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朱溪超大型钨铜矿床拆离与推覆造山动热成岩成矿机制 被引量:5
1
作者 夏中智 王先广 《地质学刊》 CAS 2016年第4期552-559,共8页
江西朱溪钨(铜)矿床是近年发现的超大型白钨(铜)矿床,地处扬子、华夏古板块间钦杭结合带北东部近东西向塔前—赋春推(滑)覆构造前锋带中西部,位于北北东向走滑伸展滑脱型叠瓦式断裂带复合部位。在研究成矿地质背景、构造控矿特征的同时... 江西朱溪钨(铜)矿床是近年发现的超大型白钨(铜)矿床,地处扬子、华夏古板块间钦杭结合带北东部近东西向塔前—赋春推(滑)覆构造前锋带中西部,位于北北东向走滑伸展滑脱型叠瓦式断裂带复合部位。在研究成矿地质背景、构造控矿特征的同时,着重研究"铲式拆离滑脱剥离复合断裂构造系缓倾斜弧形大转弯地段"控制巨厚大(似)层状矽卡岩型矿体过程,并对其"拆离与推覆"造山动热成岩成矿机制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地质背景 铲式拆离滑脱剥离复合断裂构造系 超大型钨()矿床 江西朱溪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东宁县金厂金矿床角砾型铜金矿体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门兰静 孙景贵 +4 位作者 赵俊康 陈雷 梁树能 逄伟 陈冬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80,共10页
金厂金矿床是中国东部陆缘超大型热液金矿床之一,矿床主要由角砾型金矿体和铜金矿体构成。为研究2种矿体的成矿流体来源、演化之间的联系,对铜金矿体中石英等矿物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显微测温和单个包裹体气液相成分激光拉曼探... 金厂金矿床是中国东部陆缘超大型热液金矿床之一,矿床主要由角砾型金矿体和铜金矿体构成。为研究2种矿体的成矿流体来源、演化之间的联系,对铜金矿体中石英等矿物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显微测温和单个包裹体气液相成分激光拉曼探针分析。研究表明:①流体包裹体类型有纯气相包裹体、气液两相(包括富气相)包裹体、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和纯液相包裹体;②均一温度变化范围在230-600℃(〉600℃)之间,其中,钾长石-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的温度分别为510-600℃、410-510℃、270-410℃;③盐度w(NaCleq)变化在2.57%-73.96%之间,可分为高温高盐度(35.99%-73.96%)、高温中高盐度(38.94%-57.09%)和高中温中低盐度(2.57%-19.05%)3类;④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主要为H2O、CO2,少量N2、C4H6、H2;⑤多相流体包裹体中的子矿物有石盐、钾盐、石膏、重晶石和黄铜矿等。这些特征揭示成矿流体为高氧化岩浆热液(H2O-CO2-NaCl-SO4^2-型)。结合前人对角砾岩型金矿体(1号)的流体包裹体研究,初步确定成矿流体的演化过程为,来自幔源岩浆期后的热流体,上升到达地壳浅部发生隐爆、沸腾作用,形成低盐度和高盐度含矿流体后,伴随着温度和压力的降低,流体结晶沉淀,形成角砾岩型铜金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金厂超大型铜金矿床 角砾型金矿体 矿物流体包裹体 黑龙江省
下载PDF
乐安江流域底泥中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瑞萍 王安建 +3 位作者 王高尚 耿诺 曹殿华 李以科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099-1100,共2页
乐安江是江西五大河系之一,全长279km,发源于婺源境内的障公山,流经婺源县、德兴市、乐平市、万年县、鄱阳县,在鄱阳以南约10km处与昌江汇合成饶河后流入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图1)。乐安江上游的德兴矿集区在德兴铜厂-银山-金山... 乐安江是江西五大河系之一,全长279km,发源于婺源境内的障公山,流经婺源县、德兴市、乐平市、万年县、鄱阳县,在鄱阳以南约10km处与昌江汇合成饶河后流入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图1)。乐安江上游的德兴矿集区在德兴铜厂-银山-金山长约20km、宽约10km的三角地域内,已发现3个大型矿田、十多个矿床,尤以超大型铜厂斑岩铜(金)矿床、银山铜金多金属矿床和金山金矿床最为著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安江 德兴矿集区 鄱阳湖 金多金属矿床 底泥沉积物 金山金矿床 流域 德兴 超大型铜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滇桂个旧-那坡三叠纪弧后裂谷盆地动力学与成矿序列 被引量:18
4
作者 方维萱 张海 贾润幸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2-566,共15页
滇桂个旧-那坡三叠纪沉积盆地原型盆地与构造-古地理属于发育在大陆地壳之上的弧后裂谷盆地。该弧后裂谷盆地具有明显三向物源特征,一是靠近康滇和屏马古陆块附近,发育浅水碎屑岩相序,属于大陆蚀源岩区形成的沉积组合。二是云南个旧地... 滇桂个旧-那坡三叠纪沉积盆地原型盆地与构造-古地理属于发育在大陆地壳之上的弧后裂谷盆地。该弧后裂谷盆地具有明显三向物源特征,一是靠近康滇和屏马古陆块附近,发育浅水碎屑岩相序,属于大陆蚀源岩区形成的沉积组合。二是云南个旧地区以中三叠统个旧组碳酸盐岩为代表的沉积组序,主体以陆缘海盆内源沉积为主,属于大陆边缘裂谷盆地热沉降形成的沉积组合。三是三叠纪来自沉积盆地底源,地幔热物质源区的海相火山岩;海底热水同生沉积-交代作用形成的热水沉积岩等沉积组合。来自深部地幔热物质源区的海相火山岩,包括碱性苦橄岩类、碱性玄武岩类和酸性凝灰岩,并伴随凝缩段中凝灰质硅质岩、硅质岩、深水硅质岩和锰碳酸盐岩等火山-热水沉积岩组合。因受地幔热点控制,形成了个旧-那坡三叠纪弧后裂谷盆地,这种三向物源特征与弧后盆地双向物源明显不同。在盆地演化历史上,该沉积盆地经历了扬子地块陆缘石炭纪伸展盆地、二叠纪陆缘裂谷盆地与三叠纪弧后裂谷盆地三个主要演化阶段。三叠纪弧后裂谷盆地动力学特征为张剪性伸展作用,受大陆侧向挤压收缩体制控制而发生萎缩封闭。在垂向沉积相序列上三层结构为"下细夹火山岩、中变粗后变细且发育碱性苦橄岩和碱性玄武岩、上粗含煤"。垂向成矿序列结构为"下部为银锑铅锌矿、中部为锡铜多金属矿、上部为锰-银铅锌矿,顶部为煤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后裂谷盆地 三向物源 相序结构 成矿序列 超大型多金属矿床 个旧
下载PDF
两类埃达克岩的含矿性和成因:东南亚地区与东太平洋带对比 被引量:8
5
作者 朱章显 杨振强 +1 位作者 向文帅 胡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37-246,共10页
新生代埃达克岩是一种新型的火成岩(Sr/Y≥20),多产出于大洋岛弧、大陆边缘造山带(东南亚地区)和陆缘火山弧环境(东太平洋带),依据REE配分模式可将其划分为2种成因类型:大洋型(O型)和大陆型(C型)。埃达克岩分别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地区的... 新生代埃达克岩是一种新型的火成岩(Sr/Y≥20),多产出于大洋岛弧、大陆边缘造山带(东南亚地区)和陆缘火山弧环境(东太平洋带),依据REE配分模式可将其划分为2种成因类型:大洋型(O型)和大陆型(C型)。埃达克岩分别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地区的菲律宾群岛、苏拉威西、中加里曼丹、印度尼西亚几内亚岛、巴布亚新几内亚至所罗门群岛一带,及东太平洋带的北美洲、墨西哥、中美洲、南美洲的北部至南部。研究表明:不同成因类型的埃达克岩具有不同的含矿性,反映各自岩浆源区不同。C型埃达克岩(La/Yb>12)是俯冲海洋板块部分熔融叠加增厚的地壳底部部分熔融MASH(熔融-混染-储存-均一化)和AFC(混染-分异-结晶)作用的产物,多半与世界级斑岩铜金矿床共生;O型埃达克岩(La/Yb≤12)则与平缓俯冲的海洋板片部分熔融作用有关,在东南亚地区主要与浅成热泉金矿有成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和O型埃达克岩 弧-陆碰撞 超大型斑岩金矿床 火成岩
下载PDF
新生代埃达克岩两种成因类型的含矿性和源区:西南太平洋带与东太平洋带的对比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振强 朱章显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10年第3期1-11,共11页
埃达克岩是一种新型的火成岩(Sr/Y值≥20),形成于环太平洋带的大洋岛弧、大陆边缘造山带和陆缘火山弧环境,依据REE配分模式可将其划分为两种成因类型:大洋型(O-型)埃达克岩和大陆型(C-型)埃达克岩。西南太平洋带是世界上新生代埃达克岩... 埃达克岩是一种新型的火成岩(Sr/Y值≥20),形成于环太平洋带的大洋岛弧、大陆边缘造山带和陆缘火山弧环境,依据REE配分模式可将其划分为两种成因类型:大洋型(O-型)埃达克岩和大陆型(C-型)埃达克岩。西南太平洋带是世界上新生代埃达克岩和类埃达克岩广泛分布的地区之一。这些中酸性岩浆岩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地区的菲律宾群岛、苏拉威西和加里曼丹中部、印度尼西亚几内亚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至所罗门群岛一带,零星见于班达岛弧、苏门答腊和西爪哇等地。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成因类型的埃达克岩具有不同的含矿性,反映各自来源于不同的岩浆岩源区。无论在西南太平洋带还是东太平洋带(智利),C-型埃达克岩(La/Yb值≥12)是俯冲板块的部分熔融作用叠加岩浆上侵过程中MASH(熔融-混染-储存-均一化)和AFC(混染-分异-结晶)作用的产物,与世界级斑岩铜-金矿床共生;而O-型埃达克岩(La/Yb比值≤12)则与俯冲的海洋平缓板块部分熔融作用有关,在西南太平洋带主要与浅成热泉金矿带和喷气型矿床有成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和O-型埃达克岩 弧-陆碰撞 超大型斑岩-金矿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