappa系数评价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新型呼吸训练器组与标准Valsalva动作组右向左分流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8%比50.0%,χ^(2)=0.024,P=0.877)。新型呼吸训练器的灵敏度为95.2%、特异度为97.6%、准确度为96.4%。一致性检验Kappa值=0.942,两种方法存在高度一致性。结论新型呼吸训练器与标准Valsalva动作在c-TCD检查中的效力相当,可作为c-TCD检查的另一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 右向左分流 呼吸训练器 VALSALVA动作
下载PDF
超声内镜弹性成像联合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在胰腺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9
作者 许晓辉 郭卫红 李艳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20期2146-2149,共4页
目的研究超声内镜弹性成像(endoscopic ultrasound elastography,EUS-EG)联合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contrast enhanced harmonic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CEH-EUS)在胰腺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就诊的胰腺占位性病变患者40... 目的研究超声内镜弹性成像(endoscopic ultrasound elastography,EUS-EG)联合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contrast enhanced harmonic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CEH-EUS)在胰腺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就诊的胰腺占位性病变患者40例,40例患者先采用EUS-EG进行检查,分为EUS-EG组;采用EUS-EG联合CEH-EUS进行检查,分为联合组.分别观察患者检出、误诊、超声造影时相、诊断效能.结果金标准以病理学检验为准,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切除,经过病理检查发现良性病变22例,恶性18例.联合组误诊率为5.00%,低于EUS-EG组误诊率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与恶性超声造影时相在晚增早退、同增同退比较中,良性超声造影时相晚增早退为13.64%,低于恶性超声造影时相晚增早退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超声造影时相同增同退为54.55%,低于恶性超声造影时相同增同退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敏感度97.37%、准确性95.00%,高于EUS-EG组敏感度67.86%、准确性70.00%,联合组特异度50.00%,低于EUS-EG组特异度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US-EG联合CEH-EUS在胰腺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显著,能降低患者误诊率,提高敏感度、准确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弹性成像 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 胰腺占位性病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超声造影晚期增强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炎症水平 被引量:5
20
作者 吕一飞 朱文晖 朱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75-1379,共5页
目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炎症反应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利用超声造影技术可以评估斑块内的炎症水平,但尚无与病理学相关的研究。本研究应用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患者斑块内炎症... 目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炎症反应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利用超声造影技术可以评估斑块内的炎症水平,但尚无与病理学相关的研究。本研究应用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患者斑块内炎症水平并分析超声造影参数与临床症状及组织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神经外科拟行CEA的患者54例,其中3例患者双侧颈动脉均行CEA,共有57个目标斑块。根据中华医学会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将患者分为症状组(33例)与无症状组(2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晚期增强(late-phas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LP-CEUS)检查,应用定量分析观察斑块晚期增强程度及晚期相对增强强度比。术后对颈动脉斑块进行CD68组织病理学检测,观察斑块内巨噬细胞的情况,计算巨噬细胞浸润个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超声造影参数与临床症状及组织病理的相关性。结果:症状组斑块晚期增强强度及晚期相对增强强度比均明显高于非症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症状组斑块内巨噬细胞个数明显多于非症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晚期增强强度和晚期相对增强强度比均与巨噬细胞个数呈正相关(分别r=0.69,r=0.65,均P<0.05)。结论:LP-CEUS参数有助于评估颈动脉斑块内的炎症水平;有症状的患者斑块内炎症细胞浸润程度高于无症状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造影晚期增强 脑卒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