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0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儿科常见眼病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彭彩霞 罗悦隽 王丹丹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34-137,共4页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是对复杂虹膜-睫状复合体进行高分辨率成像的一种非侵入性超声技术,尤其适用于角膜混浊及其他屈光介质不清的眼前段疾病。UBM成像现已广泛应用于成人,而在儿科人群中,因绝大部分眼前节疾病伴有角膜混浊,且无法提供...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是对复杂虹膜-睫状复合体进行高分辨率成像的一种非侵入性超声技术,尤其适用于角膜混浊及其他屈光介质不清的眼前段疾病。UBM成像现已广泛应用于成人,而在儿科人群中,因绝大部分眼前节疾病伴有角膜混浊,且无法提供详细病史,检查依存性差,因此UBM在小儿眼科中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UBM在儿科常见眼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 葡萄膜炎 先天性白内障 肿瘤样病变 超声生物显微镜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超声睫状体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杜梅 律鹏 +1 位作者 刘佳卉 王雅东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4期48-52,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在超声睫状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纳入2020年8月—2021年7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眼科进行超声睫状体成形术的23例青光眼患者,对比术眼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超声生物... 目的 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在超声睫状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纳入2020年8月—2021年7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眼科进行超声睫状体成形术的23例青光眼患者,对比术眼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结果,记录分析不同时间段睫状体与睫状突形态学上的差异。结果 23例患者术前平均眼压为(44.83±6.25) mmHg,术后1周平均眼压降低了38.9%,术后1个月平均眼压降低了43.2%,术后3个月平均眼压降低了4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发现青光眼患者在超声睫状体成形术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中睫状突厚度,睫状突数量均有变化,与术前相比,术后不同时间段睫状突厚度减小,睫状突数量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超声生物显微镜可准确观察睫状体的形态学变化,并可以定量分析,对超声睫状体成形术术前与术后睫状体形态学的观察效果明显,临床上可以用于指导超声睫状体成形术治疗参数的设定,并预判术后的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超声睫状体成形术 睫状体 睫状突厚度 睫状突数量 形态学改变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术前评估先天性上睑下垂眼睑解剖结构中的应用
3
作者 余瑜 李睿 +3 位作者 刘嫣 祁俏然 林明 李瑾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43-349,共7页
目的初步探究超声生物显微镜(UBM)作为先天性上睑下垂(CP)术前眼睑解剖结构评估工具的可行性,并分析患侧眼提上睑肌及腱膜的病理改变。方法前瞻性病例研究。选取10例单眼先天性上睑下垂的初诊患者入组,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中度组(5例... 目的初步探究超声生物显微镜(UBM)作为先天性上睑下垂(CP)术前眼睑解剖结构评估工具的可行性,并分析患侧眼提上睑肌及腱膜的病理改变。方法前瞻性病例研究。选取10例单眼先天性上睑下垂的初诊患者入组,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中度组(5例)和重度组(5例)。利用UBM(SW-3200L,35MHz)对患者双侧上眼睑进行观察并成像。将患侧眼的UBM图像与其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相对照,进一步比较患侧眼提上睑肌(提肌)及腱膜的免疫组化结果并作初步定量分析。结果UBM能对包括眼轮匝肌、腱膜、睑板和提上睑肌-Müller肌复合体在内的眼睑结构清晰成像。术前UBM成像发现的腱膜变薄、腱膜后退及腱膜劈裂在术中观察得以印证;术前UBM成像发现的脂肪浸润在术中观察和术后病理中均得以证实。关于脂肪的浸润,中度组中,脂肪组织在腱膜中的浸润密度高于在提肌中(P<0.05),重度组中亦然(P<0.01);脂肪组织在重度组提肌中的浸润密度稍高于中度组提肌(P<0.05),而重度组腱膜中脂肪组织的浸润密度显著高于中度组腱膜(P<0.01)。关于胶原纤维的增生,中度组中,胶原纤维在提肌和腱膜中的增生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组中,胶原纤维在腱膜中的增生相比于提肌显著增高(P<0.01);此外,重度组提肌中胶原纤维的增生程度稍高于中度组提肌(P<0.05),而重度组腱膜中胶原纤维的增生程度显著高于中度组腱膜(P<0.01)。结论UBM可作为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术前眼睑解剖结构评估的有效无创检查,重度患者腱膜的组织结构比提肌更为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提上睑肌 提上睑肌腱膜 先天性上睑下垂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高度近视患者ICL术前眼部生物测量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杜梅 罗悦隽 《甘肃医药》 2024年第6期528-530,535,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UBM)在高度近视患者有晶状体眼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CL)术前眼部生物测量的临床应用,并与人工晶体生物测量仪(IOLMaster)进行对比。方法:选择我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进行ICL手术的180例高度近视患者... 目的:分析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UBM)在高度近视患者有晶状体眼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CL)术前眼部生物测量的临床应用,并与人工晶体生物测量仪(IOLMaster)进行对比。方法:选择我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进行ICL手术的180例高度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超声生物显微镜与德国蔡司人工晶体生物测量仪IOLMaster700的眼前节生物学测量,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相关眼部生物学指标,包括前房深度、眼部水平睫状沟距离(STS)、水平角膜直径(WTW)的差异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UBM测量的STS值[(10.27±0.32)mm]明显低于IOLMaster700测量的WTW值[(12.02±0.41)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前房深度测量中,UBM测量结果[(3.11±0.06)mm]低于IOLMaster700测量数值[(3.41±0.21)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在高度近视患者ICL术前眼部生物测量中,具有敏感度与特异度高的优势,可能提供更为安全的ICL型号与度数选择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有晶状体眼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超声生物显微镜 人工晶体生物测量仪 生物测量
下载PDF
正常人体皮肤50MHz超声生物显微镜声像图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海东 蔡国斌 +8 位作者 王延群 张荣 李斌斌 李太颖 王连召 张帅 刘柳 王欢 李森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1-753,共3页
目的研究正常人体皮肤声像。方法使用50MHz探头的超声生物显微镜,对50例正常人全身7个不同部位的皮肤进行声像观察及超声测厚。结果正常皮肤表现为两条平行的强回声细带,中间夹以较宽的中等回声带。测量的皮肤厚度范围在(1.12±0.19... 目的研究正常人体皮肤声像。方法使用50MHz探头的超声生物显微镜,对50例正常人全身7个不同部位的皮肤进行声像观察及超声测厚。结果正常皮肤表现为两条平行的强回声细带,中间夹以较宽的中等回声带。测量的皮肤厚度范围在(1.12±0.19)mm手背与(2.61±0.61)mm手掌之间。结论采用50MHz的超声生物显微镜可以对正常人的皮肤结构清晰地显示,并可以准确地测量。可以反复多次多点测量,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声像 超声生物显微镜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与温哥华量表法用于瘢痕测量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3
6
作者 王佳旭 李英明 +5 位作者 冯金凤 郑卫 武艳娇 陈书英 王琳冬 李学伟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23期3608-3610,共3页
目的超声生物显微镜与温哥华量表法评价皮肤瘢痕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进行二次剖腹产的孕妇100例进行研究。分别于孕24周使用UBM进行瘢痕厚度测量及VSS进行瘢痕评估。UBM测量数值与术后显微镜测量数值进行对比,并... 目的超声生物显微镜与温哥华量表法评价皮肤瘢痕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进行二次剖腹产的孕妇100例进行研究。分别于孕24周使用UBM进行瘢痕厚度测量及VSS进行瘢痕评估。UBM测量数值与术后显微镜测量数值进行对比,并对两名不同医生分别使用VSS进行瘢痕评估分数对比,对两种评价方式的准确性进行研究,证明超声生物显微镜应用于瘢痕测量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结果孕24周UBM测量瘢痕厚度为(0.41±0.16)mm,术后病理显微镜测量厚度为(0.43±0.15)mm,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准确率为92%;使用VSS评分,医生A评估分值为(5.2±1.9)分,医生B评估分值为(7.1±3.3)分,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名医生对同一名孕妇评估符合率为57%。结论超声生物显微镜能准确地为临床提供瘢痕厚度的量化测量指标,为美容外科手术缝合方式的改进、术后瘢痕治疗和祛瘢药物疗效提供准确、简便、可重复的量化参数,进而推动美容外科发展。该检测方法简便准确,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温哥华瘢痕评价量表 病理 剖腹产 皮肤瘢痕测量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眼前节结构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曹春林 黄振平 +2 位作者 王理理 薛春燕 史继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后的眼前节结构变化。方法:对50例78只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后的眼前节结构变化。方法:对50例78只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前及术后1个月进行UBM检查,观察眼前节结构的变化,同时监测手术前后的眼压和术后疗效。结果:UBM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手术后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500(AOD500)、小梁虹膜夹角、小梁睫状体距离(TCPD)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巩膜睫状体夹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虹膜厚度(IT)、虹膜悬韧带距离(IZD)、虹膜晶状体夹角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脱离药物治疗后,手术后眼压稳定在正常范围(10~21mmHg),视力均好于手术前。结论:单纯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使房角尚未完全粘连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房角开放、前房加深,有效控制眼压。利用UBM检查可快速、有效、准确地观察眼前节结构,有助于早期进行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青光眼 白内障
下载PDF
一种新型眼科超声生物显微镜 被引量:7
8
作者 郑政 计建军 +4 位作者 李穗 张渝生 高建民 李跃杰 王延群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2-516,共5页
介绍一种新型的眼科超声生物显微镜系统.该系统利用长焦距(13mm)换能器和机械扇扫, 实现了宽景扫描,具有4.8 mm×6 mm 和9.6 mm×12 mm 两种扫描窗宽.使用长焦距换能器还使得检查时换能器远离角膜,极大地减小角膜损伤的风... 介绍一种新型的眼科超声生物显微镜系统.该系统利用长焦距(13mm)换能器和机械扇扫, 实现了宽景扫描,具有4.8 mm×6 mm 和9.6 mm×12 mm 两种扫描窗宽.使用长焦距换能器还使得检查时换能器远离角膜,极大地减小角膜损伤的风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FPGA)实现了硬件动态帧平均从而增强了图像的信噪比.系统中心频率为50MHz,纵向和横向分辨力分别为50 μm 和100μm.一个专门设计的层状靶被用来测试系统的纵向分辨力,其独特的结构保证了高分辨力超声设备的测试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高频超声 超声生物显微镜 机械扇扫 眼科
下载PDF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超声生物显微镜图像特征 被引量:11
9
作者 钟毅敏 刘杏 +1 位作者 蔡小于 陈秀琦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6-108,115,共4页
【目的】研究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图像特征,从而对其发病机制作初步的探讨。【方法】收集22例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在炎症活动期作双眼UBM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前房、房角、后房、睫状体、玻璃体基底部,并将... 【目的】研究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图像特征,从而对其发病机制作初步的探讨。【方法】收集22例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在炎症活动期作双眼UBM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前房、房角、后房、睫状体、玻璃体基底部,并将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相联系。【结果】22例患者发病时眼压[平均(40.6±13.3)mmHg],24~62mmHg,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均可见角膜背羊脂状沉着物,4眼(18.2%)有房水混浊。除1例对侧眼UBM表现正常外,21例双眼UBM图像均显示为轻重不等的前部及中间葡萄膜炎的表现,而眼压升高眼炎症渗出往往较对侧眼多,房水混浊和睫状体水肿多见于眼压升高眼。【结论】UBM可以显示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中睫状体炎症的情况,大部分单眼眼压升高者对侧眼也有睫状体炎改变,表明青光眼鄄睫状体炎综合征可能是双眼前部和中间葡萄膜炎性疾病,炎症较重眼可以引起小梁网炎症或房水分泌增多从而导致眼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 眼压升高 炎症 UBM 房水 超声生物显微镜 对侧眼 表现 情况 联系
下载PDF
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的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测 被引量:7
10
作者 蔡小于 刘杏 +2 位作者 王岚 凌运兰 陈秀琦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39-540,共2页
目的 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 (UBM)在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UBM对1 1 6 5例 (2 1 2 7只眼 ) ,无眼外伤、手术史的患者进行眼前段检查。结果  1 1 6 5例 (2 1 2 7只眼 )中发现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 6 0例 (77只... 目的 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 (UBM)在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UBM对1 1 6 5例 (2 1 2 7只眼 ) ,无眼外伤、手术史的患者进行眼前段检查。结果  1 1 6 5例 (2 1 2 7只眼 )中发现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 6 0例 (77只眼 ) ,检出率占被检眼数的 3 6 2 %。其中单发性囊肿 37例 (4 8只眼 )占 6 2 34% ,多发性囊肿2 3例 (2 9只眼 )占 37 6 6 %。囊肿水平直径最大 4 2 3mm ;最小 0 33mm ;平均 (1 1 5± 0 6 7)mm。囊肿垂直直径最大1 86mm ;最小 0 1 7mm ;平均 (0 6 5± 0 2 9)mm。 77只眼共检出囊肿 1 1 2个 ,其中位于颞侧 5 1个 ,占 4 5 5 4 % ;下方 4 5个 ,占 4 0 1 8% ;鼻侧 1 0个 ,占 8 93% ;上方 6个 ,占 5 36 %。结论 UBM能客观地检测出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 ,提供囊肿的大小、位置及数量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 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测 诊断 误诊 分类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非金属巩膜异物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沈蕾 吴尚操 +2 位作者 朱斌 陈婷 曾庆延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804-80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在非金属巩膜异物诊断中的作用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01/2012-11收治的有反复发作的局部眼红眼痛的症状及体征的非金属球壁异物患者15例15眼,全部为非急性期。进行数字化裂隙灯眼表照相,经过UBM检查...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在非金属巩膜异物诊断中的作用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01/2012-11收治的有反复发作的局部眼红眼痛的症状及体征的非金属球壁异物患者15例15眼,全部为非急性期。进行数字化裂隙灯眼表照相,经过UBM检查确诊为巩膜异物,手术后证实为非金属异物。结果:有明确的植物眼外伤史10例10眼,病史不详5例5眼。病程1~6mo,均表现局部反复出现的眼红眼痛,药物治疗好转,停药后再次发作。裂隙灯下见局部的隆起,轻或重的充血,角膜无水肿。UBM检查见结膜下巩膜有高密度影,其后组织不显影声影,诊断:巩膜可疑异物。术后取出异物,11例11眼为植物异物,2例2眼为煤渣样异物,1例1眼为玻璃异物,1例1眼为石子异物。结论:超声生物显微镜能及时、尽早发现非金属巩膜异物,减少误诊。针对巩膜长期局部反复充血的患者,无论有无外伤史,均应应用UBM检查有否巩膜异物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非金属巩膜异物 诊断
下载PDF
单纯性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提上睑肌的超声生物显微镜测厚及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金书红 白慧玲 +2 位作者 王一鹏 李松涛 张红鸽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40-944,共5页
背景 单纯性先天性上睑下垂是先天性上睑下垂中较常见的一种,多需手术治疗.有研究表明,提上睑肌的发育异常可能与该病的发生相关.目的 观察单纯性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提上睑肌腱膜的厚度及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 背景 单纯性先天性上睑下垂是先天性上睑下垂中较常见的一种,多需手术治疗.有研究表明,提上睑肌的发育异常可能与该病的发生相关.目的 观察单纯性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提上睑肌腱膜的厚度及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在安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单纯性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56例85眼,根据提上睑肌下垂程度分为轻度上睑下垂组15眼、中度上睑下垂组25眼、重度上睑下垂组19眼和单眼患者对侧眼组26眼,同期选取同年龄段的正常人13人26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分别测量各组受检眼提上睑肌腱膜厚度,采用刻度尺测量提上睑肌的活动范围,对不同程度上睑下垂组手术过程中收集的提上睑肌腱膜标本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重度、中度、轻度上睑下垂组,正常对照组和单眼患者对侧眼组受检眼提上睑肌厚度值分别为(0.331±0.018)、(0.373±0.026)、(0.539±0.023)、(0.557±0.024)和(0.547±0.028) mm,5个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81,P=0.043),其中重度上睑下垂组和中度上睑下垂组提上睑肌腱膜厚度值均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单眼患者对侧眼组和轻度上睑下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上睑下垂组提上睑肌腱膜厚度值明显小于中度上睑下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上睑肌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不同程度单纯性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的提上睑肌纤维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肌纤维排列紊乱、肌纤维玻璃样变性、肌纤维间结缔组织增生和肌内膜的中断或消失.重度上睑下垂组提上睑肌严重玻璃样变性和严重结缔组织增生的眼数分布均明显多于轻度和中度上睑下垂组,而中度上睑下垂组明显多于轻度上睑下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轻度、中度和重度上睑下垂组上睑提肌中脂肪细胞数目分别为(12.35±4.62)、(17.58±7.46)和(26.19±10.81)/视野,其中重度上睑下垂组脂肪细胞数目均明显多于轻度和中度上睑下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0,P=0.00;t =2.71,P=0.01),且中度上睑下垂组明显多于轻度上睑下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P=0.02).结论 UBM可准确地测量提上睑肌腱膜厚度,结合刻度尺提上睑肌活动幅度的检查,有助于术前有效评估提上睑肌肌力及发育情况,为上睑下垂术式的选择提供依据.单纯性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的提上睑肌纤维发育均存在异常,其改变程度与下垂程度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睑下垂 先天性 生物测量 超声生物显微镜 提上睑肌腱膜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的价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伍志琴 刘剑平 +1 位作者 赵汉池 陈乔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1892-1894,共3页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以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e,UBM)的指导作用。方法: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6例60眼,均接受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根...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以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e,UBM)的指导作用。方法: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6例60眼,均接受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根据术前UBM检查结果分组。(1)按术前房角关闭粘连范围分组,A1组6眼,房角关闭粘连≤1/2周,B1组24眼,1/2周<房角关闭粘连≤3/4周,C1组30眼,房角关闭粘连≥3/4周;(2)根据术前晶状体厚度分组,A2组36眼,晶状体厚度≥4.80mm,B2组24眼,晶状体厚度<4.80mm。术前及术后1mo常规行眼压、最佳矫正视力以及UBM检查中央前房深度、房角结构变化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大部分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均不同程度地提高,前房加深,房角不同程度地重新开放。术后A1组眼压较术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B1和C1组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其中B1组1眼,C1组8眼于术后3~21d眼压再次升高,给予降眼压药物治疗或行滤过手术后降至正常范围;A2组术后2眼以及B2组术后7眼在术后眼压>21mmHg,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4.4%及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UBM证实房角关闭粘连范围≤3/4周,晶状体明显增厚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单纯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有良好效果,房角关闭粘连范围>3/4时术后易出现青光眼复发。UBM检查有助于术前选择手术方式及术后预测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闭角型青光眼手术前后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建荣 张晨明 +2 位作者 刘伟 栗映梅 位宁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59-36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在闭角型青光眼手术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740例(963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UBM应用在本组患者术前诊断、手术方式选择、术后疗效评价方面的作用。结果所有患者术前诊断明确,术式选择正确,术后眼...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在闭角型青光眼手术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740例(963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UBM应用在本组患者术前诊断、手术方式选择、术后疗效评价方面的作用。结果所有患者术前诊断明确,术式选择正确,术后眼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术后20例前房及脉络膜脱离。结论UBM在闭角型青光眼诊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闲角型 超声生物显微镜 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超声生物显微镜成像与组织病理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娅 王艳红 +7 位作者 谢谨捷 李嵘娟 李治安 王征 宋砾 罗向红 苏瑞娟 秦彦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成像分析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主动脉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特征。方法以8周及16周龄雄性ApoE-/-小鼠各8只为实验组,8周及1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为对照组,用UBM观察小鼠主动脉根部、升主动脉和... 目的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成像分析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主动脉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特征。方法以8周及16周龄雄性ApoE-/-小鼠各8只为实验组,8周及1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为对照组,用UBM观察小鼠主动脉根部、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的形态结构,并于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测量内-中膜厚度(IMT),与相对应血管节段的病理组织学测值进行对比。结果 ApoE-/-小鼠的主动脉根部IMT较同周龄对照组增厚(P<0.01);16周龄ApoE-/-小鼠较8周龄ApoE-/-小鼠主动脉根部IMT增厚更为明显(P<0.01)。采用UBM所测IMT与病理测值呈高度正相关(r=0.81,P<0.0001)。结论采用UBM成像可准确测量小鼠主动脉IMT,观测ApoE-/-小鼠升主动脉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动脉硬化 小鼠 载脂蛋白E 病理学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眼外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6
作者 赵霞 管永清 高丽芬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78-80,共3页
眼外伤常导致眼内组织结构的形态变化,而以往的裂隙灯、前房角镜和眼用B超检查只能提供十分有限的信息。本 文就近年来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眼外伤中的应用作一综述,表明它的应用可为眼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确切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眼外伤 临床应用 诊断 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顾宝文 方玲珠 +2 位作者 黄丽娜 成洪波 谢秀英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7-437,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 超声生物显微镜 超声诊断仪 回顾性分析 诊断意义 眼前节 无创伤 虹膜后 UBM
下载PDF
傅立叶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型超声测厚仪和超声生物显微镜测量角膜厚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博 马世江 +1 位作者 陈革 王永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61-663,共3页
目的探讨傅立叶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FD-OCT)、A型超声测厚仪和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测量角膜厚度的差异和可重复性。方法应用RTVue傅立叶域OCT(RTVue FD-OCT)、A型超声测厚仪和UBM对39例志愿者随机选取一眼进... 目的探讨傅立叶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FD-OCT)、A型超声测厚仪和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测量角膜厚度的差异和可重复性。方法应用RTVue傅立叶域OCT(RTVue FD-OCT)、A型超声测厚仪和UBM对39例志愿者随机选取一眼进行角膜厚度测量,对三种不同测量仪器测得的角膜厚度值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三种仪器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对三种测量方法重复测量值的方差进行方差分析,比较三种测量方法的可重复性。结果 RTVue FD-OCT、UBM和A型超声测厚仪测量的角膜厚度值分别为(543.34±34.09)μm、(538.02±33.17)μm、(536.24±31.16)μm,RT-Vue FD-OCT与UBM、A型超声测厚仪的测量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UBM与A型超声测厚仪的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测量仪器的测量值均呈正相关(r=0.983、0.966、0.938,均为P<0.01);RTVue FD-OCT、A型超声测厚仪和UBM角膜厚度重复测量值的方差值分别为3.53±2.87、5.43±3.13、6.64±3.26,RTVueFD-OCT测量可重复性好于A型超声测厚仪和UBM。结论 RTVueFD-OCT、A型超声测厚仪和UBM测量角膜厚度有很好的相关性,RTVueFD-OCT测量可重复性好,且安全、无创,可用于角膜厚度的精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A型超声测厚仪 超声生物显微镜 角膜厚度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激光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对象选择及疗效评价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炜 黄焕光 +2 位作者 黄蕊 郑洁 彭子春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在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早期闭角型青光眼选择对象和评价疗效方面的作用。方法32例48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按照UBM检查分2组:A组14例22眼,均为虹...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在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早期闭角型青光眼选择对象和评价疗效方面的作用。方法32例48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按照UBM检查分2组:A组14例22眼,均为虹膜膨隆型,做Q开关Nd:YAG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B组18例26眼均为虹膜高坪型,做倍频Nd:YAG激光虹膜周边成形术。结果术后3个月32例患者的平均眼压从术前的(22.2±3.4)mmHg(1kPa=7.5mmHg)降到(17.5±1.8)mmHg;平均用药指数从(2.5±1.5)分降到(1.1±0.8)分。激光治疗前后相比,A组和B组小梁虹膜夹角分别增加了7°和9°,房角开放距离(AOD500)分别增加了130μm和155μm,晶状体虹膜角分别减少了9°和6°,虹膜悬韧带距离分别减少了24μm和13μm,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用UBM为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和激光虹膜周边成形术治疗早期闭角型青光眼选择对象和评价疗效是准确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激光 虹膜切除术 虹膜成形术 青光眼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及超声生物显微镜测量眼前房深度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林江 熊柯 吴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33-1537,共5页
目的比较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S-OCT)及超生物显微镜(UBM)所测量眼前房深度结果的差异程度。方法计算机检索相关数据库,搜集关于AS-OCT及UBM测量眼前房深度比较的研究性文献,两名评价员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及质量评价... 目的比较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S-OCT)及超生物显微镜(UBM)所测量眼前房深度结果的差异程度。方法计算机检索相关数据库,搜集关于AS-OCT及UBM测量眼前房深度比较的研究性文献,两名评价员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及质量评价,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研究文献,合计710眼,Meta分析显示:AS-OCT及UBM在全体人群中测得的前房深度值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SMD=0.19,95%置信区间为(0.00,0.39)];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测得的前房深度值亦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SMD=0.02,95%置信区间为(-0.04,0.19)]。结论AS-OCT及UBM所测量的前房深度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但由于研究文献偏少、样本量较小,致使本系统评价结果论证强度不高,还需要开展更高质量的一致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超声生物显微镜 眼前房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