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现行规范规定的计算方法,在不同超载率情况下,对2种典型的路面和3种不同的初速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当车辆轴载为160 k N时,对路面的破坏却增加了近8倍;当车辆轴载为300 k N时,对路面的破坏...利用现行规范规定的计算方法,在不同超载率情况下,对2种典型的路面和3种不同的初速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当车辆轴载为160 k N时,对路面的破坏却增加了近8倍;当车辆轴载为300 k N时,对路面的破坏增加了近119倍;以半刚性材料层的拉应力为设计指标,车辆轴载为200 k N时,对路面的破坏却增加了256倍;车辆轴载为300 k N时,对路面的破坏增加了6 561倍。当车辆初速度为30 km·h^(-1)时,超载率为50%时,制动距离增加近3 m,超载率为100%时,制动距离增加近6 m;当车辆初速度为50 km·h^(-1)时,超载率为50%时,制动距离增加超过8 m;超载率为100%时,制动距离增加超过16 m;当车辆初速度为90 km·h^(-1)时,超载率为50%时,制动距离增加近27 m;超载率为100%时,制动距离增加超过53 m。展开更多
文摘利用现行规范规定的计算方法,在不同超载率情况下,对2种典型的路面和3种不同的初速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当车辆轴载为160 k N时,对路面的破坏却增加了近8倍;当车辆轴载为300 k N时,对路面的破坏增加了近119倍;以半刚性材料层的拉应力为设计指标,车辆轴载为200 k N时,对路面的破坏却增加了256倍;车辆轴载为300 k N时,对路面的破坏增加了6 561倍。当车辆初速度为30 km·h^(-1)时,超载率为50%时,制动距离增加近3 m,超载率为100%时,制动距离增加近6 m;当车辆初速度为50 km·h^(-1)时,超载率为50%时,制动距离增加超过8 m;超载率为100%时,制动距离增加超过16 m;当车辆初速度为90 km·h^(-1)时,超载率为50%时,制动距离增加近27 m;超载率为100%时,制动距离增加超过5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