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旁正中入路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任伟伟 郝银丽 +2 位作者 王华丽 张春艳 杨奇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30-0033,共4页
探讨超声引导下旁正中入路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实际效果。方法 将2022.04-2023.06月于本院接受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60例产妇纳入作为研究对象,按奇数、偶数抽签法开展组别划分,奇数者为对照组、偶数者为观察组,两组例数均等(30例)。对照组... 探讨超声引导下旁正中入路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实际效果。方法 将2022.04-2023.06月于本院接受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60例产妇纳入作为研究对象,按奇数、偶数抽签法开展组别划分,奇数者为对照组、偶数者为观察组,两组例数均等(30例)。对照组取传统盲探正中入路硬膜外穿刺,观察组于超声引导下行旁正中入路硬膜外穿刺,对比两组分娩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镇痛优良率、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神经异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旁正中入路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优于传统盲探法,同时可提升穿刺质量与顺产率,降低神经异感率和剖宫产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分娩镇痛 超声引导 旁正中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孟氏骨折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全海琴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8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孟氏骨折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72例孟氏骨折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肌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孟氏骨折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72例孟氏骨折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水平、麻醉优良率、运动阻滞有效率和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4.44%(34/36),高于对照组的75.00%(2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运动阻滞有效率为86.11%(31/36),高于对照组的55.56%(2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3/36),低于对照组的27.78%(1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孟氏骨折手术患儿可缩短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麻醉持续时间,提高麻醉优良率和运动阻滞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但需延长麻醉操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氏骨折 超声引导下 肌间沟 臂丛 神经阻滞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锁骨后入路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用于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
3
作者 王超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锁骨后入路臂丛神经阻滞(BPB)联合全麻用于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2020-01—2023-09择期行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87例,性别不限,年龄45~63岁,BMI18~30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锁骨后入路臂丛神经阻滞(BPB)联合全麻用于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2020-01—2023-09择期行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87例,性别不限,年龄45~63岁,BMI18~30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全麻组(G组)43例,BPB联合全麻组(BG组)44例。监测麻醉前(T_(0))、切皮时(T_(1))、拔管时(T_(2))时患者的HR、MAP。于患者苏醒后1~2 h内采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评定镇静效果,记录镇痛泵按压次数,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_(1)、T_(2)时2组患者的HR、MAP均较T_(0)时逐渐升高,其中BG组患者的HR、MAP均低于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后1~2 h内2组患者的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G组患者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G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锁骨后入路BPB联合全麻应用于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术后镇痛效果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超声引导 锁骨后 臂丛神经阻滞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麻醉阻滞的麻醉效果观察
4
作者 许来凤 刘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33-0036,共4页
探究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麻醉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从本院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收治的上肢骨折手术治疗患者中选取,将选出的5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进行分组,每组25例,手术前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臂丛阻滞麻醉,给予观察... 探究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麻醉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从本院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收治的上肢骨折手术治疗患者中选取,将选出的5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进行分组,每组25例,手术前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臂丛阻滞麻醉,给予观察组患者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麻醉阻滞麻醉,比较两种麻醉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 在麻醉操作和麻醉起效所用时间方面,观察组的用时相对更短(P<0.05);对照组优良率为84.00%,观察组为100.00%,观察组的优良率相对更高(P<0.05);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为32.00%,观察组为8.00%,观察组患者更少出现并发症(P<0.05)。结果 在进行上肢手术治疗时选择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麻醉阻滞,可以为麻醉效果提供更多保障,安全性更高,具有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肌间沟 臂丛
下载PDF
超声引导的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5
作者 林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25-0128,共4页
探究基于超声引导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的手外伤手术患者50例,依据麻醉方式差异分组,对照组以常规解剖定位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以超声引导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探究基于超声引导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的手外伤手术患者50例,依据麻醉方式差异分组,对照组以常规解剖定位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以超声引导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探究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麻醉药物用量分别(5.43±0.16)min、(10.27±1.22)min、(23.34±1.15)ml,优于对照组的(7.24±0.19)min、(8.24±1.13)min、(29.34±1.13)ml,P<0.05;观察组麻醉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69.26±2.28)分、(69.27±2.41)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87.34±2.25)分,优于对照组(80.29±2.27)分,P<0.05。结论 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并基于超声引导,具有较高效果,可提升患者的麻醉效果,减少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以促进后期康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肌间沟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有效性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胫前静脉入路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DVT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秦远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087-0090,共4页
探讨急性下肢DVT(深静脉血栓)采取超声引导下胫前静脉入路导管接触性溶栓方式治疗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急性下肢DVT患者72例作为此次研究目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6例)采取腘静脉入... 探讨急性下肢DVT(深静脉血栓)采取超声引导下胫前静脉入路导管接触性溶栓方式治疗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急性下肢DVT患者72例作为此次研究目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6例)采取腘静脉入路导管接触性溶栓方式治疗;观察组(36例)采取超声引导下胫前静脉入路导管接触性溶栓方式治疗;对比疗效,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大腿周径,计算周径差,同时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脉通畅度,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进行评估,观察并统计各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测量计算,两组患者患侧大腿周径差治疗后小于治疗前,且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静脉通畅度评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凝血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治疗急性下肢DVT可采取超声引导下胫前静脉入路导管接触性溶栓方案治疗,相较传统腘静脉入路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胫前静脉 导管接触性溶栓 急性下肢DVT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陈镜旭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125-0128,共4页
探究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采取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的效果。方法 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将本院2022.1-2023.10收入的97例拟采用超声引导下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组,将内侧入路手术应用在49例内侧组... 探究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采取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的效果。方法 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将本院2022.1-2023.10收入的97例拟采用超声引导下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组,将内侧入路手术应用在49例内侧组中,将外侧入路手术应用在48例外侧组中,比较两组应用疗效。结果 内侧组布托啡诺用量少于外侧组(P<0.05);内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均短于外侧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外侧组(P<0.05);内侧组穿刺注药时间短、罗哌卡因用量少(P<0.05);术后24、48小时内侧组满意率较高(P<0.05)。结论 内外侧入路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效果较好,但是内侧入路操作时间更短,镇痛药物使用量少,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满意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髂筋膜间隙阻滞 超声引导 不同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8
作者 王晓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6期0103-0105,共3页
分析超声引导下实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ISBPB)麻醉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2年05月间本院接受ISBPB麻醉的66例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下穿刺操作,参照组采取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穿刺操作。... 分析超声引导下实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ISBPB)麻醉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2年05月间本院接受ISBPB麻醉的66例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下穿刺操作,参照组采取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穿刺操作。对比麻醉效果、麻醉相关指标、生命体征变化、不良反应率、麻醉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的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持续时间等麻醉相关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麻醉前,两组的血压与心率等生命体征对比,无差异(P>0.05);麻醉后,观察组的血压水平、心率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参照组,麻醉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开展ISBPB麻醉能够提升麻醉效果,缩短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阻滞持续时间,且能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减少麻醉不良反应,提升麻醉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肌间沟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及有效率评价
9
作者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8期0034-0036,共3页
研究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组织麻醉的效果及有效率。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2月到我院接受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60例患者,应用电脑抽号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对研究组患者提供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组... 研究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组织麻醉的效果及有效率。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2月到我院接受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60例患者,应用电脑抽号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对研究组患者提供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组织麻醉,对常规组患者提供传统的盲探法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组织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生活质量、应激反应控制效果等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组织麻醉有助于控制患者的应激反应,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肌间沟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有效率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术后认知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仕芳 汪卫兵 刘宏亮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8期886-891,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术后认知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6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术后认知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6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在局部麻醉后,均采取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对照组采取平行穿刺入路,观察组采取垂直穿刺入路。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药用量与术中指标,基础值(T_(1))、麻醉诱导后(T_(2))、切皮时(T_(3))、手术结束即刻(T_(4))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SpO_(2))、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手术后3 d的炎症因子[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并对比手术后1、3、5 d患者的S100B蛋白与褪黑素水平。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次数和穿刺注药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丙泊酚用量、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4)时间点,对照组SpO_(2)、心率、MAP、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SpO_(2)、心率、MAP、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和T_(3)时间点,观察组患者SpO_(2)、心率、MAP、舒张压、收缩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WBC、降钙素原、CRP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WBC、降钙素原、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1 d的S100B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手术后3、5 d的S100B蛋白水平逐渐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手术后1 d褪黑素明显降低,手术后3、5 d的褪黑素逐渐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效果显著,但应用垂直穿刺入路比平行穿刺入路更能够提升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稳定患者术中生命体征,降低应激反应的同时能够减少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减轻麻醉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穿刺 垂直穿刺 超声引导 髂筋膜间隙阻滞 全髋关节置换术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超声引导锁骨下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肘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志伟 黄永华 梁国森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4期59-62,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ICB)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AXB)在肘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140例拟行肘关节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70例。ICB组采用超声引...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ICB)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AXB)在肘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140例拟行肘关节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70例。ICB组采用超声引导ICB,AXB组采用超声引导AXB。观察两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穿刺次数、神经阻滞情况、麻醉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持续时间和麻醉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B组穿刺次数少于AXB组,麻醉起效时间早于AX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B组桡神经、肌皮神经阻滞有效率高于AX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B组麻醉成功68例,麻醉成功率为97.14%,AXB组麻醉成功66例,麻醉成功率为94.29%,两组麻醉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穿刺异感、血管损伤、止血带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ICB与AXB在肘关节手术阻滞中均有较好的效果,且操作安全,但ICB更为迅速,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阻滞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 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阻滞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
12
作者 祝兵 翟小强 +1 位作者 张卫东 赵江峰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8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于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于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传统方式阻滞,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方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阻滞起效与持续时间、阻滞前后心率及平均血压、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观察组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阻滞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前,两组心率、平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后,两组心率高于阻滞前,平均血压低于阻滞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延长麻醉持续时间,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建议应用并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
下载PDF
超声辅助神经内镜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
13
作者 高崇丽 陆芳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探究超声辅助神经内镜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究超声辅助神经内镜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在超声辅助神经内镜下经侧裂入路治疗,对照组予以经侧裂入路传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术中及术后情况、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为(92.25±2.17)%,明显高于对照组[(83.07±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血肿残余量、住院时间分别为(92.75±18.96)mL、(95.08±17.58)min、(3.72±0.82)mL、(9.27±1.22)d,均分别低于对照组[(311.68±37.87)mL、(179.29±16.73)min、(8.57±1.69)mL、(14.85±1.5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15、30 d的GCS分别为(9.62±1.09)、(11.57±1.23)、(13.71±1.57)分,分别高于对照组[(8.98±1.12)、(9.63±1.31)、(11.85±1.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NIHSS评分为(9.85±0.8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3.87±0.92)分],术后ADL评分为(66.71±4.7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1.23±4.9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超声辅助神经内镜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可获得满意的血肿清除率,能改善患者意识障碍程度,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和后血肿残余量,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超声引导 神经内镜 经侧裂 血肿清除术 手术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腰方肌阻滞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孟昭骞 张全意 +2 位作者 叶雨阳 金延武 赵鑫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53-157,共5页
腰方肌阻滞(QLB)是一种在超声引导下将局麻药注射在腰方肌或其周围筋膜间隙的筋膜间平面阻滞技术,因其操作简单安全、镇痛效果确切、并发症少而备受麻醉医生的关注。外侧弓状韧带上QLB是最新提出的腰方肌穿刺入路,具有效果更可靠、起效... 腰方肌阻滞(QLB)是一种在超声引导下将局麻药注射在腰方肌或其周围筋膜间隙的筋膜间平面阻滞技术,因其操作简单安全、镇痛效果确切、并发症少而备受麻醉医生的关注。外侧弓状韧带上QLB是最新提出的腰方肌穿刺入路,具有效果更可靠、起效更快、阻滞范围更广的特点。本文就腰方肌解剖及其与周围筋膜的毗邻关系、QLB的作用机制、不同QLB入路及优缺点、临床应用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腰方肌 筋膜间隙 不同腰方肌阻滞 神经阻滞
下载PDF
超声引导行喙突旁入路与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义凤 杨昌明 +3 位作者 王伶俐 袁振武 邵恳 周玉 《北京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749-751,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行锁骨下喙突入路与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前臂手术中的麻醉效应。方法 100例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前臂和手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锁骨下喙突入路组(A组,n=50)和腋入路组(B组,n=50),A组采用超声引导在锁骨下喙突旁定位臂...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行锁骨下喙突入路与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前臂手术中的麻醉效应。方法 100例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前臂和手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锁骨下喙突入路组(A组,n=50)和腋入路组(B组,n=50),A组采用超声引导在锁骨下喙突旁定位臂丛神经,B组在腋窝处定位臂丛神经,分别注入0.5%罗哌卡因30 ml。阻滞后每隔5 min评价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腋神经7支终末神经的感觉运动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30 min时A组腋神经感觉阻滞完善率明显高于B组(P<0.01),正中、尺、桡、肌皮、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在各时间段两组感觉阻滞完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后15 min,A组患者运动阻滞完善率明显高于B组(P<0.01),阻滞后30 min,两组患者运动阻滞完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锁骨下喙突入路法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高,阻滞效果确切,并发症少,优于常规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喙突旁 阻滞效应
下载PDF
小儿上肢骨折手术中七氟醚吸入联合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文杰 张大志 杨小宇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2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对小儿上肢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七氟醚吸入联合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小儿上肢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氯胺... 目的:探讨对小儿上肢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七氟醚吸入联合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小儿上肢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氯胺酮麻醉,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七氟醚吸入联合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生命体征平稳情况、麻醉诱导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结果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需行手术治疗的小儿上肢骨折患者实施七氟醚吸入联合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上肢骨折 七氟醚吸 超声 臂丛神经阻滞 应用方法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对下肢创伤术后加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赖艳芳 林晓婷 +2 位作者 曹慧娟 刘珊珊 程森 《骨科》 CAS 2023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supra⁃inguinal 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S⁃FICB)联合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对下肢创伤病人术后加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下肢创伤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组。观察组5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supra⁃inguinal 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S⁃FICB)联合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对下肢创伤病人术后加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下肢创伤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组。观察组5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S⁃FICB联合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对照组50例,采用L3/4硬膜外麻醉。记录两组麻醉前(T0)、麻醉后10 min(T1)、麻醉后30 min(T2)、60 min(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麻黄碱使用情况;记录两组麻醉效果、病人舒适满意度、术中恶心呕吐情况,以及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及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术前舒适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术中麻黄碱使用量低于对照组,术后48 h尿潴留、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对照组T1、T2时的SBP和DBP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T1、T2时的SBP显著低于观察组,T2时的DBP显著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创伤病人中,S⁃FICB联合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相比,其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并发症少、病人舒适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 坐骨神经阻滞 外侧 超声引导 下肢创伤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正中入路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评价
18
作者 吴春梅 徐健红 +2 位作者 毕婉婷 水华 郑晓玲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23期2855-2857,共3页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正中入路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分别给予硬膜外分娩镇痛和予以超声引导...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正中入路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分别给予硬膜外分娩镇痛和予以超声引导下正中入路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两组产妇疼痛程度、两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两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两组产妇满意度、两组产妇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第一产程较对照组明显更长,第二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8、8.653,P<0.05);研究组经阴分娩例数构成比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剖宫产分娩例数构成比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9、4.574,P<0.05);两组产妇宫口全开时观察比较结果显示以及分娩后观察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VAS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55、8.384,P<0.05);两组产妇分娩满意度观察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64,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正中入路硬膜外分娩镇痛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产妇第一以及第二产程时间,但是可以进一步降低产妇剖宫产率,减轻产妇分娩疼痛,且对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更有利于提高产妇分娩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正中 硬膜外分娩镇痛 产程 剖宫产率 疼痛 满意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涛 周颖 黎炎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8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12月阳江江华医院收治的120例上肢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开展解剖定位下肌间沟臂丛神...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12月阳江江华医院收治的120例上肢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开展解剖定位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穿刺操作时间、30 min内痛觉阻滞效应、运动阻滞程度,记录比较两组术后2 h、6 h、12 h、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后24 h内自控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比较两组术后24 h、48 h Ramsay镇静评分及患肢肌力、浅感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30 min内痛觉阻滞效应与运动阻滞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 h、6 h、12 h、24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24 h内自控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48 h Ramsay镇静评分及肌力异常、浅感觉异常患者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骨折手术效果显著,可缩短穿刺操作时间,增强阻滞效果,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肌间沟 罗哌卡因 臂丛神经阻滞 上肢骨折
下载PDF
超声引导行喙突旁入路与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庞博 孙雪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5期697-699,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行喙突旁入路与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对比两种方法的不同,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和参考。方法: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共收治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前臂和手部手术同时符合条件的患者60例,采用...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行喙突旁入路与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对比两种方法的不同,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和参考。方法: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共收治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前臂和手部手术同时符合条件的患者6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锁骨下喙突入路)及对照组(腋入路)。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神经阻滞均应用超声引导进行。将两组患者的麻醉操作、阻滞具体操作时间、不良反应以及麻醉成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阻滞具体操作时间[(836.7±217.9)s]显著比对照组[(621.3±204.7)s]时间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4.17±1.25)s]与对照组[(5.27±0.78)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麻醉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前臂和手部手术时,合理的应用超声引导行喙突旁入路神经阻滞是极为有效的。该方法与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相比较,操作更便捷,阻滞具体操作时间更长,不良反应较低,麻醉成功率有所提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积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喙突旁 臂丛神经阻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