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70家二级以上医院超声质量控制状况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张玉英 应春花 +4 位作者 齐海英 赵国强 马钦风 陈鲜霞 马有良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6-359,共4页
目的探讨青海省超声质量控制管理中面临的主要发展问题。方法对青海省19家三级医院、51家二级医院超声科室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医院超声科室设置、亚专业、仪器状态、超声质控、工作量、人员专业及学历构成比进行χ^2 检验。结果三级医院... 目的探讨青海省超声质量控制管理中面临的主要发展问题。方法对青海省19家三级医院、51家二级医院超声科室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医院超声科室设置、亚专业、仪器状态、超声质控、工作量、人员专业及学历构成比进行χ^2 检验。结果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在科室设置、亚专业设置、仪器状态、超声质控状态、工作量、人员专业、人员学历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0.49、38.208、36.87、7.913、28.518、7.111、322.363、P均<0.01)。结论青海省19家三级医院超声科室上述各观察指标优于 51家二级医院,积极从这些方面加强建设,建立、健全超声质量控制体系对提高我省超声诊断水平,促进我省超声诊断的同质化有很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质量控制 管理 超声诊断
原文传递
县区级超声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建设的探索 被引量:11
2
作者 谢晓红 马苏亚 +2 位作者 杜祖升 张靖靓 方晔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72-678,共7页
目的总结宁波市鄞州区超声医学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工作,通过质量控制管理预期达到提升区域基层单位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方法2012年5月至2019年12月对宁波市鄞州区基层医院进行超声质量控制管理,分别从依法执业、医疗安全、诊疗环境、仪... 目的总结宁波市鄞州区超声医学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工作,通过质量控制管理预期达到提升区域基层单位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方法2012年5月至2019年12月对宁波市鄞州区基层医院进行超声质量控制管理,分别从依法执业、医疗安全、诊疗环境、仪器设备、规范操作、建立质控制度及规范化检查及诊断7个方面进行,比较质量控制前后的基层超声医师具备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及执业范围为医学影像及放射治疗的比例情况;有无设立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建立危重患者抢救流程及预案;诊疗环境及仪器设备有无提升;仪器操作的规范性;制度建立的完整性;检查及诊断的规范化。组间比较根据数据是否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选择采用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基层医院的质控工作通过统一的《鄞州区超声质控考核方案》统一考核,2012年至2019年考核分数逐年增加,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内中心级与非中心级医院考核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469、15.825、7.308、43.958、3.350,P均<0.05),中心级医院考核分数显著高于非中心级医院。2016年内中心级与非中心级医院考核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017年、2018年、2019年整体比较考核分数中心级、非中心级、民营医院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77.202、337.263、353.738,P均<0.001)。中心级、非中心级及民营医院质量控制工作逐年完善,中心级及非中心级基层医院的考核情况好于民营医院。2012年至2019年,无执业医师证书及执业范围不符的上岗超声医师逐年递减。建立严格的查对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院感控制建立并熟悉科室危重病紧急抢救预案、科室人员掌握CPR技术的比例要求,2012年至2019年全区未发生重大的医疗纠纷及医疗投诉;2012年诊间面积不达标共计13家,至2016年诊间面积不达标基层医院的数量逐年减少。2017年将民营医院纳入考核范围后诊间面积不达标情况有增加,至2019年也逐年减少。全区截至2019年底,共有88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全区所有彩色超声仪器完成计量检测,老旧仪器数量减少;通过技能培训,规培基层医师超声操作,全区超声报告实现计算机图文报告,图像资料存档;建立十项超声质控制度,通过专科学习、专家下基层技术带教、建立鄞州区统一报告模板、制定质控管理指标等举措规范化的检查及诊断。鄞州区2012至2019年基层医院诊断阳性率及符合率逐年递增。结论鄞州区超声质量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提高了基层医师的超声诊断水平,基层医院的超声质量控制得到提升,初步达到区域超声诊断的同质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质量控制 管理 超声医学
原文传递
基于更快速的区域卷积神经网络的胎儿头围超声图像质量控制 被引量:4
3
作者 林泽慧 雷柏英 +4 位作者 姜峰 倪东 陈思平 李胜利 汪天富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2-400,共9页
胎儿标准丘脑水平横切面是胎儿双顶径与头围的测量切面,而双顶径和头围这两个测量参数对于预测胎儿体重有重要的作用。临床上此切面一直由超声医生手动获取,手动获取的切面质量高度依赖超声医生的临床工作经验,不但耗时,而且容易得到图... 胎儿标准丘脑水平横切面是胎儿双顶径与头围的测量切面,而双顶径和头围这两个测量参数对于预测胎儿体重有重要的作用。临床上此切面一直由超声医生手动获取,手动获取的切面质量高度依赖超声医生的临床工作经验,不但耗时,而且容易得到图像质量较差的切面。为了解决手动获取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更快速的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er R-CNN)的胎儿头围超声图像质量控制方法,辅助医生自动、快速和准确地获得标准丘脑水平横切面。首先,与超声专家团队制定评定协议,通过数据增强的方法,构建胎儿头围超声图像数据库;然后,通过faster R-CNN从训练数据中学习提取有识别性的特征,并利用通过联合训练和交替优化,使得区域建议网络(RPN)模块和fast R-CNN模块共享卷积层特征,构建一个完全端到端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对象检测模型,检测关键解剖结构;最后,通过检测的解剖结构结果对丘脑水平切面进行自动评分,根据评分结果进而自动判断是否是标准切面。对所采集的513张超声切面,80%的作为训练数据集,20%为测试数据集。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地定位到丘脑水平横切面的5个解剖结构,5个解剖结构的检测平均准确度达到80.7%,且每张丘脑水平切面的检查时间大约0.27s。所提出的方法对胎儿头围超声图象进行自动化质量控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头围 超声图像质量控制 FASTER R-CNN 解剖结构检测
下载PDF
超声报告质量控制评分系统在超声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丁宇华 胡彧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51期61-62,共2页
超声医学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在超声诊断和报告书写中容易出现各种错误,运用超声报告质量评分系统对规陪医师超声报告进行定期抽查和打分,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全面提升了超声医学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超声诊断质量和诊断水平。
关键词 超声 住院医师 超声报告质量控制评分系统
下载PDF
信息技术助力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发展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伟 《中国新通信》 2023年第19期57-59,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超声医学领域迎来了崭新的时代。信息技术助力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不仅提高了诊断准确率,还降低了医疗差错,为患者带来了更加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然而,尽管信息技术在超声医学质量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超声医学领域迎来了崭新的时代。信息技术助力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不仅提高了诊断准确率,还降低了医疗差错,为患者带来了更加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然而,尽管信息技术在超声医学质量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超声医学深度融合,以实现更高效、更精确的诊疗服务,仍然有待探索。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以期为推动我国超声医学质量控制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超声医学质量控制 发展
下载PDF
经胸超声心动图可减少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漏误诊率
6
作者 刘红娇 杨冬妹 王玉婷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9期951-956,共6页
目的分析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UCSS)漏误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4年3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例UCSS患者,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3~74岁。将患者的超声... 目的分析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UCSS)漏误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4年3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例UCSS患者,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3~74岁。将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比较,将纳入患者分为超声确诊组和超声漏误诊组。分析患者术前超声心动图录像资料,记录并分析特异性征象,根据冠状静脉窦显示情况,分为显示清楚、可疑、模糊、未显示/显示不清4种,计算各切面的显示率,分析漏误诊原因,总结无顶冠状动脉窦的超声心动图特征。结果超声确诊组8例,诊断准确率为66.7%,超声漏诊1例,漏诊率为8%,误诊3例,误诊率为25%。在UCSS确诊患者中,显示CS的常用切面的显示率均高于漏误诊组,其中右室流入道非标准切面在所有TTE确诊的患者中均可显示,该切面在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医师对UCSS解剖、病理生理、血流动力学的理解以及对CS各切面的观察对于准确诊断该病至关重要。经胸超声心动图作为该病极佳的筛查和诊断方式,有助于减少该病的误诊和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 房间隔缺损 永存左上腔静脉 超声医疗质量控制
下载PDF
远程超声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应用实践
7
作者 姜敏 樊树华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7期115-117,共3页
为更好地践行国家的分级诊疗制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超声诊断水平,减少患者就医成本及可能造成的病情延误风险,本文以宜宾市第四人民医院超声科为中心建立远程超声服务点,探索建立诊断标准化、服务优质化的远程超声,提供远程会诊、教... 为更好地践行国家的分级诊疗制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超声诊断水平,减少患者就医成本及可能造成的病情延误风险,本文以宜宾市第四人民医院超声科为中心建立远程超声服务点,探索建立诊断标准化、服务优质化的远程超声,提供远程会诊、教学、交流、研究等服务,有效地整合网络医疗和远程教育,从而构建常态化服务的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控制体系,来保障远程超声服务可持续发展,实现上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基层,让患者与基层医疗机构切实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超声 分级诊疗 基层医疗 远程超声质量控制
下载PDF
超声报告质量控制评分系统在超声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8
作者 杨晶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年第19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究超声报告质量控制评分系统在超声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2020年在医院超声影像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46名住院医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模式。观察组在常规培训基础上利用... 目的:探究超声报告质量控制评分系统在超声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2020年在医院超声影像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46名住院医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模式。观察组在常规培训基础上利用超声报告质量控制评分系统定期对医师的超声报告进行质量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进行针对性培训。比较两组人员的超声诊断质量、超声理论知识水平及其对规范化培训的满意度。结果:3个月培训结束后观察组医师的超声信息采集、超声图像分析、超声报告描述及超声诊断考核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师超声理论知识考核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师对规范化培训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报告质量控制评分系统能有效提高超声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针对性,提升住院医师的超声诊断质量和理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报告质量控制评分系统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诊断质量
原文传递
Deep learning models semi-automatic training system for quality control of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9
作者 QIAN Sunnan WENG Hexiang +7 位作者 CHENG Hanlin SHI Zhongqing WANG Xiaoxian GUO Guanjun FANG Aijuan LUO Shouhua YAO Jing QI Zhanru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0-1145,共6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deep learning(DL)models semi-automatic training system for automatic optimization of clinical image quality control of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Methods Totally 1250 TTE vid...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deep learning(DL)models semi-automatic training system for automatic optimization of clinical image quality control of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Methods Totally 1250 TTE videos from 402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collected,including 490 apical four chamber(A4C),310 parasternal long axis view of left ventricle(PLAX)and 450 parasternal short axis view of great vessel(PSAX GV).The videos were divided into development set(245 A4C,155 PLAX,225 PSAX GV),semi-automated training set(98 A4C,62 PLAX,90 PSAX GV)and test set(147 A4C,93 PLAX,135 PSAX GV)at the ratio of 5∶2∶3.Based on development set and semi-automatic training set,DL model of quality control was semi-automatically iteratively optimized,and a semi-automatic training system was constructed,then the efficacy of DL models for recognizing TTE views and assessing imaging quality of TTE were verified in test set.Results After optimization,the overall accuracy,precision,recall,and F1 score of DL models for recognizing TTE views in test set improved from 97.33%,97.26%,97.26%and 97.26%to 99.73%,99.65%,99.77%and 99.71%,respectively,while the overall accuracy for assessing A4C,PLAX and PSAX GV TTE as standard views in test set improved from 89.12%,83.87%and 90.37%to 93.20%,90.32%and 93.33%,respectively.Conclusion The developed DL models semi-automatic training system coul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inical imaging quality control of TTE and increase iteration spe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HOCARDIOGRAPHY quality contro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下载PDF
采用超声报告质量控制评分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晶晶 王子龙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年第17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报告质量控制评分在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在2019年间采用超声报告质量控制评分住院医师进行质控管理。选取期间(2019年2~12月)参加规范化培训的20名住院医师纳入观察组。另选择超声报告质量... 目的:探讨超声报告质量控制评分在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在2019年间采用超声报告质量控制评分住院医师进行质控管理。选取期间(2019年2~12月)参加规范化培训的20名住院医师纳入观察组。另选择超声报告质量控制评分应用前(2018年3~12月)参加规范化培训的20名住院医师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住院医师经规范化培训后个人能力提高情况,同时调查参加培训住院医师对培训质量评分和对培训过程的满意度情况,比较差异。结果:培训结束后,观察组住院医师个人能力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培训结束后,观察组住院医师对培训质量、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报告质量控制评分应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管理中效果良好,能显著提升教学培训质量,提高培训医师的个人能力和满意度,对促进医院培养优秀超声专业人才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报告质量控制评分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原文传递
Quality control of ultrasonic measurement of 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 被引量:2
11
作者 Ying Yang Feng Zhao +4 位作者 Li-Tong Qi Bao-Wei Zhang Feng Chen Sai-Nan Zhu Yong Huo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22-226,共5页
Background To report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and baseline reproducibility data of the ultrasound measurements of 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 in the project of Establishment of an Integrated System for Corona... Background To report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and baseline reproducibility data of the ultrasound measurements of 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 in the project of Establishment of an Integrated System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thods Standard ultrasound scanning and measuring protocols were established by the study group. All sonographers and readers were trained by the carotid ultrasound core lab and all digital ultrasound images were centrally read. Ten subjects were scanned twice (with 1 week interval) by 2 sonographers independently and images were read by a single reader to evaluate the sonographer variability. Twenty subjects' images were read twice (with 1 week interval) by a single reader to assess the reader variability and the reproducibility of IMT measured at different carotid segments. Results The intraclass correlation (ICC) of intra- and inter-sonographer and intra- reader for mean IMT measurements was 0.99, 0.98 and 0.97 respectively; while for max IMT, it was 0.97, 0.99 and 0.95 respectively. Among different carotid segments and sites, ICC for mean 1MT measurements of common carotid (CCA), carotid artery bulb (Bulb),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 overall near wall and overall far wall was 0.97, 0.99, 0.89, 0.93 and 0.98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reproducibility of IMT measurements according to our protocol is acceptable, although better reproducibility is found when measuring the mean IMT than max IMT, CCA and Bulb IMT than ICA IMT, and far wall IMT than near wall I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HEROSCLEROSIS carotid arteries ULTRASOUND REPRODUCIBILITY intima-media thickness
下载PDF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超声漏误诊单中心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珊 贺林 +8 位作者 纪莉 彭源 刘琨 吕清 王静 李玉曼 张丽 谢明星 杨亚利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1-489,共9页
目的分析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患者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漏误诊原因。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08年8月至2021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ALCAPA患者。对比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手... 目的分析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患者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漏误诊原因。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08年8月至2021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ALCAPA患者。对比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将纳入患者分为超声确诊组和超声漏误诊组。收集纳入患者的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析并记录超声心动图特异性征象显示情况,根据医师个人经验,显示情况分为清楚显示、模糊/疑诊、未显示和未提及4种,计算各征象的显示率(显示率=清楚显示例数/总例数×100%)。通过查阅手术资料,分析并记录患者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特征,比较不同特征患者的超声漏误诊率。结果共纳入21例患者,男性11例,年龄1.8(0.8,12.3)岁(范围1个月~47岁)。21例患者中除1例为左前降支异常起源外,其余均为左冠状动脉(LCA)主干异常起源;13例为婴儿型,8例为成人型。超声确诊组15例[诊断准确率为71.4%(15/21)],超声漏误诊组6例(3例误诊为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2例误诊为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例漏诊ALCAPA)。超声确诊组检查医师的工作年限长于超声漏误诊组[(12.8±5.6)年比(8.3±4.7)年,P=0.045]。超声心动图特异性征象显示情况方面,在婴儿型ALCAPA患者中,超声确诊组对LCA-肺动脉分流(4/5比0,P=0.021)。成人型患者的漏误诊率高于婴儿型(3/8比3/13,P=0.410)。分支异常起源患者的漏误诊率高于主干异常起源(1/1比5/21,P=0.028)。LCA走行于主、肺动脉间患者的漏误诊率高于远离主肺动脉间隔走行者(4/7比2/14,P=0.064)。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漏误诊率高于不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者(2/3比4/18,P=0.184)。超声漏误诊率≥50%的情况包括:(1)LCA近心段走行于主、肺动脉之间;(2)LCA异常开口于肺动脉右后部;(3)LCA分支异常起源;(4)合并重度肺高压。结论超声科检查医师对ALCAPA病理解剖特征及病理生理的认识、诊断警惕性对超声诊断准确性至关重要。临床上应警惕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心室明显扩大的小儿病例,不论其左心室功能是否正常,均应常规探查冠状动脉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漏误诊 超声医疗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