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超杓型血压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
作者 邹航 苟棋玲 董梦雅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5期402-407,共6页
超杓型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血压昼夜模式,在一般人群及高血压人群中均可观察到,但学界对超杓型血压的关注相对较少且暂未达成一致。目前报告的超杓型血压的患病率差异较大,与诊断标准及受试者特征相关。虽然大多数研究尚未确立超杓型血... 超杓型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血压昼夜模式,在一般人群及高血压人群中均可观察到,但学界对超杓型血压的关注相对较少且暂未达成一致。目前报告的超杓型血压的患病率差异较大,与诊断标准及受试者特征相关。虽然大多数研究尚未确立超杓型血压与靶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但它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存在相关性。现就学界对超杓型血压的认识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超杓型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超杓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娟 《交通医学》 2012年第3期301-302,共2页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超杓型高血压病6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随机护理健康教育,3个月后对2组患者进行ABPM测量。结果:2组患者血压均明...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超杓型高血压病6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随机护理健康教育,3个月后对2组患者进行ABPM测量。结果:2组患者血压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日间MAP从148±6.8mmHg下降至123±6.8mmHg(P<0.05),夜间MAP从118±5.3mmHg下降至105±5.8mmHg(P<0.05)。对照组日间MAP从150±5.9mmHg下降至138±6.2mmHg,夜间MAP从119±6.2mmHg下降至107±6.3mmHg。NRR值观察组从(25.4±8.4)%下降至(16.5±8.0)%,对照组从(26.5±7.8)%下降至(21.3±7.6)%。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结论: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控制稳定性明显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杓型高血压 老年患者 动态血压监测 差值百分比 护理干预
下载PDF
超杓型高血压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
3
作者 林伟强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551-551,共1页
关键词 内科学 超杓型高血压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声描记术 动态血压监测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动态血压模式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梁田(综述) 茶春喜(审校) 罗仁(审校)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1期69-73,共5页
动态血压模式蕴含了自主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炎症因子等对心血管调节及影响的重要信息,已被作为有别于血压的一项独立的反映心血管活动的指标,在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害的防治中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研究前景.
关键词 动态血压模式 超杓型 靶器官损害
下载PDF
门诊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黄剑峰 盛长生 +5 位作者 黄绮芳 程艾邦 郭芊卉 张冬燕 王继光 李燕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3期313-318,共6页
目的:基于动态血压监测电子报告系统,分析门诊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上海瑞金医院高血压研究所动态血压监测门诊,通过烁云动态血压电子报告系统监测的5 545份合格数据,其中男性2 ... 目的:基于动态血压监测电子报告系统,分析门诊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上海瑞金医院高血压研究所动态血压监测门诊,通过烁云动态血压电子报告系统监测的5 545份合格数据,其中男性2 524例,女性3 021例,平均年龄为(53.0±14.3)岁,计算其夜间收缩压的下降率,并将昼夜节律分为反杓型、非杓型、杓型和超杓型。结果:①所有研究对象中,血压昼夜节律呈杓型者最多(2 323例,41.9%),其次为非杓型(2 318例,41.8%),反杓型(532例,9.6%)和超杓型(372例,6.7%)较少。②不同昼夜节律分型中,反杓型人群的平均年龄最大[(60.2±13.3)岁],杓型人群的平均年龄最小[(50.9±14.1)岁]。反杓型人群的夜间平均血压、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合并疾病比例[糖尿病(14.1%)、脑卒中(14.3%)、心肌梗死(1.7%)]以及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其他亚型(P<0.05);杓型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76.3%)低于其他亚型(P<0.05);超杓型人群的白天平均血压要高于其他亚型(P<0.05),而夜间平均血压、AASI要低于其他亚型(P<0.05);各亚型组间的体质量指数、降压药服用比例、高脂血症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糖尿病、高血压是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危险因素,而使用降压药的患者及吸烟者表现为杓型节律较多。结论:高血压门诊患者中,约一半表现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女性、年龄增长、糖尿病、高血压是异常昼夜节律的危险因素,而降压治疗及吸烟者更可能表现为正常杓型血压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压 超杓型 血压昼夜节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