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教育的社会超越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元涛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4年第2期34-36,共3页
在适应论教育观的主导之下,现世性、功利性的教育价值取向主宰了教育实践甚至教育理论。着眼于超越的教育注重教育自身以及教育所培养的人对社会现实的超越与改造,表达了对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的追求。教育的社会超越价值,不仅表现为教... 在适应论教育观的主导之下,现世性、功利性的教育价值取向主宰了教育实践甚至教育理论。着眼于超越的教育注重教育自身以及教育所培养的人对社会现实的超越与改造,表达了对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的追求。教育的社会超越价值,不仅表现为教育在理想层面上对社会现实发展的价值引导作用,而且具体体现为教育在实践层面上对社会现存状态的超越。由片面的适应论教育观到教育超越性问题的突现,教育理念的嬗变预示了一种无可辩驳的教育发展趋势:教育正在由社会生活的边缘走向社会生活的中心,成为推进社会发展的“轴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价值取向 社会超越价值 教育社会 知识经济 教育哲学
下载PDF
“微”时代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适应与超越研究
2
作者 沈燕维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61-64,共4页
社会适应是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指标,社会适应程度越高,幸福感越强,生活满意度越大。独立学院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独特群体,有着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其社会适应力受到广泛关注。在"微"时代,微信、微博、微小说、微电影、... 社会适应是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指标,社会适应程度越高,幸福感越强,生活满意度越大。独立学院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独特群体,有着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其社会适应力受到广泛关注。在"微"时代,微信、微博、微小说、微电影、微游戏等新媒体千姿百态,各种信息蜂拥而至,独立学院大学生表现活跃,容易沉迷其间。高校管理工作者若能借助微媒体的特色,合理吸收"微"力,发挥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智力资源优势,其社会适应力不仅能得到更好的培养与拓展,甚至能超越当下,引领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时代 社会适应 社会超越
下载PDF
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和实在论
3
作者 苏哲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74-174,共1页
本书的核心主题是:社会科学,就像其他科学一样,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也是一种社会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建构,发生于当前社会的种种危机和知识转型,往往体现了社会科学的内在逻辑。本书所囊括的最重要的主题包括:与国家主权和知识结... 本书的核心主题是:社会科学,就像其他科学一样,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也是一种社会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建构,发生于当前社会的种种危机和知识转型,往往体现了社会科学的内在逻辑。本书所囊括的最重要的主题包括:与国家主权和知识结构式微一同出现的民主政治的新观念;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的转变,时间观念进入争论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和实在论》 中国 书评 吉尔德·德兰逖 张茂元 社会科学
下载PDF
论社会教育的理念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育智 李艳莉 《成人教育》 2013年第8期76-77,共2页
社会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态,是立足于全体社会成员生存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其在社会关系和社会劳动中的适应与超越能力为目标的活动。确立社会教育研究的独立性和根本性,从社会关系和社会劳动入手剖析社会教育,对于社会教育内容和社... 社会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态,是立足于全体社会成员生存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其在社会关系和社会劳动中的适应与超越能力为目标的活动。确立社会教育研究的独立性和根本性,从社会关系和社会劳动入手剖析社会教育,对于社会教育内容和社会教育实施的研究都将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教育 社会关系 社会劳动 社会适应与超越
下载PDF
历史中的无限超越——《手稿》、《提纲》、《形态》中马克思关于人的双向度思考的当代诠释
5
作者 陈振航 《商业文化》 2011年第6X期261-263,共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哲学,人的问题是马克思毕生所关注的问题。无论是在哲学经济学批判中,还是在关于共产主义的论述中,马克思始终关注着人,关注着人的生存与发展,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哲学,人的问题是马克思毕生所关注的问题。无论是在哲学经济学批判中,还是在关于共产主义的论述中,马克思始终关注着人,关注着人的生存与发展,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从1844到1846年,马克思先后撰写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与恩格斯合著)。在这三部著作中凝聚了马克思关于人的问题的精深邃密的思考,蕴含了许多富有见地的思想,深刻地指出了人在"生活世界"中生存的"安身立命之本",并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一种高远通达的指向性。马克思从"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出发,真正使哲学"从人间升到天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自然存在 人对社会超越 个人对自身的超越
下载PDF
论高等教育对社会的适应与超越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俊超 陈琼英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4-57,共4页
高等教育具有适应社会与超越社会的双重性质,适应性是其存在的合法性基础,超越性是其本体价值的体现。两者失衡于高等教育系统本身有限的反应能力与超负荷的外部环境需求,但实质上体现了对高等教育本质不同认识的冲突。我们应从历史性... 高等教育具有适应社会与超越社会的双重性质,适应性是其存在的合法性基础,超越性是其本体价值的体现。两者失衡于高等教育系统本身有限的反应能力与超负荷的外部环境需求,但实质上体现了对高等教育本质不同认识的冲突。我们应从历史性与发展性的角度把握两者关系,合理平衡高等教育的外部需求与内部反应能力,探索和提升理论的包容性,将历史、逻辑与实践相结合,实现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与超越社会的和谐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社会 超越社会 高等教育本质
原文传递
论“九叶”诗派及其代表诗人穆旦 被引量:2
7
作者 骆寒超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8,共8页
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出现一个重要诗歌群体,即后来被称之为“九叶”诗派。该诗派成员9人,实分为两支,穆旦、杜运夔、郑敏、袁可嘉出身于西南联大诗群,系正宗智性现代派;辛笛、杭约赫、陈敬容、唐祈、唐则氵是在特定时期分别从现实主义... 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出现一个重要诗歌群体,即后来被称之为“九叶”诗派。该诗派成员9人,实分为两支,穆旦、杜运夔、郑敏、袁可嘉出身于西南联大诗群,系正宗智性现代派;辛笛、杭约赫、陈敬容、唐祈、唐则氵是在特定时期分别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走向现代派。他们既有超越社会现实之心,又怀介入时代斗争之志,是富于良知的知识者,以智性现代派把握世界的独特的认识角度,概括出新颖的感觉方式,传达诗情突进的艺术技巧来展现大动荡中生存体验的创作群体,而穆旦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叶”诗派 智性现代派 超越社会 介入斗争 《中国新诗》
下载PDF
儒家荣辱观的伦理精神 被引量:4
8
作者 庄三舵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29,共4页
在对个体生命的终极意义追寻中,儒家道德哲学以人的完善作为生命的内在追求,并强调个体的完善寓于社会的完善之中;“内在超越”与“社会超越”是个体对生命有限性的超越,是个体的人获得人生意义或价值的有效途径。以这一思想为基础,儒... 在对个体生命的终极意义追寻中,儒家道德哲学以人的完善作为生命的内在追求,并强调个体的完善寓于社会的完善之中;“内在超越”与“社会超越”是个体对生命有限性的超越,是个体的人获得人生意义或价值的有效途径。以这一思想为基础,儒家荣辱观中,“知耻”是人之为人、人之异于禽兽的最基本的要求,“知耻”以“为人”、“心安”为基本价值目标;“求荣”则以实现生时的“为人之尊”和生后的“精神不朽”为价值追求、终极目标。儒家荣辱观这一伦理精神,对于扭转当前公众耻感意识淡化和底线伦理下滑、救治当代人精神家园缺失的“现代病”、帮助人们养成珍视现世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实现人生境界的自觉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超越 社会超越 知耻 为人 求荣 为尊 精神不朽
下载PDF
中国体育电影的历史进程、缺憾及其美学精神探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班秀萍 史之辰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0年第2期158-164,共7页
体育电影作为一种表现与体育活动的人和事相关的以故事片为主要类型的电影,具有独特的意义与传播价值。但作为体育大国,目前国产体育电影的发展与其成就实难相配,如何使奥林匹克教育进入更深层次,如何更准确地把握奥林匹克精神,是我们... 体育电影作为一种表现与体育活动的人和事相关的以故事片为主要类型的电影,具有独特的意义与传播价值。但作为体育大国,目前国产体育电影的发展与其成就实难相配,如何使奥林匹克教育进入更深层次,如何更准确地把握奥林匹克精神,是我们面临的新的挑战。体育电影要有美学精神,要力倡一种超越精神,实现对身体极限、对自然、对社会功利、对人生有限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电影 美学精神 超越精神 身体极限超越 自然超越 社会功利超越 人生有限超越
下载PDF
论当代青年社会适应与超越的主要内容及表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梅花 《前沿》 2014年第13期139-142,共4页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的社会适应与超越,关系着青年自身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实现。青年社会适应与超越的主要内容有: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适应、目标取向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个体行为与社会规范相适应。当代社会,大部分青...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的社会适应与超越,关系着青年自身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实现。青年社会适应与超越的主要内容有: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适应、目标取向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个体行为与社会规范相适应。当代社会,大部分青年能够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但也有部分青年表现出:主观认识的自我性、片面性、偏激性,目标取向的功利性、实惠性,行为上的盲目性、随意性,需要进行分析和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青年 社会适应与超越 主要内容 表现
原文传递
书讯
11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超越与顺应——现代宗教社会学观照下的佛教》 邓子美 《解体与重构: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乡村社会”》 《日本社会历史转型期间的土地问题研究》 刘娅 左学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