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快速测量实验方法研究
1
作者 葛愉成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2001-2010,共10页
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使人们能看到原子尺寸的微观世界图像,极大地促进了化学、生命、材料、表面等学科的发展.通过提高时间分辨率,利用特定能量的飞秒和阿秒X射线脉冲来探测超快速化学反应,如光合作用、DNA和蛋白质分子的合成和... 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使人们能看到原子尺寸的微观世界图像,极大地促进了化学、生命、材料、表面等学科的发展.通过提高时间分辨率,利用特定能量的飞秒和阿秒X射线脉冲来探测超快速化学反应,如光合作用、DNA和蛋白质分子的合成和分解过程,已经成为科学发展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经过多年的探索,作者在有关超短X射线脉冲产生(发光)、超快速测量(时间分辨率达到飞秒量级,1fs=10-15s,即1千万亿分之一秒,和阿秒量级,1as=10-18s,即100亿亿分之一秒)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些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发现了原子在强激光场中产生飞秒和阿秒X射线脉冲的发射特性(即激光相位与X射线光子能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发射特性的激光脉冲宽度依赖性和载波-包络相位(CEP)依赖性及其180°周期结构,在理论上计算出了飞秒和阿秒X射线光电效应的量子增强现象及光电子能谱的干涉图像等.提出了测量和应用CEP的新方法,建立了应用于超快速测量的光电子能谱相位确定法,找到了重建脉冲时间结构的光电子能谱微分变换方程、积分变换方程和比例变换方程.利用这些先进的方法和变换方程,能极大地提高超快速测量的实验效率和时间精度(理论均方根时间偏差为2as).这些研究成果为超快速测量实验研究和分子电影技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次谐波产生 发射特性 超快速测量 变换方程 激光相位确定法
原文传递
基于超分辨率快速测量的切边冲孔机误差补偿方法
2
作者 叶溯 叶玉堂 +2 位作者 刘娟秀 刘霖 杜春雷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4-459,共6页
在切边冲孔机长时间生产中,为了减小菲林形变引起的柔性电路板(FPC)冲切位置误差,利用目标冲切完成后的图像信息,测量金手指与冲切边缘间的距离,计算出系统误差并进行误差补偿。结果显示,经过误差补偿后,系统的冲切位置均方根误差在X与... 在切边冲孔机长时间生产中,为了减小菲林形变引起的柔性电路板(FPC)冲切位置误差,利用目标冲切完成后的图像信息,测量金手指与冲切边缘间的距离,计算出系统误差并进行误差补偿。结果显示,经过误差补偿后,系统的冲切位置均方根误差在X与Y方向分别减小了41.6%与17.0%,系统的制程能力指数(CPK)达到1.611 8。利用菲林加大了FPC产品的外围尺寸,提高了产品的可利用面积,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出的超分辨率快速测量方法不需要对图像进行配准,可以将边缘位置定位误差由±0.5个像素降低为±0.25个像素。使用的误差补偿方法能够减小长时间生产所引起的冲切位置误差,设计的系统满足FPC的冲切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电路板 切边冲孔机 分辨率快速测量 误差补偿
下载PDF
超快速过程测量的频域技术
3
作者 费浩生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00-102,94,共4页
本文根据激光感应光栅原理讨论了用于超快速过程测量的频域技术,证明它与时域技术是等价的.文中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线型的拟合及弛豫时间的获得,并给出了若干典型的实验及结果.
关键词 快速过程测量 频域技术 激光感应光栅
原文传递
激光外差干涉快速超精密测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钟志 谭久彬 +1 位作者 马洪文 孙文法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1-794,共4页
为了精确地描述激光外差干涉在快速超精密测量中的位移测量,建立了激光外差干涉快速超精密测量模型。传统外差干涉测量模型采用舍去高阶误差的方法,便于分析与快速计算,但在快速纳米精度测量中,高阶误差已经影响到测量精度,根据多普勒... 为了精确地描述激光外差干涉在快速超精密测量中的位移测量,建立了激光外差干涉快速超精密测量模型。传统外差干涉测量模型采用舍去高阶误差的方法,便于分析与快速计算,但在快速纳米精度测量中,高阶误差已经影响到测量精度,根据多普勒频移公式,通过分析激光外差干涉的测量原理,在已有的激光干涉测量模型上增加了v2/c的积分项,相当于将传统测量模型进行了高阶误差补偿。通过理论分析可知,当最高测量速度为1m/s,运行位移为3m时,该测量模型能够减小约18nm的测量误差,解决了传统测量模型存在的残余误差累计问题,从而为激光外差干涉在快速超精密测量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量 激光外差干涉 快速精密测量模型 多普勒频移 残余误差
原文传递
利用超短脉冲激光和光电子能量微分谱直接测量窄带飞秒超紫外线XUV脉冲的时间结构 被引量:3
5
作者 葛愉成 李元景 康克军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669-2675,共7页
介绍用亚皮秒超短激光脉冲直接测量窄带飞秒真空超紫外线(XUV)脉冲时间结构的方法.可以由XUV激发惰性气体产生、并在与超短脉冲激光的线性极化方向成0°或90°的方向上测量得到的光电子能量微分谱重建这种时间结构.谱仪的能量... 介绍用亚皮秒超短激光脉冲直接测量窄带飞秒真空超紫外线(XUV)脉冲时间结构的方法.可以由XUV激发惰性气体产生、并在与超短脉冲激光的线性极化方向成0°或90°的方向上测量得到的光电子能量微分谱重建这种时间结构.谱仪的能量分辨率和所选取的能量间隔大小是测量及计算的两个重要参数.上述方法有很宽的时间测量范围和很高的分辨率,可以用于飞秒计量学和与原子运动有关的超快速动力学过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速测量 短脉冲激光 紫外线 时间结构 光电子能量微分谱
原文传递
产生和测量阿秒及飞秒软X-射线脉冲方法
6
作者 葛愉成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8-393,共6页
报告了产生和测量阿秒及飞秒软X-射线脉冲的方法,研究了高次谐波产生与激光相位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时域内两个不同的辐射能量分布曲线.这些结果有助于理解高次谐波产生的动力学过程.可用脉冲光子能量的带宽值和两个参数化公式,计算能量... 报告了产生和测量阿秒及飞秒软X-射线脉冲的方法,研究了高次谐波产生与激光相位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时域内两个不同的辐射能量分布曲线.这些结果有助于理解高次谐波产生的动力学过程.可用脉冲光子能量的带宽值和两个参数化公式,计算能量分布曲线的时间宽度.为了更好地研究和模拟脉冲的传输及与介质的相互作用,往往需要指定脉冲的光子能量和带宽等参数.这两个公式在实验上可用于分析所选择脉冲的能量带宽值和时间宽度之间的关系.所提出的变换方程和相关的光电子激光相位确定法,能用来直接从光电子能谱得到阿秒及飞秒软X-射线脉冲的时间结构,而不需要预先假设脉冲的频率分布和强度分布形状,也不需要与实验测量数据进行拟合计算.这些方程和方法是超快速测量的基础,能用于评估超短X-射线脉冲光源的技术参数,推动新一代光源技术和应用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它们具有很宽的时间测量范围和极高的时间分辨率,将使超快速测量以及飞秒和阿秒定时技术达到计量学的精度,并使之发展成为标准化的测量方法,进一步促成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新的研究高潮.同时,对阿秒和飞秒X-射线脉冲的应用及测量方面的理论和技术难题作了简要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次谐波产生 能量-相位关系 超快速测量 变换方程 激光相位确定法
原文传递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seven caffeoylquinic acids and three flavonoids in Pyrrosia petiolosa(Christ) Ching by RP-UFLC-DAD 被引量:1
7
作者 任彪 孙洪阳 王弘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CSCD 2014年第9期642-648,共7页
An efficient, sensitive, accurate and rapid analytical ultra-fast liquid chromatography (UFLC) method for quality evaluations ofPyrrosia petiolosa (Christ) Ching from 20 regions of China was developed in this stud... An efficient, sensitive, accurate and rapid analytical ultra-fast liquid chromatography (UFLC) method for quality evaluations ofPyrrosia petiolosa (Christ) Ching from 20 regions of China wa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Ten marker compounds were simultaneously quantified, including 5-caffeoylquinic acid (5-CQA), 3-caffeoylquinic acid (3-CQA), 4-caffeoylquinic acid (4-CQA), 1-caffeoylquinic acid (1-CQA), 3,5-dicaffeoylquinic acid (3,5-diCQA), 4,5-dicaffeoylquinic acid (4,5-diCQA), 3,4-dicaffeoylquinic acid (3,4-diCQA), astragalin, kaempferol-3,7-di-O-glucoside and (±)eriodictyol-7-O-β-D-glucuronide. Chromatography was performed on a Kromasil 100-2.5C18 (100 mm×2.1 mm, 2.5 μm) C18 column with gradient elution. The mobile phases consisted of 0.1% formic acid/water (A) and 0.1% formic acid/methanol (B).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set at 326 nm and the flow rate was 0.4 mL/min. Ten components were separated well with good linearity (r2〉0.9998), precision, repeatability, stability. The recovery was in the range of 99.08%-102.77%.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determination using RP-UFLC-DAD fingerprint technique provides an efficient, sensitive, accurate and rapid analytical method for quality assessment ofP. petiolosa (Christ) Ching. Cluster analysi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were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analyze 20 sample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method was efficient and authentic to distinguish producing areas and the source of P. petiolosa (Christ) Ching. Keywords: Pyrrosiapetiolosa (Christ) Ching, Caffeoylquinic acids, Flavonoids, Multicomponent determination, UF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rrosia petiolosa (Christ) Ching Caffeoylquinic acids FLAVONOIDS Multicomponent determination UFL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