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1,747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和早期临床结局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冰 刘凡 李娅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24期4207-4214,共8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清蛋白比值(HCAR)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相关性肺炎(SAP)及早期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共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495例AIS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SAP将全部患者分为SAP组与非SAP组;根据患者...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清蛋白比值(HCAR)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相关性肺炎(SAP)及早期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共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495例AIS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SAP将全部患者分为SAP组与非SAP组;根据患者入院时HCAR水平数值的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Q1组(≤1.3),Q2组(1.3~3.7),Q3(3.9~9.2),Q4組(≥9.3)],收集所有患者入院时的基线数据、出院时数据及3个月的随访数据,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HCAR四分位数与SAP风险、3个月不良结局和3个月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评估HCAR及其他相关指标对SAP的预测价值。结果住院期间有68例(18.6%)AIS患者被诊断出SAP,SAP组的HCAR显著高于非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未调整模型中,Q2、Q3、Q4组的SAP发生率均显著高于Q1组(P<0.05,P_(trend)<0.001);在调整后模型中,Q2、Q3、Q4组的SAP发生率均高于Q1组,其中Q3、Q4组均显著高于Q1组(P<0.05,P_(trend)<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CAR的AUC最大,HCAR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或清蛋白(Alb)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AR与A 2DS 2评分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CAR(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17%、73.44%)比A 2DS 2评分(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8.72%、83.19%)具有更平衡的敏感度和特异度;Q4组水平的HCAR与不良临床结局有显著相关性[调整后风险比(OR):Q4 vs.Q1为1.98,P_(trend)=0.013],达到Q3以上水平HCAR的患者在3个月内具有更高的死亡风险(调整后OR:Q3 vs.Q1为2.63,Q4 vs.Q1为3.75,P_(trend)=0.001)。结论入院时HCAR水平较高的AIS患者更有可能在住院期间发生SAP,其早期临床结局也相对更差,3个月时的不良结局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卒中相关性肺炎 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下载PDF
涎液化糖链抗原-6、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联合改良临床-影像-病理诊断评分在间质性肺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洁如 王浩杰 +1 位作者 许梅杰 陈晓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联合改良临床-影像-病理诊断(CRP)评分在间质性肺疾病(ILD)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间质性肺疾病患者167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106)和重度组(n=6... 目的:探讨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联合改良临床-影像-病理诊断(CRP)评分在间质性肺疾病(ILD)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间质性肺疾病患者167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106)和重度组(n=61),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122)和预后不良组(n=45),另选103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血清KL-6水平、CAR以及改良CRP评分,多因素Logistic分析ILD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KL-6、CAR联合改良CRP评分在间质性肺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度组和重度组患者血清KL-6水平、CAR、改良CRP评分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轻度组比较,重度组患者血清KL-6水平、CAR、改良CRP评分均显著升高(均P<0.05)。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肺功能异常患者占比、血清KL-6水平、CAR、改良CRP评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肺功能异常、高血清KL-6水平、高CAR、高改良CRP评分是间质性肺疾病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血清KL-6、CAR联合改良CRP评分诊断重度间质性肺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明显高于三者独立检查(均P<0.05)。血清KL-6、CAR联合改良CRP评分预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预后不良的灵敏度、特异度明显高于三者独立检查(均P<0.05)。结论:KL-6、CAR联合改良CRP评分在重度ILD患者的严重程度诊断中具有较高准确度,且对ILD患者的预后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肺疾病 涎液化糖链抗原-6 c-反应蛋白/蛋白比值 改良临床-影像-病理诊断评分 严重程度 预后
下载PDF
降钙素原清除率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清淀粉样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2型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28d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分析
3
作者 谭博 吕华亮 《大医生》 2025年第2期24-28,共5页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清除率(PCTc)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重症肺炎患者28d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茂名...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清除率(PCTc)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重症肺炎患者28d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T2DM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28d临床结局分为生存组(33例)和死亡组(1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PCTc水平、NLR、SAA/hs-CRP,分析影响T2DM合并重症肺炎患者28d病死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CTc、NLR、SAA/hs-CRP对T2DM合并重症肺炎患者28d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T2DM病程、空腹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患者合并脓毒症占比大于生存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肺炎严重程度(PSI)评分均高于生存组,降钙素原(PCT)水平、3d PCT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NLR、SAA水平、hs-CRP水平、SAA/hs-CRP均高于生存组,PCTc水平、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均低于生存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脓毒症、APACHEⅡ评分高、PSI评分高、PCT水平高、3dPCT水平高、中性粒细胞计数高、NLR高、SAA水平高、hs-CRP水平高和SAA/hs-CRP高均为影响T2DM合并重症肺炎患者28 d病死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CTc水平低则为保护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Tc、NLR、SAA/hs-CR及三者联合检测T2DM合并重症肺炎患者28 d病死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2、0.754、0.684、0.904,敏感度分别为72.70%、48.50%、93.90%、81.80%,特异度分别为94.10%、94.10%、47.10%、88.20%,PCTc、NLR、SAA/hs-CRP均对重症肺炎患者28d病死风险具有预测价值(均P<0.05)。结论合并脓毒症、APACHEⅡ评分高、PSI评分高、PCT水平高、3dPCT水平高、中性粒细胞计数高、NLR高、SAA水平高、hs-CRP水平高和SAA/hs-CRP高均为影响T2DM合并重症肺炎患者28d病死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CTc水平低则为保护因素;PCTc联合NLR和SAA/hs-CRP对T2DM合并重症肺炎患者28d病死风险具有良好预测价值,临床需对以上指标予以高度重视,做好相关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清除率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超敏c反应蛋白 2型糖尿病 重症肺炎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和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在2型糖尿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青 柏世玉 《微循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与2型糖尿病(T2DM)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12-2022-09本院确诊的T2DM患者217例,依据是否合并AMI将其分为T2DM+AMI组(n=108)和T2DM组(n=...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与2型糖尿病(T2DM)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12-2022-09本院确诊的T2DM患者217例,依据是否合并AMI将其分为T2DM+AMI组(n=108)和T2DM组(n=109),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n=86)。检测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数(NEU)、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同时计算NHR,分析各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指标与T2DM并发AMI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用于评估hs-CRP和NHR对T2DM患者发生AMI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和T2DM+AMI组WBC、NEU、TC、TG、hs-CRP和NHR水平均升高,HDL-C水平降低;与T2DM组比较,T2DM+AMI组WBC、NEU、TG、hs-CRP和NHR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和NHR与T2DM患者发生AMI呈正相关(P<0.05)。ROC分析表明,hs-CRP和NHR联合检测对T2DM发生AMI预测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95%CI:0.764-0.868)。结论:hs-CRP和NHR升高与T2DM患者发生AMI有关,hs-CRP和NHR可预测T2DM患者AMI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2型糖尿病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关系研究
5
作者 孙亚楠 袁哲星 刘娜 《大医生》 2024年第3期111-113,共3页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3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收治的70例ACI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南...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3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收治的70例ACI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体检的4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hs-CRP、TNF-α水平;根据头颅CT显示脑梗死体积的不同,将研究组患者分为小梗死灶组(22例)、中梗死灶组(30例)和大梗死灶组(18例);根据颈动脉斑块性质的不同,将研究组患者分为无斑块组(16例)、稳定斑块组(21例)和不稳定斑块组(33例)。比较不同脑梗死体积患者、不同斑块性质患者血清hs-CRP、TNF-α水平;分析hs-CRP、TNF-α水平与ACI患者脑梗死体积、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血清hs-CRP、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大梗死灶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水平均高于中梗死灶组和小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均高于小梗死灶组(均P<0.05)。不稳定斑块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水平均高于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均高于无斑块组(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hs-CRP、TNF-α水平与脑梗死体积、颈动脉斑块性质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ACI患者血清hs-CRP、TNF-α水平异常升高,且患者血清hs-CRP、TNF-α水平与脑梗死体积、颈动脉斑块性质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颈动脉硬化斑块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白蛋白与静脉溶栓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光 陈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544-546,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与静脉溶栓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预后情况将98例急诊行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分成预后良好组(71例)和预后不良组(27例)...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与静脉溶栓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预后情况将98例急诊行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分成预后良好组(71例)和预后不良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NLR及CRP/Alb。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IS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D-二聚体、NLR、CRP/Alb对AIS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ONT)、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D-二聚体、NLR、CRP/Alb及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比例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小动脉闭塞型患者比例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ONT、基线NIHSS评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分型(TOAST分型)、小动脉闭塞型、D-二聚体、NLR、CRP/Alb均为AIS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NLR、CRP/Alb对AIS患者静脉溶栓预后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三者联合预测价值最高(P<0.01)。结论 高血清D-二聚体、NLR、CRP/Alb均为AIS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D-二聚体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蛋白 静脉溶栓 预后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叶紫恒 屠俊杰 王审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599-603,610,共6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白蛋白(ALB)比值(hs-CRP/ALB)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浙江绿城心血管医院成功置入支架并自愿接受随访的冠心病患者187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白蛋白(ALB)比值(hs-CRP/ALB)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浙江绿城心血管医院成功置入支架并自愿接受随访的冠心病患者187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是否发生ISR,将患者分为ISR组30例及无ISR组157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ISR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hs-CRP/ALB、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支架长度对PCI术后发生ISR的预测价值。结果ISR组患者术前hs-CRP/ALB、NLR及支架长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为ISR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hs-CRP/ALB、NLR、支架长度预测ISR风险的AUC分别为0.755、0.605、0.626,截断值分别为0.249、2.069、24.000,灵敏度分别为0.633、0.800、0.633,特异度分别为0.885、0.452、0.573。结论hs-CRP/ALB、NLR、支架长度与冠心病患者发生ISR有关,有望成为潜在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超敏c反应蛋白蛋白比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血清β-防御素-2、维生素E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饶鸣皋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β-防御素-2(hBD-2)、维生素E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在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确诊治疗的8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病例组,根据检测结果将86例急性... 目的 探讨血清β-防御素-2(hBD-2)、维生素E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在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确诊治疗的8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病例组,根据检测结果将8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病毒性感染组(55例)和细菌性感染组(31例),另选择同期3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三组患儿血清hBD-2、维生素E及hs-CRP表达,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hBD-2、维生素E及hs-CRP表达与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最后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血清hBD-2、维生素E及hs-CRP表达对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病例组患儿血清hBD-2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维生素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细菌性感染组患儿血清hBD-2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感染组,而维生素E水平显著低于病毒性感染组(P<0.05)。相关性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血清hBD-2和hs-CRP与细菌性感染的发生呈正相关(P<0.001),而维生素E则与细菌性感染的发生呈负相关(P<0.001)。ROC结果显示,血清hBD-2、维生素E及hs-CRP并联联合预测细菌性感染发生的灵敏度=90.32%,特异度=94.55%,表明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真实性;而Kappa=0.853,表明诊断结果与实际结果高度一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血清hBD-2、维生素E、hs-CRP均可对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临床鉴别诊断提供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三者并联联合试验,诊断结果与实际结果高度一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细菌性感染 血清β-防御素-2 维生素E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与突发性耳聋关系的Meta分析
9
作者 米雪芹 王媛玲 +4 位作者 潘庆春 徐瑞 张琪 胡雯静 李蓓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8-643,共6页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的关系。方法用计算机检索中国...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的关系。方法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搜集有关TNF-α、hs-CRP与SSNHL相关研究,时间范围为建库起至2022年4月。由2位独立评价者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3软件、Stata软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6篇文献研究,SSNHL患者血清TNF-α、hs-CR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NHL患者血清TNF-α、hs-CRP升高,对疾病诊疗有一定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炎症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超敏c反应蛋白 META分析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及全因死亡的关系
10
作者 苏凯杰 曹倩颖 李忠心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12期906-909,933,共5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 to albumin ratio,CAR)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腹主动脉钙化及全因死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 to albumin ratio,CAR)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腹主动脉钙化及全因死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治疗的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的基本信息、规律透析治疗3个月后的生化指标、腹主动脉钙化及全因死亡情况。分析CAR与腹主动脉钙化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CAR对腹主动脉钙化的诊断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AR与全因死亡的关系。结果共纳入204例患者,其中腹主动脉钙化患者155例(75.98%),死亡患者11例(5.39%)。腹主动脉钙化组患者CAR高于非钙化组(Z=3.105,P=0.002)。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AR与腹主动脉钙化呈正相关(r=0.218,P=0.002)。CAR诊断腹主动脉钙化的cutoff值为0.02 mg/g,敏感性为92.9%,特异性为36.7%,曲线下面积为0.647(95%CI:0.554~0.741,P=0.00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透析龄、HbAlc是腹主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74、1.015、1.881,95%CI:1.040~1.110、1.007~1.024、1.188~2.978,P<0.001、<0.001、0.001),CAR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5.393,95%CI:1.089~26.699,P=0.039)。结论CAR与腹主动脉钙化呈正相关,CAR有助于腹主动脉钙化的诊断,且CAR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蛋白比值 维持性血液透析 腹主动脉钙化 全因死亡
下载PDF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联合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对老年脓毒症患者28天预后的评估价值
11
作者 张雅静 韩雪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34-138,144,共6页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联合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对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9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组,30名同期老年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入院次日、对照组体检当日的血浆PAI-1...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联合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对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9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组,30名同期老年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入院次日、对照组体检当日的血浆PAI-1水平和CAR,记录研究组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淋巴细胞计数,计算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分析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浆PAI-1水平和CAR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不同预后(根据患者28 d的生存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老年脓毒症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血浆PAI-1水平和CA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浆PAI-1、CAR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入院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浆PAI-1水平和CA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浆PAI-1、CAR与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分别呈正相关关系(P<0.05);28天内,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31例(34.44%)、存活59例(65.56%),生存组的淋巴细胞计数高于死亡组,SOFA评分、血浆PAI-1水平及CAR低于死亡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浆PAI-1水平和CAR是影响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浆PAI-1、CAR及两者联合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内死亡的AUC分别为0.752(95%CI为0.642~0.862,P<0.001),0.842(95%CI为0.745~0.939,P<0.001)及0.887(95%CI为0.796~0.977,P<0.001)。结论 老年脓毒症患者的血浆PAI-1水平和CAR升高,两者联合对患者28 d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脓毒症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 c反应蛋白/蛋白比值 预后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与脑小血管病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金星 陈光生 傅小雄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7期790-793,共4页
目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与脑小血管病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博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 目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与脑小血管病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博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脑小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脑微出血将研究对象分为脑微出血组(发生脑微出血,102例)和非脑微出血组(未发生脑微出血,3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血管炎症及代谢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脑小血管病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比例、饮酒史比例、糖尿病比例、高脂血症比例、冠心病比例、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比例、抗凝药物服用史比例、他汀类药物服用史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微出血组患者的高血压比例、脑白质T1加权成像(T1WI)高信号比例、hs-CRP、PLR、Hcy、CysC均高于非脑微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脑白质T_(1)WI高信号、hs-CRP、PLR、Hcy、CysC均为脑小血管病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管炎症及代谢指标hs-CRP、PLR、Hcy、CysC水平升高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生相关,且为脑小血管病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脑微出血 超敏c反应蛋白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同型半胱氨酸 胱抑素c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尿基质金属蛋白-7及微量白蛋白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吴常福 郭圣阳 +1 位作者 李子文 司文腾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4-127,131,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RP/ALB)、尿基质金属蛋白-7(MMP-7)及微量白蛋白(MA)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共187例为研究对象,随访患者90 d的感染情况,其中28例术后假体感染患者设为... 目的: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RP/ALB)、尿基质金属蛋白-7(MMP-7)及微量白蛋白(MA)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共187例为研究对象,随访患者90 d的感染情况,其中28例术后假体感染患者设为感染组,159例未感染患者设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CRP/ALB、MMP-7、MA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患者BMI水平、患部手术史发生率、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住院时间、激素使用史发生率、低蛋白血症、贫血、白细胞尿、C反应蛋白(CRP)水平、CRP/ALB水平、MMP-7水平、MA水平、免疫抑制剂使用史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CRP/ALB≥2.5、MMP-7≥22μg·g^(-1)、MA≥15 mg·L^(-1)均为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CRP/ALB、MMP-7、MA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三项联合的预测价值高于其他单项预测。结论:CRP/ALB≥2.5、MMP-7≥22μg·g^(-1)、MA≥15 mg·L^(-1)均为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的危险因素,且三者联合应用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有较佳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假体感染 c反应蛋白蛋白比值 尿基质金属蛋白-7 微量蛋白
下载PDF
血细胞参数比值、超敏C反应蛋白在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联合诊断价值分析
14
作者 张珂 孙瑗 周保成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8期5-8,共4页
目的探究血细胞参数比值、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在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联合诊断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3月—2023年9月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56例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 目的探究血细胞参数比值、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在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联合诊断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3月—2023年9月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56例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非随机选取26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hs-CRP水平,并据此绘制ROC曲线分析联合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hs-CRP、NLR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LMR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P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LR、LMR、hs-CRP联合检测诊断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AUC为0.826,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结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NLR、LMR、hs-CRP水平与健康者存在一定差异,NLR、LMR、hs-CRP联合检测诊断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感染 血细胞参数比值 超敏c反应蛋白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枸橼酸铋钾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及对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7等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15
作者 魏坤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4期178-180,185,共4页
目的探究和分析枸橼酸铋钾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及对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7等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目的选取仁怀市人民医院2023年12月—2024年3月收治的8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 目的探究和分析枸橼酸铋钾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及对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7等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目的选取仁怀市人民医院2023年12月—2024年3月收治的8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为三联疗法,观察组治疗方法为三联疗法联合枸橼酸铋钾,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炎症因子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结论枸橼酸铋钾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较好,能改善患者机体炎症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铋钾 HP阳性消化性溃疡 超敏c反应蛋白 细胞介素-17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在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培 孔令军 +1 位作者 钮文思 蒋雯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1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计数(WBC)在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苏州市吴江区儿童医院收治的54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6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计数(WBC)在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苏州市吴江区儿童医院收治的54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64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IL-6、PCT、hs-CRP、WBC水平及阳性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IL-6、PCT、hs-CRP、WB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L-6、PCT、hs-CRP、WBC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PCT、hs-CRP、WBC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IL-6、PCT、hs-CRP和WBC联合检测在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 细胞介素-6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细胞计数
下载PDF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8及免疫学指标判断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陆子焕 陈宗威 《大医生》 2024年第6期4-6,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及免疫学指标判断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 目的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及免疫学指标判断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治疗1周后随访1年,根据患者存活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35例)和预后不良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血清hs-CRP、IL-8、免疫球蛋白(Ig)A和IgM水平,分析影响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评估血清hs-CRP、IL-8、IgA和IgM水平预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hs-CRP、IL-8、IgA和IgM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IL-8、IgA和IgM水平升高均是影响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IL-8、IgA和IgM水平预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8、0.752、0.933、0.950(均P<0.05)。结论血清hs-CRP、IL-8、IgA和IgM水平升高均是影响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上述指标还可用于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细胞介素-8 免疫球蛋白A 免疫球蛋白M 重症肺部感染 预后不良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D-二聚体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中表达水平及诊断价值
18
作者 任思达 吴展陵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6期52-56,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比值(hs-CRP/PAB)、D-二聚体(D-D),研究hs-CRP/PAB、D-D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中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110例经胸腔镜确诊的胸腔积液患者,根据病理活检诊断结果分... 目的通过检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比值(hs-CRP/PAB)、D-二聚体(D-D),研究hs-CRP/PAB、D-D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中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110例经胸腔镜确诊的胸腔积液患者,根据病理活检诊断结果分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组(60例)和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5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入院后的静脉血,检测其血清hs-CRP/PAB、D-D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s-CRP/PAB、D-D水平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结果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组血清hs-CRP/PAB、D-D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PAB高水平、D-D高水平是影响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hs-CRP/PAB、D-D联合诊断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价值高于hs-CRP/PAB及D-D单独诊断。结论hs-CRP/PAB、D-D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血清中表达水平均升高,两者是影响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两者联合检测对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超敏c反应蛋白 蛋白 D-二聚体 诊断价值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联合握力和血清前白蛋白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彭顺仙 陶花 +2 位作者 陈晓锋 彭纪芳 蒋书娣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7期15-19,26,共6页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联合握力和血清前白蛋白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及营养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12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和治疗前CAR、握力、血清前白蛋白检测结果,评估患者营养不良情...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联合握力和血清前白蛋白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及营养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12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和治疗前CAR、握力、血清前白蛋白检测结果,评估患者营养不良情况并随访总生存期。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治疗前CAR、握力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对患者营养不良的预测价值,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Cox回归模型分析治疗前CAR、握力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对患者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握力预测食管癌患者营养不良的曲线下面积(0.625)最大,其后依次为血清前白蛋白、CAR(分别为0.604、0.594);根据约登指数确定CAR、握力、血清前白蛋白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732、23.1 kg、0.190 g/L,三者联合预测营养不良的灵敏度高达80.7%。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AR增高(≥0.732)、握力降低(<23.1 kg)、血清前白蛋白水平降低(<0.190 g/L)患者的总生存期分别短于CAR<0.732、握力≥23.1 kg、血清前白蛋白水平≥0.190 g/L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CAR增高(≥0.732)、握力降低(<23.1 kg)、血清前白蛋白水平降低(<0.190 g/L)是食管癌患者生存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治疗前CAR、握力和血清前白蛋白是评估食管癌患者营养状态和生存预后的重要指标,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营养不良的早期诊断与及时干预,或可改善食管癌患者的生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c反应蛋白蛋白比值 握力 血清前蛋白 营养状态 预后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白细胞介素-22、肝素结合蛋白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早期预测价值
20
作者 杨梅 郭宗琳 任婷婷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12期915-91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白蛋白(ALB)比值、白细胞介素(IL)-22、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 binding protein,HBP)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成都市第...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白蛋白(ALB)比值、白细胞介素(IL)-22、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 binding protein,HBP)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CRF患者113例,均行血液透析治疗,根据透析6个月内是否并发院内感染分为感染组(26例)与无感染组(87例)。比较2组血清CRP/ALB、IL-22、HBP水平,分析血清CRP/ALB、IL-22、HBP水平对CRF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血清CRP、CRP/ALB、IL-22、HBP水平高于无感染组(t=3.880、5.228、5.454、5.246,均P<0.001),ALB水平低于无感染组(t=5.291,P<0.001);血清CRP/ALB、IL-22、HBP与感染可能性评分(infection probability score,IPS)呈正相关(r=0.811、0.791、0.826,均P<0.001);血清CRP/ALB、IL-22、HBP预测CRF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2(95%CI:0.662~0.828)、0.811(95%CI:0.727~0.879)、0.800(95%CI:0.714~0.869);血清CRP/ALB、IL-22、HBP阳性表达的CRF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风险分别是阴性表达患者的4.232倍(95%CI:2.158~8.299,P<0.001)、5.854倍(95%CI:2.558~13.395,P<0.001)、6.049倍(95%CI:2.803~13.056,P<0.001);血清CRP/ALB、IL-22、HBP联合预测CRF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AUC为0.927(95%CI:0.863~0.968),大于CRP/ALB、IL-22、HBP单独预测(Z=2.565、2.435、2.079,P=0.010、0.015、0.038),敏感度为88.46%,特异度为80.46%。结论血清CRP/ALB、IL-22、HBP与CRF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可能性显著相关,能有效预测感染风险,且联合预测价值较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c反应蛋白蛋白比值 细胞介素-22 肝素结合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