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长海底隧道无竖井排烟及补风量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钰 郭新新 潘科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05-1409,共5页
超长海底隧道结构特殊,排烟补风成为制约超长海底隧道发展的关键因素。依托烟大海底隧道提出超长海底隧道无竖井排烟系统,并设计新型的海中无竖井排烟补风方案——采用离心式空气压缩机将火灾烟气高速加压后排到海水中,并通过压缩空气... 超长海底隧道结构特殊,排烟补风成为制约超长海底隧道发展的关键因素。依托烟大海底隧道提出超长海底隧道无竖井排烟系统,并设计新型的海中无竖井排烟补风方案——采用离心式空气压缩机将火灾烟气高速加压后排到海水中,并通过压缩空气进行额外补风。采用FDS对不同排烟量和补风量下56组工况进行模拟,通过分析烟气层厚度、排烟效率和能见度,寻找最优的排烟补风方案。结果表明:排烟量在140~180,190~210m3/s,补风量分别占排烟量的50%、70%时,系统排烟效果最优;其中,排烟量180 m3/s,补风量50%和排烟量200 m3/s,补风量70%情况下的排烟效果最优,且后者优于前者。实际工程应用中,可以考虑设计排烟量为200 m3/s,补风量为140 m3/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海底隧道 无竖井排烟 FDS模拟 排烟量 补风量
下载PDF
渤海海峡超长海底隧道运营通风设计讨论
2
作者 许鹏 马振硕 +2 位作者 伍毅敏 王资健 梁炜明 《现代隧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2,共8页
渤海海峡通道是我国即将建设的超级工程,该项目跨越老铁山水道且超长海底隧道无法设置中间风井,给项目的建设带来巨大问题与挑战。在对比分析超长海底隧道通风方案的经济性、难点攻克的基础上,推荐采用送排结合+纵向通风的方案,并对该... 渤海海峡通道是我国即将建设的超级工程,该项目跨越老铁山水道且超长海底隧道无法设置中间风井,给项目的建设带来巨大问题与挑战。在对比分析超长海底隧道通风方案的经济性、难点攻克的基础上,推荐采用送排结合+纵向通风的方案,并对该通风方案进行计算。首先,比对中国与欧盟隧道通风设计规范,明确中国规范中的基准排放量与现阶段排放标准不匹配的现状,提出参考Euro6排放标准下的基准排放量计算海峡通道海底隧道需风量的方法,阐述通风计算时采用的污染物的设计浓度和取消换气次数的考虑;其次,采用中国规范和欧盟规范对隧道内风速进行计算,结果均表明,在正常交通工况下,送排结合+纵向通风方案具有可行性;最后,讨论分析洞内污染物CO和烟尘已不再是隧道通风方案设计的控制指标,建议将主洞内临界风速、锂电池火灾控制及救援通风指标作为隧道通风设计的控制指标;讨论新能源车占比提高对隧道运营通风与救援通风的影响,以期为渤海海峡通道通风设计提供参考,为我国通风规范及排放标准的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峡 超长海底隧道 通风设计 需风量计算
下载PDF
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工程挑战与技术创新
3
作者 曲立清 《现代隧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231,共9页
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长海底道路隧道工程,采用钻爆法+盾构法组合工法施工,线路总长17.5 km,最深点距海平面约115 m,海底断裂带、风化深槽、软弱破碎带等灾害源广布,已探明构造带22条,是目前世界上建设规模最大、长度最长... 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长海底道路隧道工程,采用钻爆法+盾构法组合工法施工,线路总长17.5 km,最深点距海平面约115 m,海底断裂带、风化深槽、软弱破碎带等灾害源广布,已探明构造带22条,是目前世界上建设规模最大、长度最长的海底隧道超级工程。项目建设面临“三大四极”的工程重难点,为此,项目开展了多项引领性设计施工与创新技术探索。文章回顾了海底隧道建设的历程与经验,阐述了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思考,旨在为后续类似的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超长海底隧道 组合工法施工 大型机械化配套施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