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亲性超支化聚砜胺对染料的可逆高装载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翠华 高超 +1 位作者 曾浩 颜德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941-1945,共5页
采用戊酰氯、壬酰氯和棕榈酰氯对超支化聚砜胺(HPSA)进行封端,合成了3种不同烷基末端的两亲性核壳型超支化聚砜胺,并将其用于小分子装载.发现它们对刚果红(CR)、甲基橙(MO)、虎红(RB)等水溶性染料具有很强的装载能力,且对同种染料的封... 采用戊酰氯、壬酰氯和棕榈酰氯对超支化聚砜胺(HPSA)进行封端,合成了3种不同烷基末端的两亲性核壳型超支化聚砜胺,并将其用于小分子装载.发现它们对刚果红(CR)、甲基橙(MO)、虎红(RB)等水溶性染料具有很强的装载能力,且对同种染料的封装载荷随着末端亲油性烷基链的增长而增大.对于末端为棕榈酰基的HPSA-PC,平均每个大分子可以捕捉CR和MO分子的数目分别高达41.8和19.4个,远高于已报道的树枝状聚合物和超支化聚合物对这些染料的封装载荷.这主要是聚砜胺内核的高度亲水性及其与亲油性烷基外壳的极性差所致.与已报道的聚合物不同,两亲性超支化聚砜胺装载的染料用纯水洗涤可以释放出来.这种高装载性能和可逆性赋予超支化聚砜胺在药物释放、分子识别和分离以及纳米催化剂和纳米涂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砜胺 两亲性 装载 染料 可逆
下载PDF
细胞内转运载体超支化聚砜胺及其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素芸 孙国明 +3 位作者 姜磊 李楠 李培勇 朱新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25-829,共5页
通过制备超支化聚砜胺-异硫氰酸荧光素聚合物(PSA-FITC),研究其生物相容性、肿瘤细胞对其内吞作用和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以探讨PSA作为载体进行药物和基因体内输送的可行性.在碱性条件下共价结合PSA与FITC,形成荧光标记聚合物(PSA... 通过制备超支化聚砜胺-异硫氰酸荧光素聚合物(PSA-FITC),研究其生物相容性、肿瘤细胞对其内吞作用和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以探讨PSA作为载体进行药物和基因体内输送的可行性.在碱性条件下共价结合PSA与FITC,形成荧光标记聚合物(PSA-FITC)后测定聚合物中FITC含量.在不同时间点,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对聚合物的内吞作用;正常balb/c裸鼠尾静脉注射PSA-FITC 24 h后,用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研究各脏器聚合物分布.不同浓度PSA与3T3小鼠成纤维细胞及KB人口腔上皮肿瘤细胞分别孵育24,48,72 h后,通过MTT法测得其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PSA生物相容性良好,72 h的细胞半抑制浓度大于1 mg/mL.细胞摄入PSA-FITC高效快速,3 h阳性细胞百分含量为99.24%±1.03%,且具有时间依赖性.在正常小鼠体内,PSA在各主要脏器或组织中无明显特异性浓聚.超支化聚砜胺具有明显生物低毒性和高效细胞内转运特点.由于其表面功能基团容易改性,作为载体,通过连接结合配体或抗体,在肿瘤的主动靶向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砜胺 细胞毒性 细胞内转运 生物分布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用封端法制备超支化聚合物功能材料 被引量:20
3
作者 高超 颜德岳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145-1148,共4页
将封端法用于超文化聚合物的功能化,制得了两种新型荧光超文化聚合物材料,即超支化聚醚及超支化聚砜胺荧光材料.用N,N-二甲氨基对苯甲醛与超支化聚醚的末端双羟基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制得荧光超支化聚醚.在三乙胺存在下,一种新... 将封端法用于超文化聚合物的功能化,制得了两种新型荧光超文化聚合物材料,即超支化聚醚及超支化聚砜胺荧光材料.用N,N-二甲氨基对苯甲醛与超支化聚醚的末端双羟基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制得荧光超支化聚醚.在三乙胺存在下,一种新的AB2型砜胺单体在氯仿中于40℃反应60h,得到端双键超文化聚砜胺,再用 N,N-二甲氨基对苯胺与末端双键反应,合成了荧光超支化聚砜胺.这两种产物在固态及溶液状态下皆发射黄-绿色荧光,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460±10)和(470±10) nm.过渡金属阳离子如 Ag~+, Cu^(2+), Fe^(3+)等能与其产生络合猝灭效应,使其荧光猝灭,而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却没有这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端法 荧光材料 超支聚醚 超支化聚砜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