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超级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籽粒产量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157
1
作者 田纪春 邓志英 +1 位作者 胡瑞波 王延训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99-1705,共7页
以8个不同类型的超级小麦新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3种类型超级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变化及其对籽粒产量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高肥地力下,大穗型品种和中间型品种的产量高于多穗型品种;而中、低肥力下,多... 以8个不同类型的超级小麦新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3种类型超级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变化及其对籽粒产量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高肥地力下,大穗型品种和中间型品种的产量高于多穗型品种;而中、低肥力下,多穗型品种的产量又显著高于大穗型品种。在本试验条件下,大穗型和多穗型品种的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之间大多数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但中间型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间均为正相关,与产量的相关性也比其他类型大;偏相关分析表明,所有供试品种、多穗型、中间型和大穗型品种的穗数每增加1个单位(万穗),产量分别增加15.51、13.401、6.90和19.34 kg;穗粒数每增加1个单位(粒),产量分别增加233.153、53.861、89.22和203.90 kg;千粒重每增加1个单位(g),产量分别增加151.08、157.61、157.05和147.89 kg。通径分析表明,所有品种产量三因素对产量都有正向效应,其中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不仅多穗型品种首先必须依靠穗数,而且大穗型品种也必须在一定穗数基础上才能有更大的突破。大穗品种和多穗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间接通径系数既有负值也有正值,而中间类型品种的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说明中间型品种产量三因素间相互协调、平衡发展且都还有提高的潜力。总之,在中等肥力下,小麦的高产栽培选择多穗型品种较为稳定;在高肥条件下,大穗型品种则具有更高产量潜力,中间型品种则是今后超级小麦育种最值得注意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产量结构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高光谱特征和生理生态响应 被引量:38
2
作者 谷艳芳 丁圣彦 +2 位作者 陈海生 高志英 邢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690-2697,共8页
2006年于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采用ASD Fieldspec HH光谱仪测定了不同水分胁迫下冬小麦高光谱反射率、红边参数和对应的冬小麦生理生态参数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叶绿素a+b(Chla+b),... 2006年于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采用ASD Fieldspec HH光谱仪测定了不同水分胁迫下冬小麦高光谱反射率、红边参数和对应的冬小麦生理生态参数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叶绿素a+b(Chla+b),叶片水分含量(LWC),叶面积指数(LAI)。结果表明,冬小麦生理生态参数随生长发育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Chla、Chlb和Chla+b开花期达最大值;LWC和M,孕穗期达最大值。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加,Chla、Chlb和Chla+b、LWC和M,减少。不同水分处理下冬小麦高光谱反射率具有绿色植物特征。用红边一阶微分光谱特征参数分析,冬小麦孕穗期和开花期红边(λred)位于728-730nm,灌浆期红边(λred)移到734nm。Chla、Chlb和Chla+b与Dλ730、Dλ702、Dλ730、Dλ718,LWC与Dλred、Dλ718以及LAI与Dλ718、Dλred、Sred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大于0.5(P〈0.05)。经回归分析,Chl与Dλ730 Dλ702、LWC与Dλred呈线性关系(R^2=0.87),LAI与Sred呈二次关系(R^2=0.68)。因此,用冬小麦高光谱特征及红边参数能判断冬小麦生育后期长势和农田水分胁迫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高光谱 生理生态 干旱胁迫 黄淮海平原
下载PDF
条锈病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叶片光合功能及光合功能蛋白D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沈喜 李红玉 +3 位作者 贾秋珍 冯汉青 李敏权 粱厚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69-676,共8页
测定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感染小麦条锈病后的光合常数,以及叶绿素含量、类囊体膜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和光合反应中心D1蛋白的变化。实验显示,条锈病侵染导致感病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降低;抗病小麦经侵染后净光合速率... 测定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感染小麦条锈病后的光合常数,以及叶绿素含量、类囊体膜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和光合反应中心D1蛋白的变化。实验显示,条锈病侵染导致感病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降低;抗病小麦经侵染后净光合速率却有恢复过程,叶绿素含量先降后升。此外,感病小麦叶片被侵染后全链电子传递速率受到抑制,PSII电子传递速率的变化与全链电子传递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但PSI电子传递速率受到的影响较小;抗病小麦小麦叶片被侵染后电子传递速率所受影响较小。同时发现,病程中,感病和抗病小麦PSII的光合反应中心D1蛋白含量变化总是与PSII电子传递速率的变化类似,推测D1蛋白的表达量变化是引起PSII电子传递活性与全链电子传递速率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条锈病 光合作用 电子传递 PSII D1蛋白
下载PDF
重金属Cd、Cu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幼苗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及其毒性机理研究 被引量:49
4
作者 王美娥 周启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033-2038,共6页
对Cd、Cu单因子处理下小麦幼苗叶片和根系的SOD、POD酶活、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d、Cu胁迫下,小麦幼苗受到损伤的明显症状之一是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小麦植株叶片POD、SOD酶活能够被诱导而升... 对Cd、Cu单因子处理下小麦幼苗叶片和根系的SOD、POD酶活、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d、Cu胁迫下,小麦幼苗受到损伤的明显症状之一是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小麦植株叶片POD、SOD酶活能够被诱导而升高;重金属Cd、Cu对小麦幼苗根系的损伤较叶片大;重金属对小麦幼苗的毒害机理之一是抑制了蛋白质的生物合成;重金属引起的各个生化指标随着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变化远比有机污染物(如豆磺隆)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污染 小麦(triticum aeaivum) 毒性机理
下载PDF
“云南小麦”(Triticum aestivum ssp.yun-nanense King)的考察与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董玉琛 郑殿升 +3 位作者 乔丹杨 曾学琦 恩在诚 陈勋儒 《作物学报》 CAS 1981年第3期145-152,219,共9页
1979年和1980年我们对金善宝教授命名的“云南小麦”亚种进行了考察和研究。查明“云南小麦”分布在云南省澜沧江和怒江下游十二个县,约在北纬22°54′—25°03′和东经95°36°—100°85′左右。“云南小麦”生长... 1979年和1980年我们对金善宝教授命名的“云南小麦”亚种进行了考察和研究。查明“云南小麦”分布在云南省澜沧江和怒江下游十二个县,约在北纬22°54′—25°03′和东经95°36°—100°85′左右。“云南小麦”生长在海拔1500米至2500米之间的高山区,而以1900米至2300米地带种植较多。原产地年均温15℃、年雨量1480mm 左右。小麦苗期和成熟期正置雨季,而孕穗至灌浆期处于旱季。晚熟,生育前期尤长。在原产地九、十月播种,二月拔节,三、四月抽穗,五、六月成熟。能避抗一月重霜,耐瘠,抗穗发芽,抗鸟兽害。穗长芒、短芒或无芒。颖有毛或无毛,有白、红、黑壳白底、白壳黑边、白壳黑斑等色。粒红色(过去曾发现白色的)。已定名十六个变种,其中此次新定名十个变种。经种间杂交和根尖细胞学观察,确定它具有 AABBDD 染色体组,并认为它在小麦属中的地位是一个原始栽培六倍体种。如按新分类法,即染色体组相同的都属一个种,则“云南小麦”是普通小麦的云南小麦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小麦 染色体组 澜沧江 基因组 triticum aestivum ssp.yun-nanense King 铁壳麦 斯卑尔脱小麦
下载PDF
不同播期播量对不同类型超级小麦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7
6
作者 李素真 周爱莲 +3 位作者 王霖 王秋云 孙雷鸣 赵凯 《山东农业科学》 2005年第5期12-15,共4页
以大穗型(01-35、8355)、中间型(62008、4133-2)和多穗型(988044、02-48)超级小麦品种(系)为试材,研究其适宜播期和播量。结果表明,大穗型品种最佳播期10月15日,中间型、多穗型品种最佳播期10月5日,播期对单位面积穗数的影响差别最高可... 以大穗型(01-35、8355)、中间型(62008、4133-2)和多穗型(988044、02-48)超级小麦品种(系)为试材,研究其适宜播期和播量。结果表明,大穗型品种最佳播期10月15日,中间型、多穗型品种最佳播期10月5日,播期对单位面积穗数的影响差别最高可达15%以上,对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差别均在13%以下;播量对其各项指标的影响差别均在5%以下,3种类型的品种均以中、高密度产量较高。播期对超级小麦产量各构成因素的影响大于播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小麦 播期 播量 产量构成因子
下载PDF
超级小麦郑麦7698生长发育特性及其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田伟 张慎举 +4 位作者 郭振升 王绍中 皇甫自起 刘艳侠 崔保伟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5-37,40,共4页
为配合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系郑麦7698的推广,采用大田攻关和小区试验相结合,探讨郑麦7698生长发育特点和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郑麦7698自动调节能力强,分蘖成穗中等;籽粒灌浆期长,粒质量增加快,每1 000粒日增重平均达2.1 g;在大... 为配合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系郑麦7698的推广,采用大田攻关和小区试验相结合,探讨郑麦7698生长发育特点和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郑麦7698自动调节能力强,分蘖成穗中等;籽粒灌浆期长,粒质量增加快,每1 000粒日增重平均达2.1 g;在大于10 500 kg/hm2产量水平下,郑麦7698产量结构为穗数648万穗/hm2,穗粒数37.5粒,千粒重47.2 g;在9 750~10 500 kg/hm2产量水平下,其产量结构为588万穗/hm2,穗粒数38.1粒,千粒重46.3 g。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深耕细耙,提高整地质量;增施有机肥,重施底肥;足墒精细播种,保证全苗、匀苗;因地因苗因气候条件有针对性强化生育期间的应变调控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小麦 郑麦7698 生长发育特点 产量结构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超级小麦的品种选育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保林 周秋峰 +1 位作者 马香花 赵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5813-5814,5864,共3页
介绍了超级小麦的育种目标、技术支撑及实现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 超级小麦 品种 选育
下载PDF
超级小麦育种有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黄承彦 管延安 +2 位作者 楚秀生 隋新霞 李根英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33-136,共4页
进入21世纪,我国小麦生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对小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加入WTO后小麦市场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迫切要求提高小麦的种植效益。形势要求我国小麦单产要有突破性提高,品质要有大幅度改善。因... 进入21世纪,我国小麦生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对小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加入WTO后小麦市场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迫切要求提高小麦的种植效益。形势要求我国小麦单产要有突破性提高,品质要有大幅度改善。因此"超级小麦"成为新世纪小麦育种的标志,并具有了新的内涵和意义。本文分析了"超级小麦育种"提出的背景,论述了超级小麦的概念和目标,就超级小麦种质创新、育种策略、育种技术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产量构成、源-库关系协调和物候发育控制三个方面提出了超级小麦育种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小麦 种质创新 育种策略 育种技术 产量构成因素 源库关系 物候发育控制
下载PDF
关于超级小麦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3
10
作者 田云峰 王绍中 季书勤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3-15,25,共4页
通过翻阅大量资料,对超级小麦的标准、产量构成、超高产栽培的理论和技术提出了一些见解,可供今后开展超级小麦研究的同行借鉴。
关键词 超级小麦 超高产栽培 大密度小株型
下载PDF
超级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小麦中总铝含量 被引量:12
11
作者 卢丽 刘二龙 +6 位作者 詹业添 谢湘娜 王岚 李波平 刘艳艳 覃小燕 邹志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564-569,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前处理消解方法,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OES)测定小麦样品中总铝的准确分析方法。方法采用4种样品前处理方法:微波消解(硝酸-双氧水体系)、微波消... 目的比较不同前处理消解方法,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OES)测定小麦样品中总铝的准确分析方法。方法采用4种样品前处理方法:微波消解(硝酸-双氧水体系)、微波消解(硝酸-氢氟酸-双氧水体系)、微波消解(硝酸-氢氟酸-盐酸体系)、超级微波消解(硝酸-氢氟酸-双氧水体系),消化标准参考物质大米(GBW10045)和玉米粉(GBW10012),采用ICP-OES法测定,同时用添加回收实验验证方法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结果采用超级微波消解方法(硝酸-氢氟酸-双氧水体系)时,标准参考物质的铝含量测定结果在标准参考值范围内,采用其他样品前处理方法时的测定结果远低于参考值范围。该方法在0.04~5.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方法定量限为2.0 mg/kg,回收率为91%~118%,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1.4%~4.5%。结论小麦样品中可能存在铝被硅包裹的现象,采用硝酸-氢氟酸-双氧水体系超级微波消解方式能将其消解完全,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该法可用于小麦样品中总铝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微波消解 总铝 小麦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下载PDF
超级小麦品种穗部性状间相关性分析及穗粒数改良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范永胜 赵宗武 +4 位作者 马华平 蒋志凯 董昀 朱红彩 刘朝辉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8-40,共3页
以10个超级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对株高与穗部性状间进行了相关分析及穗粒数的改良途径分析,结果表明,穗粒数与株高呈负相关,而与穗长、分化小穗、结实小穗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穗长和结实小穗数对小麦穗粒数的影响最大,均为极显著... 以10个超级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对株高与穗部性状间进行了相关分析及穗粒数的改良途径分析,结果表明,穗粒数与株高呈负相关,而与穗长、分化小穗、结实小穗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穗长和结实小穗数对小麦穗粒数的影响最大,均为极显著正相关;我国超级小麦的育种目标应是在一定群体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穗粒数来提高小麦的单穗重。在穗粒数的改良过程中,应选育矮秆、大穗、结实小穗数多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小麦 穗部性状 穗粒数 相关
下载PDF
超级小麦理想株型品种选育初探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兰萍 唐朝晖 +1 位作者 逯成芳 王海萍 《山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1期26-27,共2页
通过常规育种技术,创新具有理想株型的超级小麦种质资源,为开展山西省超级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工作打下基础。
关键词 超级小麦 理想株型 选育
下载PDF
利用矮败小麦材料选育超级小麦品种 被引量:7
14
作者 邓志英 田纪春 +1 位作者 王延训 王姗姗 《山东农业科学》 2006年第3期28-30,共3页
综述了矮败小麦材料在育种中的作用、价值及其育成的优良品种和育种材料,介绍了利用矮败小麦材料进行轮回选择的一般程序。
关键词 矮败小麦 超级小麦 轮回选择 利用方式
下载PDF
水肥不同层次组合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氮磷养分有效性和产量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沈玉芳 李世清 邵明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698-2706,共9页
以肥熟土垫旱耕人为土为供试土样,用分层土柱试验法研究了不同层次水分、氮、磷组合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氮磷养分有效性和产量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层水肥处理的氮磷养分有效性和产量效应差异显著。氮素养分有... 以肥熟土垫旱耕人为土为供试土样,用分层土柱试验法研究了不同层次水分、氮、磷组合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氮磷养分有效性和产量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层水肥处理的氮磷养分有效性和产量效应差异显著。氮素养分有效性在4.73%-41.19%之间,磷素养分有效性在4.11%-13.58%之间。对氮素养分有效性,单施氮整体湿润时(0-90cm土层湿润)较上干下湿(0-30cm土层干旱胁迫,30-90cm土层湿润)低4.87%,而氮磷配施在整体湿润时较上干下湿高6.38%,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对磷素养分有效性,氮磷配施时,在整体湿润时较上干下湿增加5.01T(P〈0.05)。从不同施肥土层看,氮素养分有效性均以0-90cm土层施肥处理最高;对氮磷配施处理,在上干下湿时分别比0-30cm、30-60cm和60-90cm土层施肥处理高9.5%、10.1%和20.2个%;对磷素养分有效性,整体湿润处理,以0-30cm土层施肥显著高于其它土层施肥处理。单施氮或磷,上干下湿时氮磷养分的产量效应均高于整体湿润处理,但氮磷配施时均以整体湿润处理较高;从不同土层施肥看,氮素养分的产量效应以0-90cm土层施肥最高;磷素养分的产量效应则表现为0-90cm与0-30cm土层施肥处理显著高于30-60cm和60-90cm土层施肥处理。分析0-90cm土层残留硝态氮和有效磷累积量可以看出,不同处理土壤残留硝态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上干下湿时CK、单施氮、单施磷和氮磷配施土壤残留硝态氮分别比整体湿润相应施肥处理增加125.8%、20.1%、21.9%和2.1%;不同处理有效磷差异性不及硝态氮明显。整体看,在两种水分状况下,均以0-90cm和0-30cm土层施肥有利于提高氮磷养分对冬小麦的有效性和产量效应,减少硝态氮和有效磷在土壤中的残留累积。考虑到生产上的可操作性,仍以施人0-30cm土层最适,说明即使在上千下湿情况下,保证上层有效养分供应仍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空间组合 氮有效性 磷有效性 产量效应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下载PDF
超级小麦的育种策略与实践 被引量:13
16
作者 田纪春 王延训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7-68,共2页
培育超级小麦品种,使小麦单产大幅度提高,是增加总产量保证我国小麦供应安全的主要途径。对超级小麦的含义,超级小麦的育种目标,怎样培育超级小麦并使其在生产中发挥作用,用实例进行分析并提出看法和观点。
关键词 超级小麦 育种方法 产量 适宜区域 生产潜力
下载PDF
超级麦育种的重要途径——杂交小麦的优势利用 被引量:21
17
作者 高庆荣 王大为 田纪春 《山东农业科学》 2005年第3期11-13,共3页
超级麦育种对小麦的产量、品质及抗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小麦杂种优势的表现则是实现这些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从杂种优势利用的角度,探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化学杂交剂(CHA)、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等主要途径的特点及利用... 超级麦育种对小麦的产量、品质及抗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小麦杂种优势的表现则是实现这些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从杂种优势利用的角度,探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化学杂交剂(CHA)、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等主要途径的特点及利用研究现状,并就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实现超级小麦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麦育种 杂种小麦 杂种优势
下载PDF
超级小麦育种的探讨 被引量:28
18
作者 方正 刘维正 +3 位作者 于雪方 邓林超 杨今胜 尹朋波 《山东农业科学》 2004年第3期27-29,共3页
本文分析了我国小麦高产育种现状及不同的生态环境形成的不同品种类型和高产群体结构。从黄淮平原冬麦区来看,选育9000kg/hm2以上的超级小麦,多穗型品种较大穗型品种容易获得成功。可以通过改变株型、叶型来控制群体叶面积指数的过度发... 本文分析了我国小麦高产育种现状及不同的生态环境形成的不同品种类型和高产群体结构。从黄淮平原冬麦区来看,选育9000kg/hm2以上的超级小麦,多穗型品种较大穗型品种容易获得成功。可以通过改变株型、叶型来控制群体叶面积指数的过度发展,提高穗叶比、粒叶比来达到增穗增粒之目的。大群体"小叶株型"可能是超级小麦育种的一种模式。大穗型品种在产量上的突破,要打破分蘖力强、成穗率低、穗数少的阈值。并就育种方法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超级小麦 育种
下载PDF
Triticum spelta 1BS染色体对K型小麦不育系花粉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翎健 龚宏伟 +2 位作者 何蓓如 宋喜悦 胡银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89-692,共4页
利用非1B/1R与1B/1R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对2类K型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粉发育过程中丙二醛含量、花粉细胞膜透性、SOD活性、花粉发育形态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类型小麦不育系花粉丙二醛含量和花粉提取液电导率从减... 利用非1B/1R与1B/1R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对2类K型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粉发育过程中丙二醛含量、花粉细胞膜透性、SOD活性、花粉发育形态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类型小麦不育系花粉丙二醛含量和花粉提取液电导率从减裂期到散粉成熟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呈上升趋势,而保持系在花粉发育全过程中2项指标都基本保持平稳。2类型不育系SOD活性从单核期到三核期都一直呈下降趋势。与保持系相比,2类不育系的SOD活性从单核期到二核期均显著高于其相应的保持系,三核期均低于其相应的保持系,且呈继续下降趋势。推断2类不育系的败育过程和败育时期基本一致,花粉败育的关键时期可能均为单核期到三核期。但花粉发育形态的染色观察表明,非1B/1R不育系从二核期出现花粉形态异常,而1B/1R不育系到三核期才出现,似乎又反映出非1B/1RK型不育系花粉败育稍早于1B/1RK型不育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triticum SPELTA 1BS 非1B/1R雄性不育系 膜脂过氧化 花粉败育
下载PDF
超级小麦生育后期根系活力与净光合速率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叶宝兴 毛达超 刘学春 《山东农业科学》 2005年第4期15-18,共4页
以超级小麦PH01-35、PH62008、988044和鲁麦14(CK)为试验材料,对小麦开花后根系活力变化、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和光合速率的变化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小麦开花后根系活力(TTC还原力)的变化总体呈现相同趋势,即开花期根系活力较低... 以超级小麦PH01-35、PH62008、988044和鲁麦14(CK)为试验材料,对小麦开花后根系活力变化、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和光合速率的变化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小麦开花后根系活力(TTC还原力)的变化总体呈现相同趋势,即开花期根系活力较低,开花期至灌浆期根系活力升高,成熟期根系活力则处于低值水平的相对缓慢的下降趋势,但超级小麦根系活力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明显高于鲁麦14。在小麦根系衰老过程中,POD活性的变化与根系活力变化的同步性和时间上的轻微差异,显示着根系活力与POD活性之间的某种必然联系。超级小麦品种在光合生理特性方面,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小麦 根系活力 过氧化物酶 光合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