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重和失重的演示
1
作者 董志文 《卫生职业教育》 2006年第22期124-124,共1页
超重和失重是物体在作加速运动时发生的一种现象,在人造卫星、宇宙飞船上很常见,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如乘电梯时也能体会到,但毕竟不是每一名学生都有这类感性认识的。而对于什么情况下超重、什么情况下失重,学生则更易于混淆。如果... 超重和失重是物体在作加速运动时发生的一种现象,在人造卫星、宇宙飞船上很常见,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如乘电梯时也能体会到,但毕竟不是每一名学生都有这类感性认识的。而对于什么情况下超重、什么情况下失重,学生则更易于混淆。如果能让学生亲自做一做实验,对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超重和失重现象是大有好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实验 失重实验 演示
下载PDF
研究性学习方法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2
作者 黄晖 《甘肃教育》 2003年第S1期99-,共1页
关键词 超重与失重实验 传光水流实验 研究性学习
下载PDF
研究性学习方法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3
作者 黄晖 《湖北教育》 2003年第18期-,共1页
研究性学习纳入必修课,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如何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如何具体组织实施研究性学习,如何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已成为目前普通高中十分关注的问题。我在物理教学中,对一些物理实... 研究性学习纳入必修课,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如何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如何具体组织实施研究性学习,如何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已成为目前普通高中十分关注的问题。我在物理教学中,对一些物理实验作为学生的研究性课题进行改进,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思考,去探索,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超重与失重的实验改进新编高中物理教材中对超重和失重进行了专门的讲述,同时安排了一些小实验,来帮助学生对超重和失重现象有更多的感性认识。教学中发现,在这些小实验中,有些因为操作难度大,现象不明显。如用水罐演示水在超、失重状态下流出的情况的实验就属此类。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了研究性学习的一些方法,对该实验进行了一些改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首先,在讲述牛顿第二定律时,对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形成和特点作详细讲述,使学生理解实验的原理、目的。让学生回家后根据原理亲自动手做一做书上讲述的小实验,下次上课时交流体会。第二天上课时,学生提出了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时间太短,现象很难观察到,水罐落下后会掉在地上等一些具体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我启发学生:“怎样才能延长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与失重实验 传光水流实验 研究性学习
下载PDF
探究“蹲下站起”过程 演示“超重失重”实验——“数字化”体重计的创新设计与发明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显盈 尤爱惠 谢作如 《物理教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5-56,59,共3页
为了解决普通体重计在超、失重实验中效果不明显直观的问题,将大量程压力传感器与数字化实验系统(DIS)相结合设计发明的"数字化"体重计,不仅有效解决了现有物理数字化实验室中力传感器量程小的问题,还可以定量探究人蹲下和站... 为了解决普通体重计在超、失重实验中效果不明显直观的问题,将大量程压力传感器与数字化实验系统(DIS)相结合设计发明的"数字化"体重计,不仅有效解决了现有物理数字化实验室中力传感器量程小的问题,还可以定量探究人蹲下和站起过程中的超、失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体重计 压力传感器 超重失重实验
原文传递
巧用“化无为有”的方法实现“隐形”现象可视化
5
作者 刘晓光 马佳宁 《中学物理》 2017年第10期24-25,共2页
目前高中物理课堂上的演示实验类型比较丰富,实验创新性、趣味性在逐渐增强,但仍存在一些"特殊"的实验现象,很难在课堂上呈现出来,这类实验现象具有"隐形"的特点,即实验结果虽然可以总结得出,但其实验过程却不易观察,如果能使这类... 目前高中物理课堂上的演示实验类型比较丰富,实验创新性、趣味性在逐渐增强,但仍存在一些"特殊"的实验现象,很难在课堂上呈现出来,这类实验现象具有"隐形"的特点,即实验结果虽然可以总结得出,但其实验过程却不易观察,如果能使这类实验过程"可视化",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来说都会起到很大程度上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反冲实验 超重失重实验 液体表面张力演示实验 光的折射演示实验
下载PDF
Absorption of Sulphur Dioxide with Sodium Citrate Buffer Solution in a Rotating Packed Bed 被引量:24
6
作者 JIANG Xiuping LIU Youzhi GU Meiduo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4期687-692,共6页
Absorption of SO2 from a SO2/air mixture with sodium citrate buffer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rotating packed bed(RPB) in laboratory scale.The effects of operating parameters,such as the rotation speed of RPB,... Absorption of SO2 from a SO2/air mixture with sodium citrate buffer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rotating packed bed(RPB) in laboratory scale.The effects of operating parameters,such as the rotation speed of RPB,liquid-gas ratio,inlet gas flow rate,inlet concentration of SO2 in flue gas,sodium citrate buffer concentration and initial pH of absorption solution,on the SO2 concentration in the absorption solution or removal efficiency of SO2 were examined.Incremental rate of sulfate radical ions in the absorption solution was also examined.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fficiency of this regenerative process will be improved by using RPB under appropriate operating conditions,and the generation of SO2-4 will be restrained in the process in R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2 absorption rotating packed bed sodium citrate buffer solution
下载PDF
基于滑轮组的超重失重演示仪 被引量:7
7
作者 朱敏亮 肖化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9-30,共2页
利用滑轮组解决了超重失重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无法固定的问题。同时,利用加速度传感器记录实验过程中每一时刻加速度的变化,并将结果转换成力的变化,在显示器中得到清晰的呈现。还可以借助此仪器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对超重失重现象蕴... 利用滑轮组解决了超重失重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无法固定的问题。同时,利用加速度传感器记录实验过程中每一时刻加速度的变化,并将结果转换成力的变化,在显示器中得到清晰的呈现。还可以借助此仪器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对超重失重现象蕴含的物理规律进行定量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轮组 超重失重实验 弹簧测力计 加速度传感器
原文传递
Comparative study on aerodynamic heating under perfect and nonequilibrium hypersonic flows 被引量:3
8
作者 Qiu Wang Jin Ping Li +1 位作者 Wei Zhao Zong Lin Jiang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78-84,共7页
In this study, comparative heat flux measurements for a sharp cone model were conducted by utilizing a high enthalpy shock tunnel JF-10 and a large-scale shock tunnel JF-12, responsible for providing nonequilibrium an... In this study, comparative heat flux measurements for a sharp cone model were conducted by utilizing a high enthalpy shock tunnel JF-10 and a large-scale shock tunnel JF-12, responsible for providing nonequilibrium and perfect gas flows, respectively.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at the Key Laboratory of High Temperature Gas Dynamics(LHD), Institute of 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orresponding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also conducted in effort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phenomena accompanying in these experiments. By assessing the consistency and accuracy of all the data gathered during this study, a detailed comparison of sharp cone heat transfer under a totally different kind of freestream conditions was build and analyzed. One specific parameter, defined as the product of the Stanton number and the square root of the Reynold number, was found to be more characteristic for the aerodynamic heating phenomena encountered in hypersonic flight. Adequate use of said parameter practically eliminates the variability caused by the deferent flow conditions,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flow is in dissociation or the boundary condition is catalytic. Essentially, the parameter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reduces the amount of ground experimental data necessary and eases data extrapolation to fli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dynamic heating HYPERSONIC shock tunnel Stanton number sharp con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