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息心率对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
1
作者 刘士贺 韩旭 +5 位作者 刘倩 刘红敏 赵海燕 陈朔华 吴寿岭 吴云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7,共8页
目的:探讨静息心率对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从2006~2020年开滦研究队列中纳入3645例超高危ASCVD[采用《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中的定义]患者,排除602例静息心率数据缺失者后,最终分... 目的:探讨静息心率对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从2006~2020年开滦研究队列中纳入3645例超高危ASCVD[采用《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中的定义]患者,排除602例静息心率数据缺失者后,最终分析纳入3043例患者,根据确诊ASCVD后首次健康体检时的静息心率四分位水平,将其分为<68次/min组(n=744)、68~74次/min组(n=786)、75~80次/min组(n=760)、≥81次/min组(n=753)。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比较不同静息心率水平及静息心率每升高10次/min对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探讨静息心率与全因死亡风险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采用寿命表法计算四组患者中的累积全因死亡率,并通过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中位随访5.81(3.46,9.64)年期间,772例(25.37%)患者死亡。控制主要混杂因素后,分析结果显示:与静息心率<68次/min组患者相比,75~80次/min组、≥81次/min组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分别增加24%(HR=1.24,95%CI:1.01~1.52,P=0.047)和47%(HR=1.47,95%CI:1.20~1.81,P<0.001),而68~74次/min组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06,95%CI:0.86~1.31,P=0.625)。此外,静息心率每升高10次/min,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3%(HR=1.13,95%CI:1.07~1.19,P<0.001)。分层分析显示,静息心率每升高10次/min时,女性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高于男性患者,<65岁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高于≥65岁患者。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也显示,静息心率与全因死亡风险呈线性关联(P _(overall)<0.001,P _(non-linear)=0.933),且静息心率>70次/min时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增加。结论:静息心率升高与超高危ASCVD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相关,且二者呈线性关联。超高危ASCVD患者静息心率的合适干预切点可能为>75次/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危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静息心率 全因死亡 队列研究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保护性因素和早期干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学智 苏映 +1 位作者 马贞玉 费立鹏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709-715,共7页
精神分裂症前驱期表现包括感知、思维、言语、行为等多方面障碍,这是大多数精神分裂症在首次发病前就存在的症状,通过增强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保护性因素和早期干预可以延缓精神分裂症的发作。近年来,在遗传学、社会、心理等领域对... 精神分裂症前驱期表现包括感知、思维、言语、行为等多方面障碍,这是大多数精神分裂症在首次发病前就存在的症状,通过增强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保护性因素和早期干预可以延缓精神分裂症的发作。近年来,在遗传学、社会、心理等领域对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对上述领域进行回顾,为寻找更多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保护性因素和恰当的早期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 保护性因素 早期干预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超高危及高危人群的神经认知功能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文政 石莹莹 +1 位作者 于欣 蒲城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58-1462,1466,共6页
目的·比较首发精神分裂症、超高危及高危人群的神经认知功能特点。方法·选取符合精神病风险综合征诊断标准的22例超高危患者(超高危组)、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57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的急性... 目的·比较首发精神分裂症、超高危及高危人群的神经认知功能特点。方法·选取符合精神病风险综合征诊断标准的22例超高危患者(超高危组)、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57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的急性期患者(急性期组)和3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高危组)。采用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修订版)、沟槽钉板测验、连线测验A、颜色连线测验Ⅱ、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范畴流利测验、斯特鲁色词测验、符号编码测验、定步调听觉连续加法测验评价3组人群的神经认知功能。结果·在所有神经认知测验中,高危组沟槽钉板测验非利手精细动作(39.47±12.30)受损最为明显,超高危组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图形记忆(38.75±8.21)和沟槽钉板测验利手精细动作(36.45±8.52)受损更为明显,急性期组沟槽钉板测验利手精细动作(32.04±10.55)、沟槽钉板测验非利手精细动作(28.82±10.78)、颜色连线测验Ⅱ(32.06±14.99)受损更为明显。3组间比较,除了范畴流利测验、斯特鲁单词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超高危组在所有认知变量中的得分都是介于高危组和急性期组之间的。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超高危及高危人群的神经认知功能损害各有特点,不同神经认知功能领域可能在精神分裂症疾病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超高危患者在神经认知领域存在广泛和显著的损害,其程度介于未患病的一级亲属和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认知功能 精神分裂症 超高危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及首次发病患者的认知功能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范敏珍 吴逢春 郑洪波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及首次发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点。方法:运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和Stroop色词测验对精神分裂症超高危者(超危组)、首次发病患者(首发组)及正常对照者(正常组)进行认知功能评定,每组...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及首次发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点。方法:运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和Stroop色词测验对精神分裂症超高危者(超危组)、首次发病患者(首发组)及正常对照者(正常组)进行认知功能评定,每组各20例。结果:3组间连线测试和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符号编码、简易视觉记忆测验-修订版(BVMT-R)、持续操作测验(CPT)成绩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超危组成绩介于首发组与正常组。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前已出现认知功能损害,并可能随疾病发作进一步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超高危 首次发作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认知功能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房茂胜 刘岩 +8 位作者 周亚楠 叶萌 翟金国 缪楹 徐晓津 陈敏 刘桥 李毅 赵靖平 《精神医学杂志》 2016年第4期249-252,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认知功能及相关因素。方法纳入38例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UHR组)和38例健康人(对照组)作为受试者,所有受试者均进行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估精神病性症状,采用MATRICS公认认知成套测验(MCCB)评...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认知功能及相关因素。方法纳入38例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UHR组)和38例健康人(对照组)作为受试者,所有受试者均进行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估精神病性症状,采用MATRICS公认认知成套测验(MCCB)评估认知功能,包括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修订版(BVMT-R)、Stroop色词测验、持续操作测验(CPT)、连线测验(TMT)、精神分裂症简易认知评估测验(BACS-SCS)等,重点评估学习与记忆、注意能力/警觉性、信息处理速度等认知领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HR组在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中的HVLT-R2、Stroop色词测验中的词、色测验以及持续操作测验中的CPT3和CPT均分均差于对照组(P<0.05)。连线测验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中的BVMT-R2、BVMT-R3、持续操作测验中的CPT1、CPT3、CPT均分均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符号编码测验与受教育年限呈正相关(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认知功能的损害可能开始于青少年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风险综合征 精神病超高危人群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预防性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黄书才 谌红献 郝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82-384,共3页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病程迁延、治疗困难的重症精神疾病.按照目前的治疗水平,约有30%-50%左右的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不良,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故对有精神分裂症前驱期表现的“超高危人群”尽早进行有效的干预,以延缓病...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病程迁延、治疗困难的重症精神疾病.按照目前的治疗水平,约有30%-50%左右的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不良,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故对有精神分裂症前驱期表现的“超高危人群”尽早进行有效的干预,以延缓病程进展、改善其不良预后、减少疾病和残疾负担,成为当今精神医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下文将结合国际上相关研究的进展,对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预防性干预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超高危人群 预防干预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早期临床识别 被引量:22
7
作者 赵靖平 国效峰 《上海精神医学》 2011年第2期67-70,共4页
对有精神分裂症前驱期表现的"超高危人群"进行早期识别和有效干预可以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发生。目前"超高危人群"临床识别标准主要综合了遗传高危(易感性)与前驱期综合征表现及严重程度(即:轻微的和/或短暂的精神病性症状与近期... 对有精神分裂症前驱期表现的"超高危人群"进行早期识别和有效干预可以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发生。目前"超高危人群"临床识别标准主要综合了遗传高危(易感性)与前驱期综合征表现及严重程度(即:轻微的和/或短暂的精神病性症状与近期大体功能的显著衰退)。近期研究报道符合此标准的超高危人群在2年随访期内转化为精神分裂症的比例高达30%~35%。神经心理学和神经影像学研究显示"超高危人群"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和脑结构与功能的异常。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超高危人群"的早期临床识别标准、诊断工具以及生物学预警因素的研究发现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超高危人群 前驱期
下载PDF
甘麦大枣汤加减方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干预作用及对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血清5-HT、MT、TSH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胡德凤 王轶虎 +1 位作者 龙小宇 王广水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5期546-553,共8页
目的:探讨甘麦大枣汤加减方联合认知行为干预(CBT)对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UHR)的干预作用及对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血清5-羟色胺(5-HT)、褪黑素(MT)、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 目的:探讨甘麦大枣汤加减方联合认知行为干预(CBT)对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UHR)的干预作用及对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血清5-羟色胺(5-HT)、褪黑素(MT)、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级亲属或符合UHR标准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对照1组(35例)和对照2组(40例)。研究组给予甘麦大枣汤加减方联合CBT,对照1组给予CBT,对照2组不进行任何干预,仅进行问卷随访。采用前驱期症状量表(SOPS)评估入组者的前驱症状,采用持续操作测验(CPT)、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入组者的认知功能,采用简明幸福与生活质量满意度问卷(Q-LES-Q)评估入组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各组不同时间点的前驱症状、精神疾病转化率、认知功能、生活质量以及血清5-HT、MT、TSH水平。结果:在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第18个月,研究组的SOPS阳性症状得分、SOPS瓦解症状得分、SOPS一般症状得分、SOP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对照1组的SOPS阳性症状得分、SOPS瓦解症状得分、SOPS一般症状得分、SOP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2组(P<0.05);第6个月研究组和对照1组的精神疾病转化率低于对照2组,第12个月、第18个月研究组的精神疾病转化率低于对照2组(P<0.05);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第18个月研究组和对照1组的CPT(反应时)、WCST(持续性错误数)低于对照2组(P<0.05);在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第18个月,研究组的Q-LES-Q得分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对照1组的Q-LES-Q得分高于对照2组(P<0.05);在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第18个月,研究组的血清5-HT、MT、TSH水平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在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第18个月,对照1组的血清MT水平高于对照2组,在第6个月、第12个月、第18个月,对照1组的血清5-HT、TSH水平高于对照2组(P均<0.05)。结论:甘麦大枣汤加减方联合CBT可有效改善UHR个体阳性症状、瓦解症状、一般症状及认知功能,降低精神疾病转化率,提升个体的生活质量,调节血清5-HT、MT、TSH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 甘麦大枣汤 认知行为干预 前驱症状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精神病超高危大学生心理社会特征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史靖宇 王璐 +3 位作者 陈发展 姚玉红 苏娜 赵旭东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115-118,123,共5页
目的探讨精神病超高危大学生心理社会特征。方法采用两阶段评估方法从2 800名大学生中筛查出32名具有精神病风险综合征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估其自尊、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及家庭功能,以及心理社会因素与精神病理症状的关系。结果精神病超... 目的探讨精神病超高危大学生心理社会特征。方法采用两阶段评估方法从2 800名大学生中筛查出32名具有精神病风险综合征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估其自尊、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及家庭功能,以及心理社会因素与精神病理症状的关系。结果精神病超高危组家庭功能、自尊、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水平均较对照组差(P<0.01,P<0.05),精神病超高危组的自尊、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水平与其精神病理症状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1,P<0.05)。结论精神病超高危大学生家庭功能、自尊、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水平较差,可以针对这些社会心理特征进行早期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超高危人群 大学生 自尊 社会支持 心理弹性 家庭功能
下载PDF
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孙喜蓉 师典红 +5 位作者 张洁 童捷 袁杰 黄瑛 金莹 孙一颖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年第9期1281-1285,共5页
目的:通过对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在不同时点来观察是否对其精神病性症状有改善或延迟。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研究组给予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仅问卷随访。并在干预前、3个月、6个... 目的:通过对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在不同时点来观察是否对其精神病性症状有改善或延迟。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研究组给予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仅问卷随访。并在干预前、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进行阴性及阳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定,最终完成99例,研究组50例,对照组49例。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PANSS阳性症状(F=4.14,P<0.05)及总分(F=6.30,P<0.05)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阳性症状(F=3.47,P<0.05)及总分(F=3.67,P<0.05)的分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职业是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保护性因素(P<0.05,OR=0.17)。结论:对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可以有效延缓此类人群的精神病性症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超高危人群 认知行为治疗 精神症状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与超高危人群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清刚 钱明 +1 位作者 王毅 刘梅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对比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与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神经认知功能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分别纳入30例首次发作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30例来自一级亲属中的超高危人群-精神病风险综合征者(超高危组),以及30例... 目的:对比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与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神经认知功能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分别纳入30例首次发作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30例来自一级亲属中的超高危人群-精神病风险综合征者(超高危组),以及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作为被试对象,采用连线测验(TMTA)、精神分裂症简易认知评估:符号编码、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简易视觉记忆测验-修订版(BVMT-R)、Stroop色词测验持续操作测验(CPT)、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注意力、学习和记忆、信息处理速度以及执行功能4个领域进行全面评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认知功能注意能力/警觉性、学习与工作记忆、信息处理速度及执行功能4个领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超高危组则在除空间记忆(BVMT-R)和信息处理速度中的TMTA测验外的其它方面均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差异小于患者组。认知功能指标中仅CPT与病程呈负相关(P<0.05),WCST持续错误数与PANSS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存在相对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但轻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缺陷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素质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超高危人群 一级亲属
下载PDF
精神病超高危人群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虹 贾竑晓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研究精神病超高危人群临床特征、认知功能、未治时间和社会功能的关系。方法对49名精神病超高危人群被试进行了临床信息、认知功能、未治时间和社会功能的数据采集和评估,并对相关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患者的社会功能与年龄、发病... 目的研究精神病超高危人群临床特征、认知功能、未治时间和社会功能的关系。方法对49名精神病超高危人群被试进行了临床信息、认知功能、未治时间和社会功能的数据采集和评估,并对相关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患者的社会功能与年龄、发病年龄、受教育年限和未治时间(duration of untreated psychosis,DUP)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症状精神病高危症状量表(Scale of Psychosis-risk Symptoms,SOPS)总分和阴性症状分呈负相关(r=-0.357,P<0.05;r=-0.348,P<0.05);与认知功能中的连线测验表现呈负相关(r=-0.32,P<0.05);与简易视觉记忆测验、Stroop测验和持续操作测验表现呈正相关(r=0.324,P<0.05;r=0.295,P<0.05;r=0.407,P=0.000)。使用逐步回归得到最优线性模型(R2=0.231,F=13.491,P=0.001),其中持续操作测验与社会功能呈线性关系(非标准回归系数B=6.046,95%CI:-0.681~0.494,P=0.001),其余因素与社会功能的线性关系不显著(P>0.05)。结论患者的临床症状、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关系密切,对制定精神病超高危人群的干预策略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超高危 社会功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认知行为治疗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秦龙 田博 《精神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437-439,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仅予一般健康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6、12、18、24周末进行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仅予一般健康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6、12、18、24周末进行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量表评定。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第12、18、24周末PANSS总分和阳性因子分低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干预后第12、18、24周末PANSS总分和阳性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后S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可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阳性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行为治疗 超高危人群
下载PDF
认知行为治疗对于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社会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海斌 王婷婷 +3 位作者 刘小翠 刘洁 程亚玲 田博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19期2262-2264,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于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60名一级亲属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认知行为治疗)和对照组(一般健康指导)各30名。采用个人和社会...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于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60名一级亲属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认知行为治疗)和对照组(一般健康指导)各30名。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6、12、18、24周末进行评定,并于干预后比较两组的精神分裂症转化率。结果干预后第12、18、24周末,研究组受试者PSP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PS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12、18、24周末,研究组受试者阳性因子评分、一般病理因子及PANSS总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受试者各项评分;研究组受试者第18周、24周末阳性因子评分显著低于第12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4周后,研究组受试者精神分裂症转化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受试者精神分裂症转化率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有助于缓解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精神症状,提高社会功能,并有效降低精神分裂症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疗法 超高危人群 社会功能
下载PDF
精神病超高危人群的局部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闫伟 张荣荣 +1 位作者 周敏 陆水平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377-380,共4页
目的:探索精神病超高危(UHR)人群在静息状态下的脑功能异常情况。方法:入组36名精神病UHR人群(UHR组)以及36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扫描以获取局部一致性(ReHo)值。采用精神病高危症状量表(S... 目的:探索精神病超高危(UHR)人群在静息状态下的脑功能异常情况。方法:入组36名精神病UHR人群(UHR组)以及36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扫描以获取局部一致性(ReHo)值。采用精神病高危症状量表(SOPS)评估UHR组的临床症状,并分析ReHo值与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HR组右侧颞上回、右侧角回、左侧内侧和旁扣带脑回、左侧楔前叶ReHo值增高,左侧距状裂周围皮质、左侧楔叶ReHo值降低(TFCE矫正,P<0.01)。相关分析显示右侧颞上回ReHo值与阴性症状、解体症状、一般症状及SOPS总分呈负相关(TFCE矫正,P<0.05)。结论:UHR人群存在广泛的脑功能异常,且这种异常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超高危人群 临床症状 局部一致性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认知功能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娜娜 高莉玲 +1 位作者 季芳 孙婷婷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270-272,共3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URS)认知功能状况。 方法:采用认知系列量表测验、2-back测验、Go/No-go测验评估及比较80例URS者(URS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SZ组)及80名人口学资料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HC组)的认知功能。结果:各组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URS)认知功能状况。 方法:采用认知系列量表测验、2-back测验、Go/No-go测验评估及比较80例URS者(URS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SZ组)及80名人口学资料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HC组)的认知功能。结果:各组间认知系列量表测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back测试和Go/No-go测试反应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0.135,P<0.001;F=101.657,P<0.001);与HC组相比,URS组及SZ组2-back测验及Go/No-go测验反应时显著延长;SZ组词汇流畅性得分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URS组相比,SZ组2-back测验及Go/No-go测验反应时显著延长(P均<0.01)。 结论:URS者存在认知功能损伤,但损伤程度低于SZ患者;认知功能损伤可能是URS特征性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超高危人群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评估及干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贵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4-256,共3页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超高危人群 评估工具 早期识别 前驱症状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评估和干预项目介绍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燕 翟金国 +1 位作者 国效峰 赵靖平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4年第5期350-352,共3页
早期识别、评估并干预精神分裂症前驱期"超高危人群",可有效预防或延缓向精神病转化。近年来,新的评估干预项目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全面开展。本研究对部分研究项目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前驱期 超高危人群 评估 干预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超高危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小燕 侯彩兰 +2 位作者 黄颖华 黄卓慧 贾福军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366-368,375,共4页
精神分裂症超高危的转化与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显示精神分裂症超高危转化的机制与分子遗传学有关,因此本文对精神分裂症超高危的分子遗传学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超高危 分子遗传学 综述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与超高危人群认知功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秀芬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23期43-45,共3页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认知功能受损情况。方法对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0(研究1组)、超高危人群30例(研究2组)及健康志愿者30例(对照组)进行精细动作、学习与记忆能力及信息处理的速度以及执行能力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沟...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认知功能受损情况。方法对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0(研究1组)、超高危人群30例(研究2组)及健康志愿者30例(对照组)进行精细动作、学习与记忆能力及信息处理的速度以及执行能力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沟槽钉板测试所耗时间研究1组、2组多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1组多于研究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VLT-R、BVMT-R研究1组、2组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1组高于研究2组(P<0.05);研究1组、2组连线测试A时间、颜色连线1时间、颜色连线2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1组长于研究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2组PASAT测试正确数及Stroop测试颜色总数、色词总数、单词总数均多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1组多于研究2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存在着认知功能缺陷,这种缺陷可能会随着疾病的进展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超高危人群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