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电刺激结合目标设置理念下康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周围神经电生理学和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冯晴 余晓峰 +3 位作者 王大鹏 陈勇 乐永平 袁园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第6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电刺激结合目标设置理念下康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周围神经电生理学和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早期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超声... 目的探讨超声电刺激结合目标设置理念下康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周围神经电生理学和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早期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超声电刺激结合目标设置理念下康复训练治疗。另选取同期40例体检健康人作为健康组。比较三组周围神经电生理学、形态学。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自理能力、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胫神经及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均低于健康组,观察组治疗后胫神经及腓总神经的SCV、MCV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偏瘫侧正中神经(MN)各位点宽度均低于健康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偏瘫侧MN各位点宽度均大于对照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评分、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电刺激结合目标设置理念下康复训练治疗能够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周围神经传导功能恢复,改善周围神经形态,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提升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电刺激 康复训练 脑卒中偏瘫 生理学 形态学 运动功能 自理能力
下载PDF
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探讨
2
作者 田作丽 薛晓琳 《系统医学》 2024年第6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取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6月灌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26例)患者采取常规...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取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6月灌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26例)患者采取常规吞咽康复训练疗法,观察组(26例)患者在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基础上开展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吞咽功能、神经功能、不良事件。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发生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取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具有确切疗效,可有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减少误吸等不良反应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 脑卒中 吞咽障碍 不良反应情况发生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对神经梅毒患者康复疗效的作用评价
3
作者 贺文超 刘佳庆 +7 位作者 戴军 莫星帆 吴敏智 沈明强 杜方智 王千秋 陈如洋 陈英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3期292-296,共5页
目的:评价高压氧联合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transcranial ultrasound-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TUS-NMES)对神经梅毒患者康复疗效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4月29日—2022年7月17日在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科、皮肤性... 目的:评价高压氧联合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transcranial ultrasound-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TUS-NMES)对神经梅毒患者康复疗效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4月29日—2022年7月17日在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科、皮肤性病科住院治疗的51例神经梅毒所致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17例);C组患者给予正规驱梅药物、脑卒中基础治疗,A组患者在C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给予TUS-NMES治疗,分析、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前后改良巴塞尔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Fugl-Meyer评估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分值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3组患者的病程、年龄、性别、患侧、损伤类型、MBI评分、FMA评分值经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的MBI、FMA评分值经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后,3组患者的MBI、FMA评分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A、B组患者的MBI、FMA评分值均高于C组(P<0.05),B组患者的MBI、FMA评分值均高于A组(P<0.05);A、B、C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88%、5.88%和11.76%,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TUS-NMES可促进神经梅毒(脑膜血管病变所致脑梗死和脊髓痨)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治疗 神经梅毒 康复治疗
下载PDF
超声、激光、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翟跃芬 赵萍 +3 位作者 孙宏 吴海琴 杜赟 卜宁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6期2411-2413,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激光、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急性脑梗死病人68例,随机分为单纯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治疗+超声、激光、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组(观察组),各34例。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 目的观察超声、激光、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急性脑梗死病人68例,随机分为单纯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治疗+超声、激光、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组(观察组),各34例。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及12周,分别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并观察超声、激光、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周、4周及12周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6%、82.4%、91.2%,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1.8%、73.5%、85.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周、4周及12周观察组较对照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升高(P <0.05)。超声、激光、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12周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超声、激光、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超声、激光、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BARTHEL指数 改良Rankin量表
下载PDF
超声联合电刺激定位注射酒精治疗脑卒中后肘屈曲痉挛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周蜜娟 周平辉 +2 位作者 李威 章荣 谢冰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年第6期690-693,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电刺激定位注射酒精治疗脑卒中后肘屈曲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科2017年6月—2019年5月住院的47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局部注射酒精后进行...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电刺激定位注射酒精治疗脑卒中后肘屈曲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科2017年6月—2019年5月住院的47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局部注射酒精后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4周和8周均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量表(MAS)评价肌张力.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均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中上肢部分评价运动功能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周和4周后M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FMA、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观察组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联合电刺激定位运动点注射酒精能明显降低脑卒中后肘屈曲痉挛,提高运动功能和加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超声联合刺激 酒精
下载PDF
运动想象结合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会会 李娅娜 +2 位作者 徐影 刘晓丽 姜于涛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1642-1644,1649,共4页
目的观察运动想象结合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对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6月在该科住院脑卒中伴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4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和试验组,每组15例。三组均进行常规药物... 目的观察运动想象结合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对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6月在该科住院脑卒中伴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4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和试验组,每组15例。三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配合运动想象,试验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加用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Fugl-Mayer评定量表(FMA)、改良Bathel指数(MBI)评定脑卒中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FMA、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FMA、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及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试验组较观察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康复训练基础上,运动想象联合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后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 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 脑卒中 康复 上肢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双重任务训练结合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马千里 孙兆玺 +1 位作者 肖岩光 祁洪凯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3期188-190,194,共4页
目的探究双重任务训练结合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 目的探究双重任务训练结合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双重任务训练.比较两组的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上肢功能评分为(38.73±2.65)分、下肢功能评分为(27.55±2.27)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总分为(79.98±7.57)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5.39±2.25)分、(24.52±2.43)分及(71.55±5.46)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为(43.27±2.58)分,高于对照组的(35.58±2.04)分,Barthel指数评分为(81.26±7.35)分,高于对照组的(77.92±6.23)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采用双重任务训练结合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的效果显著,不仅可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且可有效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双重任务训练 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 肢体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原文传递
超声-中频电经颅刺激小脑区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
8
作者 杜宝琮 董继超 +2 位作者 杜宝民 金妍 刘烁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85-588,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中频电经颅刺激小脑区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及治疗组。用线栓法制备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模型,造成大鼠左脑缺血2h再灌注24h,采用... 目的观察超声中频电经颅刺激小脑区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及治疗组。用线栓法制备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模型,造成大鼠左脑缺血2h再灌注24h,采用5级评分法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筛选大鼠。采用干重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用TTC染色图像分析仪测定梗死灶体积,并分析缺血侧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大鼠(即刻组除外)的脑水肿程度明显减轻(P<0.05);治疗组脑梗死体积缩小(P<0.05),脑组织中SOD含量增加,而MDA值下降(P<0.05)。结论超声中频电经颅刺激小脑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减轻脑水肿、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及缩小梗死体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中频经颅刺激小脑区 局灶性脑缺血 缺血-再灌注 脑水肿 自由基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保护作用 实验大鼠 经颅刺激 小脑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