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爆轰合成超微金刚石及其在复合镀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仝毅 陈鹏万 +1 位作者 恽寿榕 黄风雷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9-30,共2页
综述了超微金刚石(UFD)的爆轰合成原理和方法,介绍了UFD的特性及在复合镀层中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 爆轰合成 超微金刚 复合镀层 镀层 金刚
下载PDF
装药及外界保护介质对炸药爆轰合成超微金刚石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马峰 恽寿榕 +1 位作者 陈权 陈鹏万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9-295,共7页
研究了不同保护介质对超微金刚石(UFD)生成的影响,认为爆轰产物与外部介质间的传热速度对UFD得率影响很大;外部保护介质在爆轰产物膨胀阶段的保压作用在UFD合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实验结果指出,要提高UFD得率,装药应... 研究了不同保护介质对超微金刚石(UFD)生成的影响,认为爆轰产物与外部介质间的传热速度对UFD得率影响很大;外部保护介质在爆轰产物膨胀阶段的保压作用在UFD合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实验结果指出,要提高UFD得率,装药应存在一个最佳直径。用水和冰作为保护介质可使UFD得率超过10%,比利用马赫效应装药更适用于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金刚 爆轰 马赫效应 金刚石合成 装药
下载PDF
爆轰合成超微金刚石解聚与分散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于雁武 刘玉存 王建华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9-21,共3页
通过机械剪切力和化学作用相结合的方法,主要采用球磨机和化学分散剂对爆轰合成超微金刚石(UFD)团聚体的解聚及其在水介质中的分散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它球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存在一个解聚的最佳球磨时间,为60min;使用具... 通过机械剪切力和化学作用相结合的方法,主要采用球磨机和化学分散剂对爆轰合成超微金刚石(UFD)团聚体的解聚及其在水介质中的分散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它球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存在一个解聚的最佳球磨时间,为60min;使用具有协同效应稳定机理的化学分散剂组合,可以使UFD在水介质中稳定分散8d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轰 超微金刚 解团聚 分散
下载PDF
爆轰合成纳米超微金刚石的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鹏万 恽寿榕 +2 位作者 陈权 黄风雷 仝毅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1999年第5期2-5,共4页
用差热、热失重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爆轰合成纳米超微金刚石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合成和提纯条件以及不同气氛对超微金刚石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米超微金刚石在空气氛中的热稳定性较差,其起始氧化温度为500... 用差热、热失重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爆轰合成纳米超微金刚石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合成和提纯条件以及不同气氛对超微金刚石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米超微金刚石在空气氛中的热稳定性较差,其起始氧化温度为500~530℃;在惰性和还原性气氛中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包裹水条件下得到的金刚石及用H2SO4+KMnO4提纯得到的超微金刚石的热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轰 超微金刚 热稳定性 合成 UFD
下载PDF
炸药爆轰合成超微金刚石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鹏万 黄风雷 恽寿榕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2,共6页
在相变模型基础上对炸药爆轰过程中超微金刚石的合成进行数值模拟 .用简单反应速率函数估算炸药爆轰反应区的热力学参数 ,用动力学有限元程序 DYNA2 D模拟爆轰产物的膨胀过程 .按均匀成核和长大两步模拟爆轰过程中游离碳相变成金刚石的... 在相变模型基础上对炸药爆轰过程中超微金刚石的合成进行数值模拟 .用简单反应速率函数估算炸药爆轰反应区的热力学参数 ,用动力学有限元程序 DYNA2 D模拟爆轰产物的膨胀过程 .按均匀成核和长大两步模拟爆轰过程中游离碳相变成金刚石的过程 ,同时考虑金刚石在爆轰产物膨胀过程中的石墨化 .计算了不同装药条件和保护条件下金刚石的成核率、长大线速度、石墨化率、金刚石得率及粒径分布等信息 .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炸药 爆轰 超微金刚 数值模拟 合成机理 相变模型 成核率 石墨化
下载PDF
超微金刚石和静压金刚石的制备、特性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仝毅 马峰 +1 位作者 恽寿榕 黄风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8-30,共3页
人造金刚石已越来越成为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介绍了利用负氧平衡炸药中碳爆轰合成的超微金刚石(Ultrafine Diamond,简称UFD)的制备方法、特性和应用情况,并与静压法合成的金刚石进行了相应的对比。
关键词 超微金刚 静压 金刚 复合镀层 爆轰 制备
下载PDF
金刚石的石墨化及其对炸药爆轰合成超微金刚石产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鹏万 恽寿榕 +2 位作者 黄风雷 丁雁生 陈权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2-38,共7页
金刚石的石墨化对于炸药爆轰过程中金刚石的产出率有重要的影响。对碳相图进行了讨论 ,提出采用金刚石 石墨的动力学平衡线来评价炸药爆轰过程中金刚石的石墨化。通过数值模拟 。
关键词 石墨化 超微金刚 碳相图 炸药爆轰 产出率 金刚石-石墨动力学平衡线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超微金刚对去势大鼠骨密度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戎宽 蔡萍 +2 位作者 胡余飞 罗星华 匡建军 《中医药导报》 2014年第5期91-93,共3页
目的:通过对去势大鼠骨密度的观察,为超微金刚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50只10月龄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超微金刚组、骨疏康颗粒组;治疗组及模型组采用去除大鼠双侧卵巢,假... 目的:通过对去势大鼠骨密度的观察,为超微金刚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50只10月龄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超微金刚组、骨疏康颗粒组;治疗组及模型组采用去除大鼠双侧卵巢,假手术切除相同重量肠系膜。使用X线骨密度仪,测定大鼠右后肢股骨;观察去势大鼠BMD指标的影响。结果:骨密度测定显示,正常组、超微金刚组、骨疏康颗粒组BMD值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超微金刚组、骨疏康颗粒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具有可比性。实验表明去势大鼠模型造模成功,超微金刚与骨疏康颗粒均有阻止去势大鼠BDM降低的功效。结论:超微金刚能够明显提高去势大鼠的股骨密度的表达水平,表明超微金刚可以有效阻止或减缓骨吸收,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去势大鼠 骨密度 超微金刚 骨疏康颗粒
下载PDF
纳米晶金刚石的爆炸合成及超微金刚石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元康 张瑾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0-15,共6页
爆炸合成的金刚万中存在一种具有纳米级亚晶的金刚石织构,它是由石墨经固态无扩散相变而成的,具有明显择优取向的纤维状组织。除常见的立方金刚石外,还存在一种六方金刚石,二者常共生于一个晶粒中。六方金刚石也是超硬材料之一,经... 爆炸合成的金刚万中存在一种具有纳米级亚晶的金刚石织构,它是由石墨经固态无扩散相变而成的,具有明显择优取向的纤维状组织。除常见的立方金刚石外,还存在一种六方金刚石,二者常共生于一个晶粒中。六方金刚石也是超硬材料之一,经碎化后的纳米级金刚石超微粉,是磁头、电接触头等耐磨性能要求高的材料中的良好的强化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合成 金刚 纳米级金刚 超微金刚
下载PDF
超微金刚石对Ni-P化学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于雁武 黎俐 +2 位作者 刘玉存 王建华 刘登程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445-448,共4页
为改善Ni-P化学镀层的性能,采用化学复合镀的方法在镀层中添加了爆轰合成超微金刚石(Ultrafine Diamond,UFD).研究了复合镀层的形成机理及镀液中UFD含量对复合镀层显微硬度及耐磨性的影响规律.实验用UFD众数粒径为114.6 nm,镀层显微硬... 为改善Ni-P化学镀层的性能,采用化学复合镀的方法在镀层中添加了爆轰合成超微金刚石(Ultrafine Diamond,UFD).研究了复合镀层的形成机理及镀液中UFD含量对复合镀层显微硬度及耐磨性的影响规律.实验用UFD众数粒径为114.6 nm,镀层显微硬度采用国产71型显微硬度仪进行检测,耐磨性采用国产MM200型磨损试验机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随着镀液中UFD的加入,Ni-P合金粒子会以UFD颗粒为核心形成硬度较高的"包覆球","包覆球"沉积到镀件表面形成复合镀层.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及耐磨性均随镀液中UFD含量的不同呈规律性变化.与Ni-P化学镀层相比,当镀液中UFD含量为0.8 g/L时,复合镀层显微硬度可提高0.6倍;当镀液中UFD含量为1.0 g/L时,复合镀层耐磨性可提高4.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金刚 爆轰合成 复合镀层 硬度 耐磨性
下载PDF
炸药的装药约束条件对爆轰合成超微金刚石得率的影响
11
作者 田俊荣 刘玉存 +1 位作者 王建华 于雁武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9,共3页
将炸药注入不同材质的壳体中进行了约束爆轰合成的实验,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炸药的约束条件对超微金刚石(UFD)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约束介质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UFD的得率,影响程度随着壳体密度和强度的增加而增强。
关键词 爆轰 超微金刚 约束条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炸药爆轰合成超微金刚石的数值模拟
12
作者 吴曼林 刘玉存 王建华 《华北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359-362,共4页
 爆压对炸药爆轰合成超微金刚石的得率有很大影响,而实验过程中很难对它进行准确地观察和测量.本文用有限元动力学程序模拟爆轰产物的膨胀过程,得到炸药整个爆轰及膨胀过程中压力p随时间t的变化历程,对各种装药条件、约束条件、保护条...  爆压对炸药爆轰合成超微金刚石的得率有很大影响,而实验过程中很难对它进行准确地观察和测量.本文用有限元动力学程序模拟爆轰产物的膨胀过程,得到炸药整个爆轰及膨胀过程中压力p随时间t的变化历程,对各种装药条件、约束条件、保护条件、起爆方式做了模拟,对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者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金刚 爆轰产物 炸药 合成 膨胀过程 数值模拟 得率 爆压 动力学 约束条件
下载PDF
装药直径对炸药爆轰合成超微金刚石的影响
13
作者 田俊荣 刘玉存 +1 位作者 王建华 于雁武 《工业金刚石》 2004年第1期5-7,共3页
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装药直径和在同一直径下不同装药量对超微金刚石(UFD)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药柱直径对UFD收得率影响较大,在一定的爆轰条件下装药存在一个最佳直径;在同一直径下,随着药量的增加收得率基本不变。
关键词 爆轰 超微金刚 装药直径 炸药 UFD
下载PDF
超微金刚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60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匡建军 张信诚 +2 位作者 武昌 唐海峰 蔡光先 《湖南中医杂志》 2011年第4期40-42,共3页
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学“骨痿”范畴。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轻微的外力就易使其发生骨折,如今已成为三大老年病之一。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是老年人致... 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学“骨痿”范畴。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轻微的外力就易使其发生骨折,如今已成为三大老年病之一。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是老年人致残及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从2008年12月~2010年7月使用超微金刚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疗效满意,并与用骨松宝治疗的6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中医药疗法 超微金刚
原文传递
人造金刚石的提纯技术 被引量:4
15
作者 林克英 潘勇 +2 位作者 侯书恩 肖红艳 马保军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78,80,共3页
对人造金刚石的提纯技术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人造金刚石传统的“三除”提纯工艺及其优缺点,分析了目前国内外超微金刚石主要的化学提纯方法及其优缺点,并简单介绍了超微金刚石近年来现有的几种物理提纯方法的特点及人造金刚石的提纯进... 对人造金刚石的提纯技术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人造金刚石传统的“三除”提纯工艺及其优缺点,分析了目前国内外超微金刚石主要的化学提纯方法及其优缺点,并简单介绍了超微金刚石近年来现有的几种物理提纯方法的特点及人造金刚石的提纯进展,并对超微金刚石的提纯技术和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金刚 提纯
下载PDF
化学复合镀Ni-P-UFD的工艺研究
16
作者 于雁武 刘玉存 +1 位作者 刘登程 王建华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17,27,共4页
采用Ni-P化学镀技术,以爆轰合成超微金刚石(UFD)为复合添加材料,研究了温度、pH值及搅拌方式对Ni-P-UFD化学复合镀镀速和镀层中UFD含量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和磨损试验机对镀层形貌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i-P-UFD化... 采用Ni-P化学镀技术,以爆轰合成超微金刚石(UFD)为复合添加材料,研究了温度、pH值及搅拌方式对Ni-P-UFD化学复合镀镀速和镀层中UFD含量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和磨损试验机对镀层形貌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i-P-UFD化学复合镀最佳反应温度为95℃,最佳pH值为5~6,注射搅拌可有效提高复合镀层中UFD含量;通过添加UFD粒子,Ni-P-UFD复合镀层显微硬度可提高5.6%,镀层磨损率可降低近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轰合成 超微金刚 化学复合镀 性能
下载PDF
Purification of Ultrafine Diamond Synthesized by Detonation 被引量:2
17
作者 仝毅 马峰 +1 位作者 恽寿榕 黄风雷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0年第3期262-266,共5页
Ultrafine diamond (UFD) is produced at high pressure and high temperature generated by explosive detonation. We manage to search for a new technology to purify the UFD by using potassium permanganate and concentrated ... Ultrafine diamond (UFD) is produced at high pressure and high temperature generated by explosive detonation. We manage to search for a new technology to purify the UFD by using potassium permanganate and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as oxidant.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others, the purifying effect by this technology is satisfactory and is a more efficient, cheaper, and safe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with less pollution and less investment. It can be put into commercial use. The related principle of the technology is discussed.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atomic state oxygen produced during the reaction mechanism is an active substances which would react with the graphite——the main impurity existing in the detonation soot, and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is the key factor in the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fine diamond (UFD) DETONATION PURIFICATION potassium permanganate
下载PDF
纳米级超细金刚石的制备,性质与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光祖 《磨料磨具通讯》 1998年第3期1-3,共3页
关键词 金刚 纳米粉末 超微金刚 爆炸合成
原文传递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Ultra Thin DLC Films
19
作者 朱守星 朱世根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5年第3期85-87,共3页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Diamond-like carbon (DLC) films was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estimat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ultra thin DLC films. The wear resistance, conductivity and mechatronic reliability of the films were...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Diamond-like carbon (DLC) films was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estimat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ultra thin DLC films. The wear resistance, conductivity and mechatronic reliability of the films were studied by contact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electric force microscope (EFM) and conductive AFM. The failure mechanism of pits formed and the reason for conductivity changed of DLC films were exam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Diamond-like carbon Surface modification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下载PDF
A model for nanogrinding based on direct evidence of ground chips of silicon wafers 被引量:6
20
作者 ZHANG ZhenYu HUO YanXia GUO DongMi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9期2099-2108,共10页
Nanometer chips were directly fabricated using face nanogrinding carried out by ultrafine diamond grits at room temperature. Direct evidence for ground nanometer chips is cuboid, and the average ratio of width to thic... Nanometer chips were directly fabricated using face nanogrinding carried out by ultrafine diamond grits at room temperature. Direct evidence for ground nanometer chips is cuboid, and the average ratio of width to thickness is 1.49. Chips of 9.0 nm in thickness, 13.3 nm in width, and 16.0 in diagonal were achieved and confirmed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Based on the nanometer chips observed, a model wa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mass conservation and fundamental mechanism of face grinding. The surface roughness and thickness of damaged layers measured experimentally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prediction of the developed model. The feed rate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surface roughness and thickness of damaged layers, when keeping the wheel and table speeds constant,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meter chip nanogrinding surface roughness si wafer TE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