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超早期栓塞颅内动脉瘤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士东 贾栋 《基层医学论坛》 2005年第6期512-514,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超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23例不同部位颅内动脉瘤(30个)致SAH患者,一经全脑血管数字减影动脉造影术(DSA)检查证实,即在48小时内采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术...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超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23例不同部位颅内动脉瘤(30个)致SAH患者,一经全脑血管数字减影动脉造影术(DSA)检查证实,即在48小时内采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前Hunt-Hess分级:Ⅰ~Ⅱ级14例,Ⅲ级5例,Ⅳ级3例,V级1例.结果术后恢复良好20例,1例出现一过性偏瘫、失语,1例单纯运动性失语,均于一周内恢复,死亡1例(Hunt-Hess分级V级).结论对Hunt-Hess分级Ⅰ~Ⅳ级的患者实施超早期介入手术治疗,可避免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降低死亡率,并具有微创、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超早期栓塞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超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治疗高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蒋坤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43-0046,共4页
讨论分析超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治疗高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效果以及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等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8月收治的高龄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介入栓塞... 讨论分析超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治疗高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效果以及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等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8月收治的高龄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介入栓塞治疗,实验组采用超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治疗。比较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神经功能指标。结果 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增高,神经功能评分好转,P<0.05,差异显著。结论 超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治疗高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效果较好,可以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的同时为患者的神经功能提供良好的恢复情况,是安全且可靠的质量方式,可以在临床中应用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神经介入栓塞 随机对照研究 颅内动脉瘤破裂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下载PDF
超早期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及预后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欢欢 温珍 《实用医药杂志》 2020年第9期805-807,共3页
目的分析超早期介入栓塞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即时栓塞效果、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3月—2019年3月180例行超早期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动脉瘤破裂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即时栓塞效果、并发症和预... 目的分析超早期介入栓塞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即时栓塞效果、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3月—2019年3月180例行超早期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动脉瘤破裂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即时栓塞效果、并发症和预后等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血管内栓塞操作,其中Raymond分级1级133例,2级35例,3级12例。不同动脉瘤类型患者术后Raymond分级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3例,脑梗死1例,再出血2例,无脑积水、穿刺部位血肿等其他并发症。出院后随访3个月,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其中死亡3例,轻度残疾26例,重度残疾17例,恢复良好134例。不同动脉瘤类型患者GOS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采取超早期介入栓塞治疗具有良好的即时栓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早期介入栓塞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超早期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少伟 黄国河 蔡刚峰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23期72-74,共3页
目的:探究超早期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划分成观察组(超早期介入栓塞治疗)和对照组(... 目的:探究超早期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划分成观察组(超早期介入栓塞治疗)和对照组(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疾病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社会、环境、躯体、心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超早期介入栓塞治疗,相比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能更有效地提升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同时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介入栓塞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下载PDF
超早期微弹簧圈栓塞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分析(附80例报道) 被引量:8
5
作者 王雪涛 李云辉 +2 位作者 段传志 林泽森 伍伟超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27-830,共4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微弹簧圈栓塞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中山市中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行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158例,其中SAH后24h内行微弹簧圈栓塞80例(超早期栓塞组),≥24h... 目的探讨超早期微弹簧圈栓塞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中山市中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行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158例,其中SAH后24h内行微弹簧圈栓塞80例(超早期栓塞组),≥24h后行微弹簧圈栓塞78例(非超早期栓塞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栓塞术前再出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完全栓塞、预后良好者比例。结论与非超早期栓塞组比较,超早期栓塞组患者术前再出血率(17.6%vs.5%)、术后脑梗死发生率(16.2%vs.6.2%)和脑积水发生率(25%vs.10%)均较低,完全栓塞者比例(64.1%vs.85.0%)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2组患者预后良好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SAH后24h内)栓塞破裂颅内动脉瘤可以降低患者术前再出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对患者术后半年的临床预后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超早期栓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