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1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阻滞用于老年髋关节手术外周神经阻滞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雪妮 王翠宝 许淑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16期2450-2451,共2页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阻滞用于老年髋关节手术外周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髋关节手术外周神经阻滞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50例)给予其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阻...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阻滞用于老年髋关节手术外周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髋关节手术外周神经阻滞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50例)给予其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阻滞,对照组(50例)给予其腰硬联合麻醉。结果:观察组老年髋关节手术外周神经阻滞患者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麻醉后60min、手术后60min HR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髋关节手术外周神经阻滞患者实施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阻滞治疗,能提高患者的镇痛效果,降低感觉异常、头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保证手术能顺利进行,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超声引导阻滞 老年髋关节手术外周神经阻滞
下载PDF
术中肋间神经阻滞与术前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对胸腔镜肺部手术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白冰 唐帅 +1 位作者 张越伦 申乐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581-585,共5页
目的 比较术中肋间神经阻滞(ICNB)和术前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US-PVB)对胸腔镜肺部手术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全麻下胸腔镜肺手术的病人240例,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术中ICNB组(202例)和术前US-PVB组... 目的 比较术中肋间神经阻滞(ICNB)和术前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US-PVB)对胸腔镜肺部手术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全麻下胸腔镜肺手术的病人240例,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术中ICNB组(202例)和术前US-PVB组(38例)。比较两组术后总体并发症、术后肺部并发症、术后心脏并发症、术后脑部并发症、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术中芬太尼用量、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补救镇痛、术后口服吗啡当量(OME)、围术期OME、术后带引流管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采用单变量与多变量回归分析不同镇痛方法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ICNB组与US-PVB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上意义(P>0.05)。单变量分析显示,ICNB组(16.3%)与US-PVB组(13.2%)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42,95%CI 0.239~1.786;P=0.404)。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也未发现两组间的差异(OR=0.843,95%CI 0.299~2.377;P=0.746)。次要结局指标方面,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两组术后肺部并发症、术后心脏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术中芬太尼用量、术后OME、围手术期OME、术后带引流管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未发现术中ICNB与术前US-PVB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 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麻醉科规范化培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教学效果分析
3
作者 辛兢 宋飞 赵建斌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7期140-144,共5页
目的讨论麻醉科规范化培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麻醉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40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以分层抽样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名。对照组规范化培训超声引导... 目的讨论麻醉科规范化培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麻醉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40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以分层抽样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名。对照组规范化培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教学采取常规教学模式,研究组规范化培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教学采取常规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法。观察理论知识考核情况、技术操作考核情况、教学模式评价度。结果研究组理论基础知识[(47.58±3.22)分]、论述及病例分析[(47.68±3.50)分]、总分[(94.68±4.28)分]均高于对照组[(45.25±3.77)、(40.25±4.28)、(85.34±5.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技术操作考核成绩[(95.67±4.81)分]高于对照组的技术操作考核成绩[(80.65±5.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效果优良性为95%,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记忆解剖内容[(17.25±1.25)分]、便于随时随地了解知识点[(17.92±1.22)分]、激发学习兴趣度[(18.25±1.32)分]、临床操作技术水平自评[(16.82±1.85)分]、临床麻醉效果满意度自评[(18.35±1.11)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2.81±2.35)分、(10.75±2.22)分、(13.68±2.61)分、(13.28±2.58)分、(16.82±1.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教学中实施微课教学法,利于提高理论知识及技术操作考核结果,且该教学模式已得到麻醉科住院医师的认可及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科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教学 微课 常规教学模式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联合低位前锯肌阻滞在胆囊腹腔镜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分析
4
作者 邵雪玲 周娟 张苏梅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4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对于腹腔镜下治疗的胆囊手术中,通过以超声引导经腹横肌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低位前锯肌(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SAPB)阻滞方案的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睢宁县中医院60例... 目的探讨对于腹腔镜下治疗的胆囊手术中,通过以超声引导经腹横肌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低位前锯肌(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SAPB)阻滞方案的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睢宁县中医院60例择期行胆囊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采取TAPB,观察组采取TAPB联合SAPB。比较两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水平、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ing,VAS)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手术开始以及开始后10 min,观察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6.67%(2/30)vs 13.33%(4/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5,P=0.667)。结论应用TAPB联合SAPB对胆囊腹腔镜术的患者干预效果满意,能控制术中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指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腹腔镜手术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 低位前锯肌阻滞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技术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振红 任娟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7期25-28,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技术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寿光市人民医院实施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气管插管全身...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技术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寿光市人民医院实施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全身麻醉诱导前实施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术。比较两组术后12h疼痛评分及血清P物质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镇痛泵按压次数、单次追加镇痛药物次数。结果 观察组术后12h疼痛评分、血清P物质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复苏阶段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及单次追加镇痛药物次数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技术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镇痛泵按压次数及单次追加镇痛药物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疼痛评分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复元活血汤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哈思远 张巍 《河南中医》 2024年第3期402-406,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复元活血汤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就诊于武汉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复元活血汤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就诊于武汉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照组于术后即刻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镇痛,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复原活血汤。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静息及被动屈曲20°、50°、70°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患膝关节周缘肿胀差值、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结果:静息0°状态下,术后第3天试验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第5天、第7天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被动屈曲20°、45°、70°状态下,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试验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同一测量点,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试验组患肢肿胀差值大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试验组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试验组膝关节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复元活血汤运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可降低术后各时间段的静息及主动屈伸时的疼痛程度,缓解患肢肿胀程度,从而增加患膝活动范围,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骨关节炎 复原活血汤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在跟骨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刘胜 宋玉娟 +1 位作者 张争辉 王守福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期121-126,共6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在跟骨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椎管内麻醉)及观察组(超声引导下股神经、...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在跟骨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椎管内麻醉)及观察组(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各40例,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对比两组麻醉前(T_(0))、麻醉后5 min(T_(1))、麻醉后10 min(T_(2))、麻醉后15 min(T_(3))、麻醉后30min(T_(4))时刻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对比两组应激反应指标[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Ⅰ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0)、T_(1)时刻HR、MAP、SpO_(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_(2)、T_(3)、T_(4)时刻HR、MAP均高于T_(0)时刻,SpO_(2)均低于T_(0)时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2)、T_(3)、T_(4)时刻HR、MAP、SpO_(2)较T_(0)时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2)、T_(3)、T_(4)时刻HR、MAP均低于对照组,SpO_(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E、Cor水平相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两组E、Cor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TT、PT、APTT水平相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两组TT、PT、APTT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跟骨骨折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显著,减轻应激反应,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 跟骨骨折 手术麻醉 血流动力学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8
作者 王立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28-0031,共4页
分析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全身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截取的时间区间为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选择50例我院接收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25)和研究组(25),分析麻醉效果。结果 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 分析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全身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截取的时间区间为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选择50例我院接收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25)和研究组(25),分析麻醉效果。结果 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更短,手术后,研究组麻醉10min、麻醉30min、术毕时的HR、MAP更高,p<0.05;研究组阻滞起效时间更短,但是在镇痛持续时间上更长,在局麻药物使用剂量上更少,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几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研究组麻醉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对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来说,实施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全身麻醉后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科手术 全身麻醉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效果
下载PDF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敏欢 孙振微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6期106-109,共4页
目的 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0例。三组均行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 A组采用0.25%罗哌卡因, B组采用0.3%罗哌... 目的 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0例。三组均行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 A组采用0.25%罗哌卡因, B组采用0.3%罗哌卡因、C组采用0.375%罗哌卡因。比较三组患者镇痛相关指标、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C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1.07±0.22)mg、术后48 h镇痛药物用量(93.26±1.36)ml均少于B组患者的(1.32±0.25)mg、(96.84±1.76)ml和A组患者的(1.58±0.38)mg、(99.42±1.77)ml, B组患者均少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3、6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4.24±0.51)、(3.35±0.44)分,B组患者分别为(3.89±0.45)、(2.98±0.42)分, C组患者分别为(3.25±0.54)、(2.12±0.35)分;术后3、6 h,三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VAS评分低于A组、B组患者,B组患者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1 h 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 B组患者为5.00%, C组患者为7.50%,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3%以上罗哌卡因浓度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用于乳癌根治术,可减少术中麻醉用药及术后镇痛用药,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安全有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 乳腺癌根治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超前镇痛中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刘采采 刘振国 +1 位作者 张志梅 潘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10-0014,共5页
探讨术前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镇痛在老年髋部骨折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择2022年2月至 2023年6月于就诊我院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60例(年龄≥65岁)且预计48h内行手术治疗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超前镇痛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组(F... 探讨术前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镇痛在老年髋部骨折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择2022年2月至 2023年6月于就诊我院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60例(年龄≥65岁)且预计48h内行手术治疗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超前镇痛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组(F组)和常规组(C组)每组30例。F组入院后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山坡征”入路 0.33%罗哌卡因溶液30ml;C组行常规术前处理。主要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镇痛前(T0)及髂筋膜阻滞后 30 min( C 组为入院后相同时间点) ( T1 ) 、入院第二日清晨(T2)静息痛(平卧时)和运动痛(被动抬高大腿15°)及麻醉前摆放体位时( T3 ) 的VAS评分。同时评估患者镇痛满意和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F组VAS评分在T0、T2和T3时静息痛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T1时F组静息痛VAS评分较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T2时F组被动运动痛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F组患者对术前镇痛满意度评分高于C组(P<0.05)。两组之间镇痛相关副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前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有效的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 超前镇痛 髋部骨折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在儿童上肢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刘华艳 钱秋 +1 位作者 王娅静 郝亚萍 《现代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在儿童上肢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在苏州市吴江区儿童医院接受上肢骨折术治疗的8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在儿童上肢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在苏州市吴江区儿童医院接受上肢骨折术治疗的8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研究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苏醒时间、麻醉后监护室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切皮时、拔管时心率与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d,研究组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胰岛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麻醉总优良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6.19%(P<0.05)。结论:儿童上肢骨折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能提高麻醉效果,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应激反应及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上肢骨折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麻醉效果
下载PDF
勘误: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耿博宇 闫磊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2676-2677,共1页
由于耿博宇作者错误地使用了其他单位,发表在《临床医学进展》上2024年14卷2期第4044-4051页上的文章《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研究进展》(https://doi.org/10.12677/ACM.2024.142561)出现一作单位错误的问题。... 由于耿博宇作者错误地使用了其他单位,发表在《临床医学进展》上2024年14卷2期第4044-4051页上的文章《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研究进展》(https://doi.org/10.12677/ACM.2024.142561)出现一作单位错误的问题。现将勘误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谵妄 老年患者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 勘误 临床医学
下载PDF
分析卵巢癌根治术采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的镇痛效果及对术中七氟醚浓度的影响
13
作者 刘宽 卢艳萍 白广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01-0004,共4页
对卵巢癌人群手术治疗的条件下,辅以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办法获取的总体效果进行探讨与评定。方法 院内收治的卵巢癌病患(n=180)选入本研究。自2022年11月开始,到2023年11月结束。入选的人员在组别区分方面,以抽签法为原则。完成分... 对卵巢癌人群手术治疗的条件下,辅以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办法获取的总体效果进行探讨与评定。方法 院内收治的卵巢癌病患(n=180)选入本研究。自2022年11月开始,到2023年11月结束。入选的人员在组别区分方面,以抽签法为原则。完成分组操作,开展对比评估。2组的样本容量保持平均分配,各为90人。其中一个小组选择未开展阻滞操作,定义为参照组。另一组辅以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各项麻醉操作落实的情况下,统计受试者的临床数据,判断麻醉结果。结果 干预实施后,在组间对照方面,试验组相关数据经由检验、计算,显示疼痛程度更轻,并且平均七氟醚浓度比另一组低,术后恢复情况评分优异,P<0.05。结论 卵巢癌根治术的操作开展,为获取优异的镇痛效果,选择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形式,有明显的意义。此种操作手段还可降低患者术中七氟醚浓度,加快其术后恢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根治术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 镇痛效果 七氟醚浓度
下载PDF
多模式镇痛方案下超声引导双侧腰方肌阻滞对剖宫产产妇的麻醉效果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14
作者 张思怡 赵风华 +1 位作者 刘桂樟 聂洪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51-0154,共4页
讨论在多种镇痛方式下使用超声引导技术对剖宫产产妇进行双侧腰方肌阻滞,评估该麻醉方案的效用和产妇的术后康复情况。方法 2022年12月~2023年12月间,选取100例进行剖宫产患者,随机且平均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行超声引导双侧腰方... 讨论在多种镇痛方式下使用超声引导技术对剖宫产产妇进行双侧腰方肌阻滞,评估该麻醉方案的效用和产妇的术后康复情况。方法 2022年12月~2023年12月间,选取100例进行剖宫产患者,随机且平均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行超声引导双侧腰方肌阻滞多模式镇痛方案,对照组为常规静脉镇痛,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在麻醉前无差异,但是在麻醉后10min、术中30min以及术后即刻四个时间点的麻醉效果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术后4、8、12、24h四时点的镇痛效果对照组评分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超声引导阻滞作为多模式镇痛方案的一部分,其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和对可以促进产妇的康复,这种先进的疼痛管理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缓解产妇的疼痛,提高手术安全性,还可以促进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镇痛 超声引导双侧腰方肌阻滞 剖宫产 麻醉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影响
15
作者 于晖亚 孙燕 季兆亚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4期80-83,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郑州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98例患者,经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开展超声引...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郑州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98例患者,经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开展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开展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应激反应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 h、12 h、24 h,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5 min、术毕、术后24 h时,观察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5 min、术毕时,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可降低对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减轻应激反应与疼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右美托咪定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胆囊切除术后临床效果分析
16
作者 吴炤霖 张宇帆 高胜强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9期1771-1773,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胆囊切除术后临床效果及对肩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诊治的94例胆囊切除术后肩痛患者为临床信息,根据入院时间顺序进行编号分组,观察组采用0.2%罗哌卡因4 mL行超声引...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胆囊切除术后临床效果及对肩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诊治的94例胆囊切除术后肩痛患者为临床信息,根据入院时间顺序进行编号分组,观察组采用0.2%罗哌卡因4 mL行超声引导下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47例,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4 mL于相同部位注射47例,对两组患者术后48 h内肩痛程度、舒适度、镇痛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术后即刻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48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即刻布氏舒适评分(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48 h观察组BCS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48 h内镇痛药物使用剂量、补救镇痛率低于对照组,病人自控镇痛泵(PCIA)按压次数、PCIA使用时长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有效减轻胆囊切除术后肩痛程度,提高患者舒适度,同时减少镇痛药物使用剂量与频次,进而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 肩痛程度 镇痛 舒适度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17
作者 李信双 周威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5期537-538,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复合喉罩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行LC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采用喉罩全麻,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复合喉罩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行LC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采用喉罩全麻,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TAPB复合喉罩全麻。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VAS评分。结果T_(1)时,两组MAP、HR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_(2)、T_(3)、T_(4)时,研究组MA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 h、6 h、12 h、24 h,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APB复合喉罩全麻应用于LC患者可获得理想的麻醉效果,有助于维持患者机体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 喉罩全麻 血流动力学指标 疼痛程度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的影响
18
作者 徐蕊 郑康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于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接受髋关节手术的102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或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根据随机数...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于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接受髋关节手术的102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或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在腰硬联合麻醉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麻醉。对比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术后镇痛用药情况[术后舒芬太尼用量、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开始按压时间及按压次数]、应激反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β-淀粉样蛋白1~40(Aβ_(1~40))水平、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结果:两组麻醉前、手术开始时及手术结束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蛛网膜下腔阻滞体位摆放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PCIA开始按压时间晚于对照组,PCIA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5 d 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AOPP、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 h、1 d、3 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h、1 d、2 d 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h、1 d S100-β、Aβ_(1~4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可改善麻醉操作期间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指标水平,减少术后镇痛药物使用剂量,减轻机体应激反应,降低术后疼痛感,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 腰硬联合麻醉 髋关节置换 复位内固定术 镇痛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治疗胸腔镜手术后患者中重度疼痛的安全性分析
19
作者 袁文涛 张海波 +1 位作者 张小林 胡小冬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后中重度疼痛患者实施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胸腔镜术后中重度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入院号机械抽样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36...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后中重度疼痛患者实施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胸腔镜术后中重度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入院号机械抽样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36例)。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TPVB治疗。比较两组的疼痛评分、术后生命体征、舒芬太尼用量和麻醉苏醒期停留时间、疼痛和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8、24、48 h的静息状态、活动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h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 h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舒芬太尼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麻醉苏醒室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 h的白细胞介素、前列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腔镜手术后中重度疼痛患者实施TPVB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术后急性疼痛,且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平稳度过疼痛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 胸腔镜手术 中重度疼痛 疼痛程度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双侧闭孔神经阻滞联合咪达唑仑静脉麻醉对膀胱癌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20
作者 司马靓杰 苗亚飞 +2 位作者 麻黎斯 刘稳 司建洛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6期965-968,976,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双侧闭孔神经阻滞联合咪达唑仑静脉麻醉对膀胱癌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手术治疗的98例膀胱癌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咪...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双侧闭孔神经阻滞联合咪达唑仑静脉麻醉对膀胱癌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手术治疗的98例膀胱癌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静脉全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超声引导下双侧闭孔神经阻滞。对比两组麻醉前(T1)、麻醉后20 min(T2)、麻醉后40 min(T3)、术后拔管时(T4)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苏醒质量[Steward苏醒评分、意识状态OAAS评分(OAAS)]及咪达唑仑使用剂量。结果随着T1、T2、T3、T4时点推移,两组HR、MAP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T2、T3、T4时点HR、MA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teward苏醒评分、OA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咪达唑仑剂量为5~10 mg,平均(7.64±1.23)mg;观察组咪达唑仑剂量为5~8 mg,平均(6.65±0.55)mg。观察组咪达唑仑剂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3,P<0.001)。结论超声引导下双侧闭孔神经阻滞联合咪达唑仑静脉麻醉可提高膀胱癌手术患者苏醒质量,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麻醉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超声引导下双侧闭孔神经阻滞 咪达唑仑 苏醒质量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