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6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一氧化氮、丙二醛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6
1
作者 赵连东 晋光荣 +2 位作者 徐汉荣 张海军 李云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和依达拉奉干预组(干预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h后,设再灌注2h、6h、12h、24h组,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各组脑组织...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和依达拉奉干预组(干预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h后,设再灌注2h、6h、12h、24h组,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各组脑组织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浓度。结果缺血再灌注组脑组织SOD下降,血清SOD先升后降;脑组织NO浓度先降后升,血清NO浓度持续升高;脑组织及血清MDA浓度均先升后降;与缺血再灌注组比,干预组SOD下降幅度小(均P<0·01),NO、MDA浓度明显降低;干预组6h、12h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均P<0·01)。结论依达拉奉可降低羟自由基水平,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超氧化物歧化酶 氧化
下载PDF
聚乙二醇模拟干旱对耐低钾水稻幼苗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6
2
作者 戴高兴 彭克勤 +1 位作者 萧浪涛 邓国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7-559,共3页
以早稻品种瑰宝8号及其耐低钾变异后代为材料,用2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质膜相对透性。模拟干旱胁迫后,MDA、Pro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呈急剧上升的趋势,瑰宝8号中的MDA... 以早稻品种瑰宝8号及其耐低钾变异后代为材料,用2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质膜相对透性。模拟干旱胁迫后,MDA、Pro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呈急剧上升的趋势,瑰宝8号中的MDA、Pro含量显著高于它的变异后代;SOD活性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变异后代的SOD活性始终高于瑰宝8号。相关性分析表明,Pro含量与MDA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SOD活性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干旱胁迫 耐低钾性 抗旱性 超氧化物歧化酶 脯氨酸 质膜透性
下载PDF
Ⅱ型糖尿病辨证分型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的关系 被引量:18
3
作者 姜兆顺 张胜兰 +2 位作者 晏辉 蔡新吉 杨丁友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597-598,共2页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NIDDM)中医证型与脂质过氧化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了61例不同中医证型NIDDM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NIDDM)中医证型与脂质过氧化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了61例不同中医证型NIDDM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与丙二醛(MDA)含量,并与20名健康者作对照比较。结果:NIDDM组比对照组SOD活力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随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证型顺序或无血瘀兼证到有血瘀兼证顺序,患者SOD活力逐步降低,MDA含量逐步升高。结论:NIDDM患者体内抗氧化能力下降,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这与中医证型有密切关系,通过检测患者血清SOD与MDA可为辨证分型作参考并可作为判断病情轻重的一项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 糖尿病 中医证型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硼对草坪草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碧容 甄畅迪 +3 位作者 萧洪东 王惠珍 方明辉 喻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8-381,共4页
采用基质培养法,设缺硼和施硼2种处理,在早秋和春季测定了草坪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研究硼对草坪草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以探讨提高草坪草抗寒性的措施。结果表明:和早秋相比,2种草坪草... 采用基质培养法,设缺硼和施硼2种处理,在早秋和春季测定了草坪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研究硼对草坪草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以探讨提高草坪草抗寒性的措施。结果表明:和早秋相比,2种草坪草海滨雀稗和矮脚虎春季SOD活性明显下降,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丙二醛含量均明显升高,表明受到了春季低温伤害;施硼显著提高SOD活性,显著降低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丙二醛含量,在春季尤为明显;表明施硼提高草坪草保护酶SOD活性,降低了活性氧及膜脂质过氧化对生物膜的伤害,提高了草坪草抗寒性。而2种草坪草相比,海滨雀稗抗寒性高于矮脚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草 超氧化物歧化酶 超氧阴离子
下载PDF
芳香开窍法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水肿及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亚敏 张赐安 +2 位作者 徐秋英 曾征伦 彭胜权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7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芳香开窍药对脑水肿大鼠脑组织SOD、MDA水平的影响,以探讨芳香开窍法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作用机理,为临床上运用芳香开窍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pulsinelli的4vo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脑组织水含量以及超氧化物... 目的:观察芳香开窍药对脑水肿大鼠脑组织SOD、MDA水平的影响,以探讨芳香开窍法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作用机理,为临床上运用芳香开窍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pulsinelli的4vo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脑组织水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水平。结果:①芳香开窍中药能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与模型组及尼莫通组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芳香开窍药能提高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SOD水平,与模型组及尼莫通组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芳香开窍中药能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 MDA含量,与模型组及尼莫通组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芳香开窍药能降低缺血性脑水肿,其机制可能通过减少脑组织MDA含量及升高SOD水平有关,这可能是其芳香开窍法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脑水肿 超氧化物歧化酶 芳香开窍法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中对氧磷酶1、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苏显明 智晓文 +3 位作者 刘景委 何亚军 马奕 王永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3804-3806,共3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用于治疗老年冠心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老年冠心病(CHD)患者9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8例和丹红治疗组50例,采用乙酸苯酯法和比色法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对氧磷酶1(PON1)、超氧化物歧化酶...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用于治疗老年冠心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老年冠心病(CHD)患者9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8例和丹红治疗组50例,采用乙酸苯酯法和比色法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对氧磷酶1(PON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PON1、SOD活性低于老年非冠心病组,MDA水平高于老年非冠心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红注射液治疗4周后,血中PON1、SOD水平升高及MDA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4周后,PON1、SOD和MDA水平亦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丹红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PON1、SOD活性和MDA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存在脂质过氧化现象,丹红注射液可以通过提高血清PON1、SOD活性及降低MDA水平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老年人 对氧磷酶1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金水六君煎对慢性支气管炎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赵长鹰 沈英森 +4 位作者 孟辉 唐颖 陈再智 陈小娟 陈丽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43-844,共2页
目的 :探讨金水六君煎口服液对慢性支气管炎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及丙二醛 (MDA)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烟熏方法复制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小鼠 ,并用金水六君煎口服液治疗 ,检测小鼠血清SOD活力与MDA含量。结果 :金水六君煎口... 目的 :探讨金水六君煎口服液对慢性支气管炎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及丙二醛 (MDA)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烟熏方法复制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小鼠 ,并用金水六君煎口服液治疗 ,检测小鼠血清SOD活力与MDA含量。结果 :金水六君煎口服液高剂量组SOD活力〔(0 67± 0 15 )NU/L〕增高 ,与模型组〔(0 39± 0 13)NU/L〕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MDA含量〔(9 2 6± 2 90 )nmol/L〕降低 ,与模型组〔(16 0 7± 5 62 )nmol/L〕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水六君煎 慢性支气管炎 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对老年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满和 周秀敏 +3 位作者 张树立 赵昕 徐翔 康师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482-2483,共2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对老年脑动脉瘤手术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颅内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年龄65~74岁。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每组20例,D组麻...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对老年脑动脉瘤手术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颅内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年龄65~74岁。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每组20例,D组麻醉前20 min开始泵入右美托咪啶0.4μg·kg-1·h-1持续至手术结束前30 min停止,N组泵入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采用比色法测定全麻诱导前(T1)、术毕(T2)、术毕6 h(T3)、术毕12 h(T4)及术后24 h(T5)血清SOD、MDA浓度。结果两组SOD活性有显著差异,T4和T5时点较T1显著降低(P<0.05),T4和T5时间点D组显著高于N组(P<0.05);两组MDA含量有显著差异,T4和T5时点较T1显著升高(P<0.05),T4和T5时间点D组显著低于N组(P<0.05)。结论老年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可增加患者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具有一定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超氧化物歧化酶 颅脑手术
下载PDF
黄精多糖对自然更年期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及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超彦 周媛媛 +1 位作者 辛庆锋 张志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6215-6216,共2页
目的观察黄精多糖对更年期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12月龄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尼尔雌醇组、黄精多糖小剂量组、黄精多糖中剂量组及黄精多糖大剂量组。连续灌药10 w后麻醉取血并... 目的观察黄精多糖对更年期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12月龄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尼尔雌醇组、黄精多糖小剂量组、黄精多糖中剂量组及黄精多糖大剂量组。连续灌药10 w后麻醉取血并测定各组大鼠血清SOD、MDA及血清脂质的含量。结果各组SOD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各组MDA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且黄金多糖小剂量组较中、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精多糖中、大剂量组及尼尔雌醇组血清总胆固醇(TC)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黄精多糖小剂量组血清TC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各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黄精多糖大剂量组及尼尔雌醇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黄精多糖小剂量组血清HDL-C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黄精多糖可增强更年期大鼠的抗氧化能力并改善其血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多糖 更年期 血脂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加用姜黄素对脑梗死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谭华 李作孝 +2 位作者 李小红 李小刚 张泽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0-111,共2页
关键词 姜黄素 脑梗死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不同强度跑台运动对大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11
作者 孙君志 王东辉 +2 位作者 王纯 董柔 苏全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8期68-71,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在不同运动强度一次性跑台运动后骨骼肌结构的变化情况,以及在运动后不同时相点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等指标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相互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3在成都体育学院动物实... 目的:观察大鼠在不同运动强度一次性跑台运动后骨骼肌结构的变化情况,以及在运动后不同时相点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等指标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相互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3在成都体育学院动物实验室及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完成。选择成年健康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n=8),中等运动负荷量组(n=32),高运动负荷量组(n=32);中等运动负荷量组、高运动负荷量组又分为运动后即刻,24,48,72h4个时相点,各时相点8只。中等运动负荷量组、高运动负荷量组都进行一次性跑台运动,其中中等运动负荷量组速度15~16m/min,坡度为0°,运动60min;高运动负荷量组速度19~21m/min,坡度为-16°,运动90min。运动后取股动脉血,检测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并进行比目鱼肌电镜和光镜观察。结果:纳入动物7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中等运动负荷量组、高运动负荷量组大鼠运动后骨骼肌纤维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其变化以运动后24h较为严重,中等运动负荷量组出现的变化较高运动负荷量组轻微。②中等运动负荷量组运动后即刻,24,48h及高运动负荷量组运动后即刻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水平较运动前显著增高[分别为(12.0±2.6),(13.1±2.6),(17.6±2.5),(12.0±2.1),(9.1±1.2)U/mL,P<0.01],中等运动负荷量组峰值出现在48h,高运动负荷量组出现在运动后即刻,高运动负荷量组在运动后48h和72h都显著低于中等运动负荷量组。③运动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都出现先降后升,中等运动负荷量组运动后即刻,24,48h及高运动负荷量组运动后即刻较运动前显著降低[分别为(1457.0±186.7),(1543.6±298.4),(1423.6±321.7),(1333.6±255.1),(1967.0±220.0)μkat/L,P<0.01],中等运动负荷量组最低值出现在48h,高运动负荷量组最低值出现在运动后即刻。④中等运动负荷量组运动后即刻,24,48h及高运动负荷量组运动后即刻血清丙二醛水平较运动前显著增高,然后降低[分别为(5.9±0.3),(5.5±0.3),(5.4±0.8),(6.2±0.3),(5.4±0.6)μmol/L,P<0.05],两组均在运动后即刻出现峰值,高运动负荷量组各时相显著高于中等运动负荷量组同时相。结论:①高运动负荷量组运动后超微结构的损伤较中等强度组明显严重,且损伤较严重的时相出现在运动后24h左右,可能为离心运动致机械损伤和运动强度及持续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②总抗氧化能力作为反映机体内总的抗氧化能力的重要指标,克服了单一的抗氧化指标难以全面反映组织抗氧化能力的不足,将此指标用于运动性疲劳研究,有利于更全面评价机体抗氧化系统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损伤 运动活动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不同时期针刺对脑梗塞患者疗效、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4
12
作者 倪光夏 王立 +4 位作者 陈道文 张丽 陆倩 陶绪梅 李玉堂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68-670,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时期针刺对脑梗塞患者疗效及机体抗自由基能力的影响。方法:以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早期和稳定期分别介入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并判断疗效。结... 目的:比较不同时期针刺对脑梗塞患者疗效及机体抗自由基能力的影响。方法:以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早期和稳定期分别介入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并判断疗效。结果:早期针刺组对脑梗塞患者疗效、SOD活性及MDA含量的改善程度均优于稳定期治疗组。结论:早期针刺治疗更有利于提高脑梗塞患者的疗效及机体抗自由基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梗塞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抗自由基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关节液中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在玻璃酸钠注射前后的变化 被引量:16
13
作者 于清波 邓剑锋 +4 位作者 高大新 宋红 严佳亮 齐曦明 王东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6期7528-7532,共5页
背景: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通过检测玻璃酸钠注射前后膝骨关节炎关节液中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评价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具体机制。方法:纳... 背景: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通过检测玻璃酸钠注射前后膝骨关节炎关节液中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评价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具体机制。方法:纳入膝骨关节炎患者37例(40膝),根据日本膝骨关节炎指征等级分轻度组10例10膝、中度组17例18膝、重度组10例12膝,患膝关节注入玻璃酸钠25 mg,每周注射1次,连续5次为1个疗程。注射前及注射4周后检测关节液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以及按照日本膝骨关节炎指征等级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行临床评分。结果与结论:轻度组、中度组注射4周后临床评分较注射前显著降低(P<0.05),重度组注射前后临床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组注射4周后关节液丙二醛水平均较注射前显著下降(P<0.05),关节液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较注射前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玻璃酸钠可通过降低关节液中丙二醛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治疗膝骨关节炎,并且更适用于轻、中度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玻璃酸钠 膝骨关节炎 超氧化物歧化酶 关节液
下载PDF
芍药苷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组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21
14
作者 陈广斌 陈华萍 +3 位作者 吴铁 林坚涛 崔燎 沈非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272-1273,1279,共3页
目的探讨芍药苷(PF)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7日龄SD新生大鼠78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n=6),HIBD模型组(n=18),PF低剂量组(n=18),PF中剂量组(n=18),P... 目的探讨芍药苷(PF)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7日龄SD新生大鼠78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n=6),HIBD模型组(n=18),PF低剂量组(n=18),PF中剂量组(n=18),PF高剂量组(n=18)。通过结扎左颈总动脉和吸入80mL/L氧气和920mL/L氮气2h制备HIBD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不进行缺氧缺血处理。各PF治疗组按低、中、高剂量分别于造模0、24h按5、10、20mg/kgPF,计算每只新生鼠用药量后,吸取医用无菌9g/L盐水溶解配制成1g/L的PF注射液,加9g/L盐水稀释至0.5mL,腹腔注射。HIBD模型组及假手术组于相应时点腹腔注射9g/L盐水0.5mL。假手术组分离左颈总动脉后6h,HIBD模型组与各PF组于缺氧缺血后6、24、48h断头取脑,测定其脑组织匀浆SOD、MDA水平。结果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组织MDA水平较假手术组升高,且随着时间延长进一步升高;而应用PF治疗后其水平较HIBD组回降,且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0.05)。大脑组织SOD活性较假手术组降低,随着时间延长而进一步降低;应用PF治疗后其活性较HIBD组回升,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PF能减轻新生大鼠HIBD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引起的氧化损伤作用,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芍药苷 超氧化物歧化酶 大鼠 新生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力竭运动大鼠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梁宜 方剑乔 +1 位作者 汪存信 马桂芝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力竭运动大鼠的抗运动性疲劳效应,初步探讨其抗氧化机制。方法:采用5级递增跑台运动建立力竭运动大鼠模型。27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n=9)、运动组(n=9)和TEAS组(n=9)。TEAS治疗选穴"足三...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力竭运动大鼠的抗运动性疲劳效应,初步探讨其抗氧化机制。方法:采用5级递增跑台运动建立力竭运动大鼠模型。27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n=9)、运动组(n=9)和TEAS组(n=9)。TEAS治疗选穴"足三里",电针参数:施以连续波,频率2 Hz,强度5 mA,时间30 min,左右交替,每日1次,连续治疗7 d。力竭运动后,记录大鼠力竭运动时间,用乳酸氧化酶法测定血浆乳酸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血浆丙二醛(MDA)含量。结果:①TEAS组力竭运动时间显著长于运动组(P<0.05)。②运动组血浆乳酸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0.05)和TEAS组(P<0.05)。③与安静对照组比较,运动组大鼠血浆SOD活性无显著性变化,但MDA含量升高却十分显著,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SOD/MDA比值显著降低(P<0.05);TEAS组SOD活性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和运动组(P<0.01),MDA含量显著低于运动组(P<0.05),其SOD/MDA比值明显高于运动组(P<0.01)。结论:TEAS"足三里"穴可有效抗运动性疲劳,可能是通过其减少血乳酸堆积、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竭运动 经皮穴位电刺激 乳酸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燕铭 曾龙驿 +5 位作者 吴伟康 罗汉川 张国超 刘筱蔼 颜建云 钱孝贤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92-595,共4页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 4 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厄贝沙坦组和卡托普利 4组 ,每组 10只。 12wk终止实验 ,处死大鼠 ,取血、尿和肾脏标本 ,测定尿量、体重、...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 4 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厄贝沙坦组和卡托普利 4组 ,每组 10只。 12wk终止实验 ,处死大鼠 ,取血、尿和肾脏标本 ,测定尿量、体重、肾重/体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HbAlc)、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尿清蛋白排泄率 (UAR)和尿 β2 微球蛋白(β2 MG)以及血液和肾组织的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水平。结果 :12wk终止实验时 ,糖尿病各组大鼠的尿量、肾重 /体重、血糖、HbAlc ,UAR ,β2 MG ,Ccr ,血液和肾脏组织的MDA水平均明显高于或大于对照组 ,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厄贝沙坦组和卡托普利组大鼠的血液和肾脏组织的MDA水平 ,UAR ,β2 MG ,Ccr明显低于糖尿病组 (P <0 .0 5 ) ;而血液和肾组织的SOD活性高于糖尿病组 (P <0 .0 5 )。结论 :厄贝沙坦能延缓糖尿病大鼠肾脏功能损害的进展 ,其机制可能与厄贝沙坦不同程度地抑制糖尿病大鼠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提高SOD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超氧化物歧化酶 厄贝沙坦
下载PDF
传统推拿“束悗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尚坤 刘明军 +5 位作者 陈飞腾 李波 王蕾 陈林青 李跃宗 张欣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51-1453,共3页
目的观察传统推拿"束悗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SNCV)、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推拿组和药物组,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 目的观察传统推拿"束悗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SNCV)、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推拿组和药物组,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造模,观察各组SNCV和坐骨神经SOD、MD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SNCV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药物组SNCV显著增高(P<0.01),推拿组与药物组SN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坐骨神经SOD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SOD表达显著增加(P<0.01),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SOD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坐骨神经MDA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坐骨神经MDA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坐骨神经MD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推拿"束悗疗法"对DPN大鼠周围神经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束悗疗法"能够提高坐骨神经SOD表达,降低MDA表达,表明具有抗氧化的作用从而发挥保护坐骨神经形态功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束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推拿疗法对衰老家兔皮肤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宇峰 商强强 +1 位作者 丛德毓 楚云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6671-6672,共2页
目的观察推拿疗法对衰老家兔皮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家兔4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推拿组,每组16只。推拿组施以推拿治疗21 d,其余两组不予特殊处置。分别在治疗前后取家... 目的观察推拿疗法对衰老家兔皮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家兔4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推拿组,每组16只。推拿组施以推拿治疗21 d,其余两组不予特殊处置。分别在治疗前后取家兔皮肤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SOD、MDA含量。结果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SOD含量明显高(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推拿疗法可通过调节兔皮肤组织中SOD、MDA的含量,以达到抗御皮肤衰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皮肤 衰老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运动疲劳恢复期不同时相大鼠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相关指标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万 田诗彬 +2 位作者 吴春燕 高丽 任雷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01-1005,1014,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骨骼肌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运动疲劳恢复期不同时相的动态变化特征。方法:选取雄性健康2月龄SD大鼠32只,分为对照组S组(n=8)、实验组E组(n=24),取材时实验组又分为运动后即刻组(E0组n=8)、12h组(E1... 目的:探讨大鼠骨骼肌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运动疲劳恢复期不同时相的动态变化特征。方法:选取雄性健康2月龄SD大鼠32只,分为对照组S组(n=8)、实验组E组(n=24),取材时实验组又分为运动后即刻组(E0组n=8)、12h组(E1组n=8)、24h组(E2组n=8)。对照组正常生长,实验组采用7周递增负荷训练,并最后一次运动至力竭。最后一次运动至力竭后即刻,取S组和E0组血液及股四头肌,以测血清CK、BUN、睾酮和骨骼肌SOD及MDA;E1组和E2组分别于运动后12h、24h进行上述取样。结果:①大鼠骨骼肌MDA含量:E0组和E1组显著性高于S组(P<0.01),E1组和E2组显著性低于E0组(P<0.05),E2组显著性低于E1(P<0.05)。②大鼠骨骼肌SOD活性:E1组显著性低于S组(P<0.05),E2组显著性高于E1组(P<0.05)。③大鼠骨骼肌SOD/MDA值:E0和E1组显著性低于S组(P<0.01),E2组显著性高于E0(P<0.01)和E1组(P<0.05)。结论:7周递增负荷运动并末次力竭运动后,大鼠骨骼肌MDA含量显著升高,且24h后基本降低至正常水平;骨骼肌SOD活性降低,随时间的延长,SOD活性逐渐降低且下降到一定水平后开始上升,于24h后恢复至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运动疲劳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X射线对仔鼠大脑枕叶皮层结构及大脑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元春 俞诗源 +3 位作者 王昱 左文涛 李丽 肖世南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1-648,共8页
目的观察X射线辐射后仔鼠大脑枕叶皮层结构、大脑重量及大脑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X射线辐射对仔鼠大脑发育的影响。方法对160只仔鼠(出生6~7d)用不同吸收剂量(0Gy、1Gy、3Gy、... 目的观察X射线辐射后仔鼠大脑枕叶皮层结构、大脑重量及大脑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X射线辐射对仔鼠大脑发育的影响。方法对160只仔鼠(出生6~7d)用不同吸收剂量(0Gy、1Gy、3Gy、5Gy和7Gy)X射线进行全身辐射,分别于辐射后1d、5d、10d和20d,用比色法检测仔鼠大脑中SOD、CAT活性及MDA含量的变化,称量检测各期仔鼠大脑重量的变化,用显微技术观察仔鼠大脑枕叶皮层结构的变化。结果 X射线辐射影响仔鼠大脑的生长发育,辐射后1~20d,除1Gy辐射组在1~10d时仔鼠大脑重量高于对照组,其他辐射组仔鼠大脑重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1Gy辐射组在5~20d时,仔鼠大脑中SOD和CAT活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MDA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3Gy辐射组仔鼠大脑中SOD、CAT活性先降低后又逐渐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MDA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5Gy、7Gy辐射组仔鼠大脑中SOD、CAT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辐射组仔鼠大脑枕叶皮层厚度减小,皮层结构不清,除1Gy辐射组在1d时仔鼠大脑枕叶皮层第II、III、VI层的细胞面密度值高于对照组及在20d时第III、V、VI层的细胞面密度值高于对照组,其他辐射组仔鼠大脑枕叶皮层各层细胞密度值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X射线辐射影响仔鼠大脑的重量和皮层组织结构,这可能与大脑中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和MDA含量升高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大脑枕叶 超氧化物歧化酶 氧化氢酶 比色法 仔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