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不同颗粒脂肪来源干细胞增殖、分化、迁移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廖选 陈嘉文 +4 位作者 黄苏 梁俊贤 李升红 肖丽玲 刘宏伟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96-803,共8页
目的比较3种不同颗粒脂肪来源干细胞增殖、分化及迁移的能力。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10例就诊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髂腰部脂肪抽吸术患者的废弃脂肪组织,均为女性,年龄20~35岁,利用不同直径的抽脂针和不同大小侧孔的脂肪抽... 目的比较3种不同颗粒脂肪来源干细胞增殖、分化及迁移的能力。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10例就诊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髂腰部脂肪抽吸术患者的废弃脂肪组织,均为女性,年龄20~35岁,利用不同直径的抽脂针和不同大小侧孔的脂肪抽吸器械分别各获取10 ml颗粒脂肪(n=10)、10 ml微粒脂肪(n=10)及10 ml超微粒脂肪(n=10)。酶消化法分离提取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分析3种脂肪来源血管基质成分的差异,XTT法检测其增殖生长能力,体外细胞创伤模型观察其迁移能力,成脂、成骨诱导实验分析比较其多向分化能力。实验数据以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多组样本均值比较应用One-Way ANOVA,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颗粒脂肪、微粒脂肪、超微粒脂肪中ADSCs含量分别为(4.23±0.37)×10^5、(2.29±0.33)×10^5和(1.56±0.16)×10^5,颗粒脂肪中含量最高,其次为微粒脂肪,超微粒脂肪中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9.533,P<0.001)。XTT法结果示第1和第2代颗粒脂肪中ADSCs增殖能力最高,其次为微粒脂肪,而超微粒脂肪的增殖能力最低,3组间吸光度值呈时间依赖性增长;第3代3组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差异。细胞创伤模型显示第1代颗粒脂肪ADSCs迁移能力最好,其次为微粒脂肪,而超微粒的迁移能力最弱,3组间0、12、24 h创面剩余面积比较,F=306.370、1409.907,P值均<0.001;第2代起各组ADSCs迁移能力逐渐自我修复,12 h迁移能力与第1代相似(F=11.410,P<0.001),而24 h迁移能力则无明显差异(F=0.070,P=0.933)。油红O及茜素红染色显示第1代颗粒脂肪和微粒脂肪的成脂、成骨分化能力比超微粒脂肪强(F=523.532、620.022,P值均<0.001),第2代起则无明显变化(F=2.144、0.866,P=0.137、0.432)。结论超微粒脂肪在脂肪组织抽取的过程中,物理切割等因素会对ADSCs的产量及活性造成影响。而在培养、传代的过程中,其细胞活性、细胞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及分化能力均可以通过其自我修复,达到与颗粒脂肪或微粒脂肪相近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颗粒 超微粒脂肪 脂肪来源干细胞 增殖 分化 迁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