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在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维国 《黑龙江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185-187,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在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7月于我院行常规超声检出的54例(61个斑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二维超声特征分为软斑组(n=29)、硬斑组(n=...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在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7月于我院行常规超声检出的54例(61个斑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二维超声特征分为软斑组(n=29)、硬斑组(n=18)、混合斑组(n=14),对各组进行超声造影成像检查,观察造影后斑块显影情况,并进行定量分析对比。结果:软斑组的新生血管分级高于硬斑组和混合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斑组Imax高于硬斑组和混合斑组,m TT、TTP低于硬斑组和混合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可通过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实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超声造影成像技术 稳定性
下载PDF
超声造影成像技术用于颈动脉粥样软斑块新生血管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恒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9期91-93,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定量检测颈动脉粥样软斑块新生血管的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45例急性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软斑块患者为观察组,52例无脑梗死症状的颈动脉粥样软斑块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经...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定量检测颈动脉粥样软斑块新生血管的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45例急性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软斑块患者为观察组,52例无脑梗死症状的颈动脉粥样软斑块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经颈动脉超声获取软斑形态及声像学特征,并通过三维造影成像技术对软斑造影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超声三维造影增强后,观察组中Ⅲ、Ⅳ型新生血管居多,对照组中Ⅰ、Ⅱ型新生血管居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指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的软斑体积、斑块最大厚度及横截面积狭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三维造影成像技术能检测并定量分析颈动脉粥样软斑块新生血管,对于评价斑块稳定性,早期诊断及预测脑血管病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三维造影成像技术 颈动脉粥样软斑块 新生血管
下载PDF
超声三维造影成像技术用于颈动脉粥样软斑块新生血管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沈丽君 陈斌 徐琪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2期202-20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三维造影成像技术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伴有颈动脉粥样软斑块73例患者按照临床有无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32例)和非脑梗死组(41例),对其颈动脉粥样软斑块行超声三维造影成像检查,按统一... 目的探讨超声三维造影成像技术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伴有颈动脉粥样软斑块73例患者按照临床有无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32例)和非脑梗死组(41例),对其颈动脉粥样软斑块行超声三维造影成像检查,按统一标准测量并记录各斑块体积及斑块内新生血管指数(VI),作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软斑块的血管指数明显高于非脑梗死组(P=0.023),而两组患者斑块体积、最大厚度及颈动脉管腔的狭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三维造影成像技术可对颈动脉粥样软斑块内的新生血管行定量检测,为研究斑块内的微血管灌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软斑块 脑梗死 超声三维造影成像技术
下载PDF
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定量指标与循环血白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朝军 李万斌 +3 位作者 白云 杨青 杜联芳 罗向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40-164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LAAS)患者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定量指标与循环血白细胞的相关性及其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LAAS患者62例(脑卒中组),选取同期对照组... 目的·探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LAAS)患者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定量指标与循环血白细胞的相关性及其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LAAS患者62例(脑卒中组),选取同期对照组受试者48例。颈动脉优势斑块行超声造影,获取斑块时间-强度曲线(TIC)定量参数,即峰值强度(PTIC)和强度均值(MTIC);斑块时间-强度拟合曲线(FC)定量参数,即峰值(PFC)、锐度(SFC)和曲线下面积(AUCFC)。斑块定量参数的组间比较用两样本t检验,与循环血白细胞计数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脑卒中组患者总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而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均P<0.05)。(2)脑卒中组患者斑块超声造影定量参数PTIC、MTIC、PFC、SFC和AUCFC值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3)PTIC、MTIC和PFC与淋巴细胞数呈负相关(r分别为-0.291、-0.263和-0.270,均P<0.05);SFC和AUCFC与中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261和0.298,均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的定量超声造影定量指标与循环血白细胞相关,其关联性有助于判断斑块的易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成像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 脑卒中 斑块 白细胞
下载PDF
基于曲线拟合算法的超声造影定量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闫旭琴 郑永果 王本刚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7年第3期263-265,269,共4页
随着第二代造影剂的引入,逐渐兴起了根据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s,TICs)使用定量分析技术来计算灌注参数的方法。本文提出一种模型,它运用最小二乘曲线拟合的方法来得到TICs,根据TICs计算造影强度的峰值、达到峰值的时间、... 随着第二代造影剂的引入,逐渐兴起了根据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s,TICs)使用定量分析技术来计算灌注参数的方法。本文提出一种模型,它运用最小二乘曲线拟合的方法来得到TICs,根据TICs计算造影强度的峰值、达到峰值的时间、造影剂到达的时间、曲线下面积等参数。该曲线在造影强度增强前处于基准线阶段,然后突然上升到峰值点,紧接着是造影强度下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拟合 超声造影 超声造影成像技术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梁博 谢阳桂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2期138-142,共5页
超声造影技术是现代医学超声学新技术之一。本文就目前超声造影技术的进展及其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包括超声造影剂研究进展、超声造影成像技术的发展及超声造影在子宫肌瘤与腺肌瘤鉴别诊断、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效果评估、子宫内... 超声造影技术是现代医学超声学新技术之一。本文就目前超声造影技术的进展及其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包括超声造影剂研究进展、超声造影成像技术的发展及超声造影在子宫肌瘤与腺肌瘤鉴别诊断、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效果评估、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疾病 超声造影 超声造影成像技术
下载PDF
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血管瘤中的增强模式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大超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32期98-98,100,共2页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剂声诺维(Sono Vue)与实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Cn TI),观察超声造影对肝血管瘤的灌注及回声变化规律,探讨肝血管瘤的增强模式。方法:用Cn TI技术对48例72个肝血管瘤病灶施行超声造影,观察注射造影剂后肝血管瘤在动脉期...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剂声诺维(Sono Vue)与实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Cn TI),观察超声造影对肝血管瘤的灌注及回声变化规律,探讨肝血管瘤的增强模式。方法:用Cn TI技术对48例72个肝血管瘤病灶施行超声造影,观察注射造影剂后肝血管瘤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的增强情况。结果:注射造影剂后血管瘤开始增强时间10~18 s,肝实质开始增强时间12~27 s。结论:超声造影肝血管瘤增强模式的主要特点为动脉期从周边结节状、环状或整体快速强化开始,门脉期和延迟期持续向心性进行性增强或持续呈等高回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血管瘤 超声造影 实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
下载PDF
超声造影联合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阴囊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马腾 刘昕 +3 位作者 王艳军 王安军 李昊 刘克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59-66,共8页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造影联合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阴囊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20例阴囊肿块患者,对病灶区进行超声造影、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elastopraphy,SWE)...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造影联合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阴囊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20例阴囊肿块患者,对病灶区进行超声造影、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elastopraphy,SWE),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超声造影联合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阴囊肿块良性、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120例患者共128个阴囊肿块,病理结果显示恶性病变75例,其中精原细胞瘤45.33%(34/75),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24.00%(18/75),去分化脂肪肉瘤16.00%(12/75),其他恶性肿瘤14.67%(11/75);良性病变53例个,其中良性病变中炎症26.42%(14/53),结核18.87%(10/53),囊肿28.83%(9/53),睾丸扭转5.66%(7/53),隐睾9.43%(5/53),其他良性病变15.09%(8/53)。常规超声对阴囊肿块良性、恶性病变诊断指标中,内部血流诊断阴囊肿块良性、恶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对阴囊肿块良性、恶性病变诊断指标中,增强强度、增强均匀度、增强方式、消退方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阴囊肿块良性、恶性病变诊断指标中,纵切面弹性模量值、横切面弹性模量值、弹性模量值、Eratio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和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两者联合对阴囊肿块诊断结果的Kappa值为0.967,联合检测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P<0.05)。联合诊断对阴囊肿块良性、恶性病变灵敏度显著高于单一超声造影(χ^(2)=6.822,P=0.009);高于单一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χ^(2)=4.807,P=0.028)。ROC曲线结果显示,超声造影诊断阴囊肿块良性、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5%CI:0.648~0.849),此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33%、69.81%;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诊断阴囊肿块良性、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95%CI:0.692~0.81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00%、73.58%;两者联合诊断阴囊肿块良性、恶性病变的ROC曲线面积为0.91(95%CI:0.823~0.91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33%、67.92%。结论超声造影联合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诊断阴囊肿块的灵敏度较好,可为阴囊肿块良性、恶性病变鉴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弹性成像技术 阴囊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