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存·密码·超越存在——解读雅斯贝斯的三种“密码”语言 |
孙秀昌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2
|
永远激荡的创造性流动——评《超越存在:洪迪诗集》 |
王自亮
|
《台州学院学报》
|
2013 |
0 |
|
3
|
超越存在的生命自由和生命辉煌 |
张金印
|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
2000 |
0 |
|
4
|
超越存在与存在的高贵化--一场列维纳斯与赵汀阳之间假想的对话 |
孙向晨
|
《社会科学文摘》
|
2022 |
0 |
|
5
|
超越性的存在——兼析病态适应的教育 |
鲁洁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96
|
|
6
|
“我—你”关系中的人:“超越的存在”——20世纪西方“人学”的宗教观 |
刘素民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7
|
人的超越性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哲学生存论基础 |
孙静静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18 |
2
|
|
8
|
马克思哲学“实践生存论存在论”的革命性变革意义 |
张守奎
罗晓梅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9
|
“存在论”格义及其流变考 |
张守奎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0
|
从胡塞尔的现象学到萨特的存在主义 |
王路平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4 |
0 |
|
11
|
基于人的存在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究——兼谈苏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失败的教训对我国的启示 |
秦清芝
|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12
|
文学情感肌质的存在论根基——对反本质主义文学观的考察与反思 |
范永康
|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3
|
文学言语的存在论根基——“语言学转向”后的文学语言问题之应对 |
范永康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0 |
|
14
|
存在的天平——从亚伯拉罕到约伯 |
李贺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5
|
“生存”:雅斯贝斯“生存人学”的价值主体 |
孙秀昌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6
|
M·海德格尔对解释学的哲学贡献 |
郑湧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7
|
胡塞尔的“哥白尼式转向” |
朱刚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18
|
马克思的《资本论》与古典政治经济学 |
王庆丰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19
|
论雅斯贝尔斯的生存思想 |
欧阳凤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20
|
春秋战国与古希腊审美观对比研究初探 |
陈辰
|
《人文天下》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