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2篇文章
< 1 2 1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腹壁神经阻滞联合胆囊窝表面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镇痛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
作者 许剑 邓文广 刘涛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9期56-59,共4页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腹壁神经阻滞联合胆囊窝表面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腹壁神经阻滞联合胆囊窝表面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腹壁神经阻滞联合胆囊窝表面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切皮前(T_(1))、建立气腹3 min后(T_(2))及胆囊剥离时(T_(3)),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氧饱和度(SpO_(2))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及T_(3),观察组患者的SpO_(2)、MAP、HR与入室后(T_(0))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T_(1)、T_(2)、T_(3),对照组患者的SpO_(2)均低于T_(0),MAP、HR均高于T_(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0 h、2 h、6 h、12 h及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按压次数、PCIA用药量和住院费用均更少,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超声引导下腹壁神经阻滞联合胆囊窝表面麻醉运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不仅可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缓解其术后疼痛,还可缩短其术后恢复时间,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腹壁神经阻滞 胆囊窝表面麻醉 腔镜胆囊切除术 镇痛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直肌神经阻滞对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机体应激的影响
2
作者 朱鹏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4期19-23,共5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腹直肌神经阻滞对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机体应激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的120例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腹直肌神经阻滞对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机体应激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的120例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进行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超声引导下腹直肌神经阻滞。比较两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胃肠激素[胃泌素(GAS)、抑胃肽](GIP)及胃动素(MTL)]及机体应激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白介素-6(IL-6)及前列腺素E_(2)(PGE_(2))]。结果: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的VAS评分、胃肠激素及机体应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观察组的VAS评分及机体应激指标显著均低于对照组,胃肠激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直肌神经阻滞可更为有效地控制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机体应激的波动,因此在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腹直肌神经阻滞 妇科 单孔腹腔镜手术 胃肠功能 机体应激
下载PDF
规范化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穿刺要素的教学效果
3
作者 何亮亮 赵文星 +5 位作者 窦智 王宏岩 刘京杰 高亚南 贾晓丽 杨立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0期47-49,共3页
目的 探讨规范化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穿刺要素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60名进修医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名。试验组采用规范化超声引导穿刺要素教学,对照... 目的 探讨规范化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穿刺要素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60名进修医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名。试验组采用规范化超声引导穿刺要素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教学。通过理论考试,模拟操作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理论考试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穿刺针显影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规范化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穿刺要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区域麻醉
下载PDF
术中肋间神经阻滞与术前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对胸腔镜肺部手术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白冰 唐帅 +1 位作者 张越伦 申乐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581-585,共5页
目的 比较术中肋间神经阻滞(ICNB)和术前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US-PVB)对胸腔镜肺部手术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全麻下胸腔镜肺手术的病人240例,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术中ICNB组(202例)和术前US-PVB组... 目的 比较术中肋间神经阻滞(ICNB)和术前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US-PVB)对胸腔镜肺部手术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全麻下胸腔镜肺手术的病人240例,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术中ICNB组(202例)和术前US-PVB组(38例)。比较两组术后总体并发症、术后肺部并发症、术后心脏并发症、术后脑部并发症、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术中芬太尼用量、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补救镇痛、术后口服吗啡当量(OME)、围术期OME、术后带引流管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采用单变量与多变量回归分析不同镇痛方法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ICNB组与US-PVB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上意义(P>0.05)。单变量分析显示,ICNB组(16.3%)与US-PVB组(13.2%)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42,95%CI 0.239~1.786;P=0.404)。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也未发现两组间的差异(OR=0.843,95%CI 0.299~2.377;P=0.746)。次要结局指标方面,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两组术后肺部并发症、术后心脏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术中芬太尼用量、术后OME、围手术期OME、术后带引流管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未发现术中ICNB与术前US-PVB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 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5
作者 陈曲敏 蔡东妙 高海鹰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全麻组和全麻+(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VB)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因...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全麻组和全麻+(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VB)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因子表达水平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各时刻全麻+TPVB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脂质氢过氧化物(LHP)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全麻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表达水平均高于全麻组(P<0.05),全麻+TPVB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全麻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可降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旁神经阻滞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超声引导 肺癌根治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在跟骨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刘胜 宋玉娟 +1 位作者 张争辉 王守福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期121-126,共6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在跟骨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椎管内麻醉)及观察组(超声引导下股神经、...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在跟骨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椎管内麻醉)及观察组(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各40例,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对比两组麻醉前(T_(0))、麻醉后5 min(T_(1))、麻醉后10 min(T_(2))、麻醉后15 min(T_(3))、麻醉后30min(T_(4))时刻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对比两组应激反应指标[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Ⅰ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0)、T_(1)时刻HR、MAP、SpO_(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_(2)、T_(3)、T_(4)时刻HR、MAP均高于T_(0)时刻,SpO_(2)均低于T_(0)时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2)、T_(3)、T_(4)时刻HR、MAP、SpO_(2)较T_(0)时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2)、T_(3)、T_(4)时刻HR、MAP均低于对照组,SpO_(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E、Cor水平相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两组E、Cor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TT、PT、APTT水平相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两组TT、PT、APTT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跟骨骨折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显著,减轻应激反应,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 跟骨骨折 手术麻醉 血流动力学 凝血功能
下载PDF
麻醉科规范化培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教学效果分析
7
作者 辛兢 宋飞 赵建斌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7期140-144,共5页
目的讨论麻醉科规范化培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麻醉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40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以分层抽样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名。对照组规范化培训超声引导... 目的讨论麻醉科规范化培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麻醉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40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以分层抽样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名。对照组规范化培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教学采取常规教学模式,研究组规范化培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教学采取常规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法。观察理论知识考核情况、技术操作考核情况、教学模式评价度。结果研究组理论基础知识[(47.58±3.22)分]、论述及病例分析[(47.68±3.50)分]、总分[(94.68±4.28)分]均高于对照组[(45.25±3.77)、(40.25±4.28)、(85.34±5.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技术操作考核成绩[(95.67±4.81)分]高于对照组的技术操作考核成绩[(80.65±5.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效果优良性为95%,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记忆解剖内容[(17.25±1.25)分]、便于随时随地了解知识点[(17.92±1.22)分]、激发学习兴趣度[(18.25±1.32)分]、临床操作技术水平自评[(16.82±1.85)分]、临床麻醉效果满意度自评[(18.35±1.11)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2.81±2.35)分、(10.75±2.22)分、(13.68±2.61)分、(13.28±2.58)分、(16.82±1.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教学中实施微课教学法,利于提高理论知识及技术操作考核结果,且该教学模式已得到麻醉科住院医师的认可及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科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教学 微课 常规教学模式
下载PDF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效果分析
8
作者 楼洁 李丹升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7期1374-137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7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考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定位法臂丛神经阻滞麻...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7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考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定位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予以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麻醉用药剂量、阻滞起效时间、麻醉完成时间及镇痛维持时间,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1 d的认知功能水平。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用药剂量小于对照组,阻滞起效时间、麻醉完成时间均更短,而镇痛维持时间则更长(P<0.05);两组术后1 d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ES)及蒙特利尔认识评估量表(MoCA)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能够改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麻醉效果,减少麻醉用药剂量,缩短阻滞起效及麻醉完成时间,并可延长镇痛维持时间,减轻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麻醉效果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腘窝坐骨神经联合收肌管阻滞用于膝关节置换手术镇痛的效果评价
9
作者 张杰 钱彦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5期2180-2184,共5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腘窝坐骨神经联合收肌管阻滞用于膝关节置换手术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在湖州市南浔区人民医院择期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手术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患者全...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腘窝坐骨神经联合收肌管阻滞用于膝关节置换手术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在湖州市南浔区人民医院择期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手术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患者全麻前超声引导下行腘窝坐骨神经阻滞,B组患者全麻前超声引导下行腘窝坐骨神经联合收肌管阻滞;两组患者均行术后静脉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维持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维持时间、麻醉诱导前、手术切皮时和手术结束时的血流动力学;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 h、8 h、24 h和36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术后36 h内的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和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结果B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为(11.88±0.27)min,明显短于A组的(14.1±10.22)min,感觉阻滞维持时间为(747.00±23.08)min,明显长于A组的(571.90±17.98)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在手术切皮时、手术结束时的心率分别为(69.38±5.2)次/min、(66.79±4.73)次/min,明显低于A组的(72.97±5.2)次/min、(69.40±5.06)次/min,而平均动脉压分别为(92.91±8.08)mm Hg、(94.67±8.69)mm Hg,明显高于A组的(89.29±7.58)mmHg、(86.70±7.28)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 h、24 h、36 h,B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4.12±0.06)分、(3.42±0.12)分、(2.44±0.10)分,明显低于A组的(4.87±0.15)分、(4.61±0.09)分、(3.47±0.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 h内,B组患者的静脉自控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为(306.8±0.90)min,明显长于A组的(177.3±1.4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36 h,B组患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分别为(1.35±0.04)次、(2.55±0.09)次,明显少于A组的(1.66±0.05)次、(3.48±0.09)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腘窝坐骨神经联合收肌管阻滞能提升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麻醉效率,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确保围手术期镇痛效果,使术后自控镇痛应用频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膝关节置换手术 腘窝坐骨神经 收肌管阻滞 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应用于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中的效果
10
作者 姚娟 唐在荣 《系统医学》 2024年第9期38-40,44,共4页
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全麻同时联合超声辅助腰骶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高邮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全麻)和观察组(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 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全麻同时联合超声辅助腰骶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高邮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全麻)和观察组(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命体征、术后疼痛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中观察组平均动脉压(98.65±7.41)mmHg、心率(75.32±5.49)次/min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65、3.276,P均<0.05)。术后3、6、12、24 h观察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1,P>0.05)。结论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采用超声引导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稳定,可减轻术后疼痛,麻醉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腰骶丛 神经阻滞 全麻 高龄 髋部骨折
下载PDF
利多卡因联合罗哌卡因行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麻醉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陈贤 黎必万 +2 位作者 徐琰萍 李静 王开烈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8期163-166,共4页
目的分析利多卡因联合罗哌卡因行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麻醉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6月—2024年5月于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抽签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 目的分析利多卡因联合罗哌卡因行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麻醉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6月—2024年5月于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抽签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分别采用罗哌卡因、利多卡因联合罗哌卡因行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麻醉。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感觉神经、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维持时间,采用国际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isual Pain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同时比较不同麻醉用药下组间止血带反应发生率及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T0、T1、T2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指标(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间段组间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3时间段MAP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维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6 h、24 h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止血带使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带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血管活血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罗哌卡因行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麻醉能更好地维持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性,麻醉起效时间短,术后镇痛效果好,且有助于降低止血带反应发生率及血管活血药物使用率,综合麻醉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 下肢神经阻滞麻醉 膝关节镜手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复元活血汤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哈思远 张巍 《河南中医》 2024年第3期402-406,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复元活血汤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就诊于武汉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复元活血汤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就诊于武汉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照组于术后即刻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镇痛,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复原活血汤。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静息及被动屈曲20°、50°、70°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患膝关节周缘肿胀差值、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结果:静息0°状态下,术后第3天试验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第5天、第7天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被动屈曲20°、45°、70°状态下,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试验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同一测量点,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试验组患肢肿胀差值大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试验组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试验组膝关节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复元活血汤运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可降低术后各时间段的静息及主动屈伸时的疼痛程度,缓解患肢肿胀程度,从而增加患膝活动范围,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骨关节炎 复原活血汤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神经阻滞在小儿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王亚琴 陈培章 +3 位作者 张凯 石翊飒 罗炜 黄生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3-228,共6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神经(pericapsular nerve group,PENG)阻滞与骶管阻滞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手术患儿中的镇痛效果,初步探讨超声引导下PENG阻滞用于小儿髋关节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神经(pericapsular nerve group,PENG)阻滞与骶管阻滞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手术患儿中的镇痛效果,初步探讨超声引导下PENG阻滞用于小儿髋关节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单侧DDH开放复位手术的患儿40例,年龄1~5岁,体重10~21 kg,ASA分级Ⅰ~Ⅱ级,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骶管阻滞组(C组)和髋关节囊周神经阻滞组(P组),每组各20例。患儿均于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2组均采用0.2%罗哌卡因1 mL/kg。记录术中舒芬太尼和七氟醚的总用量,术后1 h、2 h、4 h、8 h、12 h、18 h、24 h、36 h、48 h的疼痛行为评分(face legs activity cry consolability,FLACC),术后48 h内首次补救镇痛时间和补救镇痛总量(布洛芬混悬液),术后住院时间、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家长满意度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P组术后首次补救镇痛时间明显延长[4(4,8)h比12(8,40.5)h],补救镇痛布洛芬总量明显减少[(227.0±142.2)mg比(142.0±114.4)mg],家长满意度评分更高[(3.0±0.7)分比(3.4±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舒芬太尼消耗量[(9.1±3.4)μg比(8.8±2.6)μg]、七氟醚消耗量[(29.0±4.8)mL比(28.8±5.6)mL]、术后住院时间[(7.2±1.2)d比(6.9±0.9)d]、术后各时点FLACC评分及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骶管阻滞相比,超声引导下PENG阻滞可明显延长DDH患儿术后48 h内的首次补救镇痛时间,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用量,家长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髋关节囊周神经阻滞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外科手术 儿童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
14
作者 叶棋 顾磊 +2 位作者 叶志坚 刘俊涛 方韬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THA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2组均采取超...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THA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2组均采取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观察组增加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比较2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的疼痛评分以及镇静评分情况,比较2组患者后续用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用药后30 min的检测指标、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的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后续追加用药量以及镇痛泵的追加使用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低于对照组(20%)(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检测指标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老年THA患者,可以较好地进行术后镇痛,减少追加用药,改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且对患者术中的不良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神经传导阻滞 右美托咪啶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与连续腰丛神经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比较
15
作者 陈翔 李洋 +1 位作者 汪燕 李磊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4期2405-2407,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CFICB)与连续腰丛神经阻滞(CLPB)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11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CFICB组(n=59,实施超声引导下CFICB)、C...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CFICB)与连续腰丛神经阻滞(CLPB)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11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CFICB组(n=59,实施超声引导下CFICB)、CLPB组(n=59,实施超声引导下CLPB)。采用数字评价量表(NRS)对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和活动状态下疼痛度进行评定,并检测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Cor)应激指标水平。评定两组术后24h、48h肌力状况,记录术后48h自控镇痛泵(PCA)次数。结果:不同时间点两组静息和活动状态下NRS评分及血清MDA、IL-6、Cor水平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组间和时间的静息和活动状态下NRS评分及IL-6、Cor水平均无交互作用(P>0.05),组间和时间的血清MDA有交互作用(P<0.05),其中CLPB组术后12h、24h、48h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CFICB组(P<0.05);两组术后24h、48h肌力评分未见显著差异(P>0.05);CLPB组术后48h PCA次数明显较CFICB组少(P<0.05)。结论:与超声引导下CFICB相比,采用超声引导下CLPB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更佳,同时可减轻术后应激状况,减少PCA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 连续腰丛神经阻滞 髋部骨折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联合股神经阻滞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睡眠质量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3期422-426,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联合股神经阻滞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睡眠质量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9年2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12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阻滞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联合股神经阻滞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睡眠质量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9年2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12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阻滞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股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髂筋膜阻滞麻醉。评估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阻滞时间、睡眠质量及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丙泊酚使用量、瑞芬太尼使用量、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2时的收缩压低于对照组,而舒张压、心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完善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运动阻滞完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评分存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P<0.05);单独效应分析显示,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2、3 d的睡眠质量评分及认知功能评分均降低(P<0.05);且术后1、2、3 d,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联合股神经阻滞可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睡眠质量及术后认知功能,提高麻醉效果,平衡血流动力学及降低阻滞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髂筋膜阻滞 神经阻滞 髋部骨折 睡眠质量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患儿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伟涛 涂友兵 +1 位作者 易祖港 马星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4-428,共5页
肋锁间隙(CCS)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方式。臂丛内侧束、外侧束、后束在CCS集中于腋动脉外侧,位置关系固定,使用较少的局麻药即可达到良好的阻滞效果。近年来,CCS臂丛神经阻滞逐渐应用于患儿区域麻醉。患儿CCS臂丛神经... 肋锁间隙(CCS)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方式。臂丛内侧束、外侧束、后束在CCS集中于腋动脉外侧,位置关系固定,使用较少的局麻药即可达到良好的阻滞效果。近年来,CCS臂丛神经阻滞逐渐应用于患儿区域麻醉。患儿CCS臂丛神经解剖位置表浅,易于超声定位,但血管、神经、胸膜等结构距离较近,超声引导增加了患儿CCS臂丛神经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就CCS臂丛神经阻滞的解剖基础及超声定位、阻滞方法及药物用量、患儿临床应用和相关并发症进行综述,以期为患儿CCS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锁间隙 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区域麻醉 儿童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老年失眠症的效果
18
作者 顾宇 岳馨 +3 位作者 韩翃 吴贤 罗文 徐涛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4-597,共4页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老年失眠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需进行SGB治疗的100例老年失眠症患者,采用投掷子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行SGB治疗)与对照组(采用传统盲探穿刺行SGB治...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老年失眠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需进行SGB治疗的100例老年失眠症患者,采用投掷子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行SGB治疗)与对照组(采用传统盲探穿刺行SGB治疗)各50例。对所有患者随访30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睡眠质量、神经递质水平、治疗后出现穿刺点疼痛、穿刺针误入血管、气胸、臂丛神经阻滞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0 d,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0 d,两组乙酰胆碱、5-羟色胺、γ-氨基丁酸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穿刺点疼痛、穿刺针误入血管、气胸、臂丛神经阻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行SGB治疗老年失眠症可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神经递质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超声引导 星状神经阻滞 睡眠质量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联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朝俊 俞灵 +5 位作者 王恒杰 任红 史曼曼 郑洪 马毓华 徐天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3期152-156,共5页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联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rectus sheath block,RSB)、TAPB以及局部浸润麻醉3种不同麻醉方式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的效果,探讨并推广腹膜透析置管术理想的麻醉方...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联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rectus sheath block,RSB)、TAPB以及局部浸润麻醉3种不同麻醉方式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的效果,探讨并推广腹膜透析置管术理想的麻醉方式。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21年6月期间46例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APB联合RSB组(A组)、单纯TAPB组(B组)和局部浸润麻醉组(C组)3组,分析比较3组患者手术过程中不同时间点[麻醉实施时(T0)、切皮时(T1)、分离腹直肌时(T2)、建立皮下隧道时(T3)、缝皮时(T4)]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手术时间、麻醉药追加例数、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A组、B组手术全程(包括T0、T1、T2、T3、T4)MAP、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不同时间点的MAP、心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组相比,B组和C组术中麻醉药追加例数明显增多(均P<0.05);与A组相比,B组在T2时的VAS评分更高(P<0.05),而C组在T1、T2、T3、T4时的VAS评分更高(P<0.05);A组手术时间最短,与B组、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较B组、C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腹膜透析置管手术中,超声引导下TAPB联合RSB与单纯TAPB及局部浸润麻醉相比,麻醉方式安全,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舒适度好,术后并发症少,是相对理想的麻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腹横肌平面联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 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 局部浸润麻醉 腹膜透析置管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的周围神经阻滞技术在麻醉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
作者 任玥 王巧玲 孙慧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6期35-39,共5页
目的 将超声引导技术应用于麻醉解剖学课程,探讨传统盲探异感与超声实时图像引导相结合的神经阻滞教学模式。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沈阳医学院2014-2015级五年制麻醉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2014级1~3班90名麻醉学本科学生设... 目的 将超声引导技术应用于麻醉解剖学课程,探讨传统盲探异感与超声实时图像引导相结合的神经阻滞教学模式。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沈阳医学院2014-2015级五年制麻醉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2014级1~3班90名麻醉学本科学生设为对照组,2015级1~3班90名麻醉学本科学生设为试验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教学方式,试验组在教学期间引入超声引导下的周围神经阻滞技术。授课结束后,通过考核2组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与综合运用能力,记录考试分数,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以了解2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结果 试验组基础理论知识得分为(42.6±3.8)分、综合运用能力得分为(44.2±5.4)分、总分为(86.8±9.2)分;对照组基础理论知识得分为(38.7±3.5)分、综合运用能力得分为(40.1±2.6)分、总分为(78.8±6.1)分。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基础理论知识得分、综合运用能力得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问卷调查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行麻醉解剖学传统盲探异感与超声实时图像引导相结合的神经阻滞教学模式,可为麻醉学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崭新的学习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麻醉学 麻醉解剖学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