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3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用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闫振弘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6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PVB)用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的效果。方法择期行PCNL的80例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年龄18~65岁,ASAⅠ~Ⅱ级,体质量59~8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和PVB组,每组40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PVB)用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的效果。方法择期行PCNL的80例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年龄18~65岁,ASAⅠ~Ⅱ级,体质量59~8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和PVB组,每组40例。记录麻醉前(T_(0))、麻醉后10 min(T_(1))、碎石开始后10 min(T_(2))、手术结束时(T_(3))2组患者的HR、MAP。统计麻醉阻滞起效和麻醉阻滞维持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VB组患者T_(1)、T_(2)、T_(3)时的HR、MAP与T_(0)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患者T_(1)、T_(2)、T_(3)时的HR、MAP水平与T_(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B组麻醉阻滞维持时间长于CSEA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CSE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SE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PVB用于PCNL的麻醉有利于维持患者术中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 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 麻醉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用于临床开胸手术麻醉中的价值分析
2
作者 郭斌 周麟 +1 位作者 王梦如 朱娟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1期62-65,共4页
观察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用于临床开胸手术麻醉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开胸手术患者90例(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随机分为全麻复合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的观察组(45例)与全身麻醉的对照组(45例),观察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 观察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用于临床开胸手术麻醉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开胸手术患者90例(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随机分为全麻复合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的观察组(45例)与全身麻醉的对照组(45例),观察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镇痛药使用情况、麻醉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切皮后5min平均动脉压、HR低,术后2、6、12hVAS评分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镇痛药用量少,麻醉满意度高,P<0.05。结论 临床开胸手术麻醉中应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能减轻术后疼痛,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及镇痛药用量,且提高患者麻醉满意度,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 开胸手术 麻醉效果
下载PDF
分析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开胸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张艳琴 汪世高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12期68-69,共2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开胸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进行开胸手术的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例。观察组采取全麻复合椎旁神经阻滞方式,对照组...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开胸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进行开胸手术的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例。观察组采取全麻复合椎旁神经阻滞方式,对照组只采取全身麻醉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芬太尼用量、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以及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芬太尼的使用量以及术后镇痛泵的按压次数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镇痛满意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镇痛满意率的52.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在开胸手术中镇痛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手术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麻醉 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在肺癌患者手术治疗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裴路 胡美忠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9期2322-2324,共3页
肺癌作为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开胸手术是目前医院治疗肺癌的有效方法。但由于开胸肺癌根治术对患者创伤较大,患者应激反应较强,术后疼痛较多,容易造成术后无法咳嗽或出现咳嗽困难等[1]。故而对于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麻醉管理难度较... 肺癌作为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开胸手术是目前医院治疗肺癌的有效方法。但由于开胸肺癌根治术对患者创伤较大,患者应激反应较强,术后疼痛较多,容易造成术后无法咳嗽或出现咳嗽困难等[1]。故而对于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麻醉管理难度较大。因此,对于行开胸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如何保证围手术期的麻醉效果,减少患者对手术的应激反应,同时维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手术过程中患者生理功能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患者 血流动力学 手术治疗 麻醉效果 神经阻滞麻醉 超声引导 开胸手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桂珍 黄鸿敏 李月香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4期100-103,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7月清流县总医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麻醉组和联合麻醉组,各60例。常规麻醉组接...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7月清流县总医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麻醉组和联合麻醉组,各60例。常规麻醉组接受全身麻醉,联合麻醉组接受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术后2 h、4 h、8 h及12 h疼痛程度,术前、术后3 d认知功能,麻醉药物用药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麻醉组患者术后2 h、4 h、8 h、12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常规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麻醉组术后3 d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常规麻醉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常规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麻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麻醉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术后疼痛程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对患者认知程度的影响较小,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乳腺癌根治术 效果
下载PDF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中的镇痛效果
6
作者 徐志成 郑敏 +1 位作者 吴年生 汪东学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239-244,共6页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的镇痛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胸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镇痛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镇痛方案,观察组实施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超声引...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的镇痛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胸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镇痛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镇痛方案,观察组实施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方案。比较2组手术基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补液量),观察麻醉前、切片前、切皮后10 min和术毕时2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变化情况,比较2组术后镇痛效果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苏醒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统计2组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补液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切片前、切皮后10 min及术毕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8 h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胸腔镜手术患者实施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具有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能加快患者术后恢复,且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麻醉 胸科腔镜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及对疼痛、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7
作者 陈鹏 周密 张敏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3期52-56,共5页
目的:分析在乳腺癌根治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开展研究,根据不同麻醉方案,将2021年6月—2023年7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兴山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70例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将实施... 目的:分析在乳腺癌根治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开展研究,根据不同麻醉方案,将2021年6月—2023年7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兴山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70例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将实施全身麻醉加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的35例纳入研究组,仅实施全身麻醉的35例纳入参照组。对比两组围手术期入室时(T_(0))、麻醉时(T_(1))、插管时(T_(2))、切皮时(T_(3))、腋窝清扫时(T_(4))、拔管时(T_(5))、出室时(T_(6))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和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结果:在T_(3)、T_(4)时,研究组的脑电双频指数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_(1)、T_(2)、T_(3)、T_(4)、T_(5)、T_(6)时,研究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T_(0)后各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高于T_(0)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6、8、12 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增强麻醉效果,且减少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的波动,还可维持长期术后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癌根治术 超声 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
下载PDF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联合术后多维度协同管理在老年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8
作者 李凯 林松斌 +3 位作者 黄海珍 朱冠楠 张博卿 郭英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642-164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联合术后多维度协同管理在老年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2021年1月~2023年3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70例分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试验组...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联合术后多维度协同管理在老年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2021年1月~2023年3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70例分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试验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同时两组在术后均给予多维度的协同管理,比较两组苏醒质量、血流动力学、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开始30 min与对照组相比收缩压较低、舒张压较低、心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值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苏醒时间较短、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1 h、术后12 h、术后24 h相比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联合术后多维度协同管理在老年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苏醒质量较高,血流动力学指标较为稳定,疼痛程度较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多维度协同管理 老年肺癌根治术
下载PDF
术中肋间神经阻滞与术前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对胸腔镜肺部手术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9
作者 白冰 唐帅 +1 位作者 张越伦 申乐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581-585,共5页
目的 比较术中肋间神经阻滞(ICNB)和术前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US-PVB)对胸腔镜肺部手术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全麻下胸腔镜肺手术的病人240例,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术中ICNB组(202例)和术前US-PVB组... 目的 比较术中肋间神经阻滞(ICNB)和术前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US-PVB)对胸腔镜肺部手术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全麻下胸腔镜肺手术的病人240例,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术中ICNB组(202例)和术前US-PVB组(38例)。比较两组术后总体并发症、术后肺部并发症、术后心脏并发症、术后脑部并发症、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术中芬太尼用量、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补救镇痛、术后口服吗啡当量(OME)、围术期OME、术后带引流管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采用单变量与多变量回归分析不同镇痛方法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ICNB组与US-PVB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上意义(P>0.05)。单变量分析显示,ICNB组(16.3%)与US-PVB组(13.2%)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42,95%CI 0.239~1.786;P=0.404)。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也未发现两组间的差异(OR=0.843,95%CI 0.299~2.377;P=0.746)。次要结局指标方面,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两组术后肺部并发症、术后心脏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术中芬太尼用量、术后OME、围手术期OME、术后带引流管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未发现术中ICNB与术前US-PVB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 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10
作者 陈曲敏 蔡东妙 高海鹰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全麻组和全麻+(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VB)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因...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全麻组和全麻+(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VB)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因子表达水平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各时刻全麻+TPVB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脂质氢过氧化物(LHP)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全麻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表达水平均高于全麻组(P<0.05),全麻+TPVB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全麻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可降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超声引导 肺癌根治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单次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和镇痛效果分析
11
作者 高志方 李岩 王景华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8期58-61,共4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单次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于聊城市中医医院行腹腔镜手术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单次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于聊城市中医医院行腹腔镜手术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单次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12 h,研究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30 min、术毕时,研究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9%,低于对照组的15.22%,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单次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能够获得良好的麻醉镇痛效用,维持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单次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血流动力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罗书涵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7期65-67,71,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PVB)联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108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54)、观察组(n=54)。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PVB)联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108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54)、观察组(n=54)。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下PVB。比较两组不同时间[入室时(T0)、插管时(T1)、切皮时(T2)、拔管时(T3)]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氧饱和度(SpO2)、每搏变异度(SVV)、平均动脉压(MAP)]水平,镇静程度(Ramsay镇静)评分,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以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1~T3时,两组Sp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观察组SV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MA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12、24 h,两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两组Cor、NE水平均高于麻醉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VB联合全身麻醉应用于LC患者可有效减轻手术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全身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血流动力学 镇静程度 应激反应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肺癌手术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3
作者 章华夏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2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TPVB)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肺癌手术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6月于泸州市中医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96例老年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TPVB)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肺癌手术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6月于泸州市中医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96例老年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考组与复合组各48例。参考组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组采用超声引导下TPVB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拔管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应答时间以及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和疼痛程度、认知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复合组拔管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应答时间短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3,参考组心率(HR)与平均动脉压(MAP)均高于T0,且复合组的HR与MAP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复合组术后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参考组;术后6、24h,复合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PVB复合全身麻醉效果显著,可减轻老年肺癌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还能降低手术对认知功能造成的影响,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神经阻滞 超声 全身麻醉 血流动力学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对电视辅助胸腔镜术后镇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吴开华 黎天才 +4 位作者 温裕芳 刘小勤 张荣 谭军源 陈丽青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6期13-16,共4页
观察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对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1月于英德市人民医院行胸腔镜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术后行超声引导... 观察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对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1月于英德市人民医院行胸腔镜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术后行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对照组术后采用自控镇痛泵,观察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显示,T_(1)、T_(2)、T_(3)、T_(4)时间段,试验组P_(ET)CO_(2)、HR、SBP、DBP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与T_(0)时间段相比差异小(P<0.05);试验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不同时间段镇痛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对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的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可维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镇痛按压次数,降低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药物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电视辅助 胸腔镜手术 术后镇痛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开胸手术中的效果研究
15
作者 张欣 彭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44-0047,共4页
探讨为接受开胸手术的病人实施麻醉干预期间,基于超声引导,落实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所得价值。方法 纳入样本均满足开胸手术治疗的要求。获取病例重量为76份。在时间方面,最初为2022.09,截止2023.09。为明确此种麻醉形式的应... 探讨为接受开胸手术的病人实施麻醉干预期间,基于超声引导,落实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所得价值。方法 纳入样本均满足开胸手术治疗的要求。获取病例重量为76份。在时间方面,最初为2022.09,截止2023.09。为明确此种麻醉形式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划分小组,依据抽签分组的手段。第一组的麻醉方案为全身麻醉。第二组选择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形式。每一组的样本容量均为38例,分别以参照组、试验组命名。统计每组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评析总体麻醉质量。结果 经由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干预的一组的结果表现更为优异,如术后氧化应激反应数值波动小,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低于另一组等,P<0.05。结论 开胸手术过程中,以超声引导为前提,执行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方案,具有显著的优异性。此种麻醉形式的安全性高,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手术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下载PDF
全麻结合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
16
作者 张立媛 孙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78-181,共4页
分析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应用全麻结合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自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中抽取60例进行观察,均于2023年4月—2024年4月期间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入院后按照区间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n=30,全身麻醉)... 分析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应用全麻结合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自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中抽取60例进行观察,均于2023年4月—2024年4月期间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入院后按照区间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n=30,全身麻醉)及实验组(n=30,全麻结合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麻醉效果、应激状态、苏醒质量、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麻醉效果方面,对组间术后、术后24h及48hVAS评分进行比较,实验组均明显降低,P<0.05;在应激状态方面,术前组间血糖、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水平基本一致,P>0.05,术后实验组均降低,应激反应较轻,P<0.05;在苏醒质量方面,组间进行比较,实验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自主恢复时间均较低,且苏醒期躁动评分较低,P<0.05;在血流动力学方面,术前组间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水平基本一致,P>0.05,术后实验组上述指标水平均较低,P<0.05;在应激反应发生情况方面,对照组发生率为33.33%,实验组(10.00%)明显降低,P<0.05。结论 通过将全麻结合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开胸食管癌根治术中可获得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减轻手术及术后恢复带来的疼痛,不易引起机体应激反应,且苏醒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血流动力学稳定,建议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 开胸食管癌根治术 麻醉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开胸手术患者中应用研究
17
作者 李竞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57-0060,共4页
探究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开胸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我院收治开胸手术患者(2023年4月-2024年2月),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结果 与对照组比,术后观察... 探究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开胸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我院收治开胸手术患者(2023年4月-2024年2月),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结果 与对照组比,术后观察组各时段(2、6、12、24h)心率、MAP、VAS评分均较优(P<0.05);且24h后各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均较低(P<0.05);不良反应较低(P<0.05)。结论 在患者开胸手术中,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运用效果显著。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行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开胸手术
下载PDF
喉罩复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镇痛效果及苏醒时间影响研究
18
作者 赵艳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92-195,共4页
探究将喉罩复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方式应用在乳腺癌根治术中,观察患者术中的镇痛效果和苏醒时间。方法 研究时间段选择在2023年4月至2024年5月,纳入对象为本院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70例,按照Excel对患者随机排序1~70号,单数序... 探究将喉罩复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方式应用在乳腺癌根治术中,观察患者术中的镇痛效果和苏醒时间。方法 研究时间段选择在2023年4月至2024年5月,纳入对象为本院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70例,按照Excel对患者随机排序1~70号,单数序列开展常规麻醉(35例,对照组),双数序列开展喉罩复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35例,观察组)。针对两组手术期间血流动力、镇痛效果、苏醒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指标、疼痛程度、苏醒时间、丙泊酚使用量等临床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术中麻醉时开展喉罩复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可以提升对该部分患者镇痛效果,缩短苏醒时间,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复合超声引导下胸神经阻滞麻醉 乳腺癌根治术 镇痛 苏醒时间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神经阻滞与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19
作者 王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82-084,共3页
探究在乳腺癌根治术中分别应用超声引导下胸神经阻滞以及胸椎旁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55例,把他们分:B组(n=27,胸椎旁神经阻滞)以及A组(n=28,超声引导下胸神经阻滞),比较... 探究在乳腺癌根治术中分别应用超声引导下胸神经阻滞以及胸椎旁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55例,把他们分:B组(n=27,胸椎旁神经阻滞)以及A组(n=28,超声引导下胸神经阻滞),比较效果。结果 A组术后各时间的疼痛评分比B组还低(P<0.05),术后24h的地佐辛使用量也更少于B组(P<0.05),镇痛的持续时间也比B组更长(P<0.05)。结论 相比于胸椎旁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的胸神经阻滞的效果更好,更有利于延长镇痛持续时间,降低24h地佐辛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 乳腺癌根治术 镇痛效果
下载PDF
床旁超声引导下连续隐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定向力、股四头肌肌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同红伟 陈小春 王燕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114-1118,共5页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引导下连续隐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定向力、股四头肌肌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1月至2023年11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102例老年患者,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观...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引导下连续隐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定向力、股四头肌肌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1月至2023年11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102例老年患者,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1例。所有患者术中均采取0.3μg/kg舒芬太尼,0.03 mg/kg咪达唑仑,0.3 mg/kg依托咪酯与0.2 mg/kg顺式阿曲库铵进行全身麻醉,对照组术后进行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观察组术后进行超声引导下连续隐神经阻滞,麻醉药物均为20 mL 0.2%罗哌卡因,持续阻滞48 h。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4、8、12、24、48 h静息与活动时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术后3、5及7 d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其定向力,比较其术后4、6、8、12、24、48 h股四头肌肌力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7 d血清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下床时间及远期膝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4、8、12、24、48 h活动时NRS评分与静息时N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5、7 d的BBS评分分别为(37.96±5.21)、(43.06±5.13)、(49.27±3.34)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1.91±6.32)、(38.57±4.15)、(41.36±4.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h,两组患者股四头肌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8、12、24、48 h股四头肌肌力分别为(1.95±0.13)、(2.42±0.15)、(2.75±0.41)、(3.11±0.33)、(3.93±0.42)分,均高于对照组[(1.56±0.20)、(2.01±0.13)、(2.14±0.23)、(2.76±0.42)、(3.11±0.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均较术后1 d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7 d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为(1.41±0.34)d,明显短于对照组[(2.12±0.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的HSS评分分别为(76.11±7.24)、(87.67±12.36)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1.11±6.23)、(82.37±11.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床旁超声引导下连续隐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轻患者应激反应,但与连续股神经阻滞比较可进一步改善患者定向力及股四头肌肌力,缩短术后卧床时间,辅助改善患者术后远期膝关节功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连续隐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膝关节置换术 定向力 股四头肌肌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