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神经刺激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
作者 代林志 张淙悦 郑政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0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相比于传统电刺激、磁刺激,超声神经刺激具有无创、可深部聚焦、空间分辨率高等优势,在神经疾病治疗领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尽管超声神经刺激近年来发展迅速,其作用机制仍尚不明确。超声的生物作用主要为热作用和机械作用,目前... 相比于传统电刺激、磁刺激,超声神经刺激具有无创、可深部聚焦、空间分辨率高等优势,在神经疾病治疗领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尽管超声神经刺激近年来发展迅速,其作用机制仍尚不明确。超声的生物作用主要为热作用和机械作用,目前学术界已经一致排除了热作用在超声神经刺激中的影响,但对机械作用的具体作用过程尚未形成统一观点。本文阐述了目前超声神经刺激作用机制的目前研究状况,详细讨论了声辐射力假说、膜内空化理论,并提出了一种超声神经刺激作用机制的可能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神经刺激 作用机制 声辐射力 空化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术后超声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对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志平 何光范 +3 位作者 於兆颖 黄桑 杨建惠 罗力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9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超声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对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56例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基础组和干预组,各28例。基础组术后镇痛泵镇痛,干预组术后镇痛泵联合超声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镇...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超声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对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56例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基础组和干预组,各28例。基础组术后镇痛泵镇痛,干预组术后镇痛泵联合超声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镇痛泵按压次数、曲马多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12、24、72 h疼痛评分分别为(2.6±0.5)、(3.2±0.6)、(2.8±0.4)分,均低于基础组的(3.5±0.9)、(4.2±1.1)、(3.7±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镇痛泵按压次数(3.1±1.1)次及曲马多用量(112.3±21.1)mg均少于基础组的(7.2±1.6)次、(252.4±32.6)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超声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镇痛药物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超声神经刺激 神经阻滞麻醉 镇痛
下载PDF
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联合醒脑开窍针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金艳 朱崇田 +3 位作者 王艳 杨永芳 姜晓惠 张玉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观察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TUS-NMES)联合醒脑开窍针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TUS-NMES治疗。3周后采... 目的观察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TUS-NMES)联合醒脑开窍针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TUS-NMES治疗。3周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功能性步行量表(FAC)、Brunnstrom评定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经过3周治疗,2组患者FMA评分、MBI评分、FAC分级及下肢Brunnstrom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TUS-NMES联合醒脑开窍针法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脑梗死 偏瘫 醒脑开窍针法 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 中医外治法
下载PDF
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探讨
4
作者 田作丽 薛晓琳 《系统医学》 2024年第6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取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6月灌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26例)患者采取常规...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取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6月灌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26例)患者采取常规吞咽康复训练疗法,观察组(26例)患者在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基础上开展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吞咽功能、神经功能、不良事件。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发生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取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具有确切疗效,可有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减少误吸等不良反应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 脑卒中 吞咽障碍 不良反应情况发生
下载PDF
双重任务训练结合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马千里 孙兆玺 +1 位作者 肖岩光 祁洪凯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3期188-190,194,共4页
目的探究双重任务训练结合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 目的探究双重任务训练结合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双重任务训练.比较两组的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上肢功能评分为(38.73±2.65)分、下肢功能评分为(27.55±2.27)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总分为(79.98±7.57)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5.39±2.25)分、(24.52±2.43)分及(71.55±5.46)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为(43.27±2.58)分,高于对照组的(35.58±2.04)分,Barthel指数评分为(81.26±7.35)分,高于对照组的(77.92±6.23)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采用双重任务训练结合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的效果显著,不仅可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且可有效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双重任务训练 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 肢体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辅助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6
作者 白淑娟 石鹏 +3 位作者 赵坤 刘超 崔逸枫 景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辅助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麻醉(1)组(75例,全身麻醉)和麻醉(2)...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辅助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麻醉(1)组(75例,全身麻醉)和麻醉(2)组(75例,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辅助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前,两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时、手术结束时,两组的MAP、HR低于麻醉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时、手术结束时,麻醉(2)组的MAP、HR高于麻醉(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2)组的麻醉后30 min 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RASS)、术后24 h简明-麦-吉疼痛问卷(SF-MPQ)评分低于麻醉(1)组,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短于麻醉(1)组,痛觉恢复时间长于麻醉(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术后24 h,两组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2 h,麻醉(2)组的MMSE评分高于麻醉(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2)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麻醉(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辅助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恢复认知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 全身麻醉 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辅助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对神经梅毒患者康复疗效的作用评价
7
作者 贺文超 刘佳庆 +7 位作者 戴军 莫星帆 吴敏智 沈明强 杜方智 王千秋 陈如洋 陈英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3期292-296,共5页
目的:评价高压氧联合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transcranial ultrasound-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TUS-NMES)对神经梅毒患者康复疗效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4月29日—2022年7月17日在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科、皮肤性... 目的:评价高压氧联合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transcranial ultrasound-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TUS-NMES)对神经梅毒患者康复疗效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4月29日—2022年7月17日在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科、皮肤性病科住院治疗的51例神经梅毒所致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17例);C组患者给予正规驱梅药物、脑卒中基础治疗,A组患者在C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给予TUS-NMES治疗,分析、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前后改良巴塞尔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Fugl-Meyer评估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分值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3组患者的病程、年龄、性别、患侧、损伤类型、MBI评分、FMA评分值经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的MBI、FMA评分值经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后,3组患者的MBI、FMA评分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A、B组患者的MBI、FMA评分值均高于C组(P<0.05),B组患者的MBI、FMA评分值均高于A组(P<0.05);A、B、C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88%、5.88%和11.76%,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TUS-NMES可促进神经梅毒(脑膜血管病变所致脑梗死和脊髓痨)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神经梅毒 康复治疗
下载PDF
一种用于神经刺激研究的触屏控制小型超声发生器 被引量:2
8
作者 丁孝宇 王婷婷 +1 位作者 陆心怡 郑政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6期764-769,共6页
超声发生器是研究超声刺激的重要工具,但是目前并无可供选择的专用设备。目前实验室所用超声发生器通常都用多台通用仪器搭建而成,体积大,操作复杂。本文设计了一种用于神经刺激研究的小型超声发生器,用触屏作为控制界面,方便刺激参数... 超声发生器是研究超声刺激的重要工具,但是目前并无可供选择的专用设备。目前实验室所用超声发生器通常都用多台通用仪器搭建而成,体积大,操作复杂。本文设计了一种用于神经刺激研究的小型超声发生器,用触屏作为控制界面,方便刺激参数的输入和修改;独立的E类末级功放非常小巧,可接近换能器放置,换能器的电抗参数纳入功放从而省去了匹配电路,整机体积进一步缩小。内置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产生脉冲方波,经专门的驱动电路后控制E类功放中MOSFET的通断。测试表明,本文设计的超声发生器产生的波形准确,最高频率可达2 MHz。配接自制的500 kHz换能器,在30 V电源电压下输出功率6.23 W,最大声压达到168.3 kPa,并且还有可提升的空间。该发生器体积小,操作方便,电路设计简单,适用于超声神经刺激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神经刺激 超声发生器 E类功率放大器
下载PDF
超声和神经刺激仪双重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 被引量:30
9
作者 徐凯 郑笛 +1 位作者 黄云萍 邓顺宜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1期51-52,共2页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神经阻滞麻醉由于术后恢复迅速、操作便捷等优势而被普遍应用在临床麻醉中。超声和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过程中,局麻药剂量及浓度可对麻醉起效、镇痛持续及运动阻滞恢复三方面的时间产生影响[1]...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神经阻滞麻醉由于术后恢复迅速、操作便捷等优势而被普遍应用在临床麻醉中。超声和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过程中,局麻药剂量及浓度可对麻醉起效、镇痛持续及运动阻滞恢复三方面的时间产生影响[1]。笔者观察行上肢手术患者在超声和神经刺激仪双重引导下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手术 罗哌卡因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神经刺激仪双重引导
下载PDF
运动想象结合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会会 李娅娜 +2 位作者 徐影 刘晓丽 姜于涛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1642-1644,1649,共4页
目的观察运动想象结合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对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6月在该科住院脑卒中伴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4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和试验组,每组15例。三组均进行常规药物... 目的观察运动想象结合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对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6月在该科住院脑卒中伴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4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和试验组,每组15例。三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配合运动想象,试验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加用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Fugl-Mayer评定量表(FMA)、改良Bathel指数(MBI)评定脑卒中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FMA、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FMA、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及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试验组较观察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康复训练基础上,运动想象联合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后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 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 脑卒中 康复 上肢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危重患者下肢手术中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孟丹 朱玉成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年第4期462-463,共2页
目的分析危重患者下肢手术中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危重患者下肢手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B组患者麻醉方式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A组患者麻醉方式为... 目的分析危重患者下肢手术中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危重患者下肢手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B组患者麻醉方式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A组患者麻醉方式为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分别记录不同时间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并比较阻滞完成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对比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各个时间点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阻滞完成时间、阻滞起效时间均快于A组、镇痛维持时间长于A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不良反应包括1例低血压、1例呕吐和1例皮肤疼痛,A组不良反应包括2例皮肤疼痛、1例腰痛、1例低血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危重患者下肢手术中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价值确切,可维持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起效快,镇痛持久,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者 下肢手术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PDF
神经刺激仪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术用于下肢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国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23期32-32,34,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将神经刺激仪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肢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0月-2018年9月收治下肢手术患者68例,按麻醉模式差异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后静脉镇痛;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后神经阻滞加静脉镇... 目的:研究分析将神经刺激仪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肢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0月-2018年9月收治下肢手术患者68例,按麻醉模式差异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后静脉镇痛;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后神经阻滞加静脉镇痛。对比两组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和麻醉药物使用量、不同时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和麻醉药物使用量、疼痛VAS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下肢手术治疗患者实施神经刺激仪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刺激超声引导 外周神经阻滞 下肢手术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0
13
作者 雷方 剡夕荣 杨玲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293-296,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单纯超声和单纯神经刺激仪三种不同的定位方法下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单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39例,年龄68-85岁,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三组:超... 目的比较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单纯超声和单纯神经刺激仪三种不同的定位方法下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单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39例,年龄68-85岁,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三组: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US组);超声引导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U组);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S组)。记录各组阻滞前(T_0)、阻滞后10 min(T_1)、30 min(T_2)、60 min(T_3)的SBP、DBP、HR;记录各组阻滞完成时间、阻滞起效时间以及阻滞持续时间;记录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阻滞前(T_0)、阻滞后10 min(T_1)、30 min(T_2)、60 min(T_3)的SBP、DBP、H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S组与U组患者的神经阻滞完成时间明显短于S组(P<0.05);US组和S组患者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U组,而感觉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均长于U组(P<0.05);U组和S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U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麻醉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神经刺激仪或单纯使用超声引导定位麻醉,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
下载PDF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前入路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在糖尿病足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慧杰 刘玉杰 +1 位作者 黄海 宋景芳 《实用医药杂志》 2019年第10期889-891,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前入路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在糖尿病足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糖尿病足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组(PF组)和单次蛛网膜下腔阻滞组(SA组),每组40例。观察2组患者麻醉前(Tb... 目的观察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前入路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在糖尿病足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糖尿病足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组(PF组)和单次蛛网膜下腔阻滞组(SA组),每组40例。观察2组患者麻醉前(Tb)以及麻醉后5(T5)、10(T10)、15(T15)、30(T30)min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观察2组患者感觉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T1)、完全阻滞时间(T2)及完全消退时间(T3),术后首次排尿时间(Tm)。比较2组患者术后6、12、18、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观察2组患者麻醉满意度,麻醉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2组Tb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A组在T5、T10、T15、T30的收缩压、舒张压较Tb下降(均P<0.05),且低于PF组T5、T10、T15、T30(均P<0.05)。PF组T1、T2、T3长于SA组(均P<0.05),Tm短于SA组(P<0.05)。PF组术后12、18、24 h VAS评分低于SA组(均P<0.05)。SA组与PF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2.5%、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前入路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在糖尿病足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前路坐骨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 糖尿病足
下载PDF
超声、激光、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翟跃芬 赵萍 +3 位作者 孙宏 吴海琴 杜赟 卜宁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6期2411-2413,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激光、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急性脑梗死病人68例,随机分为单纯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治疗+超声、激光、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组(观察组),各34例。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 目的观察超声、激光、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急性脑梗死病人68例,随机分为单纯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治疗+超声、激光、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组(观察组),各34例。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及12周,分别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并观察超声、激光、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周、4周及12周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6%、82.4%、91.2%,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1.8%、73.5%、85.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周、4周及12周观察组较对照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升高(P <0.05)。超声、激光、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12周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超声、激光、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超声、激光、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BARTHEL指数 改良Rankin量表
下载PDF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腘窝坐骨神经、股神经和隐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汉强 孙立夫 沈娟萍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2期116-119,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腘窝坐骨神经、股神经和隐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膝部以下手术的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阻滞腘窝坐骨神经、股神经的方... 目的分析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腘窝坐骨神经、股神经和隐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膝部以下手术的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阻滞腘窝坐骨神经、股神经的方式,实验组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腘窝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的方式,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在操作时间方面,实验组手术时间稍长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起效时间(5.64±1.76)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3.29±2.99)min;比较两组镇痛效果满意情况,实验组满意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8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腘窝坐骨神经、股神经和隐神经阻滞具有操作简单、镇痛起效快、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对提高患者镇痛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有积极意义,作为一种更好的麻醉选择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 腘窝坐骨神经 神经和隐神经阻滞
下载PDF
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治疗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郭豪 常婷 谢晓娟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0年第2期116-117,共2页
目的:研究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治疗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2组。在脑梗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依达拉奉,观察组联合使用依达拉奉和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治疗... 目的:研究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治疗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2组。在脑梗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依达拉奉,观察组联合使用依达拉奉和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项版本评估患者的心理障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HAMD和HAMA各项评分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MD和HAMA各项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并有助于缓解情绪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 急性脑梗塞 情绪障碍
下载PDF
运动想象结合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对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蒲兵兵 沈剑 +2 位作者 方磊 蒋曙鑫 王丽辉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719-720,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开展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TUS-NMES)结合运动想象治疗后对其日常生活能力和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4例,所有患者均伴有上肢功能障碍,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1组和研究2组,各38例。3组患...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开展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TUS-NMES)结合运动想象治疗后对其日常生活能力和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4例,所有患者均伴有上肢功能障碍,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1组和研究2组,各38例。3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开展常规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研究1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运动想象,研究2组在研究1组的基础上联合开展TUS-NMES,比较三组治疗后在日常生活能力和上肢功能改善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对照组、研究1组和研究2组治疗前的Fugl-Meyer评测法(FMA)评分和改良Bathel指数评分量表(MBI)评分之间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研究2组上述两项量表评分明显高于研究1组,而研究1组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伴有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开展TUS-NMES结合运动想象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功能障碍 运动想象 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糖尿病足手术中行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前入路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方凯凯 王国军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2年第2期205-211,共7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DF)手术中行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前入路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9年4月于东部战区空军医院行DF手术的糖尿病(DM)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55~85岁,平均年龄56.7...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DF)手术中行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前入路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9年4月于东部战区空军医院行DF手术的糖尿病(DM)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55~85岁,平均年龄56.78岁。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组(观察组)和单次蛛网膜下腔阻滞组(对照组),每组50例。记录2组患者麻醉前(Tb)、麻醉后5 min(T5)、麻醉后10 min(T10)、麻醉后15 min(T15)、麻醉后30 min(T30)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记录麻醉操作时间(OT)、手术等待时间(SWT)、首次镇痛时间(FAT)、首次自主排尿时间(FUT);记录2组患者术后6、12、18、24 h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记录术后麻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T5、T10、T15、T30时,对照组SBP均明显低于观察组[(138.85±17.16)mmHg vs(147.66±13.52)mmHg、(132.96±15.93)mmHg vs(145.29±18.15)mmHg、(132.65±17.34)mmHg vs(141.88±18.67)mmHg、(130.15±12.47)mmHg vs(143.65±15.91)mmHg;P<0.05]、DBP[(72.64±8.48)mmHg vs(80.48±9.76)mmHg、(69.21±12.87)mmHg vs(81.59±12.09)mmHg、(68.58±13.98)mmHg vs(78.46±10.47)mmHg、(70.22±11.75)mmHg vs(85.14±13.69)mmHg;P<0.05];在T5、T10、T15、T30时,对照组SBP、DBP均明显低于同组Tb[SBP:(138.85±17.16)mmHg vs(155.30±11.86)mmHg、(132.96±15.93)mmHg vs(155.30±11.86)mmHg、(132.65±17.34)mmHg vs(155.30±11.86)mmHg、(130.15±12.47)mmHg vs(155.30±11.86)mmHg;DBP:(72.64±8.48)mmHg vs(84.82±10.33)mmHg、(69.21±12.87)mmHg vs(84.82±10.33)mmHg、(68.58±13.98)mmHg vs(84.82±10.33)mmHg、(70.22±11.75)mmHg vs(84.82±10.33)mmHg](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OT、SWT、FAT均明显延长[(7.43±3.48)min vs(16.84±3.26)min、(11.62±3.16)min vs(26.47±3.51)min、(263.79±44.23)min vs(448.65±187.64)min](P<0.01),FUT明显缩短[(337.04±37.28)min vs(250.41±47.09)min](P<0.01),在术后12 h、18 h、24 h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6.27±0.61)分vs(3.71±0.72)分、(6.08±1.42)分vs(3.51±0.63)分、(5.22±1.15)分vs(3.99±0.76)分](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72.00%(36/50)vs 8.00%(4/50)](P<0.05)。随访期1年,行联合神经阻滞的未复发率明显高于行单次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方式[70.00%(35/50)vs 54.00%(27/50)],且术后VAS评分和麻醉方式是影响术后复发的关键风险因素(P<0.05)。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前入路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应用于高龄患者DF手术中,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麻醉效果确切、神经阻滞时间长的优势,可有效提升DF患者舒适度,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 前入路坐骨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文浪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16期133-134,共2页
目的观察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老年下肢手术患者114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进行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 目的观察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老年下肢手术患者114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进行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观察组进行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比较2组临床疗效、术后完成神经阻滞时间、阻滞起效时间、维持镇痛作用时间、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29%高于对照组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72,P<0.01)。麻醉前2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对照组收缩压高于治疗前及观察组,舒张压及心率均低于治疗前及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完成神经阻滞时间、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维持镇痛作用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9,P<0.01)。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 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老年患者下肢手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