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2篇文章
< 1 2 1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溶栓术治疗对超早期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林进平 黄瑞宏 +2 位作者 李文生 李凯 刘琼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16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介入溶栓术治疗对超早期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6月-2018年10月治疗的超早期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将发病3 h以内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发病3 h及以上治疗的患... 目的:探讨介入溶栓术治疗对超早期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6月-2018年10月治疗的超早期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将发病3 h以内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发病3 h及以上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进行介入溶栓术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血清B型钠尿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水平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1、7、30 d,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 d,观察组心理健康、自我评价、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两组血清BNP、Hcy、PPARγ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血清BNP、Hcy、PPAR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溶栓术治疗超早期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治疗时间越短,越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神经缺损情况及血清BNP、Hcy、PPARγ水平、减少不良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溶栓术 超早期急性闭塞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B型钠尿肽 同型半胱氨酸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 并发症
下载PDF
介入溶栓术治疗超早期急性闭塞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BNP、Hcy及PPARγ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朱峰 刘晨溪 +1 位作者 姬中庆 刘强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28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介入溶栓术治疗超早期急性闭塞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BNP、Hcy及PPAR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200例,均采用介入溶栓治疗,其中发病3h以内进行治疗的100例为试验组,发病3-6h内进行治疗的100例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介入溶栓术治疗超早期急性闭塞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BNP、Hcy及PPAR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200例,均采用介入溶栓治疗,其中发病3h以内进行治疗的100例为试验组,发病3-6h内进行治疗的100例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BNP、Hcy及PPARγ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BNP、Hcy及PPAR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2组血清BNP、Hcy及PPARγ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性的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3h内介入溶栓术治疗超早期急性闭塞性脑梗死能有效的降低患者血清BNP、Hcy及PPAR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溶栓术 急性闭塞性 血清学检查
下载PDF
鼻饲时机对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后卒中相关肺炎的影响
3
作者 方敏 干克娜 +2 位作者 刘卉 曾宏亮 罗征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36-39,43,共5页
目的探讨鼻饲时机对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后卒中相关肺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0)、B组(n=30)和... 目的探讨鼻饲时机对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后卒中相关肺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0)、B组(n=30)和C组(n=30),三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24 h留置胃管,比较三组并发症发生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mRS)评分。结果A组肺部感染发生时间短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及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三组入院第7天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3个月A组NIHSS评分均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入院3个月mRS评分均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时,于手术前开展鼻饲,能够降低肺部感染相关发生率,有助于促使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活状态,整体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饲时机 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 卒中相关肺炎
下载PDF
优化溶栓护理流程联合超早期个性化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康复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4
作者 张伟 周俐红 路燕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501-502,共2页
目的探讨优化溶栓护理流程联合超早期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优化溶栓护理流程联合超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和并发症... 目的探讨优化溶栓护理流程联合超早期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优化溶栓护理流程联合超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参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优化溶栓护理流程联合超早期个性化护理可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的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溶栓护理流程 早期个性化护理 急性 康复
下载PDF
急性闭塞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术早期护理中应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张敬宜 候海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95-0098,共4页
探讨急性闭塞性脑梗死(AMI)患者入院后以介入溶栓控制病情中开展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护理的意义。方法 选取在某医院于2022年10月—2024年3月入神经外科就诊80例病例(闭塞性AMI),依据随机数字法分2组,其中一组命名对照实施常规护理,... 探讨急性闭塞性脑梗死(AMI)患者入院后以介入溶栓控制病情中开展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护理的意义。方法 选取在某医院于2022年10月—2024年3月入神经外科就诊80例病例(闭塞性AMI),依据随机数字法分2组,其中一组命名对照实施常规护理,一组命名观察实施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早期综合护理,护理后就NIHSS评分、ADL评分、GSES评分、QOL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NIHSS评分比,观察组低;QOL评分(49.92±2.41分)比,观察组高;ADL评分、GSES评分比,观察组高;并发症发生率(7.50%),比,观察组低(P均<0.05)。结论 闭塞性AMI在介入溶栓术早期,为其提供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早期综合护理可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通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生活质量恢复,减轻对预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 急性 介入溶栓 早期护理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自我效能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桥接治疗和单纯机械取栓治疗的临床疗效
6
作者 王晓丽 秦晋辉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比较桥接治疗和单纯机械取栓治疗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收治的50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成桥... 目的:比较桥接治疗和单纯机械取栓治疗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收治的50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成桥接组(n=25)和单纯机械取栓组(n=25)。比较血管再通情况、取栓相关指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血管再通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23,P>0.05)。两组患者取栓次数和术后再灌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4;χ^(2)=0.095,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入院时改良Rankin(m 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4、0.415,P>0.05)。单纯机械取栓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低于桥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3,P<0.05)。结论:手术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选择桥接治疗和单纯机械取栓治疗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疗效相当。单纯机械取栓能够降低术中出血转化发生率,取得理想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 桥接 单纯机械取栓 疗效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研究
7
作者 王伟松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7期21-24,共4页
目的 探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江苏省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 目的 探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江苏省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实施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Baethel指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4 h和治疗14 d,研究组的Bae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昏迷指数,快速帮助患者溶解血栓,提高治疗的效果,使得患者脑血流快速恢复,减少脑水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早期静脉溶栓 急性
下载PDF
超早期介入治疗对糖尿病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大龙 隗永健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1802-1805,共4页
目的:临床分析超早期介入治疗对糖尿病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78例糖尿病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分为两组,即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 目的:临床分析超早期介入治疗对糖尿病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78例糖尿病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分为两组,即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超早期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H-FAB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OD水平升高,MDA、NSE、H-FABP水平均降低,并且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内膜斑块面积、脑血管储备功能(CV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MT、内膜斑块面积水平均降低,CVR水平升高,并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IMT、内膜斑块面积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CVR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出血性事件发生率为2.94%,低于对照组的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介入治疗对糖尿病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显著,并且可能通过影响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影响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介入 糖尿病急性大动脉闭塞性 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IVT桥接EVT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9
作者 陈静 陈泽鹏 +3 位作者 江沛 张强 周敬华 周华军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8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acute large vessel occlusion stroke,ALVOS)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IVT)桥接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EVT)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宜...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acute large vessel occlusion stroke,ALVOS)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IVT)桥接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EVT)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宜都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ALV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和研究组37例。对照组采用IVT桥接EVT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取栓次数及血管再通率、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神经功能血清学指标[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central nervous system specific protein β,S100β)]、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D-二聚体(D-dimer,D-D)]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取栓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及S100β、D-D水平低于对照组,NGF、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T、APTT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各种类型出血率、复发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VT桥接EVT治疗过程中加用替罗非班可改善ALVOS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及凝血功能水平,短期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 替罗非班 静脉溶栓 桥接治疗 血管内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10
作者 滕玉环 徐晨辉 +1 位作者 陈季南 李军荣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9期13-16,共4页
目的 探究对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行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南京市江宁医院于2021年10月—2023年1月收治的112例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红蓝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 目的 探究对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行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南京市江宁医院于2021年10月—2023年1月收治的112例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红蓝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4.76±1.17)分、改良Rankin量表(1.16±0.32)分较对照组患者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80、3.884,P均<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指数评定中穿衣、进食、如厕、转移床椅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患者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79%)较对照组患者(12.5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6,P<0.05)。结论 对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患者的生活水平稳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阿替普酶 早期急性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安全性
下载PDF
支架联合中间导管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建 宋蕊楠 +2 位作者 王海亮 刘洁 崔二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538-542,共5页
目的探讨支架联合中间导管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沧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取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采用支架取栓的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支架联合中间导管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沧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取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采用支架取栓的对照组和采用支架联合中间导管取栓的观察组,每组40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TICI)评估患者的血管再通情况;治疗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的临床预后,其中mRS评分≤2分表示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表示预后不良;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24 h和治疗后3个月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和治疗后3个月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患者mTICI评分为2b级和3级者共22例,对照组患者的血管首次再通率为55.0%(22/40);观察组患者的mTICI评分2b级和3级者共35例,观察组患者的血管首次再通率为87.5%(35/40);观察组患者的血管首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0.313,P<0.01)。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患者mRS评分为0~2分者13例,对照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32.5%(13/40);观察组患者mRS评分为0~2分者21例,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52.5%(21/40);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619,P<0.05)。术后随访12个月,对照组患者发生卒中相关肺炎18例(45.0%)、脑疝5例(12.5%)、症状性颅内出血4例(10.0%),死亡12例(30.0%);观察组患者发生卒中相关肺炎10例(25.0%)、脑疝4例(10.0%)、症状性颅内出血2例(5.0%),死亡8例(12.0%);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脑疝、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5、0.721,P>0.05);观察组患者卒中相关肺炎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016、3.954,P<0.05)。结论支架联合中间导管取栓能更好地提高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首次再通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 支架取栓术 支架联合中间导管取栓术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闭塞血管开通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佛明 李贵福 +5 位作者 尤劲松 朱吉祥 罗望池 马朝晖 陈发军 石尧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962-966,共5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闭塞血管开通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的变化特点,为脑血管再通治疗后中医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奠定基础。【方法】以《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为依据,制定中风病证候诊断量表,收集29例接受了超早期闭塞血管...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闭塞血管开通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的变化特点,为脑血管再通治疗后中医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奠定基础。【方法】以《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为依据,制定中风病证候诊断量表,收集29例接受了超早期闭塞血管介入开通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析患者接受治疗前及治疗后1 d、3 d、7 d的临床证候特点。【结果】共纳入29例接受闭塞血管开通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造影显示,以大脑中动脉闭塞为主,基底动脉闭塞次之。血管开通治疗前,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构成以风证居首位,痰证和血瘀证次之。经过开通治疗后,各类型中医证候要素的构成比均逐渐减少,其中风证减少最早也最明显,痰证、血瘀证和气虚证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到开通治疗后7 d,以痰证居多,血瘀证和气虚证次之。血管开通治疗前,以四证并见和三证并见居多,经开通治疗后,二证并见及一证独见的患者逐渐增多,在开通治疗后3 d和7 d,甚至出现了六证全无的患者。【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经过超早期血管开通治疗后,中医证候特点由风痰瘀血相兼逐渐变成痰瘀阻络合并气虚;而且证候要素的组合由复杂逐渐变得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血管开通治疗 中医证候
下载PDF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在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作用
13
作者 张淑秀 张士亮 《系统医学》 2024年第5期109-112,共4页
目的分析在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溶栓... 目的分析在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溶栓治疗)和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各4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神经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急性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丁苯酞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核心梗死体积对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晓慧 陈旭锋 +6 位作者 汪璇 茆丽娜 王瑶 杭宇 姜丽丽 张劲松 蒋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16-1721,1727,共7页
目的:探讨核心梗死体积对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中心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行血管内治疗和/或静脉溶栓的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相关临床和影... 目的:探讨核心梗死体积对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中心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行血管内治疗和/或静脉溶栓的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相关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入院时和治疗72 h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变值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佳组,分别比较两组基线资料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核心梗死体积对不良预后的预测能力。绘制核心梗死体积和预后不佳的概率以及优势比(odds ratio,OR)之间的关系曲线,分析预后不佳随核心梗死体积变化的趋势。结果:共计纳入131例患者,预后良好组83例,预后不佳组48例。基线资料显示,预后良好组核心梗死体积显著小于预后不佳组(P=0.041),预后良好组血管内治疗高于预后不佳组(P=0.040)。预后不佳的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核心梗死体积(OR=1.012,95%CI:1.004~1.021,P=0.006)、出血并发症(OR=2.296,95%CI:1.028~5.181,P=0.043)、血管内治疗(OR=0.310,95%CI:0.106~0.851,P=0.025)、桥接(OR=0.443,95%CI:0.203~0.930,P=0.035)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核心梗死体积(OR=1.013,95%CI:1.005~1.022,P=0.003)是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提示核心梗死体积(AUC=0.60,95%CI:0.50~0.71)对预后不佳有较好的预测价值。非线性曲线表明,核心梗死体积≤31 mL,预后受核心梗死体积影响较小;核心梗死体积>31 mL,预后受核心梗死体积影响较大。结论:核心梗死体积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大血管闭塞 CT灌注成像 核心体积 早期预后
下载PDF
超早期介入治疗伴有远端血管栓塞的急性大动脉闭塞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15
作者 蔡瑞兴 夏范蕾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6期2546-2549,共4页
目的观察超早期介入治疗伴有远端血管栓塞的急性大动脉闭塞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伴有远端血管栓塞的急性大动脉闭塞型脑梗死病人43例,发病时间均在4.5h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行介... 目的观察超早期介入治疗伴有远端血管栓塞的急性大动脉闭塞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伴有远端血管栓塞的急性大动脉闭塞型脑梗死病人43例,发病时间均在4.5h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行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管再通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出血性事件;随访3个月后,记录两组预后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1周及2周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完全再通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两组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介入治疗可改善伴有远端血管栓塞的急性大动脉闭塞型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近期预后及生活质量,且未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动脉闭塞 远端血管栓塞 早期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参数分析
16
作者 桂颖颖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5期8-10,14,共4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超急性脑梗死(ACI)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98例疑似超ACI患者,均行磁共振常规平扫、DWI检查,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分析超ACI检出情况、诊断价值;采...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超急性脑梗死(ACI)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98例疑似超ACI患者,均行磁共振常规平扫、DWI检查,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分析超ACI检出情况、诊断价值;采用kappa检验验证一致性;比较超ACI患侧与健侧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结果 98例疑似患者经金标准确诊55例超ACI,其中常规平扫确诊50例,阳性率为90.91%(50/55);DWI确诊54例,阳性率为98.18%(54/55);DWI检查诊断超ACI灵敏度、准确度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36%、96.94%、95.45%,高于磁共振常规平扫的81.82%、84.69%、79.17%(P<0.05);kappa检验显示,常规磁共振平扫、DWI诊断kappa值分别为0.693、0.938,与金标准一致性分别为尚可、极好;超ACI患者患侧ADC为(0.45±0.11),健侧为(0.89±0.14);超ACI患者患侧ADC值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28,P=0.000)。结论 磁共振DWI在超急性脑梗死诊断中更有价值,可提高诊断准确性,便于超早期开展溶栓治疗,以提高患者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诊断价值 表观扩散系数 准确性
下载PDF
多时相血管成像技术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对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治疗后早期再通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娟 冯刚华 +1 位作者 罗善琦 李海鹏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2年第3期58-62,共5页
目的 分析多时相血管成像技术(CTA)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TP)对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治疗后早期再通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30... 目的 分析多时相血管成像技术(CTA)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TP)对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治疗后早期再通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304例。根据患者应用阿替普酶治疗后早期再通情况分再通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CTA和CTP的影像学特征等临床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治疗后早期再通的相关因素,应用ROC曲线分析多时相CTA联合CTP预测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治疗后早期再通的价值。结果 纳入研究的患者中有8例脱落;剩余296例患者中有85例应用阿替普酶治疗后有早期血管再通为再通组,剩余211例患者列为对照组,早期血管再通率为28.72%。再通组发病到溶栓时间、脑血容量(CBV)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均短于对照组(t=5.466、9.809、6.799,P <0.05),再通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低于对照组(t=3.765,P <0.05),再通组黄褐色侧支循环评分(tan)高于对照组(t=6.957,P <0.05),再通组艾伯塔中风计划早期计算机断层扫描评分(ASPECTS)、脑血流量(CBF)和达峰时间(TTP)大于对照组(t=2.783、10.496、9.481,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an评分、CBF和TTP是影响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治疗后早期再通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59、1.151、1.283,P <0.01);发病到溶栓时间、CBV和MTT是影响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治疗后早期再通的保护性因素(OR=0.433、0.080、0.843,P <0.01)。ROC曲线显示:CBF对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治疗后早期再通的预测价值明显高于tan评分、TTP、发病到溶栓时间、CBV和MTT,其中CBF值的最佳截点为≤35.54 mL/(100 mg·min),此时敏感度65.92%、特异度80.61%。结论 多时相CTA联合CTP对预测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治疗后早期血管再通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相血管成像技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 急性大动脉闭塞性 阿替普酶 早期再通
下载PDF
优化溶栓护理流程联合超早期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的临床效果
18
作者 黄丽霞 李丽婷 邬细静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73-575,共3页
目的:探讨优化溶栓护理流程联合超早期个性化护理作用于急性脑梗死溶栓病患中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资料2020年2月-2023年6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160例急性脑梗死经溶栓治疗的病患,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8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 目的:探讨优化溶栓护理流程联合超早期个性化护理作用于急性脑梗死溶栓病患中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资料2020年2月-2023年6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160例急性脑梗死经溶栓治疗的病患,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8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运用优化溶栓护理流程与超早期个性化护理模式相结合。对比两组病患的溶栓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溶栓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日常的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方面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评分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化溶栓护理流程联合超早期个性化护理作用于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中,能够提升溶栓成功率,优化神经功能,增强其日常生活能力,并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增进病患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溶栓治疗 优化护理流程 早期个性化护理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超早期神经康复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9
作者 杨杰 袁鹏 +2 位作者 邓淑坤 师亚晨 马雪梅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1期158-160,共3页
目的:分析超早期神经康复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静脉溶栓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超早期神经康复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超早期神经康复。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溶栓6 h后、康复治疗前1 h、康复治疗14 d后、康复治疗30 d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溶栓前(P<0.05);康复治疗14、30 d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康复治疗前1 h(P<0.05);康复治疗30 d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康复治疗14 d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治疗14、30 d后,两组肢体运动功能、平衡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逐渐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44)。康复治疗30 d后,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康复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溶栓联合超早期神经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平衡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神经康复 静脉溶栓 急性
下载PDF
脑心健康管理模式在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患者的应用
20
作者 潘锋 凌敏 +3 位作者 梁炳松 彭立立 李培珍 廖林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4期89-93,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脑心健康管理模式在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30例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脑心健康管理模式在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30例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包括专业的脑心健康管理师全程介入术前后护理和二级预防措施的脑心健康管理模式。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以及出院6个月内复发情况,比较两组入院,出院,出院1、3、6个月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估,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和药物依从度量表(MMAS-8)评分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3.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前措施落实率、术后措施落实率、健康宣教落实率和总体措施落实率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出院时以及出院1、3、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I、MMAS-8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出院6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为4.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脑心健康管理模式可以有效促进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服药依从性,改善预后,降低住院单位并发疾病发生率及出院单位复发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动脉闭塞性 血管再通 心健康管理师 神经功能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