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微粒子薄膜与皮秒激光脉冲检测
1
作者 吴锦雷 吴全德 《科技导报》 CAS CSCD 1993年第9期27-29,5,共4页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一寸金可以从尺寸、重量等概念去测量它。那么一寸光阴如何测量呢? 大家知道,光的速度是最快的,光每秒钟传播3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七圈半。一寸光阴是指光传播大约3厘米所需的时间,这是一个极短的时间,它只...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一寸金可以从尺寸、重量等概念去测量它。那么一寸光阴如何测量呢? 大家知道,光的速度是最快的,光每秒钟传播3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七圈半。一寸光阴是指光传播大约3厘米所需的时间,这是一个极短的时间,它只有10-10秒。在物理中把10-6秒称为微秒(μs);把10-9秒称作纳秒(ns);把10-12秒称为皮秒(ps);把10-15秒称为飞秒(fs)。从光脉冲持续时间来划分,微秒、纳秒为短脉冲光,皮秒、飞秒为超短脉冲光。超短脉冲光的检测是科学技术发展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粒子薄膜 皮秒激光脉冲 薄膜
下载PDF
埋藏有Ag超微粒子的Cs_2O薄膜光电时间响应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锦雷 郭翎健 吴全德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842-848,共7页
超短光脉冲技术的发展对检测材料提出了时间响应的要求.本文对超微粒子薄膜光电发射材料的时间响应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时间传递扩展(TTS)和峰值响应时间(tM).超微粒子薄膜光电子的时间响应随入射光子能量的增大而增加,薄膜... 超短光脉冲技术的发展对检测材料提出了时间响应的要求.本文对超微粒子薄膜光电发射材料的时间响应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时间传递扩展(TTS)和峰值响应时间(tM).超微粒子薄膜光电子的时间响应随入射光子能量的增大而增加,薄膜表面位垒的下降可使光电灵敏度提高,但光电子的时间响应因增加而会变差.本文以Ag-O-CS薄膜为例,计算了不同情况下光电子从Ag超微粒子穿过Cs2O半导体层跃迁到真空的时间响应,得到该薄膜在1.06μm红外光作用下,光电子的时间响应约50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铯薄膜 光电 时间响应 超微粒子薄膜
下载PDF
SnO_2薄膜超微粒子平均大小的测定 被引量:1
3
作者 范雄 何惠珍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1991年第2期37-44,共8页
近年来,SnO_2超微粒子薄膜在气敏材料上的应用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薄膜的粒子大小和形状直接影响到它的性能。作者利用X射线宽化法测定了粒子的平均大小。自编程序可对衍射峰的K_α双线进行分离。又以碳化钨粉为标样制定了通用仪器... 近年来,SnO_2超微粒子薄膜在气敏材料上的应用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薄膜的粒子大小和形状直接影响到它的性能。作者利用X射线宽化法测定了粒子的平均大小。自编程序可对衍射峰的K_α双线进行分离。又以碳化钨粉为标样制定了通用仪器宽度曲线,使测定比较迅速准确。从数据采集到分析计算可实现自动化。测定结果表明:在几个晶体学方向上,薄膜中的粒子平均大小均在百埃(10纳米)以内,符合超微粒子的要求。文章尚对晶格畸变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粒子薄膜 气敏材料 X射线衍射
下载PDF
超微粒锌、锡氧化物薄膜的阻温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巍 华厚玉 +1 位作者 王声乐 潘孝仁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7年第2期12-14,共3页
报道了锌、锡氧化物超微粒子薄膜的阻温特性,并根据氧表面吸附模型和截流子穿越势垒理论对其结果加以解释。
关键词 超微粒子薄膜 阻温特性 势垒 吸附 气体传感器
下载PDF
激光束对SnO_2超微粒薄膜的改性作用
5
作者 陆慧 戴慕仉 +1 位作者 陆元成 潘孝仁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4年第3期385-390,共6页
通过脉冲激光辐照SnO_2超微粒子薄膜,研究激光束对此薄膜的改性作用。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在激光照射区,薄膜表面氧化锡微粒重组、聚集,择优生长,晶形改善,同时薄膜仍保持超微粒子结构。对气敏特性的研究得出,激... 通过脉冲激光辐照SnO_2超微粒子薄膜,研究激光束对此薄膜的改性作用。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在激光照射区,薄膜表面氧化锡微粒重组、聚集,择优生长,晶形改善,同时薄膜仍保持超微粒子结构。对气敏特性的研究得出,激光辐照可明显改善SnO_2超微粒子薄膜对汽油的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 形态 氧化锡 超微粒子薄膜 激光束
全文增补中
中国光电阴极理论研究开拓者创吴氏函数纳米电子学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百年诞辰
6
作者 王渝生 《中国科技教育》 2023年第12期70-71,共2页
吴全德(1923.12.12—2005.12.29),浙江黄岩人,电子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光电阴极理论研究的开拓者,研究领域主要在光电阴极、含超微粒子薄膜及薄膜的成核和生成等方面。1923年12月12日,吴全德出生于浙江省黄岩县(今台州... 吴全德(1923.12.12—2005.12.29),浙江黄岩人,电子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光电阴极理论研究的开拓者,研究领域主要在光电阴极、含超微粒子薄膜及薄膜的成核和生成等方面。1923年12月12日,吴全德出生于浙江省黄岩县(今台州市黄岩区)。父亲吴甘霖,在城郊开设小酒店,母亲从事家务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光电阴极 超微粒子薄膜 吴全德 浙江黄岩 百年诞辰 纳米电 家务劳动
下载PDF
应用于检测超快激光脉冲的薄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海 孔正坤 +1 位作者 李朝友 吴锦雷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3期19-21,共3页
应用于检测皮秒激光脉冲的薄膜(Ag-BaO)是一种新型的光电薄膜。基于我们的研究综述了这种超微粒子薄膜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皮秒激光脉站 光电薄膜 超微粒子薄膜 检测
下载PDF
入射光强对Ag-BaO薄膜内场助光电发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琦锋 吴锦雷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183-1188,共6页
通过对不同光强入射下 Ag- Ba O薄膜内场助光电发射特性的测试 ,实验发现 Ag- Ba O薄膜内场助光电发射电流随内场助偏压的增长过程经历了快速增长和缓慢增加两个阶段 ,相应的转折电压大小与入射光强有关 .理论分析表明 ,内场助作用下 Ag... 通过对不同光强入射下 Ag- Ba O薄膜内场助光电发射特性的测试 ,实验发现 Ag- Ba O薄膜内场助光电发射电流随内场助偏压的增长过程经历了快速增长和缓慢增加两个阶段 ,相应的转折电压大小与入射光强有关 .理论分析表明 ,内场助作用下 Ag- Ba O薄膜体内能带结构发生了 Ag微粒和 Ba O介质间等效界面势垒减小及薄膜表面真空能级相对下降等两个方面的变化 ,其在内场助作用过程中相对效果的不同导致了光电流增长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场助光电发射 超微粒-半导体薄膜
下载PDF
电场对SnO_2/ZnO UPF的电性质及气敏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巍 华厚玉 +1 位作者 王声乐 潘孝仁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7年第1期9-11,共3页
研究了用直流气体放电活化反应蒸发沉积法技术制备的超微粒子复合薄膜的电学性质及气敏性质,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解释.
关键词 超微粒子薄膜 电场 电性质 气敏性质
下载PDF
壁挂式电视用平板显示器
10
作者 孙再吉 《光电子技术》 CAS 1997年第3期200-200,共1页
关键词 平板显示 阴极射线管 电视用 超微粒子薄膜 平板显示器 荧光板 彩色显示器 氧化铝 发光原理 显示器件
下载PDF
ZnO、SnO_2及其复合UPF的工作温度对表面电阻的影响
11
作者 王巍 王声乐 《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4期24-26,共3页
本文介绍ZnO、SnO2及其复合UPF的工作温度对其薄膜表面电阻的影响,并根据表面吸附模型和理论对其结果加以分析.所研究的薄膜样品采用直流气体放电活化反应蒸化沉积技术制备.
关键词 超微粒子薄膜 工作温度 氧化锌 氧化锡 表面电阻
下载PDF
Ag-BaO薄膜在电场作用下的可见——近红外波段光学吸收特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琦锋 侯士敏 +3 位作者 张耿民 刘惟敏 薛增泉 吴锦雷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61-565,共5页
对超额Ba激活的Ag BaO复合薄膜在外加垂直表面电场作用下的光学吸收特性进行了测量 .结果显示 ,薄膜在可见—近红外光波段存在两个吸收峰 ,其中近红外光区的吸收峰强度随垂直表面电场的作用而降低 .理论分析表明 ,可见光区的主吸收峰源... 对超额Ba激活的Ag BaO复合薄膜在外加垂直表面电场作用下的光学吸收特性进行了测量 .结果显示 ,薄膜在可见—近红外光波段存在两个吸收峰 ,其中近红外光区的吸收峰强度随垂直表面电场的作用而降低 .理论分析表明 ,可见光区的主吸收峰源于埋藏在BaO半导体中的Ag超微粒子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吸收 ;近红外光区的次吸收峰则由BaO半导体基质中杂质能级的光吸收引起 ,杂质能级的产生与超额Ba在BaO晶体中造成的氧缺位有关 .在外加垂直表面电场作用下 ,BaO基质中的杂质发生电离 ,并导致杂质能级上束缚电子浓度减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吸收 金融超微粒-半导体复合薄膜 表面等离激元 杂质能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