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特异性IgE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磊 张理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01-204,共4页
目的检测慢性荨麻疹(CU)患者血清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超抗原肠毒素A(SEA)、肠毒素B(SEB)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TssT-1)的特异性IgE(sIgE),分析该超抗原sIgE与慢性荨麻疹相关性,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 目的检测慢性荨麻疹(CU)患者血清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超抗原肠毒素A(SEA)、肠毒素B(SEB)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TssT-1)的特异性IgE(sIgE),分析该超抗原sIgE与慢性荨麻疹相关性,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6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金葡菌超抗原SEA、SEB和TssT-1的sIgE水平,分别进行金葡菌超抗原(SEA、SEB、TssT-1和SEA/SEB/TssT-1)sIgE比较,并将其浓度与病情程度评分(UA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U患者血清中金葡菌超抗原(SEB、TssT-1和SEA/SEB/TssT-1)sIgE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葡菌超抗原(SEA、SEB和SEA/SEB/TssT-1)sIgE水平分别与CU病情轻中重度和荨麻疹活动评分(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呈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金葡菌肠毒素A、肠毒素B和TssT-1 sIgE水平升高,可能与其慢性病程及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金葡菌抗原 超抗原肠毒素a 肠毒素B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特异性IGE
下载PDF
超抗原活化Th1细胞介导的对肿瘤细胞杀伤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钰 李琳 +1 位作者 尉承泽 周严恒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 :本文对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活化的Th1细胞介导的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进行了研究。方法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与SEB共同培养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增殖细胞亚群 ;用酶联双夹心法测定IL 2 ,IL 4水平 ;用K5 6 2 ,HL 6 0肿瘤细胞和自... 目的 :本文对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活化的Th1细胞介导的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进行了研究。方法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与SEB共同培养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增殖细胞亚群 ;用酶联双夹心法测定IL 2 ,IL 4水平 ;用K5 6 2 ,HL 6 0肿瘤细胞和自身淋巴细胞作为靶细胞测定效应细胞和细胞因子的杀伤活性。结果 :SEB共同培养 6d的淋巴细胞 ,CD4+T细胞由37.5 %增加到 48.5 % ;CD16 +淋巴细胞由 14.3%增加到 2 7.9% ;CD8+T细胞无明显增加。预先去除CD8+T细胞不影响SEB对CD4+T细胞的活化作用。结论 :SEB活化CD4+T细胞是Th1而不是Th2细胞。它们释放大量的IL 2而不是IL 4。活化的Th1细胞介导了效应细胞和细胞因子对肿瘤细胞的非特异性杀伤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治疗 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B TH1细胞
下载PDF
CD4^+ NK T细胞在超抗原SEB诱导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接英 潘志强 +2 位作者 陈钰 张文华 武宇影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9-294,共6页
目的研究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亚单位(SEB)治疗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与CD4+自然杀伤(NK)T细胞的相关性。方法Fisher 344大鼠21只作为供体,Lewis大鼠42只作为受体。缝线法诱导角膜新生血管,建立高危角膜移植动物模型。将受体... 目的研究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亚单位(SEB)治疗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与CD4+自然杀伤(NK)T细胞的相关性。方法Fisher 344大鼠21只作为供体,Lewis大鼠42只作为受体。缝线法诱导角膜新生血管,建立高危角膜移植动物模型。将受体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4只。SEB组在角膜移植术前腹腔内注射75μg/kgSEB 0.2 mL,每4日1次,共3次;SEB联合地塞米松组除按上述方法注射SEB外,在角膜移植术后每日结膜下注射5 g/L地塞米松0.1 mL,每日1次,共3次;生理盐水组按SEB组的方法腹腔内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术后观察植片混浊、水肿和新生血管指标并进行评分。术后第10天,每组取3只受体大鼠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学检测。结果SEB组植片平均存活时间为(12.50±1.41)d,较SEB联合地塞米松组(10.38±3.07)d和生理盐水组(7.30±0.67)d明显延长(P<0.05)。SEB组淋巴细胞的增生能力明显降低,脾脏和颌下淋巴结中的CD4+NK T细胞百分数明显升高。SEB联合地塞米松组脾脏和颌下淋巴结中的CD4+和CD8+细胞百分数均明显降低。SEB组房水和血清中IL-2质量浓度均明显降低,而IL-10质量浓度均明显升高。结论超抗原SEB能够明显延长大鼠高危角膜移植手术植片的存活时间,其作用机制与上调了CD4+NK T细胞有关,CD4+NK T细胞对于免疫耐受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B亚单位 NK T细胞
下载PDF
超抗原SEB或SEC对T细胞分泌IL-2和杀伤HcaF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明 邢飞跃 李岩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01-1203,共3页
目的探讨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SEC)在体外刺激T细胞分泌IL-2和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SEB或SEC在体外刺激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受刺激后不同时间分泌IL-2的水平,用MTT法检测活... 目的探讨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SEC)在体外刺激T细胞分泌IL-2和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SEB或SEC在体外刺激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受刺激后不同时间分泌IL-2的水平,用MTT法检测活化的T细胞及其上清对肝细胞癌HcaF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SEB或SEC能刺激T细胞大量分泌IL-2,刺激剂量以100μg/L时活化T细胞的能力最强,最佳刺激时间为3~4d。SEB或SEC活化的T细胞对肝细胞癌HcaF细胞具有很强的杀伤效应,两者对T细胞分泌IL-2和杀伤HcaF细胞的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SEB或SEC具有很强的刺激T细胞分泌和增强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为其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 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 T细胞 白介素-2 杀伤HcaF细胞 肿瘤 免疫治疗
下载PDF
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A对肝癌细胞免疫原性影响的研究
5
作者 李增山 隋延仿 +1 位作者 姜永强 雷祚荣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43-344,共2页
目的给肝癌细胞转入超抗原分子葡萄球菌肠毒素A(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A,SEA)的编码基因,使其表达这种毒素分子,以增强肝癌细胞的免疫原性,达到增强肝癌细胞诱导免疫排斥反应的目的.方法构建SEA编码基因的逆转录真核表达载体,转... 目的给肝癌细胞转入超抗原分子葡萄球菌肠毒素A(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A,SEA)的编码基因,使其表达这种毒素分子,以增强肝癌细胞的免疫原性,达到增强肝癌细胞诱导免疫排斥反应的目的.方法构建SEA编码基因的逆转录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病毒包装细胞系PA317后,行滴度测定.以高滴度克隆培养上清转导肝癌细胞株HHCC,筛选获得阳性表达株.然后利用外周血混合淋巴细胞进行杀伤实验.结果成功的构建了SEA的逆转录真核表达载体pLXSN-SEA,转导肝癌细胞后,获得表达SEA分子的阳性克隆HHCC-SEA.培养上清中SEA含量在pg的水平.外周血混合淋巴细胞杀伤实验结果显示,T淋巴细胞对转导后肝癌细胞的杀伤率可达45.6%.高于对HHCC 20.7%的杀伤率,T细胞对转导后肝癌细胞杀伤反应的Km值为5.18×104,而HHCC组的Km值为2.92 × 105,与前者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癌细胞在转入SEA分子的编码基因后,表达出微量的SEA蛋白,却具有较强的免疫激活能力.即表达SEA的肝癌细胞在很低的浓度下,激活的T细胞即可对其达到最大杀伤反应速度,对T细胞的激活能力远远高于HH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抗原分子葡萄球菌肠毒素A 肝癌细胞 免疫
原文传递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蛋白多表位抗原免疫原性分析
6
作者 李丽 唐奇 +3 位作者 马跃宇 张溪妍 费东亮 王书全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25,46,共7页
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经典毒株CV777毒株S基因基础上,选取S抗原优势表位EP(499~638 aa、748~755 aa、764~771 aa和1368~1374 aa)和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基因,优化后通过编码柔性连接肽... 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经典毒株CV777毒株S基因基础上,选取S抗原优势表位EP(499~638 aa、748~755 aa、764~771 aa和1368~1374 aa)和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基因,优化后通过编码柔性连接肽(GGGGS)密码子进行连接,分别构建重组质粒pET-28a-S、pET-28a-S-SEA和pET-28a-S-EP-SEA。表达纯化的重组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后免疫小鼠,以评价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显示,重组质粒经IPTG诱导后获得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1,48,54 kDa,与理论值相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蛋白与PEDV阳性血清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产生了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中免疫重组蛋白S-EP-SEA产生特异性IgG高于免疫重组蛋白S和S-SEA,细胞因子IFN-γ、IL-2和IL-4水平也高于其他2组。结果表明,本试验制备的重组蛋白S-EP-SE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猪流行性腹泻多表位疫苗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腹泻病毒 S蛋白 抗原表位 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 免疫原性
原文传递
食管癌疫苗的研制及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东红 朱丽华 +4 位作者 张庆波 曹秀华 石恩富 丁贺田 刘丽 《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7期577-580,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疫苗的抗癌机制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培养食管癌细胞Ecal09,提取其抗原成分和超抗原金黄色葡葡球菌肠毒素C型构建成肿瘤疫苗;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与肿瘤疫苗联合作用,进行体外培养增殖,成为效应细胞;... 目的探讨食管癌疫苗的抗癌机制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培养食管癌细胞Ecal09,提取其抗原成分和超抗原金黄色葡葡球菌肠毒素C型构建成肿瘤疫苗;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与肿瘤疫苗联合作用,进行体外培养增殖,成为效应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效应细胞表型;细胞毒实验检测其杀伤活性。选取早期食管癌术后患者106例,分为观察组53例,应用食管癌疫苗治疗,对照组53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对比临床应用效果,对两组患者进行3年随访观察其生存率。结果经肿瘤疫苗刺激的淋巴细胞组增殖活性最强,于72h达到高峰(A值为0.22);并且上调细胞毒性T细胞(CTLs),CTLs对靶细胞杀伤活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型+肿瘤可溶性抗原组(97.36-2.11)%显著高于单个核细胞组(79.27-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年随访发现观察组生存率[男48.28%(14/29)、女45.83%(11/24)]高于对照组[男21.42%(6/28)、女24.00%(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x。6.28,P均〈0.05)。结论食管癌疫苗能诱导效应细胞明显增殖、活化、并产生高效、特异的抗肿瘤效果。临床观察发现其能有效防止食管癌术后患者的复发和肿瘤转移,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疫苗 食管癌 肿瘤可溶性抗原 抗原金黄色葡葡球菌肠毒素C型 生物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