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细长圆锥低超声速绕流尾迹流时空演化特性的研究
1
作者
冉政
张涵信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12-218,共7页
本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在大的迎角范围内,采用局部抛物化流动模型所得到的有关圆锥有迎角绕流尾迹流中周期解的谐分岔、亚谐分岔以及环上Hopf分岔这三类不稳定性的时空结构演化与非线性相互作用。分析得到了两种不可通约频率(f1...
本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在大的迎角范围内,采用局部抛物化流动模型所得到的有关圆锥有迎角绕流尾迹流中周期解的谐分岔、亚谐分岔以及环上Hopf分岔这三类不稳定性的时空结构演化与非线性相互作用。分析得到了两种不可通约频率(f1,f2)的强非线性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频率拓宽所形成的mf1±nf2多级频带结构。研究表明:当第三个不可约频率被激发,不论时间,还是空间方向的发展都会存在混沌。在近尾区,流态随攻角增大的演化历程上,通向混沌的道路和准周期性道路相接近,但包含有带倍周期性的亚谐分岔。在固定迎角的情况下,由近尾到远尾区,通向混沌的道路也接近于准周期道路,但带有阵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分岔
HOPF分岔
混沌
低
超声速绕流
尾迹
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弹丸超声速绕流的 Navier-Stokes 模拟
被引量:
3
2
作者
武晓松
王栋
郭锡福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2-166,共5页
本文从轴对称Navier-Stokes方程组出发,采用高分辨率对称TVD格式数值模拟了包括底部回流区在内的弹丸超声速绕流流场。计算结果从定性和定量上显示了弹体激波结构和底部流动结构的细节,计算的底部阻力系数与实验数据...
本文从轴对称Navier-Stokes方程组出发,采用高分辨率对称TVD格式数值模拟了包括底部回流区在内的弹丸超声速绕流流场。计算结果从定性和定量上显示了弹体激波结构和底部流动结构的细节,计算的底部阻力系数与实验数据对比是令人满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方程
弹丸
空气动力学
超声速绕流
TVD格式
全文增补中
超声速平头圆柱绕流DSMC/EPSM混合算法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吴明巧
陈伟芳
任兵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6-210,共5页
本文将EPSM算法与DSMC方法结合 ,构造了可模拟含近连续流区及过渡流区的DSMC/EPSM混合算法。运用混合算法模拟马赫数等于 5 .37时超声速平头圆柱绕流 ,并与DSMC结果进行比较 ,证明了DSMC/EPSM混合算法的有效性 ,并对两种算法的计算效率...
本文将EPSM算法与DSMC方法结合 ,构造了可模拟含近连续流区及过渡流区的DSMC/EPSM混合算法。运用混合算法模拟马赫数等于 5 .37时超声速平头圆柱绕流 ,并与DSMC结果进行比较 ,证明了DSMC/EPSM混合算法的有效性 ,并对两种算法的计算效率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
声速
平头圆柱
绕
流
EPSM
混合算法
衡薄气体
流
动
DSMC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RANS/LES混合方法研究超声速底部流动
被引量:
11
4
作者
肖志祥
符松
《计算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1-230,共10页
在剪切应力输运和弱非线性k-ω模式中引入压缩性修正,并在此基础上构造RANS/LES混合方法,对包含丰富流动结构和复杂流动机理的导弹类超声速底部流场进行数值分析,发现压缩性修正可更好地描述流场特征,适于具有较强压缩性效应流动的数值...
在剪切应力输运和弱非线性k-ω模式中引入压缩性修正,并在此基础上构造RANS/LES混合方法,对包含丰富流动结构和复杂流动机理的导弹类超声速底部流场进行数值分析,发现压缩性修正可更好地描述流场特征,适于具有较强压缩性效应流动的数值分析;混合方法捕捉到丰富的流动现象及非定常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
声速
底部
绕
流
压缩性修正
弱非线性模式
RANS/LES混合方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各向异性非结构网格的超声速流动自适应计算
被引量:
2
5
作者
邹建锋
盛东
+2 位作者
邢菲
张帅
杨永健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51,共5页
基于各向异性非结构网格,实现了自适应求解技术,将其应用于超声速楔形体绕流及超声速横向喷流问题的计算研究,对各向异性网格自适应计算过程的收敛性和求解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展示了各向异性网格自适应算法在降低问题求解规模。提高各...
基于各向异性非结构网格,实现了自适应求解技术,将其应用于超声速楔形体绕流及超声速横向喷流问题的计算研究,对各向异性网格自适应计算过程的收敛性和求解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展示了各向异性网格自适应算法在降低问题求解规模。提高各向异性流场分辨率等方面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超声速楔形体无粘绕流场的自适应计算,清晰地捕捉到了激波附近的流场信息,激波前后的马赫数、压力、密度。温度等物理量与理论分析解吻合很好。超声速横向喷流流场存在激波、分离涡、边界层等流场结构的相互干扰。计算研究表明,单纯基于Hes-sian度量张量的各向异性网格生成及自适应算法不能有效模拟边界层内的流动情况,是将来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非结构网格
度量张量
自适应求解
超
声速
楔形体
绕
流
超
声速
横向喷
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声速半球绕流实验研究
6
作者
王登攀
赵玉新
+2 位作者
夏智勋
王清华
黄利亚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99-1005,共7页
基于NPLS技术,在超声速静风洞中对超声速半球绕流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观察到了三维弓形激波及其与边界层相互作用所诱导的转捩/分离区,再现了超声速半球绕流流场的复杂结构.根据所得NPLS图像的时间相关性,分析了绕流流场结构的时空演化...
基于NPLS技术,在超声速静风洞中对超声速半球绕流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观察到了三维弓形激波及其与边界层相互作用所诱导的转捩/分离区,再现了超声速半球绕流流场的复杂结构.根据所得NPLS图像的时间相关性,分析了绕流流场结构的时空演化特征,得到了大尺度涡结构在流向和展向的运动特征,并且观察到了明显的周期性和相似的几何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LS
激波
超
声速
半球
绕
流
流
动显示
原文传递
超声速湍流边界层与圆柱相互作用试验
被引量:
1
7
作者
冈敦殿
易仕和
+1 位作者
米琦
牛海波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6-123,共8页
在超声速风洞中开展了湍流边界层与圆柱相互作用流场研究,试验马赫数为3.4和3.8。圆柱安装在试验段底板上,安装位置的边界层为充分发展的湍流边界层,研究了圆柱直径和高度对流场结构和压力脉动的影响。采用基于纳米示踪的平面激光散射(N...
在超声速风洞中开展了湍流边界层与圆柱相互作用流场研究,试验马赫数为3.4和3.8。圆柱安装在试验段底板上,安装位置的边界层为充分发展的湍流边界层,研究了圆柱直径和高度对流场结构和压力脉动的影响。采用基于纳米示踪的平面激光散射(NPLS)技术获取了流向和展向流场精细结构,激波系和马蹄涡结构均可清晰分辨。通过展向流场图像可以发现干扰区内激波与湍流结构的相互作用具有明显的非定常性。采用动态压力传感器测量了圆柱前方相互作用区域的压力脉动特性,在激波足区域压力呈现11~38 kHz的宽频分布,推测主要由激波足与涡结构相互作用及滞止区涡结构的破碎引起。随着圆柱高度的增加,激波足附近测点对应的特征频率有所降低;上游测点则发现了0~3 kHz低频区能量的增强,这主要是由分离区引起的,表明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高度的增加增强了流动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
声速
圆柱
绕
流
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
非定常特性
压力脉动
NPLS
原文传递
圆柱状金属泡沫多孔前置体的气动热效应分析
8
作者
李振环
孙海锋
+2 位作者
张晓晨
夏新林
陈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60-265,共6页
以超声速气流冲击轴线与来流方向相一致的带有金属泡沫多孔前置体的实体圆柱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尺度单区域法数值模拟泡沫多孔前置体内部的流场及气动热效应。多孔域阻力特性基于分布阻力法加入,选用局部非热平衡模型,考虑流体相与固...
以超声速气流冲击轴线与来流方向相一致的带有金属泡沫多孔前置体的实体圆柱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尺度单区域法数值模拟泡沫多孔前置体内部的流场及气动热效应。多孔域阻力特性基于分布阻力法加入,选用局部非热平衡模型,考虑流体相与固体相的传热温差,并通过Rosseland扩散模型加入固体相的辐射热效应。研究发现,在模拟气流工况下前置有一定长度的柱状泡沫多孔材料可显著降低模型激波阻力和前缘气动热效应,此外相对于气动压缩效应对温度场的影响黏性耗散效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多孔材料
超声速绕流
流
场
气动热效应
激波阻力
模型
数值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细长圆锥低超声速绕流尾迹流时空演化特性的研究
1
作者
冉政
张涵信
机构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出处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12-21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本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在大的迎角范围内,采用局部抛物化流动模型所得到的有关圆锥有迎角绕流尾迹流中周期解的谐分岔、亚谐分岔以及环上Hopf分岔这三类不稳定性的时空结构演化与非线性相互作用。分析得到了两种不可通约频率(f1,f2)的强非线性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频率拓宽所形成的mf1±nf2多级频带结构。研究表明:当第三个不可约频率被激发,不论时间,还是空间方向的发展都会存在混沌。在近尾区,流态随攻角增大的演化历程上,通向混沌的道路和准周期性道路相接近,但包含有带倍周期性的亚谐分岔。在固定迎角的情况下,由近尾到远尾区,通向混沌的道路也接近于准周期道路,但带有阵发性。
关键词
谐分岔
HOPF分岔
混沌
低
超声速绕流
尾迹
流
Keywords
hamonic bifurcation
subhamonic bifurcation
Hopf bifurcation to torus
chaos
分类号
O354.3 [理学—流体力学]
V21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弹丸超声速绕流的 Navier-Stokes 模拟
被引量:
3
2
作者
武晓松
王栋
郭锡福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
出处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2-166,共5页
文摘
本文从轴对称Navier-Stokes方程组出发,采用高分辨率对称TVD格式数值模拟了包括底部回流区在内的弹丸超声速绕流流场。计算结果从定性和定量上显示了弹体激波结构和底部流动结构的细节,计算的底部阻力系数与实验数据对比是令人满意的。
关键词
N-S方程
弹丸
空气动力学
超声速绕流
TVD格式
Keywords
NavierStokes simulation
projectile
supersonic flow
TVD scheme
分类号
TJ011.2 [兵器科学与技术—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V21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全文增补中
题名
超声速平头圆柱绕流DSMC/EPSM混合算法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吴明巧
陈伟芳
任兵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
出处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6-21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1 990 2 0 2 1 )
文摘
本文将EPSM算法与DSMC方法结合 ,构造了可模拟含近连续流区及过渡流区的DSMC/EPSM混合算法。运用混合算法模拟马赫数等于 5 .37时超声速平头圆柱绕流 ,并与DSMC结果进行比较 ,证明了DSMC/EPSM混合算法的有效性 ,并对两种算法的计算效率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超
声速
平头圆柱
绕
流
EPSM
混合算法
衡薄气体
流
动
DSMC
Keywords
DSMC method
EPSM method
hybrid DSMC/EPSM method
flat nosed cylinder
rarefied gas dynamics
分类号
V21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RANS/LES混合方法研究超声速底部流动
被引量:
11
4
作者
肖志祥
符松
机构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出处
《计算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1-23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10502030和10302015)
航天创新及支撑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在剪切应力输运和弱非线性k-ω模式中引入压缩性修正,并在此基础上构造RANS/LES混合方法,对包含丰富流动结构和复杂流动机理的导弹类超声速底部流场进行数值分析,发现压缩性修正可更好地描述流场特征,适于具有较强压缩性效应流动的数值分析;混合方法捕捉到丰富的流动现象及非定常特性.
关键词
超
声速
底部
绕
流
压缩性修正
弱非线性模式
RANS/LES混合方法
Keywords
supersonic base flow
compressible correction
weakly nonlinear
RANS/LES hybrid method
分类号
V21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各向异性非结构网格的超声速流动自适应计算
被引量:
2
5
作者
邹建锋
盛东
邢菲
张帅
杨永健
机构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航空航天学院
出处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5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702064
11002125)
航天支撑技术基金
文摘
基于各向异性非结构网格,实现了自适应求解技术,将其应用于超声速楔形体绕流及超声速横向喷流问题的计算研究,对各向异性网格自适应计算过程的收敛性和求解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展示了各向异性网格自适应算法在降低问题求解规模。提高各向异性流场分辨率等方面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超声速楔形体无粘绕流场的自适应计算,清晰地捕捉到了激波附近的流场信息,激波前后的马赫数、压力、密度。温度等物理量与理论分析解吻合很好。超声速横向喷流流场存在激波、分离涡、边界层等流场结构的相互干扰。计算研究表明,单纯基于Hes-sian度量张量的各向异性网格生成及自适应算法不能有效模拟边界层内的流动情况,是将来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挑战。
关键词
各向异性非结构网格
度量张量
自适应求解
超
声速
楔形体
绕
流
超
声速
横向喷
流
Keywords
anisotropic unstructured mesh
Hessian metric
adaption
supersonic flow around wedge
injection into a supersonic stream
分类号
V21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速半球绕流实验研究
6
作者
王登攀
赵玉新
夏智勋
王清华
黄利亚
机构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第三研究所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99-100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072264)资助
文摘
基于NPLS技术,在超声速静风洞中对超声速半球绕流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观察到了三维弓形激波及其与边界层相互作用所诱导的转捩/分离区,再现了超声速半球绕流流场的复杂结构.根据所得NPLS图像的时间相关性,分析了绕流流场结构的时空演化特征,得到了大尺度涡结构在流向和展向的运动特征,并且观察到了明显的周期性和相似的几何结构特征.
关键词
NPLS
激波
超
声速
半球
绕
流
流
动显示
分类号
V211.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超声速湍流边界层与圆柱相互作用试验
被引量:
1
7
作者
冈敦殿
易仕和
米琦
牛海波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
出处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6-123,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A04053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902354)。
文摘
在超声速风洞中开展了湍流边界层与圆柱相互作用流场研究,试验马赫数为3.4和3.8。圆柱安装在试验段底板上,安装位置的边界层为充分发展的湍流边界层,研究了圆柱直径和高度对流场结构和压力脉动的影响。采用基于纳米示踪的平面激光散射(NPLS)技术获取了流向和展向流场精细结构,激波系和马蹄涡结构均可清晰分辨。通过展向流场图像可以发现干扰区内激波与湍流结构的相互作用具有明显的非定常性。采用动态压力传感器测量了圆柱前方相互作用区域的压力脉动特性,在激波足区域压力呈现11~38 kHz的宽频分布,推测主要由激波足与涡结构相互作用及滞止区涡结构的破碎引起。随着圆柱高度的增加,激波足附近测点对应的特征频率有所降低;上游测点则发现了0~3 kHz低频区能量的增强,这主要是由分离区引起的,表明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高度的增加增强了流动分离。
关键词
超
声速
圆柱
绕
流
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
非定常特性
压力脉动
NPLS
Keywords
supersonic flow over cylinders
shock wave/boundary layer interactions
unsteady characteristics
pressure fluctuations
NPLS
分类号
V211.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圆柱状金属泡沫多孔前置体的气动热效应分析
8
作者
李振环
孙海锋
张晓晨
夏新林
陈学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60-26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36001)~~
文摘
以超声速气流冲击轴线与来流方向相一致的带有金属泡沫多孔前置体的实体圆柱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尺度单区域法数值模拟泡沫多孔前置体内部的流场及气动热效应。多孔域阻力特性基于分布阻力法加入,选用局部非热平衡模型,考虑流体相与固体相的传热温差,并通过Rosseland扩散模型加入固体相的辐射热效应。研究发现,在模拟气流工况下前置有一定长度的柱状泡沫多孔材料可显著降低模型激波阻力和前缘气动热效应,此外相对于气动压缩效应对温度场的影响黏性耗散效应较小。
关键词
泡沫多孔材料
超声速绕流
流
场
气动热效应
激波阻力
模型
数值分析
Keywords
open-cell foam
supersonic flow around
fluid field
aero-heating effect
wave drag
model
numerical analysis
分类号
TK1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细长圆锥低超声速绕流尾迹流时空演化特性的研究
冉政
张涵信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弹丸超声速绕流的 Navier-Stokes 模拟
武晓松
王栋
郭锡福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
3
全文增补中
3
超声速平头圆柱绕流DSMC/EPSM混合算法研究
吴明巧
陈伟芳
任兵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用RANS/LES混合方法研究超声速底部流动
肖志祥
符松
《计算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各向异性非结构网格的超声速流动自适应计算
邹建锋
盛东
邢菲
张帅
杨永健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超声速半球绕流实验研究
王登攀
赵玉新
夏智勋
王清华
黄利亚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0
原文传递
7
超声速湍流边界层与圆柱相互作用试验
冈敦殿
易仕和
米琦
牛海波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原文传递
8
圆柱状金属泡沫多孔前置体的气动热效应分析
李振环
孙海锋
张晓晨
夏新林
陈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