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神经阻滞复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在肝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光远 吕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4期713-715,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前锯肌神经阻滞复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在肝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02例进行择期肝癌开腹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9)与研究组(n=53)。对照组采...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前锯肌神经阻滞复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在肝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02例进行择期肝癌开腹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9)与研究组(n=53)。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神经阻滞复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40-item Recovery quality rating scale,QoR-40)、麻醉效果、镇痛效果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患者苏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按压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4h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QoR-4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效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前锯肌神经阻滞复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在肝癌患者术后镇痛中效果显著,可提高镇痛效果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神经阻滞 腹直神经阻滞 全麻手术 镇痛 肝癌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朱聪颖 周春莲 +1 位作者 林峰 王均炉 《浙江创伤外科》 2018年第5期910-911,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神经阻滞(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SAPB)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神经阻滞(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SAPB)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全身麻醉基础上复合SAPB,两组患者均在手术结束缝皮前开启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术后24小时QoR-40评分、VAS评分、手术总费用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24小时舒芬太尼用量及PCIA按压次数均显著减少(P<0.05),术后苏醒时间和恢复自主呼吸时间亦显著缩短(P<0.05),术后24小时的QoR-40评分、VAS评分均具有显著优势(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3.3%)与对照组(8.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前锯肌神经阻滞(SAPB)麻醉手法能够显著减少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及术后麻醉药物用量,提高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恢复质量,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且临床应用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对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急性疼痛、麻醉药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晨 张慧玲 +2 位作者 刘秀祥 王超 王晴晴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29-333,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平面肌(SAPB)联合肋间神经阻滞(ICNB)对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急性疼痛、麻醉药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8月至2021年10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拟行胸腔镜下肺切除术患者纳入本次前瞻性研究,按照随...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平面肌(SAPB)联合肋间神经阻滞(ICNB)对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急性疼痛、麻醉药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8月至2021年10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拟行胸腔镜下肺切除术患者纳入本次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阻滞组(n=50)和ICNB组(n=50)。联合阻滞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SAPB+ICNB,ICNB组接受超声引导下ICNB。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麻醉持续时间、总出血量、麻醉后恢复室(PACU)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及咳嗽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中及术后麻醉药用量、术前及术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每分最大通气量(MVV)]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麻醉持续时间、总出血量、PACU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阻滞组的下床时间为(25.61±3.04) h,显著短于ICNB组[(31.64±3.4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阻滞组术后2、4、8、12、24 h静息时VAS评分分别为(2.24±0.81)、(2.68±0.79)、(2.19±0.80)、(1.68±0.52)、(1.09±0.33)分,咳嗽时VAS评分分别为(3.78±0.98)、(3.88±1.06)、(3.09±0.67)、(1.96±0.43)、(1.59±0.38)分,显著低于ICNB组相同时间点的VAS评分[静息时:(3.41±0.94)、(3.89±0.94)、(3.40±0.92)、(2.44±0.58)、(2.05±0.29)分,咳嗽时:(4.67±0.91)、(4.56±1.09)、(4.15±0.62)、(2.99±0.60)、(2.53±0.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阻滞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术后24 h和48 h舒芬太尼用量和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分别为(360.85±81.64) mg、(1.29±0.38) mg、(27.45±5.73) mg、(65.40±10.07) mg和(6.85±2.34)次,均显著少于ICNB组[(398.47±90.12) mg、(1.56±0.32) mg、(34.83±5.28) mg、(69.65±9.42) mg和(8.91±2.51)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阻滞组术后FEV1、FEV1/FVC、MVV分别为(2.19±0.36) L、(63.64±3.67)%和(62.28±3.11) L,均显著高于ICNB组[(1.89±0.42) L、(56.61±3.19)%和(57.52±3.48)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阻滞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8.00%,稍高于ICNB组的12.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SAPB+ICNB可有效缓解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急性疼痛,明显减少术中及术后麻醉药用量,改善术后肺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肺切除术 神经阻滞 肋间神经阻滞 急性疼痛 麻醉药用量 肺功能
下载PDF
超声引导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4
作者 成忠平 于凯丽 +3 位作者 王若 王晓坤 罗维昊 尹毅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组(C组)和全身麻醉联合超...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组(C组)和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SAPB)组(S组)。术毕均行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泵,记录患者术后1、6、12、24、48 h静息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VAS≥4分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补救镇痛,记录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次数、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长。结果:与C组比较,S组术后1、6、12 h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S组术后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次数明显减少C组[(6.1±0.4)次vs.(18.6±1.4)次,2次vs.17次;P<0.001],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P<0.05)。两组患者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可有效减轻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平面阻滞 胃癌 腹腔镜手术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袁霖 钟茂林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13-218,共6页
前锯肌平面阻滞(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SAPB)是将局麻药注入前锯肌的浅表或深面,通过药物的扩散实现对靶神经的阻滞。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与设备的快速发展,SAPB进入了可视化的时代,又因其效果确切,操作简捷,并发症相较于其他... 前锯肌平面阻滞(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SAPB)是将局麻药注入前锯肌的浅表或深面,通过药物的扩散实现对靶神经的阻滞。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与设备的快速发展,SAPB进入了可视化的时代,又因其效果确切,操作简捷,并发症相较于其他镇痛方式较少,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本文主要从SAPB的应用解剖、超声引导穿刺入路与层面、临床应用及药物容量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指导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阻滞 超声引导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比较前锯肌平面阻滞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镇痛、镇静效果
6
作者 杨晓慧 舒运兵 +1 位作者 余得水 唐昱英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596-600,共5页
目的比较前锯肌平面阻滞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11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胸椎旁神经阻滞,观察组55例采用前锯肌平面阻滞,比较... 目的比较前锯肌平面阻滞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11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胸椎旁神经阻滞,观察组55例采用前锯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AS)、炎症因子水平、生命质量以及躁动率。结果观察组阻滞持续时间(13.63±3.16 vs.11.74±2.54)h长于对照组,阻滞操作时间(5.36±2.31 vs.10.19±2.55)min短于对照组,术后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3.86±1.87 vs.5.91±1.54)次、术后舒芬太尼使用量(102.36±16.65 vs.128.77±20.33)μg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 h的VAS评分(3.68±1.11 vs.4.59±1.29)分、术后12 h的VAS评分(2.33±1.12 vs.3.57±1.43)分、术后24 h的VAS评分(1.84±0.52 vs.2.71±0.44)分、术后48 h的VAS评分(0.76±0.31 vs.1.49±0.55)分、术后2 h的IL-10(74.28±5.36 vs.98.57±6.44)ng/L、48 h的IL-10(45.13±4.29 vs.53.36±5.08)ng/L、术后2 h的IL-6(65.33±4.78 vs.76.49±5.78)ng/L、48 h的IL-6水平(47.79±3.36 vs.54.36±4.78)ng/L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的SF-36评分(69.95±5.13 vs.65.33±4.27)分、术后48 h的SF-36评分(83.36±4.36 vs.74.29±3.69)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躁动率分别为(5.45%、3.64%、1.82%vs.18.18%、14.54%、12.73%),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胸椎旁神经阻滞,前锯肌平面阻滞在胸腔镜手术患者中效果更显著,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阻滞 胸椎旁神经阻滞 胸腔镜手术 疼痛 炎症因子 生命质量
下载PDF
床旁超声引导下连续隐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定向力、股四头肌肌力的影响
7
作者 同红伟 陈小春 王燕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114-1118,共5页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引导下连续隐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定向力、股四头肌肌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1月至2023年11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102例老年患者,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观...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引导下连续隐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定向力、股四头肌肌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1月至2023年11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102例老年患者,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1例。所有患者术中均采取0.3μg/kg舒芬太尼,0.03 mg/kg咪达唑仑,0.3 mg/kg依托咪酯与0.2 mg/kg顺式阿曲库铵进行全身麻醉,对照组术后进行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观察组术后进行超声引导下连续隐神经阻滞,麻醉药物均为20 mL 0.2%罗哌卡因,持续阻滞48 h。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4、8、12、24、48 h静息与活动时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术后3、5及7 d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其定向力,比较其术后4、6、8、12、24、48 h股四头肌肌力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7 d血清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下床时间及远期膝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4、8、12、24、48 h活动时NRS评分与静息时N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5、7 d的BBS评分分别为(37.96±5.21)、(43.06±5.13)、(49.27±3.34)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1.91±6.32)、(38.57±4.15)、(41.36±4.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h,两组患者股四头肌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8、12、24、48 h股四头肌肌力分别为(1.95±0.13)、(2.42±0.15)、(2.75±0.41)、(3.11±0.33)、(3.93±0.42)分,均高于对照组[(1.56±0.20)、(2.01±0.13)、(2.14±0.23)、(2.76±0.42)、(3.11±0.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均较术后1 d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7 d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为(1.41±0.34)d,明显短于对照组[(2.12±0.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的HSS评分分别为(76.11±7.24)、(87.67±12.36)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1.11±6.23)、(82.37±11.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床旁超声引导下连续隐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轻患者应激反应,但与连续股神经阻滞比较可进一步改善患者定向力及股四头肌肌力,缩短术后卧床时间,辅助改善患者术后远期膝关节功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连续隐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膝关节置换术 定向力 股四头
下载PDF
局麻药联合前锯肌阻滞与胸神经阻滞在老年乳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8
作者 曾建强 袁磊 +2 位作者 钟昭迎 彭冬兰 宋财虹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506-1512,共7页
目的:探究两种局麻药利多卡因、罗哌卡因分别联合前锯肌阻滞(SPB)与胸神经阻滞(PECS)在老年乳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01月至2022年01月期间于本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92例老年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究两种局麻药利多卡因、罗哌卡因分别联合前锯肌阻滞(SPB)与胸神经阻滞(PECS)在老年乳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01月至2022年01月期间于本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92例老年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普通全麻组(n=30),罗哌卡因SPB+PECS+全麻(n=31),复方利多卡因SPB+PECS+全麻(n=31)。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前30 min(T0)、神经阻滞后(T1)、麻醉诱导后(T2)、手术开始15 min后(T3)、手术结束前10 min(T4)、苏醒15 min后(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患者进入麻醉复苏室(PACU)、术后4 h、12 h、24 h、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检测患者术前、术后4 h、术后1 d、3 d、7 d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记录患者拔除气管导管时间、苏醒时间、术中舒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记录患者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情况、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并记录患者术后48 h内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及术后7 d谵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的MAP、HR、VAS、TNF-α、IL-6、hs-CRP指标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全麻组相比,罗哌卡因组和利多卡因组患者麻醉后T3时刻的MAP指标明显较低(P<0.05),麻醉后T1、T3时刻HR指标明显较低(P<0.05),术后12 h、24 h、48 h时刻的VAS指标有明显下降(P<0.05),术后4 h、1 d、3 d时刻的TNF-α、IL-6、hs-CRP指标水平亦有明显下降(P<0.05);同时术后12 h、24 h、48 h时刻利多卡因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罗哌卡因组(P<0.05),利多卡因组患者术后4 h、1 d、3 d时刻hs-CRP指标较罗哌卡因组有显著下降(P<0.05)。与全麻组相比较,罗哌卡因组与利多卡因组患者的拔除气管导管时间、苏醒时间、术中舒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更低(P<0.05);罗哌卡因组与利多卡因组术后舒芬太尼用量明显较全麻组低(P<0.05),镇痛持续时间明显较全麻组长(P<0.05),且利多卡因组患者术后舒芬太尼用量较罗哌卡因组更低(P<0.05),镇痛持续时间更长(P<0.05);三组患者术后的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皮肤瘙痒、恶心呕吐、术后谵妄发生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乳腺癌根治术中,相比于普通全身麻醉,以局部麻醉SPB+PECS+全麻效果更佳,有助于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降低术后疼痛与术后炎症应激,延长镇痛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恢复,同时复方利多卡因较罗哌卡因效果更佳,其术后镇痛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罗哌卡因 神经 神经传导阻滞 乳腺癌根治术 麻醉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和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用于胸腔镜肺切除手术术后镇痛效果
9
作者 朱文鑫 方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24-26,共3页
探究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和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用于胸腔镜肺切除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90例,分为3组:①前锯肌平面阻滞组(S组);②肋间神经阻滞组(I组);③前锯肌复合肋间神经阻滞组(SI组)... 探究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和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用于胸腔镜肺切除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90例,分为3组:①前锯肌平面阻滞组(S组);②肋间神经阻滞组(I组);③前锯肌复合肋间神经阻滞组(SI组)。手术完成后,根据分组,展开神经阻滞,术毕,3组患者均行静脉自控镇痛。记录患者术后静息、咳嗽时疼痛情况,镇痛泵使用量、氟比洛芬酯给药次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术后48h内,SI组静息、咳嗽时VAS评分显著低于S组、I组(P<0.05)、I组4h~8h内静息、咳嗽时,VAS评分低于S组(P<0.05),2h、24h、48h时,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组镇痛泵使用量少于S组和I组(P<0.05)。结论 对于胸腔镜肺切除手术患者,使用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和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术后镇痛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平面阻滞 胸腔镜肺切除手术 术后镇痛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直肌神经阻滞对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机体应激的影响
10
作者 朱鹏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4期19-23,共5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腹直肌神经阻滞对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机体应激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的120例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腹直肌神经阻滞对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机体应激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的120例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进行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超声引导下腹直肌神经阻滞。比较两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胃肠激素[胃泌素(GAS)、抑胃肽](GIP)及胃动素(MTL)]及机体应激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白介素-6(IL-6)及前列腺素E_(2)(PGE_(2))]。结果: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的VAS评分、胃肠激素及机体应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观察组的VAS评分及机体应激指标显著均低于对照组,胃肠激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直肌神经阻滞可更为有效地控制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机体应激的波动,因此在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腹直神经阻滞 妇科 单孔腹腔镜手术 胃肠功能 机体应激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神经阻滞在手外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1
作者 徐振宇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2期263-26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神经阻滞在手外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66例手外伤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解剖定位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予超声引...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神经阻滞在手外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66例手外伤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解剖定位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予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比两组麻醉指标、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神经阻滞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阻滞成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片时、手术30 min时,观察组收缩压、心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24 h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6%,略低于对照组的12.1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外伤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神经阻滞可实现精准定位,提高神经阻滞效果,减轻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及术后疼痛,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手术 超声引导 间沟神经阻滞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孟氏骨折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全海琴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8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孟氏骨折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72例孟氏骨折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肌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孟氏骨折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72例孟氏骨折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水平、麻醉优良率、运动阻滞有效率和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4.44%(34/36),高于对照组的75.00%(2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运动阻滞有效率为86.11%(31/36),高于对照组的55.56%(2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3/36),低于对照组的27.78%(1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孟氏骨折手术患儿可缩短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麻醉持续时间,提高麻醉优良率和运动阻滞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但需延长麻醉操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氏骨折 超声引导下 间沟 腋路 臂丛 神经阻滞
下载PDF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全麻腹股沟疝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的效果
13
作者 常超男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全麻腹股沟疝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术)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行TAPP术患者86例,男性,年龄57~73岁,BMI 19~28 kg/m^(2),ASAⅠ~Ⅲ级。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43例。全身麻醉...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全麻腹股沟疝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术)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行TAPP术患者86例,男性,年龄57~73岁,BMI 19~28 kg/m^(2),ASAⅠ~Ⅲ级。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43例。全身麻醉后和切皮前TAPB组实施超声引导TAPB镇痛,对照组不采取外周区域镇痛。分别于麻醉前(T_(0))、麻醉后10 min(T_(1))、麻醉后30 min(T_(2))、术毕(T_(3))时记录患者的HR、MAP。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6 h、12 h、24 h的疼痛程度。统计头晕、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_(0)时2组患者的HR、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点,TAPB组患者的HR、MAP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组间、时间、组间与时点交叉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B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的VAS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全麻下TAPP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实施超声引导TAPB,有利于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腹腔镜经腹腹膜疝修补术 超声引导腹横平面阻滞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菱形肌-肋间肌-前锯肌平面阻滞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唐志清 王刚 +2 位作者 赵文涛 庞宏宣 王永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1期179-184,共6页
菱形肌-肋间肌-前锯肌平面阻滞是一种新型的区域阻滞技术,可阻滞T_(2)~T_(9)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用于多种临床情况下胸壁和上腹部手术后的镇痛管理。超声引导下平面神经阻滞具有可视化、定位准确、并发症少、麻醉效果确切、易于学习、... 菱形肌-肋间肌-前锯肌平面阻滞是一种新型的区域阻滞技术,可阻滞T_(2)~T_(9)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用于多种临床情况下胸壁和上腹部手术后的镇痛管理。超声引导下平面神经阻滞具有可视化、定位准确、并发症少、麻醉效果确切、易于学习、操作简单等优点,逐渐被用于临床。本文回顾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对超声引导下菱形肌-肋间肌-前锯肌平面阻滞的研究,对其平面阻滞的解剖学结构、穿刺层面及入路、临床上不同手术术后镇痛的应用及使用药物种类与注射容量进行综述,为其临床围手术期镇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形-肋间-平面阻滞 术后镇痛 超声引导
下载PDF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15
作者 孙炳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145-0148,共4页
探讨分析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2年5月到2023年9月于我院门诊收治的梨状肌综合征患者,所选例数为70例,以数字标注法为基准分组,其中,对于对照组来说,体表标记引导神经阻滞治疗得到了... 探讨分析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2年5月到2023年9月于我院门诊收治的梨状肌综合征患者,所选例数为70例,以数字标注法为基准分组,其中,对于对照组来说,体表标记引导神经阻滞治疗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对于观察组,主要以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治疗为主,两组均纳入35例。在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中,不仅包含治疗前后VAS评分、PPT水平、ODI评分、HIR、HER在内,而且治疗效果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大指标。结果 治疗前与治疗后的VAS评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更符合本次研究的目的,统计价值显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PT评分明显要好于治疗前,充分验证了P<0.05的统计学标准;干预前,两组病患ODI数据并未达到统计学差异标准;但是干预后的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另外一组;在治疗后观察组的HIR、HER角度评分明显更高,与对照组之间发生了极大的差异;在临床总有效率的对比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差距悬殊,其中,观察组显著性水平设定为P<0.05。结论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治疗,对于梨状肌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应用意义凸显,不仅可以使患者的疼痛评分、残疾程度进行控制,而且也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髋关节活动情况与压痛阈值,最终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体表标记引导 神经阻滞 梨状综合征
下载PDF
超声引导前锯肌阻滞在胸腔镜肺癌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6
作者 洪李萍 朱恩华 周娟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前锯肌阻滞在胸腔镜肺癌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术后镇痛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4月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常规静吸复合麻醉)与观察组(n=40,联合超声引导前锯...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前锯肌阻滞在胸腔镜肺癌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术后镇痛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4月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常规静吸复合麻醉)与观察组(n=40,联合超声引导前锯肌阻滞)。比较两组术中平均动脉压与心率、术后VAS评分、麻醉药物用量及镇痛泵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切皮时心率(82.17±5.72)次/min、平均动脉压(93.12±6.84)mmH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73、3.759,P<0.05)。观察组术后4、12 h静息VAS评分(0.93±0.34)分、(1.26±0.45)分及活动VAS评分(1.52±0.60)分、(2.24±0.56)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69、10.488、13.617、9.613,P<0.05)。观察组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量及镇痛泵按压次数分别为(38.44±5.02)μg、(1004.13±77.26)μg、(9.15±2.77)次,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45、2.493、12.589,P<0.05)。结论对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阻滞能维持其术中生命体征稳定,可减轻其术后疼痛感,减少麻醉药物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阻滞 胸腔镜 肺癌 镇痛 平均动脉压 心率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在老年周围型肺癌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17
作者 杨伟才 李霜 +1 位作者 莫海龙 陈建廷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在老年周围型肺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0例老年周围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SAPB,对照组麻醉诱导后直接进行手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在老年周围型肺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0例老年周围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SAPB,对照组麻醉诱导后直接进行手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患者的疼痛程度,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和12 h在静息和咳嗽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24 h,两组的CD3^(+)、CD4^(+)和CD4^(+)/CD8^(+)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的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SAPB可减轻老年周围型肺癌手术患者的疼痛程度、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和细胞免疫功能损伤,同时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平面阻滞 老年 周围型肺癌
下载PDF
彩超引导下前锯肌平面神经阻滞应用乳腺癌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18
作者 邬文伟 王伟昌 +2 位作者 朱海坤 丘妙玲 薛玲玲 《医药前沿》 2023年第34期64-66,共3页
目的:观察彩超引导下前锯肌平面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手术术中、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神经阻滞组和全麻组各50例。全麻组采用插管全麻,神经... 目的:观察彩超引导下前锯肌平面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手术术中、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神经阻滞组和全麻组各50例。全麻组采用插管全麻,神经阻滞组在插管全麻的基础上,采用彩超引导下前锯肌平面神经阻滞。治疗后观察评估两组麻醉效果、术中各时间点收缩/舒张压、心率及脑电双频指数、术后VAS评分。结果:神经阻滞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神经阻滞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舒张压不同时刻比较无差异(F_(时刻)=1.432,P=0.234),组间比较存在差异(F_(组别)=5.639,P=0.020),变化趋势存在差异(F_(时刻×组别)=5.840,P=0.018);两组不同时刻收缩压比较存在差异(F_(时刻)=3.053,P=0.039),组间比较存在差异(F_(组别)=5.639,P=0.020),变化趋势无差异(F_(时刻×组别)=0.756,P=0.495);两组不同时刻心率比较存在差异(F_(时刻)=4.057,P=0.020),组间比较存在差异(F_(组别)=5.921,P=0.017),变化趋势无差异(F_(时刻×组别)=1.406,P=0.248);两组不同时刻脑电双频指数比较无差异(F_(时刻)=0.814,P=0.454),组间比较无差异(F_(组别)=0.409,P=0.524,变化趋势无差异(F_(时刻×组别)=1.595,P=0.203)。结论:彩超引导下前锯肌平面神经阻滞应用于乳腺癌手术中能有效提高麻醉效果,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对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影响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超 平面神经阻滞 乳腺癌手术 镇痛 麻醉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李曼 张树峰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0期49-52,共4页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ABP)在胸腔镜手术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SABP在胸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平面阻滞 胸腔镜手术 神经阻滞
下载PDF
超声引导菱形肌-肋间肌阻滞和TPVB在电视胸腔镜手术术后早期疼痛控制中的应用比较
20
作者 张莉莉 杨雅婷 贾倩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94-896,F0003,共4页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菱形肌-肋间肌阻滞和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电视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的控制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分...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菱形肌-肋间肌阻滞和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电视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的控制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分为观察组(n=61)和对照组(n=59)。观察组采用静脉全身麻醉+超声引导菱形肌-肋间肌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静脉全身麻醉+超声引导TPVB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神经阻滞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首次进食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注药时间、阻滞持续时间及补救镇痛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超声定位时间、穿刺时间、操作总时间分别为(1.12±0.10)、(2.37±0.56)、(5.47±0.38)min,均短于对照组[(1.65±0.14)、(3.61±0.64)、(6.98±0.42) min],穿刺针深度为(4.43±0.52) mm,小于对照组[(5.37±0.58)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12 h 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恢复室(PACU)低氧血症发生率、气胸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肺不张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TPVB比较,超声引导菱形肌-肋间肌阻滞应用于电视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相当,但超声引导菱形肌-肋间肌阻滞操作简单,操作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全身麻醉 超声引导 菱形-肋间阻滞 胸椎旁神经阻滞 电视胸腔镜手术 镇痛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