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白居易感伤情怀类型、超越模式及其原因
1
作者 张晶芬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9-33,共5页
白居易的感伤诗题材丰富,可分为伤时叹老、悼亡亲友、思友念远、感物伤怀等类型。白居易感伤诗形成了颇具时代特色和创作个性的感伤——超越抒情模式。白居易之所以形成这一创作特色,实与唐代佛教流传、禅宗形成的外在文化环境有关,同... 白居易的感伤诗题材丰富,可分为伤时叹老、悼亡亲友、思友念远、感物伤怀等类型。白居易感伤诗形成了颇具时代特色和创作个性的感伤——超越抒情模式。白居易之所以形成这一创作特色,实与唐代佛教流传、禅宗形成的外在文化环境有关,同时亦与他本人在仕途宦海中自觉寻求以禅理解脱忧患的努力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感伤类型 超越模式 超越原因
下载PDF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两个阶段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齐卫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0-105,共6页
从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最初传入中国,到五四运动后形成传播热潮,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两个阶段具有其相应的特征。虽然在传入和传播的过程中,关于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理论和唯物史观等成为译介传播者关注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但两... 从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最初传入中国,到五四运动后形成传播热潮,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两个阶段具有其相应的特征。虽然在传入和传播的过程中,关于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理论和唯物史观等成为译介传播者关注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但两个阶段仍存在较大的差异。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生了具有实质意义的变化,是对早期译介阶段的超越。认识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两个阶段的不同,必须从中国社会变革与思潮演进关系的规律上去发掘原因。从社会变革纵贯线的动态眼光审视,斗争武器的载体、仿效目标的视线、指导变革的战略等方面的变化,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得以超越早期译介阶段的历史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译介 广泛传播 特征比较 超越原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