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常量内直肌后徙术治疗大角度先天性内斜视的疗效 被引量:6
1
作者 梅芳 陈娟 +1 位作者 钱晶 陈志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686-368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常量内直肌后徙对大角度先天性内斜视的手术疗效。方法:62例大角度(>60PD)先天性内斜视分为观察组33例(双眼内直肌超常量后徙5.5 mm^10.0 mm)和对照组29例(双眼内直肌后徙5.0 mm+主斜眼外直肌缩短)。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和... 目的:探讨超常量内直肌后徙对大角度先天性内斜视的手术疗效。方法:62例大角度(>60PD)先天性内斜视分为观察组33例(双眼内直肌超常量后徙5.5 mm^10.0 mm)和对照组29例(双眼内直肌后徙5.0 mm+主斜眼外直肌缩短)。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和6个月正位率、欠矫率、过矫率分别为84.5%、12.1%、3.0%和75.8%、18.2%、6.1%;对照组术后1周和6个月正位率、欠矫率、过矫率分别为89.6%、6.9%、3.4%和79.3%、10.3%、10.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和6个月,内转功能受限发生率分别为观察组7例和2例、对照组5例和1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常量内直肌后徙与常量内直肌后徙联合外直肌缩短治疗大角度先天性内斜视,效果相当,但手术肌肉数量更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常量内直肌后徙 大角度先天性内斜视 手术治疗
下载PDF
Jensen直肌联结术联合超常量内直肌后徙术治疗老年固定性内斜视的疗效 被引量:5
2
作者 毛梦佳 杨隆艳 徐春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5013-5014,共2页
固定性斜视是指由于后天或先天因素及某一组拮抗肌高度挛缩或纤维变性,导致的一眼或双眼固定于某一斜视位上,不能向其他方向转动的现象。固定性内斜视与广泛纤维化综合征属于同一类型,临床上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高度近视眼患者,发病... 固定性斜视是指由于后天或先天因素及某一组拮抗肌高度挛缩或纤维变性,导致的一眼或双眼固定于某一斜视位上,不能向其他方向转动的现象。固定性内斜视与广泛纤维化综合征属于同一类型,临床上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高度近视眼患者,发病过程多为渐进性,由于眼外肌被纤维组织所替代,致使眼球固定于特定位,以内、下转位置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性内斜视 高度近视 Jensen联结术联合超常量内直肌后徙
下载PDF
超常量内直肌后徙治疗共转性内斜视12例
3
作者 宋振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超常量内直肌后徙治疗 共转性内斜视 内转功能过强 外转功能障碍
下载PDF
内直肌超常量后徙治疗婴幼儿内斜视的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安军生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6年第5期298-299,302,共3页
目的探索婴幼儿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采用双眼内直肌5~8 mm 后徙的方法对所有6个月~3岁及部分3~5岁的(集合过强型)婴幼儿性内斜视患者进行手术,采用单眼内直肌后徙加外直肌缩短的方法对另外一部分3~5岁的婴幼儿内斜... 目的探索婴幼儿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采用双眼内直肌5~8 mm 后徙的方法对所有6个月~3岁及部分3~5岁的(集合过强型)婴幼儿性内斜视患者进行手术,采用单眼内直肌后徙加外直肌缩短的方法对另外一部分3~5岁的婴幼儿内斜视患者进行手术,两组术后眼位进行比较;并把所有患儿按6个月~2岁和2~5岁分成两个手术组进行远期立体视(术后3年)功能分析比较。结果 6个月~2岁,组较2~5岁组术后正位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施行双眼内直肌后徙5~8mm 组和施行单眼内直肌后徙+外直肌缩短组术后正位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6个月~2岁组立体视发生率为40.74%,2~5岁组12.50%,立体视觉的发生率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1.双眼内直肌超常量后徙是婴幼儿内斜视切实可行的手术方式之一;2.婴幼儿内斜视应早期手术治疗,如果有可能应在6个月龄~2岁之间进行,可获得精细立体视觉更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斜视 婴幼儿 手术 内直常量后徙
下载PDF
双眼内直肌超常量后徙治疗原发性婴儿性内斜视
5
作者 安军生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10期1483-1484,共2页
目的探索婴儿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采用双眼内直肌5~8mm后徙的方法对所有0.5~3岁的及部分3~5岁的(集合过强型)婴儿性内斜视进行手术,采用单眼内直肌后徙加外直肌缩短的方法对3~5岁的幼儿性内斜视患者进行手术,对2组... 目的探索婴儿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采用双眼内直肌5~8mm后徙的方法对所有0.5~3岁的及部分3~5岁的(集合过强型)婴儿性内斜视进行手术,采用单眼内直肌后徙加外直肌缩短的方法对3~5岁的幼儿性内斜视患者进行手术,对2组术后眼位进行比较;并把所有患儿按0.5~2岁(不含2岁)和2~5岁(含2岁)分成2个手术组进行远期立体视(术后3年)功能分析比较。结果0.5~2岁(不含2岁)组与2~5岁(含2岁)组术后正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施行双眼内直肌后徙5~8mm组和施行单眼内直肌后徙+外直肌缩短组术后正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5~2岁组立体视发生率为40.74%,2~5岁组为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眼内直肌超长量后徙是婴儿性内斜视切实可行的手术方式之一;婴儿性内斜视应早期手术治疗,如果有可能应在0.5~2岁之间进行,可获得精细立体视觉更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斜视 婴儿性 手术 双眼内直常量后徙
下载PDF
内直肌超常量后徙和继发性外斜视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孙卫锋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12-1315,共4页
目的 研究内直肌超常量后徙与继发性外斜视的关系.方法 对2003~2009年住院的43例内斜术后继发外斜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观察常规量内直肌后徙(内直肌附着点距角膜缘的距离≤11.5mm)和超常量内直肌后徙(内直肌附着点距角膜缘的... 目的 研究内直肌超常量后徙与继发性外斜视的关系.方法 对2003~2009年住院的43例内斜术后继发外斜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观察常规量内直肌后徙(内直肌附着点距角膜缘的距离≤11.5mm)和超常量内直肌后徙(内直肌附着点距角膜缘的距离>11.5mm)与眼球运动和继发性外斜视的关系.结果 13例眼球内转受限,其中发现内直肌常规量后徙33例中只有3例眼球内转受限,超常量内直肌后徙的10例患者均有眼球运动受限,经x2检验,P<0.05;对10例内直肌超常量后徙的患者6例行内直肌前徙,术后眼球运动无受限,眼位正位;而经同等手术量内直肌缩短的4例患者中只有1例术后眼球内转轻度受限,但术后眼位正位.另外3例患者术后眼球运动仍明显受限,残留外斜视.39例术中内直肌附着点距角膜缘的距离≤11.5mm,35例(89.7%)术后正位,4例内直肌附着点距角膜缘的距离>11.5mm,术后只有1例(25%)正位.结论 (1)内直肌超常量后徙可造成术后眼球运动受限,从而导致继发性外斜视.(2)单纯内直肌缩短术后斜视度不稳定,外直肌后徙联合后徙的内直肌前徙是治疗继发性外斜视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直常量后徙 继发性外斜视 眼球内转受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