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北部升平地区深层层序地层格架及地层超覆不整合圈闭
1
作者 张明学 秦喜春 +1 位作者 冯占勋 王国雷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12期2836-2843,共8页
应用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在综合分析工区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的基础上,确立了超层序界面、准层序和准层序组识别标志,进而对松辽盆地北部升平地区深层进行超层序界面识别,共识别出五个超层序界面(四个超层序),分别为基岩顶面(SSB1)... 应用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在综合分析工区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的基础上,确立了超层序界面、准层序和准层序组识别标志,进而对松辽盆地北部升平地区深层进行超层序界面识别,共识别出五个超层序界面(四个超层序),分别为基岩顶面(SSB1)、沙河子组底面(SSB2)、营城组底面(SSB3)、登娄库组底面(SSB4)和泉头组底面(SSB5)。从而建立了升平地区深层层序地层格架,并且对两个重大不整合面(SSB1和SSB4)的地层超覆不整合圈闭及其分布范围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层序界面 层序地层格架 地层超覆不整合圈闭 升平地区
下载PDF
藏北聂荣县查吾拉区中侏罗统巴通阶与基底岩系角度不整合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尚林 王根厚 +4 位作者 胡敬仁 方斌 马伯永 岳宗玉 王仁财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9-242,共4页
在聂荣县查吾拉区一带首次发现中侏罗统巴通阶与下伏前奥陶系基底变质岩系之间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在包括查吾拉区在内的索县-左贡地层分区中,中侏罗统仅有巴通阶超覆不整合于“浅基底”变质岩系之上。反映了南、北羌塘盆地之间的中央隆... 在聂荣县查吾拉区一带首次发现中侏罗统巴通阶与下伏前奥陶系基底变质岩系之间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在包括查吾拉区在内的索县-左贡地层分区中,中侏罗统仅有巴通阶超覆不整合于“浅基底”变质岩系之上。反映了南、北羌塘盆地之间的中央隆起带不仅在双湖一带发育,而且在查吾拉区以东地区同样也发育。这一发现对该地层分区构造古地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聂荣县查吾拉区 中侏罗统巴通阶 浅基底 超覆不整合
下载PDF
四川盆地桐湾期不整合面的侵蚀成因地质新证据 被引量:2
3
作者 邓宾 李泽奇 +8 位作者 张航 鲁鹏达 田腾振 孙玮 姜华 吴娟 张旋 张洁伟 刘树根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24,共12页
四川盆地震旦纪桐湾期不整合面具有多幕演化和复杂成因机制等争议,目前主要存在2种端元模式:大陆构造变形成因与全球海平面升降侵蚀成因。为了进一步明确扬子陆块新元古代桐湾期不整合面的成因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为下一步油气的勘探... 四川盆地震旦纪桐湾期不整合面具有多幕演化和复杂成因机制等争议,目前主要存在2种端元模式:大陆构造变形成因与全球海平面升降侵蚀成因。为了进一步明确扬子陆块新元古代桐湾期不整合面的成因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为下一步油气的勘探指明方向,基于野外露头和薄片观察、地震资料和地球化学等研究,综合揭示了四川盆地桐湾期不整合面特征、成因机制及其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桐湾期不整合面以扬子陆块台地相区灯影组二段/灯影组三段间、灯影组四段/下寒武统底界间2幕平行不整合面为典型特征,具有平行不整合和超覆不整合的结构特征;②桐湾期不整合面附近碳氧同位素呈现明显负漂移特征,灯影组四段顶部δ^(13)C值减小到-2‰以下、δ^(18)O值减小至-10‰~-12‰以下,但灯影组二段/灯影组三段间同位素负漂移相对较弱;③桐湾期平行不整合面可能为全球新元古代末期Vingerbreek冰期和Baikonur冰期事件海平面下降成因相关的侵蚀型不整合面。结论认为,桐湾期不整合面发育类型及其分布范围不仅控制着灯影组不整合面储层和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含油气系统油气运移特征,而且新元古代末桐湾期构造运动期次与性质、不整合发育特征对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油气成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桐湾期 灯影组 超覆不整合 平行不整合 全球海平面升降 油气地质意义
下载PDF
松南地区十屋断陷非构造圈闭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冯昌寿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43,共4页
随着油气勘探的逐渐深入 ,现已在十屋断陷发现许多圈闭 ,这些圈闭中已见到较好的工业油气流。特别是部分井在非构造上打出高产气井之后 ,人们逐渐注重非构造圈闭的研究。根据钻井、地震剖面反射特征分析 ,综合前人研究成果 ,认为十屋断... 随着油气勘探的逐渐深入 ,现已在十屋断陷发现许多圈闭 ,这些圈闭中已见到较好的工业油气流。特别是部分井在非构造上打出高产气井之后 ,人们逐渐注重非构造圈闭的研究。根据钻井、地震剖面反射特征分析 ,综合前人研究成果 ,认为十屋断陷非构造圈闭主要为地层圈闭、岩性圈闭、复合圈闭三种类型。地层圈闭主要表现为削切不整合面 ,超覆不整合面 ;岩性圈闭主要是沙河子组、营城组、登娄库组低水位期发育的冲积扇砂体 ,河道砂体、湖泊三角洲砂体上倾尖灭、水下重力流河道砂体 ;复合圈闭主要为地层岩性与构造 (背斜 )圈闭共同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非构造圈闭 十屋断陷 地层圈闭 超覆不整合圈闭 冲积扇砂体圈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