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场强核磁共振中脑深部电刺激电极周围分子生物学变化的活体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岸超 石林 +3 位作者 王秀 刘焕光 张鑫 张建国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9期3588-3590,共3页
目的通过对超高场强核磁共振磁场中脑深部电刺激(DBS)电极周围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分子生物学变化的观察和研究,深入探讨射频磁场中DBS电极热效应的机制和对周围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入电极植入组(n=12)和穿刺对... 目的通过对超高场强核磁共振磁场中脑深部电刺激(DBS)电极周围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分子生物学变化的观察和研究,深入探讨射频磁场中DBS电极热效应的机制和对周围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入电极植入组(n=12)和穿刺对照组(n=12)。电极植入组以左侧丘脑腹后核为靶点,植入全套DBS电极和刺激器。穿刺对照组仅进行同靶点DBS电极穿刺,并不植入DBS设备。术后进行7.0T超高场强核磁共振扫描。术后24 h对针道周围脑组织进行western-blot及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测定热激蛋白70(HSP-70)的变化。结果 Western-blot结果显示,穿刺道周围电极植入组与穿刺对照组HSP-70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QPCR结果显示穿刺道周围电极植入组与穿刺对照组HSP-70 mRNA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中DBS电极在超高场强核磁共振下的热效应并未造成周围脑组织出现明显热损伤,提示体内植入DBS设备的患者在限定条件下进行超高场强核磁共振扫描(>1.5T)可能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深部电刺激 超高场强核磁共振 活体研究 热激蛋白
下载PDF
基于脑脊液冲刷规律探讨枣仁安神颗粒对大鼠睡眠作用机制研究
2
作者 刘含之 王浩 +3 位作者 潘彦舒 周满元 方琪 孙婧妍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907-914,共8页
[目的]基于脑脊液分泌和冲刷作用规律探讨枣仁安神颗粒改善正常大鼠睡眠状态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4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枣仁安神颗粒组,每组22只。连续8 d对枣仁安神颗粒组大鼠灌服枣仁安神颗粒水溶液,正常组以等量纯净水... [目的]基于脑脊液分泌和冲刷作用规律探讨枣仁安神颗粒改善正常大鼠睡眠状态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4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枣仁安神颗粒组,每组22只。连续8 d对枣仁安神颗粒组大鼠灌服枣仁安神颗粒水溶液,正常组以等量纯净水灌服作为对照。分析大鼠给药第6至8天脑电(EEG)、肌电(EMG)特征,觉醒期、非快眼动睡眠期(NREM)、快眼动睡眠期(REM)时长,给药8 d后,超高场强核磁共振成像设备检测大鼠中脑导水管中段处脑脊液平均流速,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大鼠大脑前额叶皮质水通道蛋白1(AQP1)和钠离子(Na^(+))-钾离子(K^(+))-氯离子(Cl-)协同转运蛋白1(NKCC1)含量,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大脑前额叶皮质AQP1、NKCC1蛋白表达(因EEG植入手术含金属,无法进行核磁共振监测,故每组用于EEG描述的有8只大鼠,核磁共振监测的有6只大鼠,检测蛋白表达情况的有8只大鼠)。[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枣仁安神颗粒组觉醒期时间缩短(P<0.01),睡眠时间增加(P<0.01),NREM、REM时间增加(P<0.01),枣仁安神颗粒组第6、7、8天之间的觉醒时间逐日减少(P<0.01),睡眠时间逐日增加(P<0.01),NREM、REM时间增加(P<0.01),对大鼠24 h睡眠结构产生影响(P<0.01),中脑导水管中段处脑脊液平均流速加快(P<0.05),大脑前额叶皮质AQP1、NKCC1含量增加(P<0.05),大脑前额叶皮质AQP1、NKCC1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枣仁安神颗粒可以显著缩短正常大鼠觉醒期,延长睡眠期,特别是NREM与REM,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脑脊液分泌蛋白AQP1、NKCC1的蛋白表达从而促进脑脊液冲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仁安神颗粒 无线脑电技术 超高场强核磁共振成像 脑脊液 睡眠 水通道蛋白1 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协同转运蛋白1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