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冠感染疫情下人口超额死亡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主要国家2020年和2021年的fsQCA分析
1
作者 周文 廖宇航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90,共13页
相比新冠感染疫情所引发的直接死亡人口,包含新冠感染疫情引发的间接死亡人口的超额死亡人口更能反映新冠感染疫情对人口死亡的影响,因而研究新冠感染疫情下各国超额死亡人口的差异及其原因,更有利于弄清新冠感染疫情大流行对人口死亡... 相比新冠感染疫情所引发的直接死亡人口,包含新冠感染疫情引发的间接死亡人口的超额死亡人口更能反映新冠感染疫情对人口死亡的影响,因而研究新冠感染疫情下各国超额死亡人口的差异及其原因,更有利于弄清新冠感染疫情大流行对人口死亡产生的影响。使用99个国家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的死亡人口及其他社会经济数据,借鉴机会平等理论,从“努力”和“环境”两个维度建立新冠感染疫情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选择相关指标,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研究了新冠感染疫情下各国人口超额死亡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如下。第一,各国人口超额死亡规模和人口超额死亡率差异明显,这种差异不仅存在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还存在于发展水平相同的国家之间,这意味着引起各国人口超额死亡的原因并不相同。第二,引起各国人口超额死亡的主要因素不同,这些因素不仅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水平等环境因素有关,还与疫苗接种等应对疫情的努力程度有关。一些欠发达国家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医疗卫生资源不足等原因面临较高的人口超额死亡;而一些经济发展较好,医疗卫生资源较丰富的国家,由于其防疫措施不力,也面临较高的人口超额死亡。第三,降低人口超额死亡应当成为新冠感染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应急管理的目标之一,但需要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扬长避短,科学作为,选择合适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感染疫情 人口超额死亡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国际比较
下载PDF
我国各区域非适宜气温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超额死亡风险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许怀悦 王情 +2 位作者 马润美 班婕 李湉湉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9,44,共10页
目的定量评估我国七大地理区域人群非适宜气温相关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的超额死亡数。方法基于我国2013—2018年180个区县的温度暴露和死亡数据,运用时间序列研究拟合各区域的温度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曲线,评估我国2015和202... 目的定量评估我国七大地理区域人群非适宜气温相关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的超额死亡数。方法基于我国2013—2018年180个区县的温度暴露和死亡数据,运用时间序列研究拟合各区域的温度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曲线,评估我国2015和2020年非适宜气温、低温、高温相关的心血管疾病超额死亡数。结果2015和2020年,我国因非适宜温度暴露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的超额死亡人数分别为39.6万(29/10万)和42.5万(30/10万),大部分可归因于低温(76.5%和62.8%)。相较于2015年,2020年我国人群非适宜气温暴露相关的心血管疾病超额死亡数增加了7.3%,其中高温相关的超额死亡数增加了70.0%,而低温相关的超额死亡数下降了11.9%。非适宜气温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超额死亡数的高值区为华东地区。结论2015—2020年非适宜气温对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群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并且存在增加的趋势。随着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加重,我国需针对地区间气候和人口特征差异,对各地区采取相应的适应性政策来进行人群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适宜气温 暴露反应关系 META分析 七大地理区域 超额死亡
下载PDF
2016—2020年南昌市大气PM_(2.5)短期暴露对人群循环系统疾病超额死亡的风险评估
3
作者 江文斌 鲁柯柯 +5 位作者 何加芬 付俊杰 武昊 何文鑫 卢飞豹 宋孝光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3年第4期280-285,共6页
目的评估南昌市大气PM_(2.5)短期暴露所致人群循环系统疾病超额死亡的风险。方法收集2016—2020年南昌市大气污染物、气象及死因监测资料,采用Poisson分布的广义相加模型分析PM_(2.5)短期暴露对人群循环系统超额死亡的影响。结果2016—2... 目的评估南昌市大气PM_(2.5)短期暴露所致人群循环系统疾病超额死亡的风险。方法收集2016—2020年南昌市大气污染物、气象及死因监测资料,采用Poisson分布的广义相加模型分析PM_(2.5)短期暴露对人群循环系统超额死亡的影响。结果2016—2020年,南昌市PM_(2.5)年均浓度为37.68μg/m^(3),循环系统疾病总死亡50664人。PM_(2.5)短期暴露所致全人群循环系统疾病超额死亡707人,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1.40%,PM_(2.5)每升高10μg/m^(3),男性、女性和≥64岁人群超额死亡危险度分别升高1.11%(95%CI:0.30%,1.92%)、1.64%(95%CI:0.79%,2.49%)和1.36%(95%CI:0.66%,2.07%)。结论南昌市大气PM_(2.5)浓度升高会增加男性、女性和65岁及以上人群循环系统疾病的超额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PM_(2.5)) 循环系统疾病 时间序列分析 超额死亡 风险评估
下载PDF
成都市大气PM_(2.5)相关的老年人超额死亡风险评估 被引量:10
4
作者 曾婕 陈剑宇 +2 位作者 周亮 蒋先雁 张丽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147-149,162,共4页
目的探讨成都市大气颗粒物(PM_(2.5))污染所致老年人超额死亡风险。方法收集2013—2016年成都市大气颗粒物(PM_(2.5))日平均浓度、死亡个案数据及气象因素,利用广义相加模型,控制时间的长期趋势、气象因素等混杂因素,分析PM_(2.5)浓度... 目的探讨成都市大气颗粒物(PM_(2.5))污染所致老年人超额死亡风险。方法收集2013—2016年成都市大气颗粒物(PM_(2.5))日平均浓度、死亡个案数据及气象因素,利用广义相加模型,控制时间的长期趋势、气象因素等混杂因素,分析PM_(2.5)浓度对老年人死亡的影响。收集2017年成都市大气颗粒物(PM_(2.5))日平均浓度和死亡个案数据,根据健康损失计算模型,估算2017年成都市PM_(2.5)污染造成的老年人超额死亡人数。结果单污染物模型显示成都市PM_(2.5)浓度每升高10μg/m^3,老年人非意外总死亡风险增加0.36%(95%CI:0.25%~0.48%),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增加0.51%(95%CI:0.30%~0.72%),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增加0.36%(95%CI:0.16%~0.56%)。多污染物模型中,成都市PM_(2.5)浓度每升高10μg/m^3,老年人非意外总死亡风险增加0.33%(95%CI:0.21%~0.45%),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增加0.48%(95%CI:0.26%~0.69%),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增加0.29%(95%CI:0.09%~0.49%)。2017年成都市老年人因PM_(2.5)污染造成的非意外、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超额死亡数分别为1 252、540、409人,占当年老年人同死因别总死亡数的1.95%、2.72%、1.94%。结论 PM_(2.5)污染增加老年人超额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老年人 超额死亡风险 暴露-反应关系
下载PDF
夏季极端高温对武汉市人口超额死亡率的定量评估 被引量:15
5
作者 杨宏青 陈正洪 +2 位作者 谢森 叶殿秀 龚洁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年第5期140-143,共4页
利用1998—2008年夏季(6—8月)武汉市居民逐日死亡人数(率)及同期逐日气象要素,分析极端高温对超额死亡率的影响程度及其阈值,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定量评估模型,并进行预报效果检验和典型年回代检验,以便开展高温对健康影响的评估及医疗... 利用1998—2008年夏季(6—8月)武汉市居民逐日死亡人数(率)及同期逐日气象要素,分析极端高温对超额死亡率的影响程度及其阈值,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定量评估模型,并进行预报效果检验和典型年回代检验,以便开展高温对健康影响的评估及医疗气象预报。结果表明:武汉夏季人群超额死亡率可以定量表述;极端高温对超额死亡率影响最大,湿度、气压、风速几乎没有影响;超额死亡率随日最高气温升高呈指数规律增加,高温致超额死亡的阈值为35.0℃,"热日"比"非热日"平均死亡率高出50.7%;采用日最高气温≥35℃的有效累积温度及当日平均气温建立超额死亡率评估模型,对2003年夏季一次高温热浪过程进行回代试验,其中2007年和2008年夏季的评估试验效果较好,表明该模型可用于实际评估业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高温 阈值 超额死亡(率) 定量评估
下载PDF
2016年济南市大气PM_(2.5)对人群超额死亡风险评估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柳 张军 +2 位作者 王莹 于坤坤 崔亮亮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8年第3期178-183,共6页
目的定量评估2016年济南市大气PM_(2.5)对人群造成的超额死亡风险。方法采用2016年济南市空气污染数据和文献报道的济南市PM_(2.5)对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系数,应用比例风险模型估算济南市2016年大气PM_(2.5)在不同季节、采暖期和雾霾期... 目的定量评估2016年济南市大气PM_(2.5)对人群造成的超额死亡风险。方法采用2016年济南市空气污染数据和文献报道的济南市PM_(2.5)对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系数,应用比例风险模型估算济南市2016年大气PM_(2.5)在不同季节、采暖期和雾霾期造成的超额死亡风险。结果 2016年济南市PM_(2.5)造成非意外死亡、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脑血管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超额死亡风险分别为1 867(1 578~2 156)人、1 645(1 415~1 876)人、225(157~287)人和228(184~271)人。冬季PM_(2.5)导致人群超额死亡风险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01);采暖期PM_(2.5)人群超额死亡风险显著高于非采暖期(P<0.001);雾霾期99天,造成人群超额死亡风险显著高于非雾霾期(P<0.001)。结论冬季、采暖期和雾霾期PM_(2.5)显著增加人群的超额死亡风险,建议加强相应时期PM_(2.5)的控制措施,同时加强居民对雾霾健康的防护知识和宣传,降低PM_(2.5)对人群健康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雾霾 超额死亡风险 风险评估
下载PDF
超额死亡的基本概念 被引量:2
7
作者 孟秀娟 吴安华(编译)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2-603,共2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流行已经超过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一直在追踪COVID-19对病死率的影响。由于有些死亡病例生前未进行COVID-19相关检测,是否可归因于COVID-19相关死亡存在疑问。尽管各地区和国家向WHO报告了COVID-19病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流行已经超过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一直在追踪COVID-19对病死率的影响。由于有些死亡病例生前未进行COVID-19相关检测,是否可归因于COVID-19相关死亡存在疑问。尽管各地区和国家向WHO报告了COVID-19病例数和死亡人数,但未能准确提供可归因于COVID-19疾病负担的完整情况,也无法计算因大流行而失去生命的人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额死亡 病死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全球大流行
下载PDF
无锡市大气主要污染物PM_(2.5)对人群超额死亡风险评估
8
作者 张旭辉 朱晶颖 +2 位作者 朱迅 王琳 张琦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了解大气主要污染物PM_(2.5)对人群造成的超额死亡风险。方法收集2015—2019年无锡市户籍人口死因个案资料,采用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GLM),在控制时间趋势、气象因素和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素基础上,分析PM_(2.5)... 目的了解大气主要污染物PM_(2.5)对人群造成的超额死亡风险。方法收集2015—2019年无锡市户籍人口死因个案资料,采用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GLM),在控制时间趋势、气象因素和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素基础上,分析PM_(2.5)造成的超额死亡风险。结果 PM_(2.5)对非意外总死亡人数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对单日非意外总死亡PM_(2.5)滞后效应表现为逐渐缓慢升高趋势,在单日滞后3 d(lag3)时效应达到最大,滞后第3 d的PM_(2.5)质量浓度每升高10μg/m^(3),单日非意外死亡率增加0.2%,相对危险度(RR值)为1.002 (1.000~1.004);对累积非意外总死亡PM_(2.5)滞后效应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在滑动平均滞后3 d(lag03)时效应达到最大,累积滞后3 d的PM_(2.5)质量浓度每升高10μg/m^(3),累积非意外死亡率增加0.3%,RR值为1.003 (1.000~1.006),以上RR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当PM_(2.5)参考质量浓度为35μg/m^(3)时,2015—2019年归因非意外超额死亡人数(95%CI)分别为161(9~320)、127(7~252)、91(5~181)、109(6~218)、80(5~159)人。结论无锡市大气中PM_(2.5)质量浓度与居民超额死亡风险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质量浓度 时间序列分析 超额死亡 风险评估
下载PDF
沧州市“非典”期间超额死亡调查
9
作者 朱凤林 刘国敏 李淑贞 《卫生职业教育》 2007年第19期133-133,共1页
“非典”期间,全国许多地区为控制“非典”疫情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多系统、多部门、多方案、多策略地阻击“非典”的发生和流行,取得了良好的预防效果。但同时也造成了病人就医困难、治疗不及时、精神压力过大、滥服或注射药物、大... “非典”期间,全国许多地区为控制“非典”疫情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多系统、多部门、多方案、多策略地阻击“非典”的发生和流行,取得了良好的预防效果。但同时也造成了病人就医困难、治疗不及时、精神压力过大、滥服或注射药物、大量使用消毒剂等负面影响。为了解其负面影响,对河北省沧州市“非典”期间可能发生超额死亡的情况进行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州市 “非典” 超额死亡
下载PDF
冬季超额死亡的测量:为何该指标的使用会误导公共卫生对冷相关健康影响的理解
10
作者 宋卿卿 Hajat S Gasparrini A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7年第2期94-,共1页
冬季超额死亡指12月—3月平均每日死亡率与其他月份之间的比率,是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和分析人员常用来评估与冬季天气相关的健康负担的一种指标。此项研究试图证明这一指标存在根本性的偏见,可能导致关于与当前和未来冬季气候相关的健康... 冬季超额死亡指12月—3月平均每日死亡率与其他月份之间的比率,是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和分析人员常用来评估与冬季天气相关的健康负担的一种指标。此项研究试图证明这一指标存在根本性的偏见,可能导致关于与当前和未来冬季气候相关的健康影响的误导性结论。研究者对伦敦1997年—2012年的冬季自然死亡(共计779 372例)进行了时间序列回归分析,评估日死亡与温度之间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额死亡 健康影响
下载PDF
2015年中国PM_(2.5)相关超额死亡数集成评估
11
作者 王情 许怀悦 +3 位作者 朱欢欢 马润美 班婕 李湉湉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1年第5期45-51,共7页
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_(2.5))污染是我国目前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基于国内外5套不同来源的2015年中国PM_(2.5)年均暴露浓度数据和5种暴露-反应关系(exposure-response,E-R)模型,设置了不同PM_(2.5)暴露浓度与... 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_(2.5))污染是我国目前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基于国内外5套不同来源的2015年中国PM_(2.5)年均暴露浓度数据和5种暴露-反应关系(exposure-response,E-R)模型,设置了不同PM_(2.5)暴露浓度与E-R模型的25种组合情景,评估了2015年中国归因于环境PM_(2.5)导致的超额死亡数。结果表明,2015年全国(覆盖2826个区县)PM_(2.5)相关超额死亡数为75.0万~256.5万例,其中应用国内E-R模型评估得到的超额死亡数(186.0万~256.5万例)大于国外模型评估得到的超额死亡数(75.0万~133.2万例);空间分布上,京津冀、河南、山东等重污染地区及人口密度较大地区的PM_(2.5)相关疾病负担较重,这些地区需制定更严格的政策来改善空气质量及保护公众健康。指出,我国地面监测站获得的暴露数据通常会高估全国PM 2.5的实际浓度均值,运用多套PM_(2.5)暴露浓度数据和多种E-R模型评估疾病负担,有利于减少评估的不确定性。提出,应加强我国PM_(2.5)与人群健康的队列研究及数据积累,以获取更准确的E-R关系,提升PM_(2.5)相关疾病负担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空气污染 细颗粒物 慢性死亡效应 超额死亡
下载PDF
肥胖症超额死亡率的评价
12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1999年第4期183-184,共2页
关键词 肥胖症 超额死亡 可信限 危险模型 体重指数(BMI) 死亡危险因素 女性 标化死亡 前瞻性研究 期间跟踪
下载PDF
2020年和2021年全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超额死亡情况分析
13
作者 李宵 沈银忠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8期521-523,共3页
目的采用超额死亡指标评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大流行对全球和我国造成的死亡负担。方法利用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公布的与COVID-19相关的超额死亡数据, 采用超额死亡率比较COVID-19对全球和我国的影响。结果 2020年, 全球COVID-19... 目的采用超额死亡指标评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大流行对全球和我国造成的死亡负担。方法利用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公布的与COVID-19相关的超额死亡数据, 采用超额死亡率比较COVID-19对全球和我国的影响。结果 2020年, 全球COVID-19超额死亡率为57.78/10万, 我国COVID-19超额死亡率为-5.22/10万。2021年, 全球COVID-19超额死亡率为133.04/10万, 我国超额死亡率为1.62/10万。在全球范围内未发现COVID-19超额死亡率存在明显的时间趋势。我国COVID-19超额死亡率2020年与2021年时间趋势相近, 春夏季COVID-19超额死亡率低, 秋冬季呈上升趋势。在年龄、性别方面, 我国60~80岁年龄组男性超额死亡率高于女性, 其他年龄组女性高于男性;在全球范围内, 40岁及以上各年龄组男性超额死亡率高于女性。在40岁及以上各年龄组, 我国COVID-19超额死亡率均低于其他经济水平地区, 中高和高收入国家超额死亡率低于中低和低收入国家。结论全球COVID-19超额死亡率较高, 且存在年龄、地区差异。我国COVID-19超额死亡率远低于全球水平, 可能原因是我国针对COVID-19采取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有效地降低了COVID-19对我国造成的超额死亡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超额死亡人数 超额死亡
原文传递
2019-2020年菏泽市大气PM_(2.5)超标情况及其对人群超额死亡风险评估
14
作者 李相鑫 魏衍刚 +2 位作者 付刚 于婷 高衍新 《预防医学论坛》 2023年第12期929-932,共4页
目的分析2019-2020年菏泽市大气PM_(2.5)浓度超标情况,评估其造成的超额死亡风险。方法收集2019-2020年菏泽市PM_(2.5)监测数据和死亡监测数据,计算PM_(2.5)浓度超标率。应用比例风险模型估算菏泽市2019-2020年大气PM_(2.5)在不同季节... 目的分析2019-2020年菏泽市大气PM_(2.5)浓度超标情况,评估其造成的超额死亡风险。方法收集2019-2020年菏泽市PM_(2.5)监测数据和死亡监测数据,计算PM_(2.5)浓度超标率。应用比例风险模型估算菏泽市2019-2020年大气PM_(2.5)在不同季节、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对人群非意外、循环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造成的超额死亡风险。结果2019-2020年菏泽市大气PM_(2.5)浓度超标率为22.71%(166/731)。PM_(2.5)浓度每升高10μg/m^(3),造成非意外死亡风险增加0.96%(95%CI:0.24%~1.69%,P<0.01),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增加0.82%(95%CI:0.05%~1.59%,P<0.01),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增加0.92%(95%CI:0.15%~1.72%,P<0.01)。冬季PM_(2.5)浓度超标对非意外(F=182.49,P<0.01)、循环系统疾病(F=182.48,P<0.01)、呼吸系统疾病(F=129.58,P<0.01)造成的每日超额死亡人数高于其他季节。采暖期PM_(2.5)浓度超标造成非意外(t=-15.51,P<0.01)、循环系统疾病(t=-15.76,P<0.01)、呼吸系统疾病(t=-15.50,P<0.01)每日超额死亡人数高于非采暖期。结论2019-2020年菏泽市大气PM_(2.5)浓度超标率高,冬季和采暖期PM_(2.5)超标可增加每日超额死亡风险,尤其对循环系统疾病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超额死亡风险 循环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原文传递
2018年中国五城市大气细颗粒物暴露所致人群超额死亡风险评估 被引量:12
15
作者 孟聪申 刘静怡 +6 位作者 刘悦 徐春雨 刘喆 李韵谱 王秦 韩京秀 徐东群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93-599,共7页
目的对中国五城市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暴露所致人群超额死亡进行风险评估。方法收集哈尔滨、西安、南京、成都和广州5个城市2015—2018年每日大气污染物PM2.524小时平均浓度、平均温度、平均相对湿度和人群死... 目的对中国五城市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暴露所致人群超额死亡进行风险评估。方法收集哈尔滨、西安、南京、成都和广州5个城市2015—2018年每日大气污染物PM2.524小时平均浓度、平均温度、平均相对湿度和人群死因监测资料,采用因变量符合泊松分布的广义相加模型进行时间序列分析,获得PM2.5暴露对人群死亡影响的暴露-反应关系系数。利用5个城市2018年每日PM2.524小时平均浓度估算人群暴露量,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PM2.524小时平均二级浓度限值为参考浓度(75μg/m3),应用大气污染人群健康风险评估模型,估算五城市人群在2018年因PM2.5暴露导致的超额死亡人数。结果 2018年哈尔滨和广州市PM2.5暴露所致人群循环系统疾病超额死亡人数分别为35例和92例,西安市PM2.5暴露所致人群呼吸系统疾病超额死亡人数为70例,南京市PM2.5暴露所致人群非意外总死亡超额死亡人数为69例,成都市PM2.5暴露所致人群非意外、呼吸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超额死亡人数依次为588例、210例和134例。结论 PM2.5暴露可导致人群超额死亡风险增加,这种风险在不同城市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超额死亡 风险评估 风险表征
原文传递
北京市2013年1月雾霾天气事件中PM_(2.5)相关人群超额死亡风险评估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湉湉 崔亮亮 +6 位作者 陈晨 孙庆华 刘悦 王秦 杜艳君 杜宗豪 徐东群 《疾病监测》 CAS 2015年第8期668-671,共4页
目的估算北京市2013年1月17-31日PM2.5相关的人群超额死亡风险。方法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模型计算北京市2008-2011年间PM2.5对人群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系数。应用比例风险模型估算北京市2013年1月17-31日(15-d)重度雾霾PM2.5污染造成的... 目的估算北京市2013年1月17-31日PM2.5相关的人群超额死亡风险。方法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模型计算北京市2008-2011年间PM2.5对人群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系数。应用比例风险模型估算北京市2013年1月17-31日(15-d)重度雾霾PM2.5污染造成的超额死亡风险,同时与2008-2011年1月17-31日的年均超额死亡风险比较分析。结果北京市2008-2011年间,PM2.5浓度每增加10μg/m3,人群总死亡风险增加0.28%(95%CI:0.18%~0.41%),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分别增加0.32%(95%CI:0.16%~0.47%)和0.31%(95%CI:0.01%~0.63%)。北京市2013年1月雾霾天气PM2.5污染导致的超额死亡风险为164人/15-d,显著高于2008-2011年1月17-31日的15天超额死亡风险57人/15-d(χ2=51.800,P〈0.01)。朝阳区和海淀区超额死亡风险是10个区(县)中最高的。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是PM2.5污染的敏感性疾病。在重度雾霾天气期间,PM2.5可增加人群超额死亡风险,并表现出一定地区差异,以人口密集和污染浓度高的中心城区健康风险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PM2.5 超额死亡风险 时间序列分析 暴露-反应关系
原文传递
2001-2008年山东省青岛市流行性感冒超额死亡估计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鑫 姜勇 +4 位作者 汪韶洁 冯录召 张葵 张强 余宏杰 《疾病监测》 CAS 2010年第4期289-293,共5页
目的建立城市水平的Serfling回归模型,估计青岛市2001-2002至2007-2008年度的流行性感冒(流感)超额死亡,为中国北方温带地区估计流感死亡负担奠定基础。方法使用根本死因为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R&C)和全死因(AC)两类死亡数据,分全年... 目的建立城市水平的Serfling回归模型,估计青岛市2001-2002至2007-2008年度的流行性感冒(流感)超额死亡,为中国北方温带地区估计流感死亡负担奠定基础。方法使用根本死因为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R&C)和全死因(AC)两类死亡数据,分全年龄组、<65岁和≥65岁年龄组,分别拟合Serfling回归模型,估计青岛市2001-2008年的流感超额死亡数和超额死亡率。结果 2001-2002至2007-2008年度,使用R&C估计的青岛市全年龄组、<65岁和≥65岁年龄组的流感超额死亡数分别为平均每个年度1018(95%CI:484~1552)、77(27~127)和853(424~1282),超额死亡率分别为13.8/10万人年(95%CI:6.6/10万~21.1/10万)、1.2/10万人年(95%CI:0.4/10万~1.9/10万)和108.4/10万人年(95%CI:53.8/10万~162.9/10万)。结论 2001-2008年,青岛市每年流感超额死亡估计超过1000人,其中≥65岁老年人占90%以上,提示老年人为流感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超额死亡 Serfling回归模型
原文传递
哈尔滨市2005—2009年流感相关超额死亡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丽 周浩 +5 位作者 车明杰 刘金茹 关欣 刘晓波 马家奇 王建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31-1033,共3页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05—2009年流感可能导致的超额死亡,为流感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于人群的疾病监测系统中死因数据、国家流感中心流感病原学监测数据、气象数据(平均温度和湿度),分别采用率差模型和P...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05—2009年流感可能导致的超额死亡,为流感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于人群的疾病监测系统中死因数据、国家流感中心流感病原学监测数据、气象数据(平均温度和湿度),分别采用率差模型和Poisson回归模型估算哈尔滨市2005—2009年流感相关超额死亡数。结果 2005—2009年哈尔滨市流感每年流行周数为9周左右,流行优势菌株为H1N1、H3N2和B型。2005—2009年哈尔滨市流感相关平均每周超额死亡率为2.69/10万。率差模型计算显示5年哈尔滨市超额死亡数为15 310人,其中0岁~组、1岁~组、15岁~组、50岁~组和65岁~组分别为414、64、2 210、3 600、7 727人。Poisson回归模型计算显示5年哈尔滨市超额死亡数为12 326人,其中0岁~组、1岁~组、15岁~组、50岁~组和65岁~组分别为290、33、1 569、2 988、7 184人。结论哈尔滨市流感导致的超额死亡较高,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流行优势菌株为H1N1,其次为H3N2,B型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超额死亡 率差模型 Poisson回归模型
原文传递
利用两种线性回归模型估计大连市1991-2008年流感相关超额死亡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飒 林红 +1 位作者 冯录召 余宏杰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5年第3期172-179,共8页
目的 估计大连市1991-2008年流感相关超额死亡率,并比较两种模型估计结果.方法 收集大连市5个市辖区的死因监测数据、我国北方地区2003-2008年流感病原学监测数据,分别采用Serfling回归模型和负二项回归模型分年龄组估计流感相关超额死... 目的 估计大连市1991-2008年流感相关超额死亡率,并比较两种模型估计结果.方法 收集大连市5个市辖区的死因监测数据、我国北方地区2003-2008年流感病原学监测数据,分别采用Serfling回归模型和负二项回归模型分年龄组估计流感相关超额死亡.结果 1991-2008年,大连市年均观察死亡率为605.2/105(538.1/105-658.6/105),其中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占47.2%.1991-1992至2002-2003年度,流感相关的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年均超额死亡率为8.5/105 (4.2/105-12.8/105).2002-2003至2007-2008年度,Serfling回归模型估计流感相关的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的年均超额死亡率为5.7/105 (2.3/105-9.0/105),负二项回归模型估计结果为5.6/105(1.7/105-27.7/105).结论 两种模型估计结果一致,表明模型的可靠性.大连市流感超额死亡平均水平较低,但≥65岁年龄组所占死亡比例仍维持在90%以上,老年人群仍然是流感防控和疫苗接种的优先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超额死亡 Serfling回归模型 负二项回归模型
原文传递
2003—2007年上海市低温寒流季节超额死亡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方博 韩明 +2 位作者 靳文正 宋桂香 王春芳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11-414,共4页
[目的]分析低温寒流天气对上海市居民超额死亡的影响,为加强极端气候应急预警,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2007年低温期间(当年11月20日至次年3月30日)的死亡个案资料,与同期气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寒流季节气温变化与... [目的]分析低温寒流天气对上海市居民超额死亡的影响,为加强极端气候应急预警,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2007年低温期间(当年11月20日至次年3月30日)的死亡个案资料,与同期气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寒流季节气温变化与居民超额死亡关系。[结果]2008年1月中旬至2月下旬,上海市各旬日平均气温较历年平均气温偏低1.13~5.17℃。2007年低温期期间,上海市共死亡43441人,较往年同期平均超额死亡2641人。2003—2007年低温期间,随着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下降,每日死亡人数随之上升,死亡人数与气温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平均气温=-0.45、r最高气温=-0.38、r最低气温=-0.49)。[结论]低温天气灾害带来的气温骤降和天气急剧变化影响群众生命健康,导致居民超额死亡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 低温 超额死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