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瑜 孙莹杰 刁玉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3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全麻)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60例行OPCABG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麻,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双侧...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全麻)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60例行OPCABG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麻,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发生情况、心肌功能、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速以及心动过缓发生频次分别为(6.0±1.8)、(1.3±0.5)、(0.9±0.8)、(0.5±0.5)次,均低于对照组的(7.5±2.4)、(1.5±0.6)、(1.1±0.3)、(0.6±0.4)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术后6 h,两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均高于本组非体外循环前,但观察组患者CK-MB、MYO和c Tn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梗)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5.6%、1.1%、0,均低于对照组的12.2%、5.6%、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可有效避免OPCABG术中应激反应,保护心肌,同时可防止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降低临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全身麻醉 超声引导下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 应激反应 心肌功能 不良心脏事件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双侧胸椎旁阻滞联合左侧迷走神经阻滞用于开腹胃造瘘术一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周静 梅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34-936,共3页
晚期肿瘤患者常常极度衰弱,且合并有多种疾病,使得麻醉风险明显增加,麻醉方式的选择也受到很多限制。因此,对患者进行仔细评估,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尤为重要。我们采用超声引导下双侧胸椎旁多点阻滞联合颈部左侧迷走神经阻滞,成功地应用... 晚期肿瘤患者常常极度衰弱,且合并有多种疾病,使得麻醉风险明显增加,麻醉方式的选择也受到很多限制。因此,对患者进行仔细评估,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尤为重要。我们采用超声引导下双侧胸椎旁多点阻滞联合颈部左侧迷走神经阻滞,成功地应用于一例肺癌晚期全身转移患者的开腹胃造瘘手术,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阻滞 胸椎阻滞 胃造瘘术 超声引导 开腹 晚期肿瘤患者 麻醉方式
下载PDF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3
作者 陈曲敏 蔡东妙 高海鹰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全麻组和全麻+(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VB)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因...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全麻组和全麻+(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VB)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因子表达水平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各时刻全麻+TPVB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脂质氢过氧化物(LHP)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全麻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表达水平均高于全麻组(P<0.05),全麻+TPVB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全麻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可降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神经阻滞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超声引导 肺癌根治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桂珍 黄鸿敏 李月香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4期100-103,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7月清流县总医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麻醉组和联合麻醉组,各60例。常规麻醉组接...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7月清流县总医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麻醉组和联合麻醉组,各60例。常规麻醉组接受全身麻醉,联合麻醉组接受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术后2 h、4 h、8 h及12 h疼痛程度,术前、术后3 d认知功能,麻醉药物用药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麻醉组患者术后2 h、4 h、8 h、12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常规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麻醉组术后3 d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常规麻醉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常规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麻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麻醉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术后疼痛程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对患者认知程度的影响较小,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胸椎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乳腺癌根治术 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双侧闭孔神经阻滞联合咪达唑仑静脉麻醉对膀胱癌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司马靓杰 苗亚飞 +2 位作者 麻黎斯 刘稳 司建洛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6期965-968,976,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双侧闭孔神经阻滞联合咪达唑仑静脉麻醉对膀胱癌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手术治疗的98例膀胱癌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咪...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双侧闭孔神经阻滞联合咪达唑仑静脉麻醉对膀胱癌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手术治疗的98例膀胱癌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静脉全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超声引导下双侧闭孔神经阻滞。对比两组麻醉前(T1)、麻醉后20 min(T2)、麻醉后40 min(T3)、术后拔管时(T4)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苏醒质量[Steward苏醒评分、意识状态OAAS评分(OAAS)]及咪达唑仑使用剂量。结果随着T1、T2、T3、T4时点推移,两组HR、MAP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T2、T3、T4时点HR、MA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teward苏醒评分、OA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咪达唑仑剂量为5~10 mg,平均(7.64±1.23)mg;观察组咪达唑仑剂量为5~8 mg,平均(6.65±0.55)mg。观察组咪达唑仑剂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3,P<0.001)。结论超声引导下双侧闭孔神经阻滞联合咪达唑仑静脉麻醉可提高膀胱癌手术患者苏醒质量,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麻醉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超声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 咪达唑仑 苏醒质量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张灏琛 李福龙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20期13-16,共4页
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70例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n=35)。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 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70例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n=35)。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对照组实施全凭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者各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观察组T1、T2、T3时刻HR和MAP的变化幅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刻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麻醉药物使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麻醉的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同时可减少患者围手术期麻醉药物用量并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胸椎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下载PDF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中的镇痛效果
7
作者 徐志成 郑敏 +1 位作者 吴年生 汪东学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239-244,共6页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的镇痛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胸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镇痛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镇痛方案,观察组实施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超声引...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的镇痛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胸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镇痛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镇痛方案,观察组实施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方案。比较2组手术基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补液量),观察麻醉前、切片前、切皮后10 min和术毕时2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变化情况,比较2组术后镇痛效果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苏醒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统计2组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补液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切片前、切皮后10 min及术毕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8 h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胸腔镜手术患者实施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具有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能加快患者术后恢复,且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 胸椎神经阻滞 麻醉 胸科腔镜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心血管系统应激反应的影响
8
作者 陈红舟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1期1689-1691,1694,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对心血管系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10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对心血管系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10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TPVB+全身麻醉。记录两组不同时间点炎症反应[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细胞坏死因子(TNF-α)]、心血管系统应激反应[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状况,同时对比两组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72 h hs-CRP、IL-6、TNF-α水平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1)时NE、E水平较T0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2)、T_(3)、T_(4)、T_(5)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静脉自控镇痛(PCIA)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PVB用于乳腺癌根治术中临床价值较高,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及心血管系统应激反应,并且镇痛效果确切,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根治术 超声引导 胸椎神经阻滞 心血管系统应激反应 镇痛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联合术后多维度协同管理在老年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李凯 林松斌 +3 位作者 黄海珍 朱冠楠 张博卿 郭英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642-164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联合术后多维度协同管理在老年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2021年1月~2023年3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70例分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试验组...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联合术后多维度协同管理在老年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2021年1月~2023年3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70例分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试验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同时两组在术后均给予多维度的协同管理,比较两组苏醒质量、血流动力学、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开始30 min与对照组相比收缩压较低、舒张压较低、心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值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苏醒时间较短、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1 h、术后12 h、术后24 h相比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联合术后多维度协同管理在老年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苏醒质量较高,血流动力学指标较为稳定,疼痛程度较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胸椎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多维度协同管理 老年肺癌根治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胸椎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10
作者 吴永伟 黄金勇 陈军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3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4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选择全麻干预治疗,研究组选择超声引导胸椎椎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4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选择全麻干预治疗,研究组选择超声引导胸椎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干预治疗.比较2组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应激反应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研究组术后自主呼吸时间、清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VAS评分、AMT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研究组Romsq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12、24 h,2组皮质醇、血糖、血管紧张素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GE2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T0),2组的HR、MAP、SBP、DBP水平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3,研究组HR、MAP、SBP、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胸椎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麻醉效果,稳定血压、心率以及血清PGE2、IL-6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缩短苏醒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提高镇静效果及血管内皮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胸椎神经阻滞 复合干预 单纯全麻 胸外科手术 麻醉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开胸手术中的效果研究
11
作者 张欣 彭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44-0047,共4页
探讨为接受开胸手术的病人实施麻醉干预期间,基于超声引导,落实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所得价值。方法 纳入样本均满足开胸手术治疗的要求。获取病例重量为76份。在时间方面,最初为2022.09,截止2023.09。为明确此种麻醉形式的应... 探讨为接受开胸手术的病人实施麻醉干预期间,基于超声引导,落实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所得价值。方法 纳入样本均满足开胸手术治疗的要求。获取病例重量为76份。在时间方面,最初为2022.09,截止2023.09。为明确此种麻醉形式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划分小组,依据抽签分组的手段。第一组的麻醉方案为全身麻醉。第二组选择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形式。每一组的样本容量均为38例,分别以参照组、试验组命名。统计每组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评析总体麻醉质量。结果 经由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干预的一组的结果表现更为优异,如术后氧化应激反应数值波动小,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低于另一组等,P<0.05。结论 开胸手术过程中,以超声引导为前提,执行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方案,具有显著的优异性。此种麻醉形式的安全性高,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手术 超声引导 胸椎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
12
作者 宋玉瑾 余欣然 +2 位作者 王承志 郑智文 甘建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64-0066,共3页
观察胸科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10例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B组传统盲探法行胸椎旁神经阻滞,术后观察效果。结果 麻醉结果情况,A组胸椎旁神经组织的成功率、最大... 观察胸科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10例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B组传统盲探法行胸椎旁神经阻滞,术后观察效果。结果 麻醉结果情况,A组胸椎旁神经组织的成功率、最大阻滞平面均优于B组(P<0.05)。两组麻醉前及手术结束前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切皮时、放置胸骨撑开器时A组各指标优于B组(P<0.05)。术后各阶段A组疼痛评分均低于B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B组(P<0.05)。结论 胸科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麻醉质量及效果,有效控制术后疼痛感,减少术中对血流造成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胸椎神经阻滞 胸科手术 麻醉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杨龙华 孔全立 +4 位作者 刘楠楠 黄胜豪 李萌 徐庆华 廖雨涛 《临床研究》 2024年第8期57-60,共4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本院进行胸腔镜手术的80名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接受阿片类药物...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本院进行胸腔镜手术的80名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接受阿片类药物的自控静脉镇痛治疗,观察组采用结合超声引导的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阿片类药物自控静脉镇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镇静效果(Ramsay镇静评分)、疼痛情况[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康复质量(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首日舒芬太尼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镇静效果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首日舒芬太尼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腔镜手术中,使用超声引导进行胸椎旁神经阻滞对患者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这种方法不仅有效减轻病人疼痛,还有助于提高恢复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证明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超声引导 胸椎神经阻滞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开胸手术中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高贵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17-0020,共4页
针对开胸手术中采取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与右美托咪定联合使用的麻醉效果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 本研究纳入95名入选患者,按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50人,胸旁神经阻滞+右美托咪定)和观察组(45人,胸旁神经阻滞+右美托咪定组)。结果 治疗... 针对开胸手术中采取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与右美托咪定联合使用的麻醉效果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 本研究纳入95名入选患者,按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50人,胸旁神经阻滞+右美托咪定)和观察组(45人,胸旁神经阻滞+右美托咪定组)。结果 治疗组的起效时间和固定平面的时间明显缩短,苏醒时间也比对照组长(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各时间点的镇痛积分、镇静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药物的毒副作用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在胸腔内超声引导下,结合右美托咪啶,可以显著提高开胸手术的麻醉效果,并且没有太大的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手术 超声引导 胸椎神经阻滞 右美托咪定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8
15
作者 杨纲华 林静丽 +2 位作者 何绮桃 王韬 王立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开胸手术患者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18-60岁,BMI 16-28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G组:单纯全身麻醉+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GP组:...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开胸手术患者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18-60岁,BMI 16-28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G组:单纯全身麻醉+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GP组:全麻复合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CTPVB)+术后CTPVB镇痛,诱导前患者清醒时行CTPVB,通过测定阻滞范围判断CTPVB效果。两组均于术毕缝皮时启动镇痛泵行自控镇痛。记录患者拔出气管导管30min(T1)、术后2h(T2)、6h(T3)、24h(T4)、48h(T5)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采用肺功能仪测定入室后(T0)、T4、T5时的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F),记录三次测量的最大值;用血气分析仪测定相应时段的血气分析各一次,抽取桡动脉血标本前停止吸氧30min,记录PaCO2、PaO2、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1-T5时GP组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明显低于G组(P〈0.05)。与T0时比较,T4、T5时两组FVC、FEV1、MMF明显降低(P〈0.05),GP组明显高于G组(P〈0.05)。与T0时比较,T4、T5时两组PaO2明显降低(P〈0.05)、PA-aO2明显增大(P〈0.05);T4、T5时GP组的PaO2明显高于G组、PA-a O2明显小于G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CTPVB镇痛效果完善,可明显改善开胸术后肺功能,促进肺部氧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胸椎神经阻滞 肺功能 开胸手术 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8
16
作者 巩红岩 段文姣 +4 位作者 刘景景 左志超 张宏伟 王庆志 岳修勤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291-296,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组(A组)、单纯全身麻醉复合右美托咪...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组(A组)、单纯全身麻醉复合右美托咪定组(B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C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实施双腔支气管插管人工通气下全身静脉麻醉;A组和B组全身麻醉过程中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A组于全身麻醉诱导前在麻醉准备间行床旁坐位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并留置聚氯乙烯连续镇痛导管,术后采用连续椎旁神经阻滞连续镇痛复合患者静脉自控镇痛;B组和C组患者术后单纯采用静脉自控镇痛。记录患者术中全身麻醉药物用量及麻醉前(T_0)、诱导前(T_1)、气管插管即刻(T_2)、手术2 h(T_3)、术毕(T_4)、术后1 h(T_5)、4 h(T_6)、8 h(T_7)、24 h(T_8)、48 h(T_9)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 O2),记录T_5~T_9时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并于T_1、T_3、T_4、T_8、T_9时中心静脉采静脉血检测血糖、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水平。结果 A组患者术中异丙酚、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B组和C组(P〈0.05)。3组患者T_2和T_3时的SBP、DBP均较T_1时降低(P〈0.05)。T_1~T_4时,3组患者之间SBP、DBP、Sp 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时,3组患者之间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3、T_4时A组、B组患者HR均低于C组同时间点(P〈0.05)。术后T_5~T_9时,A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3组患者之间术后T_5~T_9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T_3、T_4时NE、E水平均低于T_1时(P〈0.05),DA水平均高于T_1时(P〈0.05);T_8、T_9时血糖水平均高于T_1、T_3、T_4时(P〈0.05)。A组患者T_8、T_9时NE水平均低于T_1时(P〈0.05);B组、C组患者T_8、T_9时NE水平均高于T_1、T_3、T_4时(P〈0.05)。A组患者T_8时E、DA水平均低于T_1、T_3、T_4时(P〈0.05);T_9时的E水平高于T_3、T_4时(P〈0.05);A组患者T_9时DA水平高于T_1时(P〈0.05),但低于T_3、T_4时(P〈0.05)。B组、C组患者T_8时E水平均低于T_1时(P〈0.05),但高于T_3、T_4时(P〈0.05);B组、C组患者T_8时DA水平均高于T_1时(P〈0.05),低于T_3、T_4时(P〈0.05)。B组、C组患者T_9时的E、DA均高于T_1、T_3、T_4时(P〈0.05)。3组患者T_1时血糖、NE、E和D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T_8、T_9时血糖、NE、E、DA水平均低于B组和C组同时间点(P〈0.05),T_3、T_4时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T_3、T_4、T_8、T_9时血糖、NE、E、DA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合并术后连续静脉自控镇痛用于食管癌手术的复合麻醉及术后镇痛安全有效,可减少术中全身麻醉药物的使用,更好地抑制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右美托咪定 应激反应 食管癌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阻滞在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的临床应用研究
17
作者 刘恒山 谢辉晋 +2 位作者 张松林 寿康全 朱高波 《西部医学》 2024年第4期529-533,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置管行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CTPB)和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行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创伤性多发肋骨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置管行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CTPB)和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行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TPB组和PCIA组,每组23例。PCIA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静脉镇痛,CTPB组术后于患侧选定适宜的3个椎旁间隙在超声引导下置管,应用罗哌卡因行连续胸椎旁肋间神经阻滞,阻滞镇痛至术后72 h。分别于术前(T0)、术后3 h(T1)、1 d(T2)、2 d(T3)、3 d(T4)记录胸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采集动脉血,检测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和指数(PaO_(2)/FiO_(2)),并检测T0及T4时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_(1))和FEV_(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_(1)%)。结果与T0比较,两组术后T1、T2、T3、T4时的静息、咳嗽VAS降低(均P<0.05),动脉血PaO_(2)、PaO_(2)/FiO_(2)升高(均P<0.05)。CTPB组术后T4的FEV_(1)、FEV_(1)%较PCIA组升高(均P<0.05)。结论多发肋骨骨折术后行CTPB阻滞较PCIA镇痛效果更好并且可以改善术后氧和功能及肺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胸椎神经阻滞 镇痛 超声引导
下载PDF
喉罩全身麻醉复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的麻醉及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8
作者 赵达强 朱晓岚 +2 位作者 赵霖霖 王爱忠 张晓丽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24-427,共4页
目的评价喉罩全身麻醉复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的麻醉及术后镇痛方面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30例,均为女性,年龄47~78岁,体重57~78 kg,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A组行常... 目的评价喉罩全身麻醉复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的麻醉及术后镇痛方面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30例,均为女性,年龄47~78岁,体重57~78 kg,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A组行常规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B组在超声引导下实施胸椎旁神经阻滞后行喉罩全身麻醉,术中患者自主呼吸。两组术后镇痛均应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在两组气管插管和插入喉罩即刻,手术切皮即刻,以及手术开始后20、40、60和80 min时,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入麻醉恢复室(PACU)后10、20和30 min的HR、MAP、SpO2。记录术后2、4、6、8和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记录48 h PCIA的用药总量、有效按压次数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和咽喉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气管插管和切皮即刻,手术20、40和60 min,以及PACU中10、20和30 min时,A组的HR均显著快于B组(P值分别〈0.01、0.05),MAP均显著高于B组(P值均〈0.01)。两组在各观察时间点SpO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组在术中的芬太尼使用总量、气管插管后芬太尼追加剂量、术后48 h PCIA的用药总量和PCIA有效按压次数均显著高于B组(P值均〈0.01)。A组术后2、4、6、8、24 h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P值均〈0.01)。A组的PONV和咽喉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9/15和5/15,均显著高于B组的2/15和1/15(P值均〈0.01)。结论喉罩全身麻醉复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其生理干扰轻微并能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胸椎神经阻滞 喉罩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5
19
作者 卫琰 陈弘 +2 位作者 张昕 李立志 杜冬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7期510-513,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择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疼痛科收治的60例胸背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胸椎旁阻滞组(TPVB组),两组各30人。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镇...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择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疼痛科收治的60例胸背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胸椎旁阻滞组(TPVB组),两组各30人。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镇痛(加巴喷丁);TPV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口服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数字疼痛分级法(NRS)的差异,4周中加巴喷丁的用量,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PVB组治疗后4周NR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4周中加巴喷丁的用量均少于C组(P<0.05),随访的第6,8,12周的NR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TPVB组明显优于C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以有效缓解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同时可以减少口服药物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阻滞 超声引导下 加巴喷丁 带状疱疹后神经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20
作者 靳红绪 张同军 +3 位作者 孙学飞 张华 王忠义 王福朝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3452-3454,345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及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单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60例,年龄36~74岁,体质指数(BMI)17.6~32.5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及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单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60例,年龄36~74岁,体质指数(BMI)17.6~32.5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组(PG组)和单纯全麻组(GA组),每组80例。PG组患者全麻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手术侧T3椎旁间隙注射0.5%的罗哌卡因15~20m L并置入导管。两组患者诱导后插入喉罩丙泊酚全凭静脉维持麻醉,术后PG组给予连续胸椎旁神经自控镇痛(PCPA),GA组给予自控静脉镇痛(PCIA)。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切皮前5 min(T0)、切皮即刻(T1)、切皮后15 min(T2)、30 min(T3)、钉皮即刻(T4)及拔管后15 min(T5)的MAP和HR。记录术后2、6、12、24、48 h安静及咳嗽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中芬太尼的用量、术后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例数、镇痛满意率情况。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GA组相比,PG组在T1~T5时的MAP显著降低、HR显著减慢(P<0.05);PG组在术后2、6、12、24、48 h的动态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PG组术中芬太尼使用总量、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例数、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均显著少于GA组(P<0.05),镇痛满意率较高(P<0.05);PG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GA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确切,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发生少,可安全有效地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及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连续胸椎神经阻滞 乳腺癌根治术 镇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