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治疗胸腔镜手术后患者中重度疼痛的安全性分析
1
作者 袁文涛 张海波 +1 位作者 张小林 胡小冬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后中重度疼痛患者实施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胸腔镜术后中重度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入院号机械抽样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36...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后中重度疼痛患者实施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胸腔镜术后中重度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入院号机械抽样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36例)。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TPVB治疗。比较两组的疼痛评分、术后生命体征、舒芬太尼用量和麻醉苏醒期停留时间、疼痛和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8、24、48 h的静息状态、活动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h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 h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舒芬太尼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麻醉苏醒室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 h的白细胞介素、前列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腔镜手术后中重度疼痛患者实施TPVB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术后急性疼痛,且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平稳度过疼痛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 胸腔镜手术 中重度疼痛 疼痛程度
下载PDF
肺叶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结合气管插管全麻的效果探究
2
作者 安建英 范正业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4期611-613,共3页
目的:探究肺叶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TPVB)结合气管插管全麻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7月-2021年12月来本院行肺叶切除术的96例患者随机划分为全麻组(n=48)和复合组(n=48)。全麻组术中实施气管插管全麻,复合组实施TPVB结合气管... 目的:探究肺叶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TPVB)结合气管插管全麻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7月-2021年12月来本院行肺叶切除术的96例患者随机划分为全麻组(n=48)和复合组(n=48)。全麻组术中实施气管插管全麻,复合组实施TPVB结合气管插管全麻。比较两组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后疼痛数字评分(NR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0.5h、1h及术毕复合组MAP、HR均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全麻组MAP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HR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且手术0.5h、1h及术毕复合组MAP、HR明显较全麻组低(P<0.05);复合组术后12h、24h、48h NRS评分均明显较全麻组低(P<0.05);复合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8.33%VS 22.92%)明显较全麻组低(P<0.05)。结论:在肺叶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引导TPVB结合气管插管全麻,可减小对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降低术后疼痛度及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叶切除术 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 气管插管全麻 血流动力学 疼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联合术后多维度协同管理在老年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凯 林松斌 +3 位作者 黄海珍 朱冠楠 张博卿 郭英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642-164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联合术后多维度协同管理在老年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2021年1月~2023年3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70例分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试验组...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联合术后多维度协同管理在老年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2021年1月~2023年3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70例分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试验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同时两组在术后均给予多维度的协同管理,比较两组苏醒质量、血流动力学、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开始30 min与对照组相比收缩压较低、舒张压较低、心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值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苏醒时间较短、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1 h、术后12 h、术后24 h相比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联合术后多维度协同管理在老年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苏醒质量较高,血流动力学指标较为稳定,疼痛程度较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胸椎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多维度协同管理 老年肺癌根治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竖脊肌间隙阻滞与胸椎椎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疼痛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明德 韩琨元 张志军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3期430-433,437,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竖脊肌间隙阻滞与胸椎椎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疼痛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择期行单侧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女性患者80例,随机分为ESPB组与TPVB组,各40例,分别行超声...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竖脊肌间隙阻滞与胸椎椎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疼痛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择期行单侧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女性患者80例,随机分为ESPB组与TPVB组,各40例,分别行超声引导竖脊肌间隙阻滞与超声引导胸椎椎旁神经阻滞,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术后疼痛程度(VAS),术后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前和术后24 h时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VB组术后2、6、12、24 h、48 h时静息和咳嗽状态下的VAS评分低于ESP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静息状态t=5.076、6.821、3.716、4.205、6.105,咳嗽状态t=5.512、3.566、3.448、3.724 h、7.272,P<0.05);TPVB组术后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ESP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55,P<0.05);两组术前TNF-α、IL-6、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较术前有所升高,且ESPB组高于TPB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3、5.108、3.468,P<0.05)。结论超声引导竖脊肌间隙阻滞应用于乳腺癌手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炎症因子水平,具有更佳的术后镇痛效果及抑制围术期炎症反应效果,可以作为优选麻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引导竖脊肌间隙阻滞 超声引导胸椎神经阻滞 疼痛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范征楠 王东伟 郭忠宝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7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9月于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11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9月于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11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丙泊酚用量、不同时间点[麻醉诱导前(T_(0))、气管插管即刻(T_(1))、手术开始10 min(T_(2))、气管拔管时(T_(3))]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血压(MAP)]水平、术前和术后24 h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皮质醇(COR)]水平、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观察组心率、MAP水平与T0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心率、MAP水平均高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MDA、COR、SOD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12、24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2%,低于对照组的1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身麻醉基础上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可减少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丙泊酚用量,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以及降低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疼痛程度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全身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超声引导胸椎神经阻滞 血流动力学 氧化应激 疼痛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镇痛在肺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姣 刘洋 张威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695-698,共4页
目的 探讨肺腺癌术后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联合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南阳南石医院进行胸腔镜肺腺癌根治术治疗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自控镇痛,研究组... 目的 探讨肺腺癌术后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联合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南阳南石医院进行胸腔镜肺腺癌根治术治疗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自控镇痛,研究组接受超声引导下的TPVB联合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术后静息及活动状态下6、12、24、48 h的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48 h的免疫功能,统计两组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静息及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均逐渐升高,但研究组静息及活动时各时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两组的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术前,但术后48 h,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TPVB联合自控镇痛可以有效减轻肺腺癌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免疫抑制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超声引导胸椎神经阻滞 自控镇痛 疼痛程度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脏肿瘤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
7
作者 黄金华 曾建强 +2 位作者 袁磊 刘振华 周斌 《癌症进展》 2023年第23期2606-2608,2616,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肝脏肿瘤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肝脏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右美托咪定麻醉)和观察组(n=40,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肝脏肿瘤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肝脏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右美托咪定麻醉)和观察组(n=40,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麻醉诱导前(T_(0))、麻醉完成后即刻(T_(1))、切皮时(T_(2))、苏醒时(T_(3))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和应激反应指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内皮素-1(ET-1)、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结果 T_(1)、T_(2)、T_(3)时,两组患者HR均低于本组T_(0)时,观察组患者H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_(0)、T_(1)、T_(2)、T_(3)时,两组患者MAP、Sp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两组患者PI3K、ET-1、NE、Cor水平均高于本组T_(0)时,观察组患者PI3K、ET-1、NE、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有利于减轻手术对肝脏肿瘤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且能够减轻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胸椎神经阻滞 右美托咪定 肝脏肿瘤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对全肾切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和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曲歌 崔旭蕾 +5 位作者 李旭 刘红菊 纪志刚 徐维锋 任立英 黄宇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10期1727-1729,共3页
目的评价术前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TPVB)对全肾切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和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40名行全肾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TPVB组(S组)和静脉PCA组(C组),每组20例。S组患者在术前接受超声引导下TPV... 目的评价术前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TPVB)对全肾切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和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40名行全肾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TPVB组(S组)和静脉PCA组(C组),每组20例。S组患者在术前接受超声引导下TPVB阻滞(T9-T11),每个节段注射0.5%罗哌卡因5ml。所有患者接受全麻下全肾切除手术。研究终点为术后12h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中芬太尼用量,术后吗啡累计用量以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结果 S组在术后2h、4h、6h和12h的活动VAS评分均低于C组(P<0.05);患者首次使用PCA吗啡补救镇痛的时间,S组晚于C组(185±48min v.s.50±38min,P<0.05);术后24h吗啡累计用量降低(22±8.5mg vs.68±17.3mg,P<0.05);术中芬太尼用量,S组低于C组(2.5±0.8μg/kg v.s.4.8±1.1μg/kg,P<0.05)。PONV发生率S组低于C组(23%v.s.53%,P<0.05)。结论对于全肾切除术,术前超声引导在T9-T11进行单次TPVB,能够产生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降低阿片类用量和PONV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 肾切除术 术后镇痛 术后恶心呕吐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认知功能、肿瘤标志物和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竹 黄伯万 +4 位作者 杨柳 潘秋宁 梁艳丽 于品仙 林丽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对认知功能、肿瘤标志物、炎性反应和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9月于本院因非小细胞肺癌需手术治疗的6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对认知功能、肿瘤标志物、炎性反应和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9月于本院因非小细胞肺癌需手术治疗的6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麻醉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予以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予以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认知功能、肿瘤标志物、炎性因子和术后恢复指标以及术后2、12、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术后24 h,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IL-6、IL-10、TNF-α、CYFRA21-1、CA125、CA199和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12、24、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室停留时间、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恶心呕吐例数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后2 h,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肺癌患者中应用可有效减轻疼痛,改善认知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胸椎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肺癌 老年患者 认知功能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彩红 刘湘杰 +2 位作者 吴许芳 关栢锐 阳兴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5期52-55,共4页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0月本院收治的肺叶切除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单纯的全身麻醉,试验组在全身麻醉前行...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0月本院收治的肺叶切除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单纯的全身麻醉,试验组在全身麻醉前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12 h静息及活动时疼痛评分,48 h内PCA泵总用量及按压次数,肾上腺素水平及苏醒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6、12 h静息及活动时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48 h内PCA泵总用量及按压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24 h的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可以减轻术后疼痛的程度及次数,减少应激反应,不会影响患者苏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胸椎神经阻滞 应激指标 VAS评分 全身麻醉
下载PDF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超前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鹏 王鹏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453-455,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旁路移植术患者60例,所有患者ASAⅡ/III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单纯全身麻醉(N组)、全身麻醉复合胸椎旁神...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旁路移植术患者60例,所有患者ASAⅡ/III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单纯全身麻醉(N组)、全身麻醉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组(P组),每组30例。P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30 min于B超引导下行椎旁神经阻滞。记录胸椎旁神经阻滞后痛觉阻滞平面及术中麻醉药用量;记录术后2 h(T1)、6 h(T2)、12 h(T3)、24 h(T4)、48 h(T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单位时间用药量及镇痛补救率;记录术后48 h内嗜睡、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肺不张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气管拔管时间、ICU滞留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结果:P组患者胸椎旁阻滞均成功,痛觉阻滞平面(5.2±0.5)节段;与N组比较,P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PCIA单位时间用药量、气管拔管时间、ICU滞留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明显减少(P<0.05),P组T1、T2和T3时VAS评分明显降低,P组术后镇痛补救率明显低于N组(P<0.05);与N组比较,P组嗜睡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具有超前镇痛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超声引导胸椎神经阻滞 冠状路移植术 超前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洋 赵冰洁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33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连续胸...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分别于麻醉前(T0)、手术30 min(T1)、术后即刻(T2)、术后1 h(T3)、术后6 h(T4)检测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能(NE)水平。结果:对照组T1、T2时刻HR水平均低于T0时刻,T1、T2、T3、T4时刻MAP水平均低于T0时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4时刻HR水平与T0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T4时刻HR、MAP水平与T0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时刻HR、MA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2、T3、T4时刻Cor、NE水平均高于T0时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T4时刻Cor、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手术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和降低患者术中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神经阻滞 胸腔镜手术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喉罩全身麻醉复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的麻醉及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文杰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1期87-88,共2页
目的:比较喉罩全身麻醉复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与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产生的麻醉效果及对缓解患者疼痛产生的影响,阐明两者的应用价值。方法:目标性选取我院接收的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75例,37例为对照组,38例为观察组随... 目的:比较喉罩全身麻醉复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与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产生的麻醉效果及对缓解患者疼痛产生的影响,阐明两者的应用价值。方法:目标性选取我院接收的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75例,37例为对照组,38例为观察组随机分配;观察组患者麻醉方法为喉罩全身麻醉复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照组患者应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的方法;主要就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麻醉药物使用量、苏醒时间、住院时间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两个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疼痛评分方面,所有患者的疼痛程度均有所减轻趋向良性发展,但是观察组评分下降幅度更大;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动脉压和动脉血氧分压均优于对照组;苏醒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芬太尼总量同样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喉罩全身麻醉复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效果显著,麻醉药物使用量和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缩少,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加快了疾病的恢复,对于患者生命周期的延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良好的正性促进意义;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积极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全身麻醉 超声引导胸椎神经阻滞 乳腺癌患者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路凯 陈海燕 +2 位作者 徐瑞芬 侯敏娜 刘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1期53-55,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我院胸外科行开胸手术的146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3例。对照组接受全身麻醉,研...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我院胸外科行开胸手术的146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3例。对照组接受全身麻醉,研究组接受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的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术后镇痛效果、麻醉苏醒时间、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认知功能。结果研究组术后2 h的Col、GLU、NE、E、8-iso-PGF2α、An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4、12、24、48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镇痛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睁眼时间、定位功能恢复时间、完成指令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24 h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开胸手术患者中,可减轻应激反应,提高术后镇痛效果,缩短麻醉苏醒时间,降低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保护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胸椎神经阻滞 开胸手术 应激反应指标 术后镇痛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宋俊杰 尚平平 +2 位作者 陈勇 陈英 范军朝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8期18-19,共2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连续胸椎旁神经...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T1、T2、T3、T4时,观察组的皮质醇水平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超声引导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应用于食管癌手术中,可降低应激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连续胸椎神经阻滞 右美托咪定 食管癌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镇痛效果及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梁艳丽 姚少红 +2 位作者 黄玉侥 王竹 于品仙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11期2165-2167,共3页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复合全身麻醉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镇痛效果及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84例患者,使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A组)和复合组(...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复合全身麻醉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镇痛效果及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84例患者,使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A组)和复合组(B组)各42例。A组进行全身麻醉后在胸腔镜下进行肺癌根治术,B组在超声引导下TPVB复合全身麻醉进行肺癌根治术。对比术后两组的镇痛情况和免疫细胞功能情况,对比手术过程中两组的用药情况。结果:B组术后6小时、一天、两天的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B组术后的自然杀伤细胞、CD3+和CD4+均高于A组(P<0.05),手术过程中B组的七氟醚和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均低于A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镇痛效果明显,能够降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并且对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胸椎神经阻滞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全身麻醉 免疫细胞功能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凌宇 吴海玲 +1 位作者 韩明杰 张庆洪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2期231-233,共3页
目的观察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90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在其他操作均相同的情况下,对照组患者实施全麻,而观察... 目的观察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90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在其他操作均相同的情况下,对照组患者实施全麻,而观察组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术后2h、8h、12 h、24 h、48h的镇痛效果(静息)进行评价,并对2组患者的镇痛泵消耗量、术后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镇痛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各时点,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镇痛泵消耗量明显更少,术后第1次下床时间活动时间明显更短,而镇痛满意度明显更高,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术后48h内的镇痛效果良好,患者镇痛药物的用量小、镇痛满意度高,而且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全麻 超声引导胸椎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艳军 曾萍 +2 位作者 汪姝君 张博 彭薇 《巴楚医学》 2021年第4期65-69,共5页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复合全身麻醉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TPVB联合全麻组(GT组)和单纯全麻组(G组),每组30例。结果:GT组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明...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复合全身麻醉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TPVB联合全麻组(GT组)和单纯全麻组(G组),每组30例。结果:GT组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明显减少(P<0.05);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明显少于G组(均P<0.05)。GT组术后1 h、6 h静息时和1 h、6 h、12 h咳嗽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G组(均P<0.05);与G组比较,GT组术后镇静躁动评分(SAS)和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TPVB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围术期镇痛效果确切,阿片类镇痛药物用量减少,术后苏醒质量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胸椎神经阻滞 苏醒质量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后镇痛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韩霞 《中国民康医学》 2019年第3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在乳腺癌根治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观察组全身麻...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在乳腺癌根治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观察组全身麻醉前给予超声引导下TPVB。比较两组术后4、8、12、24、48 h的疼痛情况(VAS评分法)、48 h内的镇痛满意度(HPOI量表)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4、8、12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 h内的HPOI得分为(6.65±0.6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2±1.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PVB应用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镇痛满意度,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根治术 超声引导胸椎神经阻滞 镇痛
下载PDF
调神止痛针联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汪庆玎 刘亚东 杜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分析调神止痛针法联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疼痛(VA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70例PHN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 目的:分析调神止痛针法联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疼痛(VA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70例PHN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予以调神止痛针法联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生活质量(GQOL-74评分)、负性情绪(HAMD、HAMA评分)及治疗前和治疗1 d、1个月VA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 d及1个月两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GQOL-74评分、HAMD及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QOL-74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HAMD、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神止痛针法联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PHN患者,可有效强化治疗效果,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缓解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调神止痛针法 超声引导胸椎神经阻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